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铸新明 第三十八节 复社巨子

《铁血铸新明》第三十八节 复社巨子

作者:故土难离 字数:1937 书籍:铁血铸新明

  说到动力问题,宋老感慨道:“是啊,目前来说,新歼的发动机选型,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不能再犯第二次错误了!“

  秦奋微微一笑道:“宋总,各位领导,我倒是觉得,如果咱们的新歼,不用大推,采用双发中推,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采用单发大推,无论是涡喷,还是涡扇,那最大加力推力,都在十二吨左右,因此新歼的推重比,必定不会太高。”

  领导们都看着秦奋,想知道他接下来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来。

  秦奋自信地道:“所以我认为,新歼应该采用双发中推,这也将是欧洲新型战斗机的选择。国产先进中推,的确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风险,但是我相信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接下来秦奋就分析了先进中推的设计,还有工艺方面的问题,一个个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顿时就让在座的领导们更加震惊,秦奋是怎么懂得这么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呢?

  虽然想不明白,但是有一点,领导们都听明白了,秦奋绝对可以帮助六二四所,把国产先进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搞出来!

  不过六二四所的中推,是最不被看好的,估计要上这个比较难。

  秦奋融合了好些航空巨匠的记忆,当然知道上单发大推,其实是为了保六零六所的任务,而牺牲了歼十飞机,要不然歼十可以更强。

  为了获得新歼的发动机项目,各个方面都在角力,在这场角力当中,最后还是三机部支持的太行发动机获得了胜利,为此三机部组织大量专家和领导活动,这才在一九八六年,让涡喷十五发动机下马,太行发动机在一九八七年开始验证机的研制。

  不过太行发动机的进展速度太慢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当初提出来的目标,因为在一九九零年的调研结论中,明确了用二十亿元,八年时间就要把太行发动机研制出来,结果太行发动机,直到二零零五年才通过设计定型审查,此时距离量产装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直到二零一五年后,歼十战斗机才真正的开始装国产太行发动机,包括歼十一系列也是如此,太行发动机用了二十五年才行了,此时已经太迟了,量产的歼十系列战斗机,几乎都是装的三姨夫发动机。

  如果没有九十年代引进苏二七战斗机,以及配套的三姨夫发动机,那么十号工程面临的又将是失败下马的命运。

  所以太行发动机,其实对歼十战斗机来说,真的是一个悲剧。

  国产先进中推,其实是蛮可惜的,秦奋当然很清楚,六二四所的先进中推,其实是很不错的,在九十年代初,先进中推开始搞核心机,并且在九十年代中期,核心机达到设计指标。

  只不过在九十年代末,因为经费和装机对象等各方面原因,先进中推被迫下马。

  但是在后来,随着国产枭龙战斗机和骨头鹰战斗机的推进,国产先进中推又被拿了出来,因为它可以满足骨头鹰战斗机的动力需求,此时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国产先进中推已经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欧洲EJ200发动机的水平了。

  所以现在先进中推要是搞出来,不但可以满足国产新歼的需求,将来进一步改进,推重比提高到九甚至十,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中型隐身五代机的动力。

  秦奋这一番分析,顿时就让在座的领导们,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宋老怎么会不明白,如果用两台中推发动机,绝对会比单台大推力发动机更好呢。

  只是在宋老心中,还是有担忧的,毕竟秦奋虽然在雷达方面很厉害,但是航空发动机,比机载火控雷达更难,这不是靠一些理论就能解决的,如果有这么简单,国产涡扇发动机早就搞成功了。

  一台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光是核心机研制就要搞五到十年,再到验证机的研发,又要几年,最后是工程机,没有十几年是搞不成的。

  所以无论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还是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新歼有可能都等不及,只有涡喷十五是最快最稳的,因为它采用的还是仿制手段,在这方面种花家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因此宋老沉吟道:“秦奋,你提的建议很好,只是中推发动机,风险仍然很大,我们还是应该更加稳妥一些。”

  秦奋知道宋老的担忧,便对宋老道:“宋总,这样吧,你给我一些时间,我想和六二四所的专家,共同探讨一下,最后拿一个设计方案出来,您到时候再决定,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双发中推的设计方案!”

  其实秦奋现在就可以把设计方案做出来,只不过这样太突然了,也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学电子的,还能设计发动机,而且水平超过国内一众的航空发动机专家。

  六二四所,其实一直在研究F404发动机,他们还并没有真正的开始搞国产先进中推。

  F404发动机其实也有它的问题,那就是推力虽然达到八吨以上,但是它的中高空性能比较差,如果直接拿来就用,或者直接借鉴它的设计,肯定也有类似的问题,这并不符合种花家空军对高空高速性能的一贯追求。

  毕竟新歼肯定还是要兼顾高空高速性能的,所以发动机不能差了。秦奋当然可以做到,毕竟F404系列发动机也好,还是后来的国产涡扇十九中推发动机也好,秦奋都掌握着它们的设计和技术。

  那些记忆是怎么来的,秦奋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但就是那么清晰的在脑海里面。

  后来鹰酱也意识到F404发动机的问题,便改进出了F414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就基本上改掉了F404发动机的毛病,推力更是达到了十吨级别,它能够让重量直逼三十吨的F18EF战斗机轻松的从航母上起来,当然是一款很好的发动机了。

  秦奋给现在的国产中推,设定的推力达到八点五吨,这样十号工程采用双发设计,就可以拥有十七吨的最大加力推力,这比阵风战斗机要强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