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配逆袭路:男主站住不许动 第325章:终成女帝(18)

《女配逆袭路:男主站住不许动》第325章:终成女帝(18)

作者:故念 字数:914 书籍:女配逆袭路:男主站住不许动

  给学生们留了回家背读的作业后,王夫子就让大家下学了。

  下雨的天,来接孩子的人有不少。

  来过几回,林三柱也算知晓自家儿子的性子,知道他定会走在最后一个,便退到一旁,看着其他孩子相继从班舍出来。

  能送得起娃儿来族学念书的人家,家境在族中也算是过得去的,这不,为了这次上学,好多人还特地给自家孩子做了新衣裳,虽都是一些普通棉布,可看着也要光鲜了不少。

  而满身补丁的林远秋,与他们走在一起,如同小乞丐一般。

  再看其他孩子背着的书袋,一个个都鼓鼓的,只有林远秋的,瘪瘪的贴在跨上,一看就知道里头啥都没有装。

  林三柱越瞧心里越是难受,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实在太过没用。

  想到刚刚在窗外瞧到的一幕,想到大伯家小孙子以袖遮书,一副做惯了的样子,林三柱忍不住开口问道,“远秋,今日文进把书借给你看了没?”

  “看了呀!爹爹您放心吧,文进堂哥每天都有借书给孩儿看的,不信你听,孩儿如今都能背上好一段三字经了呢。”

  说着,林远秋便一字一句背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稚童嗓音清清亮亮的,响转在空旷的村道上,显得格外的好听,可入到林三柱的耳里,只觉心中五味杂陈。

  再看到儿子满脸的认真,林三柱那句“咱们再不去念书了”的话,卡在了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蹲下身子,好让儿子趴到他的背上。

  雨后的路,满是泥泞,要是不小心弄脏了棉鞋,家里连双可以替换的都没有。

  ......

  炊烟袅袅升起,等林三柱背着林远秋到家后,晚饭已经做好了。

  吴氏总觉得今晚老三话特别少,见他捧着饭碗,没待多久就回房去了。

  吴氏有些担心,老三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转念又想起方才三儿子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哪儿不舒服的人。

  吴氏摇头,管他呢,反正老三时不时会发发神经,她已经见惯不怪了。

  吴氏肯定想不到,她的三儿子,从族学接儿子回来后,就开始满脑子的挣银子大计了。

  林三柱心想,既然狗子喜欢念书,那他这个当爹的,无论如何,都得把念学的书,给儿子买一本回来。

  还有,同样是念书的娃儿,他家狗子凭什么就穿得破破烂烂的。

  所以他一定要挣银子,挣很多很多的那种,自己这个当爹的,怎么都得让狗子穿上新衣服才行。

  只是,该做怎样的营生呢?

  林三柱捂着脑袋想了又想。

  对了,要不自己就去镇上码头帮人扛货吧,村上就有常年在那里做活的人,听说工钱可以一天一结,挺不错的。

  只是,林三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板,和那几个壮硕的村人实在不能相比。

  所以,自己要是吃不消该怎么办?

  到时他会不会被货物压趴在地上啊?

  林三柱越想越害怕,算了算了,他还是换一门挣钱的营生吧。

  很快,林三柱又想起常来小高山村的周货郎,每次对方只要担子一到,村里的小媳妇老大娘们就会飞快围了上去,想来很挣银钱才对。

  林三柱觉得,当个货郎肯定不错。

  可是,林三柱想起,当货郎得去县城进货,自己没本钱啊。

  何况,这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的,多累的慌啊。

  还有,再过一段时日,说不得就要刮风下雪了。

  到时冰天雪地的,自己挑着担子行走于乡间,那还不冻死个人。

  一想到自己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林三柱头摇成了拨浪鼓,不去不去,这货郎生意可千万做不得。

  于是,在这样不行,那样做不得的自我否决下,事情很快又回到没银钱买书的原点上。

  林三柱叹气,想挣银子可真难啊。

  正当林三柱拍着脑门,准备再好好想想其他法子时,眼睛却不经意瞟到了炕上的那件新棉袄上。

  灰棕色的布料,里头用的全是新棉花,且因着今年柿子多卖了几百文钱,是以,大嫂她们去买布料时,他娘特地让选了棉布来做面。

  再加上冯氏细腻的针脚,所以,这件棉袄怎么也能值个几十文吧。

  林三柱心想,有了好几十文,到时自己就去书肆问问,看有没有便宜些的《三字经》,只要不短了章页,哪怕旧点也没关系。

  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林三柱有些得意,自己可真是聪明,难怪他家狗子这么机灵,准是随他这个爹了。

  想到就做,林三柱找了块包袱布,摊开,然后把棉衣叠巴叠巴,就打起包袱来。

  等林远秋吃好晚饭回到房间时,瞧到的正是便宜老爹把新棉袄包成一个大包裹的一幕。

  “爹,您把新棉袄装到包袱里做啥啊?”

