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夫人们的香裙 第1167章 带刺的玫瑰

《夫人们的香裙》第1167章 带刺的玫瑰

作者:六如和尚 字数:0 书籍:夫人们的香裙

  息大娘撞碎了陶瓷。使这用陶片架成的屋子有了破洞。

  破洞里面透入了阳光。

  隐隐望去,有三个脸目黝黑的乡下人,正在制陶。

  这三个人,是在这陶陶镇里仍留下坚持制陶的三人。

  这三个年轻人,一向沉默寡言,专心制陶,与世无争;而今陶墙突然给人撞破了一个大洞,这三个人,停下了手,互望了一眼,其中的一个年青人,大步行了出来。

  这时息大娘刚在树皮上刻了字。

  这年青人戴着深垂的竹笠,在屋里仍戴笠帽的人本就不多,在全镇村民改为种田养猪时,这三人仍旧制陶,本就不合时宜。

  息大娘写完了就回身。

  年青人等她完全转过了身子,才问,“你打烂我的屋子?”

  息大娘说:“是。”

  青年的深笠点了点:“赔钱。”

  息大娘道:“赔多少?”

  青年伸手道:“两文钱。”

  息大娘微微一怔,戚少商等却觉得这价钱太过微薄,不知怎的息大娘却似不愿赔。

  忽听一个声音道:“价钱不对。”

  息大娘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你要多少?”

  只见众人让出一条路来,迎面来了一个中年人,白眉无须,脸红如赤,像一个沉实的长者,又似,一名童叟无欺的殷实商人。便是当年独力开发陶陶镇的陶清。

  陶清道:“三十两。”

  众皆哗然,就算那陶具是古董,三十两也未免太贵。息大娘居然毫不考虑甚至急不及待的拿出三十两的银票,交给那年青人。

  那年青人无原无故得了这笔银子,高兴得虽然戴着深笠也可以想象到他的动容。

  陶清微微一笑,拾起地上一块陶片,在树干上的“水”字下,写了三个字:

  “往高流”。

  四个字合起来,变成了“水往高流”。

  俗语谓:“人望高处,水往低流”。这“水往高流”可以说是不通欠妥的。

  息大娘却喜道:“果然是你。”

  陶清道:“是我。”伸手一引道:“请。”息大娘当先行去,戚少商虽如在云里雾中,但他对息大娘决无疑虑,也洒然行去。

  陶情一面走着,走到一处,稍微一顿,一个蹲在街边跟小儿洗澡的男子,即站立跟上;去到一个转角,一个屠猪的汉子,马上紧跟而上,如此一处接一处,跟着走的人,己有十七八人。

  陶清这时候的神情,再也不像是一个镇长商贾,看去只像一名威仪服众的武林大豪。

  他们所走之地,越来越脏。

  走到一处,是废弃陶窑,而今用来作猪栏牛场,也养了不少鸡鸭鹅鸽,见人一来,猪叫牛吼,鸡鸭拍动翅膀,众人的鞋子都又脏又湿。

  陶清突然停了下来。

  他一转身,双目神光暴长,盯在戚少商身上,一字一句的道:“好江河!”

  戚少商微微笑道:“你是说在下这一身的伤?”

  陶清道:“我是说你这一身伤的情况下,神情还能这般洒脱,了不起。”

  陶清一直没有正式看过戚少商一眼。他在开步行走的时候,也一直没有回头。可是他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已留意到戚少商一举一动。

  息大娘忽然对陶清这人很感激。戚少商在劫难之中,再坚强的人,在孤立无援中,都需要鼓励。

  她道:“你便是陶清?”

