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铸新明 第二十节 劫富济贫

《铁血铸新明》第二十节 劫富济贫

作者:故土难离 字数:2325 书籍:铁血铸新明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匠人每月工钱共计二十两三钱纹银,董大哥除外。一人三餐二十四人,共计十五两七钱,不包括兄长说今后要改善膳食标准。”

  张云张嘴就来,显然是日思夜算的结果,盘旋在心里甚久,今日借机说出来。

  “那么匠人支出是三十六两整。各种物件购置成本一共花费二十二两纹银,总计五十八两纹银。而目前仅剩一百三六两七钱五分,如果继续增加采购而没有进项,我们撑不到两个月。”

  所有开支基本都是张云支付,对于使用情况及用途熟稔无比。精确度达到以钱计,以分论,真是锱铢必较。

  “现有兄长所说的洗衣皂一万三千块,若以一块二十文计,则可得银两百六十两。”

  讲到这里,张云再无之前的冷静,语气有着丝丝颤抖和激动。

  投入五十八两纹银,可获利两百整,几近四倍利润,焉不令人心动。

  “少爷,这真是上苍赐给秦家的宝物,也是重振秦家门楣的机遇,望少爷珍重,切莫辜负先人的期许。”

  福伯眼里一脸的期盼。

  他一生无依无靠,没有妻儿子女,此生别无所求,唯一的愿望便是希望少主重振秦家而已。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福伯和云弟尽请放心,浩明知晓此理,不会糊涂。”

  秦浩明看见福伯和张云一唱一和,目的便是要他莫犯糊涂,心里颇为感动。

  特别是福伯,忠心可鉴。

  “那我近期便到临浦县城寻找铺子,开始贩售洗衣皂如何?”

  张云显得有些急不可耐,实在是穷怕了。

  “此事不急,暂且徐徐图之!”

  秦浩明急忙阻止张云的念头,继续说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棉帛最是让人动心。”

  “此物只有我们秦家所有,其利颇丰,我们目前无法守护。自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们必须好生筹谋。”

  巨额财富是柄双刃剑,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守住它,这会给任何人带来灾难,何况是乱世之中。

  特别是肥皂刚刚发明创造,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垄断的暴利,在这个年代相信没有人比秦浩明更加清楚。可正是如此,这其中也蕴含着凶险。

  在豺狼当道的乱世,任何一方的势力,秦浩明目前都无法抵挡,若他们有其他心思,只有沦为被宰割的份。

  这两人都是自己在明朝最为亲近之人,有些话不好对他人明言,对他们自然无妨。

  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几个流民对他感恩戴德,他却闭口不谈肥皂的用处,只是让他们不停的生产。

  概因人心难测,任何人都不能明白其他人的心思,秦浩明能做的只是尽量防范而已。

  特别是肥皂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只要见过生产流程,任何人皆可操作。

  若是有人心怀叵测之心,反而害人害己。

  当然,秦浩明也没有打算永远占据这项发明专利,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没有听说智慧会随时间进化,差别只是眼界格局而已。

  多少今人不如古人?

  秦浩明相信随着时日持久,以华夏民族百姓的智慧,一定会有其他人仿制出来。

  可是纵使如此,秦浩明却打算能保守多久就多久。

  造福百姓,造福桑梓是没有错,可是这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不是关心民生问题,而是汉家生死存亡问题。

  若顾小节而忘大义,他秦浩明今后将是民族的罪人。

  目前自己必须掌握大量的金钱财富加快发展,自己的智慧可能不如古人,但是眼界格局胜过他们百倍,对财富的运用更是胜过这时代的任何人!

  对于这一点,秦浩明确信不疑!

  给秦浩明这一点拨,福伯和张云悚然而惊。

  不错,他们想得太简单了,不及少爷和兄长想得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兄长,我把几个一起打猎的朋友召集起来,组建护卫队以便自保如何?”

  有未来的财富做后盾,张云讲这话也有些底气。

  “大善!云弟可多招募些孔武有力之人,对外以组建秦府家丁为名,许之以财,厚之以利。”

  秦浩明缓缓的对张云说道。

  “至于钱财之物请福伯和云弟放心,为兄心里有计较,只是尚需时间而已。”

  这是秦浩明第一次跟福伯和张云交心而谈。

  其一自然是想改变一些二者对自己原先的看法。

  其二却是想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而为之。

  他相信有些话自己如果不说,福伯和张云也会遵命而行。

  但肯定没有沟通清楚的前提之下来得顺畅和默契。

  没有贴心得力之人帮助,纵使自己明白历史大势,也于事无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落篱之下独木成林焉能存?

  粗根也好,好汉也罢,古今个外无一人能独自称王。

  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把满清鞑子剿灭,卫我汉人山河!

  “得令,张云明白。”

  张云年轻有朝气爱调皮,听闻兄长能够解决钱粮问题,自然兴奋。

  “那老奴必须回去看着那些物件,您们兄弟慢聊。”

  福伯话语不多,只要少爷有方法解决便成。

  外面的事情自己也不懂,不必时时刻刻唠叨,自己能做的就是看紧点。

  “福伯毋虚如此!不必刻意,引起众人疑心,反而不美。”

  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秦浩明无奈的苦笑,自从叫他管理几个流民匠户,老人家事无巨细,皆要亲力亲为。

  现在估计是看见肥皂功效,想到今后的价值,竟然要亲自看守。

  “少爷,晓得呢,老奴会寻个由头,不会让大家有所察觉。”

  福伯很执着,依旧要如此才安心。

  “先让福伯去吧,以后我来接手,这样老人家安心。”

  张云也同样着紧这批肥皂,唯恐有一点闪失,那可是钱啊!

  秦浩明想想也有几分道理,便让福伯离去。

  “兄长,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进行?那幺小小的一块可是二十文啊?”

  张云比划着肥皂的大小,眼里全身白花花的纹银。

  “我什么时候说过二十文一块了?洗衣皂至少要四十文,沐浴皂要七十文,你有点雄心壮志行不行?”

  秦浩明明显刺激张云,故意嘴角一瞥满脸不屑的说道。

  要知道大明朝国库虽然空虚,可是民间并不缺银子。

  相反,随着大明海贸的发展,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大量的丝制品、瓷器和棉布等商品通过海外贸易向外输出,使中国获得了大量的白银。

  可不缺银子是指部分人,问题是平常百姓手头上没有多少钱。

  主要原因是财聚于上,即银两高度集中于官僚富商阶层之手,国家与民众困顿不堪。

  另外一个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米谷等实物的匮乏。受此影响贫民的购买力自然下降了。为了获得粮食,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银两。

  “什么?兄长不是说笑吧?那平常小民如何买得起?”

  张云双眼大睁,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模样。

  “压根就没有想要他们买,这年头,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想其它什么东西呢?”

  秦浩明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仰天长叹!

  明末百姓真心不容易啊!

  江南没有经历战乱,自然灾害和北方相比也较为好些。小日子富足肯定是谈不上,但至少还可以活下去。

  可是北方呢?

  伏尸千里,白骨皑皑,到处是民不聊生的饥民百姓,可是又有谁为他们哀叹过。

  秦浩明说不上是什么圣人,同样有七情六欲,或许还有许多缺点。

  可他是一个坚定的大汉民族主义者,同袍受苦,他做不到无动于衷,仅此而已。

  富者花费千万不当钱,可是平常小农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使用,这就是现状,这就是明末实情。

  既然如此,他要做劫富济贫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