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夫人们的香裙 第六十一章 传说中卖艺不卖身的花魁

《夫人们的香裙》第六十一章 传说中卖艺不卖身的花魁

作者:六如和尚 字数:0 书籍:夫人们的香裙

  “砰”的一声大响!只是一下子,这位岳州府的三班大捕头,竟然被摆平在地上!

  铁掌刘昆嘴里“吭”了一声,方弯腰坐起了一半,只听见锁链子“哗啦”一响,向阳君另一只手上所握住的甩头链身紧紧缠在了他的脖子上。

  刘昆“啊呀”一声,顿时双目翻白,在对方大得出奇的腕力绞动之下,七孔流血,当场窒息而亡!

  这一番杀人动作,叙述起来甚是琐碎,但是整个动作转瞬之间即全部完成,算得上惊心动魄的一瞬!

  目睹着这一切,雷金枝几乎被吓呆了。

  向阳君松下了锁链,铁掌刘昆的尸身直直地向后面倒了下去!

  眼看着刘昆那张脸,由原来的青紫缓缓变成了灰白——人死了,却仍然睁着一双凸出如珠的圆瞳子。

  看着惊吓之中的雷金枝,向阳君缓缓站起身来。

  “人心难测!”他冷冷地道,“姑娘你可见了?”

  雷金枝犹豫了一下,神色黯然地走到刘昆尸身旁边,眸子一红,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讷讷地道,“你的心也真太狠了……”

  向阳君冷笑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谁要我死,我就要他先死——这就是我做人的一项不变的原则!”

  向阳君抖了抖身上的罗衫,对着当空的老日头,深深地伸了一个懒腰。

  打量着悲伤中的雷金枝,他脸上现出一些歉疚,却什么也没有说,随即转身就走。

  “你——站住!”雷金枝唤住他,“你就这么走了?”

  向阳君目注前方,讷讷道:“姑娘援手活命之恩,金某永铭肺腑,我走了!”说罢,迈动脚步,头也不回地径自去了。

  雷金枝恨得紧紧咬了一下牙根,正要追上去,却又止住了。忽然,她抽动了一下,忍不住放声哭了起来!当她抬起头来时,向阳君已步上了背面的高峰。

  长长的一条人影,投落在黄土地上,面迎着当空的那轮金色的大太阳——这个人确乎是越来越强大了。

  这个奇妙的感情,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雷金枝自问不知……然而,建立了起来确是无可质疑的。

  看着他硕健的背影,她好恨、好爱、好怅惘……就像是忽然失落了什么!

  像是从恶梦中惊醒过来!

  雷金枝迷离梦幻般地扑向那个山峰。

  阳光遍野,大地一片赤红。洞庭湖水就像一面遁天神镜,交织出千百万道刺目眩光。

  向阳君早已消失不见,似从梦中来,又似从梦中离去。所留下的,只是记忆中崭新顽强的一个音符而已!

  午后,正殿的巍峨建筑形成了大片的阴影,使得坐落在后侧的那一处矮小偏殿完全掩蔽在黑暗之中。

  知了在老松树干上鸣噪着,让人昏昏欲眠。

  对于达云寺这所寺庙来说,这是一天中最为安宁的时刻!

  午课方过,晚课未至,天热气燥,僧人们在禅房里挺不住,三三两两地溜达出来。

  大树下、大殿的两廊,都是他们最佳的消暑地方。他们手里摇着大芭蕉扇子,身子披着灰色的海青,捉对儿谈说着什么——该是些难以捉摸的、已经褪了色的人世沧桑,抑或是不着边际的未来?

  偏殿的两扇黑漆禅门紧紧关闭着。

  打从昨天送走了铁掌刘昆那一帮子难缠的客人之后,静虚老和尚就不曾迈出房门一步。

  老和尚深感自悔!

  可以想知,一个立心向善、并且持之以恒数十年之后的高僧,竟然昧心地参与了江湖中的仇杀纠纷,这不啻是极不平凡的一件事!

  老和尚的心病就是由那个时刻开始的……

  昨夜、今朝——他苦苦思忖、切切自责,真是坐卧不安、心思不宁,一双眸子不曾合拢过一刻。

  一个人闷在禅房里,打了一回坐,念了一卷经,那颗七上八下的心总是静不下来。

  日上三竿,又熬过了午时三刻,直到现在……

  他似乎被一种迫切的情绪压制着,脑子里始终惦念着那件事,忘不了向阳君……

  老和尚由蒲团上站起来,走到窗前,又由窗前转过来踱向香案。

  “阿弥陀佛……”他指挂佛珠,双手合十,喃喃念道,“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向阳君,汝无恙否?”

  他净手捻起一炷香,在佛祖前恭敬地拜了一拜,只听得“噼啦”一声,案上烛光忽然炸开了一片灯花,在焰芯四周现出了淡淡光圈。

  似有似无,只是一刹间的事,却给静虚老和尚触目惊心之感!

  “唔——”他面色突然为之一变,“灯焰异象,莫非真有什么不祥之兆么?”