  陶清傲然道:“这方圆数百里,就我一个姓陶名清。”他这样说的意思,几乎是指“陶清”这个平凡的名字,一旦他用上了,就没有人胆敢再用。

  息大娘抿咀笑道:“我还知道你以前不叫陶清,叫马光明,你用马光明这名字的时候,江湖上、武林中,一样没人敢再用。”

  马光明是个更平凡的名字。只要在北京城大叫一声:“马光明”,至少会有七八个人会相应。不过这人在武林中出现之后,江湖上就只剩下一个“行不改姓,坐不改名”的马光明了。别人就算叫“马光明”,也都不敢再用,纷纷改了别的名字。

  陶清点点头,道:“难得你还能知道老夫的外号。”

  息大娘嫣然道:“光明磊落马大人,名动京师,十七年前,由武林人物起家,得以封将加爵,军中官场,黑白二道,无不景仰,小女子再孤陋寡闻,也当如雷贯耳。”

  戚少商肃然道:“原来是三尸九命马大人。”

  陶清横了戚少商一眼,道:“你也听说过老夫的名号?”

  威少商道:“苏州苏家九兄弟,栽赃诬陷梅大善人密谋造反,把他们一门五父子全在牢里迫死,再强占梅家田宅,梅家媳妇,当时,此案无人敢理,你看不过眼,一夜杀了苏家九兄弟。”戚少商目中发出神采,“苏家九兄弟精于‘九子连环阵’,武功暗器,尽得‘穷刀恶剑’苏送爽的真传,但你在家中设宴,拔刀越院而去,回来的时候,菜还没有冷却。”

  息大娘道:“那实在是很快意恩仇的事。”

  陶清也有点为当年豪勇神驰气扬,重复了一句:“的确是很快意恩仇的事。”他接下去道:“不过,你可知道为何三尸九命?”

  息大娘道:“因为苏家九个兄弟,有三个是通缉犯,另六个都当官,所以谁也不敢去招惹他们。你杀了三个当贼的,其余六名狗官,尸首不见,想必是给你杀了,留尸则恐招惹麻烦,便都抛到河里喂王八了。”

  陶清沉声道:“喂王八倒没有,用化尸水全化成一滩黄水,更省事得多。”他冷笑道:

  “可是苏氏九兄弟之死,谁都猜得到是我干的。不错,也的确是我干的。我便是因此而入了狱。”

  息大娘道:“苏送爽在朝廷的力量还是不可忽视的。”

  陶清道:“我的确低估了他,我以为他会按照武林规矩,直接向我寻仇的,我就一直等着他来。”

  息大娘道:“苏送爽却凭着黄金麟的力量,告了你一状,你被判个谋反罪名,要不是当年你在武林中闯荡时的两位结义兄弟,冒死救你出来,只怕――”

  陶清一字一句地道:“所以高鸡血、韦鸭毛对我有再造之恩!”他双目神光暴射。“我举家避难至此,易名陶清,但只要老人家和韦二哥有令,我一定义不容辞。”

  他盯住戚少商、息大娘道:“他们正是要我帮助你们!”

  息大娘道:“我也要找你们帮助。”

  “我们不需要帮助;”戚少商忽扬声道:“大娘,时候不早了,我们叨扰多时,也该起程了。”

  陶清瞪着他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戚少商道:“我在向你告辞。”

  陶清冷笑道:“你能到哪里去?”

  戚少商说道:“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往?”

  陶清道:“现在你们已是天下虽大,无可容身。”他一字一句地道:“我们不帮助你,天下便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戚少商欠身道:“阁下盛情,在下心领。天下无处容身,我便不求存,又何足惧?我不需要人帮助我。”

  陶清狠狠地盯住他,道:“有志气!但息大娘呢?你去送死,就不顾她了?”

