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医小农民 第555章 准备开工

《神医小农民》第555章 准备开工

作者:炊饼哥哥 字数:2854 书籍:神医小农民

  动工仪式选在了合同签约之后的第二天。在前一天,各大媒体的记者就闻讯赶来了黄曲镇,小小的黄曲镇,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过来,以至于最后来的那一批记者,因为没地方住,不得不住在车里,勉强凑活一晚上。

  这一次来的记者,除了中南省本土记者之外,也来了不少外省的记者。这些记者,并非赵八两他们刻意安排的,而是他们主动来的。这说明,上一次铺天盖地的宣传是有效果的。

  赵八两和东城市相关领导的车队才刚刚抵达黄曲镇,就被媒体的记者们包围住了。他们在这里等了一晚上,不就是为了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吗?

  “王市长,请问对于开发神农庙,东城市这边是什么态度?”王川秋刚一下车,就被一个记者给拦住提问了。

  面对着镜头,王川秋显得意气风发。在东城市当了这么多年排名靠后的副市长,他什么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啊。以前参加活动,都是其他人被采访,而他王川秋无人问津。想到这里,王川秋越发的感激赵八两了。

  “对于开发神农庙,我们东城市自然是大力支持的!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位勤劳、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领,他是中华民族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等,对中华文明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开发这座神农庙,让后人记住神农氏的伟大功绩!”面对着镜头,王川秋慷慨激昂的说道。

  除了王川秋之外,赵八两、邹强以及东城市的几位主要领导,都被媒体记者围了个水泄不通。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大家都表现的很激动。毕竟,这也算是国内首次对神农庙的修复与开发,历史意义重大!

  “赵总,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愿意花费如此大的投资,来重建神农庙的呢?”看向赵八两,一个女记者提问道。

  冲着那记者微微点头,赵八两说道:“正如刚刚王市长说的,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位勤劳、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领,他是中华民族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等,对中华文明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你说作为一位华夏人,难道没有修建神农庙的义务吗?”

  赵八两的回答,引得那记者频频点头,同时也不住的提问。

  在黄曲镇,赵八两和东城市相关领导以及邹强接受了记者们约莫一个小时的采访。因为一会儿还有动工仪式,是以王川秋示意工作人员阻止了现场记者的提问,“不好意思,我们现在需要赶往神农庙开发的工地,如果各位媒体的朋友们有兴趣,可以随我们一起去”

  在王川秋的邀请下,媒体的记者们自然是欣然前往。一会儿可是神农庙复原的动工仪式,他们当然愿意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的瞬间。

  虽然神农庙在半山腰,但是东城市相关领导、邹强他们,依然选择和大家一起步行上山。这是一个很好展示他们自身领导形象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浪费。

  在上山的时候,东城市的一些史学专家也在不住的介绍着神农氏的相关事迹,那些记者们,一边听着,一边快速的记录着。

  “传说神农氏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见各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这样能分辨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不可以吃,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教人种植五谷、豢养家畜,使中国汉族农业社会结构完成”史学专家讲述着神农氏的事迹,让这些记者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声惊叹。

  虽然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神农氏的名号,但是却对这位远古的部落首领不怎么了解。现在听着史学专家对神农氏的介绍,不由得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而另一边,赵八两也在跟东城市的相关领导和邹强聊着开发神农庙的事情。

  “关于东城市开发神农庙的事情,省里的态度是支持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过来,所以,你们东城市这边可以放开手脚的做。”看向东城市的几位领导,邹强微笑着说道。

  东城市的几位领导自然是连连点头,得到了省里的肯定,这就说明他们走的这个路子是正确的。

  “赵总,你这边,省里答应给你无息贷款一千万,算是帮助你修建神农庙,二十年内还清就行。”看向赵八两,邹强又给赵八两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一千万的无息贷款,而且还是二十年还清,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看到赵八两那错愕的眼神,邹强继续说道:“不过,省里对你也是有期待的。省里希望能够将东城市这边打造成神农故里的形象,我知道,这很难,但是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不行呢?毕竟,全国也就咱们这边发现了一座神农庙嘛。”

  “请邹主任放心,我一定尽力完成任务!”看向邹强,赵八两有些激动的说道。他没想到,省里的胃口这么大,如果真的把东城市打造成为了神农故里,那对东城市、对中南省来说,都是一笔非常丰厚的资产!

