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铸新明 第四百九十二节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铁血铸新明》第四百九十二节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作者:故土难离 字数:2460 书籍:铁血铸新明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四月细雨绵绵,天气阴冷潮湿,一般情况不是让人心情舒畅的日子。

  可总督府众人却例外,每人步履匆匆冒着小雨进进出出,忙得脚不沾地。因为,大家看到一股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尤其是秦浩明,最近更是心怀大慰,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一切都步入正轨,冶造局和兵仗局时有捷报传来。而新开业的大明银行,更是让他充满无穷的斗志。

  仅仅十天,吸纳存款一千三百万,而且还在不停的壮大中。这还是有些大海商对他不满,或者有些人在观望的情况下。

  江南沿海之富裕,由此可见。

  当然,这里有一部分是总督府和郑芝龙集团将士的功劳,作为他们的老板,将士们自然信任。因为,俸禄都是他们发的。

  见外面小雨稀疏,秦浩明叫过阎应元,朝总督府外走去。

  于山酒楼离总督府不远,步行一刻钟即可。

  如今,它是附近最有名的饭庄,誉满福建,是总督府招待贵客的指定地点。

  整个酒楼富丽堂皇,豪华气派,比之京城的那些酒楼丝毫都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普通人想要在酒楼一饱口福,有些难度,特别是其中的高级雅座,每个人的最低消费都要在百两之上。

  外面的大堂的消费都不在少数,一顿饭吃掉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只是平常事,它已经成为了普通人群高不可攀的符号。

  今天,于山酒楼更加热闹非凡,原因无他,因为总督大人在此宴请张溥、杨廷枢为他四处网罗来的江南才俊。

  秦浩明来的时候,酒楼里已经坐满两桌人,福建一带的名流大儒一个都没有,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小年轻,年纪最大的都不会到四十岁!

  “秦督,幸不辱命,你说的俊才干度已经全部邀请到,这是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陈明遇、冯厚敦……

  您没来之前,干度跟他们聊了一些您为政的举措和原因,正需要您本人来解惑啊……哈哈……”

  秦浩明过来,众人都站起来叫秦督好,而张溥一一为秦浩明介绍来人。只是在介绍到陈明遇和冯厚敦,心里有些疑惑。

  今日来人可都是江南的俊杰,只有陈明遇和冯厚敦,一个是江阴的典吏,一个是江阴的训导,和其他相比,似乎有点不般配。

  不过想到他平常天马行空的做事风格,又稍微释然。

  “好好好……”

  张溥每介绍一人,秦浩明就哈哈大笑高声叫好,甚至拍着对方手臂,仿佛熟悉至极。

  到最后,更是招呼他们坐下,不要拘束,自己站着说道:

  “诸位都是江浙一带的年轻俊彦,此次本督在此设宴,原因无他,就是为了给结识各位江南名士,希望日后可以得到各位鼎力相助才是……”

  洋洋洒洒讲完,其中的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答道:“总督大人客气了,您亲自设宴邀请我等与会,实在是学生等人毕生的荣幸。

  秦大人是名动四方的将军,在京畿、草原杀得建奴鞑子闻风丧胆,落荒而逃,这份功业完全可以与戚爷爷相提并论了,令学生等人仰慕的紧……”

  “是啊,是啊,秦督威震八方,当世之名将,不让先贤啊!”

  “秦督仁厚有加,乃是我等举子的幸事啊……”

  ……

  年轻人的话音刚落,四周围阿谀奉承的声音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动起来,溜须拍马的大有人在!

  “秦督,学生顾炎武有话想问,不当之处,还请恕罪!”

  恭维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众人将眼光看向了说话的人,一个年轻人站在人群之中,面色沉静,高瘦的身材,看上去,卓然不群,整个年轻士子之中的领袖人物,顾炎武!

  “嗯,你有什么问题只管问吧……”

  秦浩明保持微笑,从容答道。

  人才吗,总有些与众不同之处,今天,他也是做好准备的。

  “秦督大人,学生想问您,如今大明民生凋敝,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为何您还要怂恿皇上加征商税?这岂不是不顾百姓死活?