  林远秋纳闷,便宜老爹又不出门,打包裹干嘛?

  “去去去,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么多做啥,快找你堂哥玩去。”

  林三柱自然不会跟儿子说实话,他总不能说自己嫌挣银子太辛苦,所以想了个直接卖棉袄的法子给他买书吧。

  这样多丢人啊。

  还有,可千万不能被老娘知道了,不然卖不了棉袄不说,肯定还要被数落上半天。

  至于卖了之后,怕啥,大不了再吃老娘一顿擀面杖。

  ......

  一夜无梦。

  林远秋醒过来时,就见他爹林三柱正坐在炕边,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林远秋赶忙揉了揉眼睛,再瞧,没错啊,的确是林三柱来着,奇怪,便宜老爹今日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看到自家儿子的呆萌样,林三柱心软的一塌糊涂,他摸了摸林远秋的脑袋道:“狗子快起床,今儿爹送你上学去。”

  哦,林远秋迷迷糊糊坐起身,不明白便宜老爹怎么突然想起来送他上学了。

  趁着林远秋穿衣洗漱的空档,林三柱拎着包袱出了房门,他得先把包袱拿到院门外去,可不能被爹娘给瞧见了。

  吴氏和老林头已经醒了,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后,都有些纳闷,正想起身瞧瞧今日狗子怎么够得着门闩了。

  结果就听“啪”的一声,院门又关上了,接着是老三的声音,“爹,娘,待会儿我来送狗子上学,你俩再躺会儿吧。”

  老林头支起窗,就看到自家老三站在院子里,朝他一个劲的笑。

  事出反常必有妖。

  吴氏凑到窗前瞧了又瞧,见三儿子身上穿着原先那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袄,想不通今天怎么不穿新袄子了。

  “你起这么早做啥?”

  都是从自己肠子里爬出来的,哪怕一个转身,吴氏都能知道他先迈哪条腿,她可不信老三起这么早,只是为了送狗子去学堂。

  “还能做啥。”林三柱摸了摸鼻子,“待会儿我还想去镇上一趟,看看有没有能做的活计。”

  “啥?做活计!”吴氏瞪大双眼,她没听错吧。

  “嗯嗯,挣了银子好给我家狗子买书啊。”林三柱脸不红心不跳,可不就是买书嘛,所以自己这么说,也不算是说谎。

  老林头抬头看了看天,想着今日会不会要下红雨来着。

  不一会儿,林远秋就背着书袋出来了。

  见状,林三柱顿时松了口气,忙上前拉过儿子的手,转身朝吴氏和老林头道,“爹,娘,我这就送狗子上学去。”

  “老三你等等!”

  老林头喊住正要往外走的父子俩,说道:“让你娘拿两文钱给你,待会也好买饭吃。”

  虽然不知道老三的话是真是假,可万一是真的呢,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吧。

  林三柱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把吃饭的事给忘了,嘿嘿,他爹虽然平时没个好脸色给他,关键时刻,还是记着他的。

  看着朝院门口走去的父子俩,吴氏忍不住问道,“老头子,三儿的话你信不信?”

  她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呢。

  “有啥信不信的,等老三从镇上回来,咱们不就知道了。”

  ......

  而这边,才出了院门的林远秋,很快就瞧到门槛上有个大包裹放着,就是昨晚他看到的那个。

  见便宜老爹提起包袱往背后一甩的潇洒模样,再联想到对方今日早起的不寻常,林远秋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不行,便宜老爹总不会离家出走吧?

  “爹,前几日我看到狗蛋又被他大伯揍了,鼻血流的满脸,他大伯娘还说要把狗蛋卖给人牙子哩!”