  要知道,旅游一直是我国消费的主力军。如果真的把东城市打造成为了神农故里,那必然会让东城市成为一座历史人文旅游城市,到时候,必然会带动东城市乃至中南省的DP,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个事情也有很大的麻烦,那就是怎么塑造这个神农故里的形象。虽说在东城市发现了神农庙,但是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宣称是神农故里吧,这需要大量的史料来佐证的!

  “邹主任,现在有个比较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咱们需要一些能够为东城市是神农故里提供佐证的史料”看向邹强,赵八两为难的说道。

  其实,赵八两并不希望让东城市成为神农故里,而是希望有几个主要的地方争这个神农故里的称号,这样才能引发大家继续寻找神农遗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只有大家源源不断的寻找神农遗迹,才符合赵八两的利益。毕竟,赵八两希望通过大家寻找神农遗迹,进而便于他尽快收集齐剩下的四缕神农氏神魂。

  “这个事情,省里的专家学者,也会积极参与的。最近,省城大学已经专门开设了神农研究基金会,专门用于对神农氏的研究,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看向赵八两和东城市的相关领导,邹强说道。邹强的话,算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很快,赵八两一行人就来到了位于半山腰的神农庙旧址,而天蓝地产的工人们,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各类工程器械也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动工仪式之后,就正式开工了。

  东城市的工作人员早就把现场布置好了,等东城市的几位领导和邹强讲过话之后,动工仪式就正式开始了。由赵八两、天蓝地产总经理袁敏、邹强、东城市的两位领导以及其他的几位嘉宾,亲自参与了奠基仪式。

  奠基仪式完成之后,今天的动工仪式也算是正式结束了。

  而随着动工仪式的结束,天蓝地产的工人们也正式开工了。

  在场的记者们自然是忙不迭的采访,而东城市的领导则是陪同邹强简单的参观了一下神农庙旧址。

  “破坏的比较严重,但是东城市这边有信心,原样复原神农庙。”东城市市长信誓旦旦的对邹强说道。现在这项目可是在省里挂了号的,他们敢不重视吗?

  而且,正如邹强说的那样,如果能争取到神农故里这个名头,那绝对可以带动整个东城市的旅游资源。当然,前提是,在东城市发现更多的跟神农相关的遗迹。这就需要东城市的史学专家和省里的专家学者努力了。

  东城市的领导带着邹强参观完一圈之后,就准备回东城了。赵八两并没有跟邹强他们回去,因为袁敏还在这里呢。

  随着东城市领导和邹强的离去,不少采访结束的媒体记者也纷纷离去了,现场只剩下机器的声音,以及工人们忙里的身影。而赵八两此刻,正陪着袁敏站在施工工地上。袁敏则在向赵八两讲述着手中的规划图纸。

  “这么大一片,全部弄成神农庙?”赵八两有些吃惊的问道:“东城市这是为了打造全国最大的神农庙啊!”

  “这规模,都快赶上故宫了。”袁敏有些无语的说道。当然,袁敏的这话是夸张了,别说赶上故宫,连故宫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但是,即便如此,这规模,也是足够大了。

  “没关系,这神农庙,我有大用处。”赵八两轻轻揽着袁敏的腰,在她耳边小声的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我为什么执意要开发这神农庙了!”

  “好吧,反正我都听你的。”袁敏轻轻靠在赵八两的肩膀上,说道:“再说了,刘姐都不反对,我有什么理由反对。”其实,当初为了反对赵八两开发神农庙,袁敏专程给刘芸打过电话,但是刘芸却表示不反对。

  刘芸可是天蓝地产最大的股东,既然刘芸都不反对,她又有什么反对的资格呢?

  正在两人浓情蜜意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发出了嘈杂的声音,好像是出了什么事情。赵八两和袁敏同时一惊,可别出什么事才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