  实在是有违治国之道!”

  “宁人兄!”秦浩明的语气淡淡响起。

  顾炎武脸色一变,自古尊卑有别,虽然他不是迂腐之人,但是秦浩明身为堂堂的二品总督竟然直接呼自己为兄,倒是让自己有些难以接受了。

  他连忙躬身道:“总督大人,学生实在是不敢当,您直呼学生的名字即可。”

  秦浩明摇摇手,示意不必如此,微笑着说道:

  “看你的年纪,只怕是已经快要到而立之年,比本督还要年长几岁,本督向来敬重你的学问人品,尊你为兄,倒是应有之义。”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秦浩明接着说道:“你说现在民生凋敝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倒是不假,确实应该与民休息。

  然则,如何休息?怎么休息?让什么人休息?让什么人继续缴税?你有何见解?”

  顾炎武一愣,没有想到,秦浩明竟然反问,一连提了几个问题!

  “这个……”

  顾炎武脸色一红,不自信的答道:“秦督,既然是休养生息,自然是大明子民雨露均沾了,皇恩浩荡,岂能针对某一个人?”

  “哈哈哈……”

  秦浩明一阵大笑,答道:“宁人兄,你的答案却是错误的,不知道本督原来给皇上的条陈,你看过没有?”

  顾炎武点点头。

  “既然看过,那你应该很清楚,本督提出的条陈,首先是要免除农民的税赋。

  为什么要免除农民的税赋?

  很简单,因为农民的日子最苦,中原地带连年干旱,江南的某些地方又连遭雨涝,农民辛辛苦苦种上一年粮食,却连吃的都不够,当然要为他们见减税了!

  如果不为他们减税,让他们能够生活的下去,那我们这些父母官,还不如回家种红薯!”

  哈哈哈……

  桌上的众位学子听到秦浩明略带幽默的回答,一个个笑了起来,这个秦督倒是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倒是亲和的很。

  “诸位也都知道,川陕豫晋几省的叛贼屡剿不灭,为什么?

  朝中的名臣宿将,动用了一个又一个,单单是剿灭的叛匪已经不下五六十万人了,为什么还会有农民叛乱,沦为草莽?

  还不是因为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了?我们再不给农民减税,那跟随叛贼造反的人会更多,如同这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他们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但是这个道理,还是很容易懂,所谓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这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如此,那大人为什么还要给商人增加商税呢?难道农民辛苦,商人们就不辛苦了吗?”

  顾炎武接着问道,这才是他的重点所在。

  对于大明的商税,或者说反思,他一直顾虑重重。

  感觉这样做,对商人们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自己见不到皇上,这一次与秦浩明这个始作俑者见到了,大好的机会,岂能交臂而失之?

  秦浩明微微一笑说道:“想必在场的诸位,心头也是这样的想法吧?”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其中可是有着不少富家子弟,一个个脸色凝重的看了过来,仔细听着。

  “首先,本督要说的是,这税,必须要征!为什么?

  因为,我们先不说朝廷需要养活官员,需要赈济灾民,需要修筑水利,就是这边关的三饷,每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朝廷没钱,我们拿什么镇压这些叛贼?

  这些叛贼每攻下一处城池,就会大肆劫掠当地的巨贾豪商、地主老财,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我们能够坐视不理吗?

  朝廷没有钱,拿什么抵挡满洲鞑子的侵略?

  你们要清楚,一旦建奴鞑子深入内地,那我们面临的可不是改朝换代那么简单?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这个位子是给有大德的人准备的,只有天子有的,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安居乐业,谁做都一样。

  但是要是满洲鞑子占据了我们江山,那就不是改朝换代了,而是亡族灭种,我们炎黄子孙,可能连祖宗牌位都给丢了!

  秦浩明的话音刚落,整个屋子中就骚乱起来。

  盖因为秦督的话太令人震撼了,先不说其他,单单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话一旦说出口,那就是大逆不道,抄家灭门的重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