  林远秋觉得,自己有必要让便宜老爹知道没爹的孩子有多可怜。

  林三柱以为儿子被吓着了,忙摸摸儿子的头安慰道,“远秋不怕,日后有谁要是敢欺负你,爹保证揍得他们满地找牙!”

  只要有“日后”就行,林远秋松了口气,看来便宜老爹并不是离家出走,这样自己就放心了。

  至于到底拿着棉袄去镇上干嘛,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要去想了,小孩子家家的,他还是把心思放在念书上吧。

  和老爹告别后,林远秋快步走进学堂。

  因为林文进的大嘴巴,这几日,班舍里的同窗,包括王夫子在内,全都知晓他家一时半会儿买不起书的事。

  林远秋觉得,要不是王夫子每次抽到他背书时,他都能一字不漏的背了出来,说不定这会儿他早就被王夫子劝退回家了。

  看来努力用功的学生,不管在哪里,都是让老师喜欢的。

  所以,他要更加把劲才行。

  ......

  小高山村离横溪镇并不是很远,步行的话,约摸一个时辰就能到了。是以,等林三柱背着包裹到了镇上时,正是辰时时分。

  走了这么多路,林三柱的肚子早就饿了,他摸了摸衣袋里的两枚铜板,准备先去一趟布庄,然后再忙填饱肚子的事。

  横溪镇最热闹的地方就在昌平街上,这边店铺林立,光是布庄就有五六家,林三柱挑了中等大小的一间走了进去,因为他看到这家布庄里有成衣卖。

  店掌柜看到有来客,忙抬头招呼,等看清林三柱身上旧的发白的棉袄后,脸上的笑略收了些,“客官想买些啥?”

  林三柱有些局促,活了三十多年,他还是头回干这种卖衣裳的事,总觉得脸上烧得慌。

  只是一想到自己儿子期盼的小脸,林三柱啥不好意思的想法都没有了,自己又不偷又不抢,没啥可丢人的。

  林三柱定了定心神,解下身上的包袱,打开,而后把新棉袄往掌柜面前一推,满脸堆笑道,“掌柜,我想卖这件新袄子。”

  一听到来人是来卖袄子的,布庄掌柜并没惊讶,他们店里除了卖时兴布料,也有不少成衣卖,所以周边乡村,时常会有妇人拿了自己的绣活来,只要手艺好,他们布庄自是收的。

  掌柜拿起棉袄仔细瞧了瞧,用的只是普通棉布,再看衣裳的走线,嗯,针脚还算细腻,可以收。

  掌柜点头,“算你三十文吧!”

  “三十文?”会不会太便宜了些,林三柱记得自己这件袄子,光买布料和棉花就用去二十多文,再加上冯氏的做工,怎么也不止三十文吧。

  “掌柜能不能再给加点?”

  林三柱觉得,就算再便宜的书,三十文也肯定买不来。

  布庄掌柜有些不耐烦,“三十文,一文都不加,卖不卖随你!”

  要不是看在做工还不错上,就这种料子的棉衣,他才不乐意要呢。

  卖卖卖,林三柱把包裹往前一推,“我卖我卖!”

  布庄掌柜数了三十文钱,林三柱双手接过,仔细数过一遍后,就把铜板用包袱布层层裹好后塞到怀里,最后再看了看柜台上的那件新袄子,转身出了店门。

  没事,身上的旧棉袄还能再穿几年。

  肚子开始咕咕的叫,林三柱从衣袋里摸出早上老娘给他的两枚铜板,快步往前头的包子铺走去。

  大肉包两文钱一个,稍微小一些的是一文,馒头也是一文一个,还有更便宜的粗面馒头,一文钱两个。

  林三柱花了一枚铜板买了两个粗面馒头,剩下的那枚又重新放回了衣袋,而后,边嚼馒头边往前走。

  他准备先去书肆看看。

  总要知道还差多少银钱才行。

  书肆在另一条街上,出了昌平街往南再走上一刻钟就到了。

  路过三亭门时,就听得前头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想来是谁家在办喜事吧。

  林三柱停下脚步,伸长脖子想一探究竟,结果就看见好多人,正往响着鞭炮的方向涌去。

  “快快快,何老爷喜得贵子,要撒喜钱了!”

  撒喜钱?

  一听这话,林三柱哪里还顾得上啃手里的馒头,把它们胡乱往衣襟里一塞后,就跟着前面的人群,拼命往何老爷家冲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