  他呆滞地在蒲团上坐下,心跳益烈。

  “唉……我这是怎么了?”老和尚心里纳闷地想着,“皈依三十年,心似古井;这两天为什么古井生波、连生异兆?难道我的寿限之期真地到了……”

  他强抑着心里的不宁,盘膝坐着,翻开了座前那卷“大佛顶首楞严经”,触目于其中一段,不经意地轻轻念着:“若我灭后,其是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象之前,孑然孤灯,烧一节指,及于身上,艺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看着、念着,竟然由不住汩汩地淌出了两行泪水。

  燃指供佛,乃至燃于其身,没有像静虚老上人这般舍身从佛、身体力行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宇宙万有,如仅仅于表面去断定它的本质,却是不足信赖的。

  静虚上人以数十年身体力行、舍身从佛之功,常常能上体天心,动发于衷。

  只是这段经文,激动得好无情由,从而使得这位昔为武尊、今为高僧的老比丘更加相信这番显现的原由。

  他掩上经卷,就手自座边卦斗里,抓起一把佛珠,为数十二颗,名为“十二星宿”。

  以往老和尚常用这十二颗“神相佛珠”判定一些心相的阴暗面与阻碍德业的魔障。

  现在他要用以判断个人的吉凶祸福了。

  卦珠儿信手掷了出去,十二颗黑白各半的扁圆珠子,滴溜溜不停地在地上打着转儿——

  转着转着,老和尚脸上现出了一掬笑容!

  “无量佛——善哉——善哉!”

  嘴里不停地宣着佛号,手中的卦斗,正待呈下扣出。蓦地,打转的十二颗佛珠之中滚出了黑白两颗珠子,使得这位方自释怀的老和尚不禁大吃一惊,有如当头响了一声霹雳,半天作声不得……

  他抖着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黑白二子,那两个子儿徐徐转动了起来。

  老和尚“唔”了一声,一时呆若木鸡!

  原来,那十二颗佛珠,所显示的十二星宿是: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鹤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拐、取訾;出斗之一摔为祭星,临尾之一叩为收星,亦称归宿。

  依据卦里,得能一斗而收之,即无凶、恶之显示。十二珠子又分阴、阳二数,白者为阳,黑者为阴。

  按此而论,这飞出的黑白二子既不能收星,当然就表明了有大凶之兆。

  “阿弥陀佛——”老和尚慈祥的脸上现出惊栗,举起手用宽肥的袖边,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

  他嘴里一连串地宣着佛号,——将下余的十颗佛珠收入斗里,强自定下心来,一意打量着那两颗突破出围的黑白二子。

  伸出留有长长指甲的一根手指,移动了一下那两颗卦子儿,即见黑子频频打转,白子却纹丝不动。

  老和尚再宣一声佛号,退而中坐,频频掐动着五根手指。忽然,他白眉一挑,面色泛出一阵青白,整个身子就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那双慈祥的眸子充满了鲜红的血光!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了轻轻叩触声。

  老和尚怦然一惊,道:“谁?”

  “老方丈,是我——”叩门者顿了一下,又接道,“弟子培空——”

  “唔——”老和尚哑然失声道,“培空……噢噢,我想起来了……你不是伙房里的那个弟子么?”

  “弟子正是——”

  老和尚拭了一下前额上的汗珠,冷峻地道:“本座前有明文昭示,一干弟子不得轻入我这修真之处,培空——你的胆子不小!”

  培空恭敬地道:“方丈明谕,弟子天胆也不敢冒犯,只是老方丈已经二日未进斋饭,住持大师特命弟子备下清粥一碗,请方丈进食!”

  “原来如此——”静虚上人轻轻一叹道,“你进来吧!”

  “弟子遵命——”

  这个和尚嘴里说着,即推门步入。

  绕过外间的偏殿,来到了老上人禅房门前,他恭敬地打着躬,道:“弟子叩见!”

  “进来吧,不必拘礼!”说了这句话,老和尚缓缓地抬起头来。

  珠帘子叮当轻响,那个名叫培空的弟子已经迈步进来——

  二十四五的年岁,长身玉立,眉睫英秀,目光深邃,好魁悟昂然的一个小子。飞扬的神质,断非他身上那一袭灰布僧衣所能掩饰得了的。

  培空手持着饭篮子,小心翼翼地来到了老上人近前,将篮子搁下,双手奉上那碗粥。

  老和尚点点头接过来,看着面前的这个弟子,道:“住持大师现在哪里?”

  培空道:“就在前殿。”

  老和尚吞下一口粥,缓缓道:“金杖、金锡两名师父呢?”

  培空想了想,道:“弟子来时,看见两位师父好像正在树阴下教习师兄弟拳脚功夫。”

  “很好!”静虚上人放下了筷子,“你现在去把他们三人找来!”

  培空面色一愕,遂又点点头,看着碗里的粥道:“方丈您老不吃了吗?”

  “不吃了……”老上人抬起眼睛打量着这名弟子,“培空,你可曾习过武功?”

  培空汗颜地笑了笑道:“弟子习过二年徒手之术!”

  “啊……”老上人挑动了一下眉毛,道:“你是说,你曾经学过金杖大师的十字如意插手么?”

  “是,方丈。”

  静虚上人缓缓点了一下头,道:“很好,那套十字插手乃是老衲传授下去的,练习起来至为不易;只是一待摸清了窍门,可就极易发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