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铸新明 第五百零七节 抵近侦查

《铁血铸新明》第五百零七节 抵近侦查

作者:故土难离 字数:1793 书籍:铁血铸新明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穿越者就是好啊,知晓历史大势,可以利用一切资源,整合各方势力,向建奴拉开复仇的怒火。

  其实认真说起来,郑芝龙、朝鲜、蒙古还有大明,都是建奴的死仇,断无化解的可能。

  可惜,好多事情,人背后没有长眼睛,以至于经常做出后悔的决定。

  这次,秦浩明可谓算尽机关,为了把郑芝龙和朝鲜拉近这个宿命的结局,煞费苦心。

  相信经此一役,事态会有很大不同。当然,前提是他能取得胜利,才能稳定乾坤。

  所以,秦浩明在初抵济州岛时,就已经开始筹备他的作战计划了,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旅顺。

  可以说,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布局多时。现在,就是检查暗卫的结果。

  之所以如此重视,因为,这里除了是今后的战略目标外,他还有其他考量。

  崇祯十三年六月十五日,一艘商船乘风破浪来到旅顺口。

  此时,这艘商船的船头,站着一个商人装扮的年轻人,他的后面站着数名穿着护卫装束的汉子。

  他们站在船上,正仔细的打量着,这座北方的优良港口。

  旅顺口,一个优良的港口,哪怕明末冬天奇冷,可旅顺口结冻的时间也极短。

  甚至据说,在早些年天气不这么冷的时候,旅顺口的海港,甚至终年不冻。

  加之,这里位置隐蔽险要,是一座天然良港。

  旅顺口与庙岛列岛以及山东半岛蓬莱角,共扼渤海海峡,构成了京津与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

  对于定都北京的大明来说,这里向来是个极为重要的地方。

  可惜,这样重要的地方,大明却已经丢失数年了,落入建奴之手。

  崇祯二年,东江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后,东江镇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其旧部先后在皮岛和登州等地作乱。

  虽朝廷先后平定东江和登州之乱,可随着孔有德等一些汉奸投靠建奴,在这些汉奸的协助下,建奴于崇祯六年发兵猛攻旅顺。

  驻守旅顺的明军,虽然奋勇抵抗,可最终寡不敌众惨败,自此旅顺落入建奴之手。

  旅顺丢失后,明军也很快就丧失了广鹿、长山等海上诸岛。

  崇祯十年,东江镇最后一任总兵沈世魁兵败皮岛,败走石城岛,最后被俘而死,大明彻底失去对辽海及周边诸岛的控制。

  也幸好,建奴没有海军,否则他们完全可以从旅顺出海,轻松便可渡过短短的渤海海峡,然后在山东北部沿海登陆。

  那样鞑子便可以无视明军在山海关一带,布下的重重防线,随时都可以入侵大明中原腹地。

  “这里就是旅顺口了吗?”站在船头的年轻商人,出声问道。

  “是的,马上我们就要抵达旅顺口了。”他身后的一名护卫回道。

  旅顺口。

  隋唐时名都里镇,元称狮子口,大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

  因唾沫在海上旅途,一帆风顺,为了庆祝,他们遂将狮子口改名为旅顺口,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曾经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港口。

  在当年大明还统治着辽东的时候,辽东到关内的路线不是走锦州山海关一带陆路,而是走海路。

  主要是从山东登莱半岛乘船,经庙岛群岛,到旅顺口登陆,便可轻松抵达关外。

  后来关外建奴崛起,朝廷大军到辽东征讨,其粮饷辎重也多是经登莱,海运到旅顺口。

  这里还曾是繁荣的商业港口,辽东的皮货药材,自此经海上运回山东,山东的粮食布匹等,从这里登陆销往辽东。

  甚至,这里还曾是在大明与朝鲜贸易商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从山东蓬莱到辽东旅顺,海路不过两百余里。

  可是现在,在建奴统治下的旅顺口,早已繁荣不在。

  “港口内的船只这么少?”

  董长青望着此时旅顺港口,这么一个位置重要的优良海港,此时里面却只有极少数的船只。

  而且还多数都是小船,有沙船,也有小型福船,多是单桅,还有许多更小的渔船,连桅杆都没有。

  船小且破旧,船上的船工渔民们也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港口有些士兵在巡逻,还有一些箭楼岗哨。

  “哎,这里曾经非常繁荣的,港口常泊着上百条大船,可自从建奴占了这里后,便成这副模样了。”

  这艘商船的主人范海亮,此时望着萧瑟的旅顺港口,叹息一声说道。、

  自建奴攻占旅顺后,大明朝廷便彻底失去了对辽东半岛,以及辽海上诸岛的控制。

  由于明军无力反攻夺回旅顺,朝廷便下令禁止山东等地的商人、渔民,前往辽海沿岸经商、捕鱼。

  虽然,依然还有些商人会偷偷的前来走私贩卖货物,可这是要冒极大风险的,敢冒这种风险的山东商人,毕竟还是少数。

  所以,仅仅短短几年的时间,这里就迅速的冷落下来。

  “这里驻守旅顺的是建奴那些人马?”董长青转身对这位范掌柜的问道。

  “旅顺口驻守的建奴并不多,之前是派山东三叛徒的人马,镇守旅顺口。

  大人您是不知道,这些汉奸对建奴卑躬屈膝,可对旅顺的百姓可是凶狠很紧,他们在旅顺搞出各种苛捐杂税,弄得旅顺的百姓苦不堪言。”

  范海亮毕恭毕敬,把查探到的信息告诉董长青。

  没错,此时辽东半岛上驻扎的军队,建奴其实并不多,他们的精锐全都集中在盛京一带。

  此时,代替建奴镇守辽东半岛的,就是当年背叛大明,投靠鞑子的山东三叛徒,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的队伍。

  孔有德三人都曾经是东江总兵毛文龙的麾下,还成了他们的义子。

  后来毛文龙被杀,孔有德等又投奔山东,最终又都起兵作乱,兵败后投奔了建奴。

  他们投奔鞑子后,皇太极十分高兴,封他们为满清的王爵,因为三人的封号里,都有个顺字,因此也被人称为‘三顺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