  戚少商向息大娘道:“大娘,你留在这里,他们主要是缉拿我……”

  息大娘打断他的话:“你忘了我们的约定吗,生,一起生,死,一起死。”

  戚少商垂下了头。

  息大娘向陶清温声道:“我明白他的意思。此时此境,并非我们要逞强,不求人助,而是他见你避祸至此,建立家园,不想再连累你。”

  陶清道:“没有老人家、韦二哥,就没有马光明或陶清,所以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不是要帮你们,而是要帮他们,这你满意了罢?”他特别尊敬高鸡血,故称之为“老人家”。

  戚少商苦笑道:“可是,这样一来,你欠他们的情,我却欠你的义。”

  息大娘忽道:“高鸡血却欠了我的情。”

  陶清豪笑道:“在江湖上,莫不是你欠我的情,我欠你的情,这般欠情还情活下去的。”

  戚少商道:“说的也是。”

  陶清大力拍拍戚少商那没有受伤的肩膀,道:“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如何对付眼前大敌罢!”

  戚少商问:“你知道追缉我们的人是谁?”

  陶清一怔:“当然不知道,我只接到老人家的命令,一旦等到碎陶瓷在树干上画字的人出现后,马上带他们到最脏的地方去,掩护他们逃亡……我虽然不明白,但能把戚大寨主和息城主也迫得走投无路的人,想必决不简单。”

  戚少商叹了一口气,道:“何止不简单,他是……”

  忽然一个村民飞掠而至,看他这一身轻功,在江湖上也必然已搏得名头,只听他急促的道:“三爷,有两个陌生人,抬着一顶滑竿,到了镇口。”

  陶清简短的下令:“用一切方法,拖住他;要是拖不住,便截住他。”

  那人更简短的应了一声:“是!”立即返身奔去。

  陶清继续问戚少商:“究竟是谁?”

  忽听一人道:“是我。”

  陶清望去,众人也随声望去,不知何时,在众人背后己来了一顶轿子,轿子垂帘深重,倒不奇怪,奇怪的是这顶轿子,只有三个人抬。

  前面两人,后面一人。

  陶清神色不变,说道:“你不是在镇口?”

  轿中人道:“镇口只是故布疑阵。”

  陶清道:“你要抓拿这两人?”

  轿中人道:“你可知道我为何只有三人抬轿?”

  息大娘忽然说了一名:“因为第四名抬轿人给我杀了。”

  轿中人“哦”了一声,道:“你在维护戚少商。”

  息大娘道:“确是我杀的。”

  陶清哂然道:“抬轿人我可赠你十个八个。”

  轿中人道:“他为我抬了十年八年的轿子,这次他死了,我也得该为他抬抬棺材。”

  陶清道:“这位轿里的朋友,何不站出来说话,给大家亮亮字号?”

  轿中人笑道:“我从来不把双脚踏在这种地方的,我是谁,你还不清楚吗?”

  陶清突然脸色大变,颤声道:“你……是你!”

  轿中人道:“便是我,十三年前,我亲手抓你入牢。”

  陶清惊魂未定,似要全力集中精神,但又被恐惧打碎了他的意志一般。

  戚少商朗声道:“这儿的事,跟陶陶镇的人全无瓜葛,我只是路经此地,今儿跟这位刘大人有私事了断,你们请罢。”

  陶清涨红了脸,粗声道:“不!”

  他大声道:“你不能走!”说着大力挥了两下拳头。

  那一群跟着他的人,全自衣服里拔出了兵刃。

  戚少商道:“这事跟你无关!”

  陶清反问:“谁说无关!”

  他吼道:“我要替刘大人逮你归案!”话一说完,手中突然抄起一柄大铁锤,旋砸向戚少商的脑袋!

  戚少商猝然遇袭,吃了一惊,但他反应奇速,猛一矮身,避开一击。

  陶清一招击空,突然整个身躯像一尾跃出水面的鱼一般,弹转之间,掠空而过,铁锤直往轿子横扫过去!

  在这同时,那十六、八名跟在陶清身边的人,兵器都往那在前面抬轿的两人刺去!

  这下变起速然,敢情陶清挥划的两记拳风,便是“发动”的暗号。

  轿子碎了。

  铁锤威力可怖。

  人在轿毁前的一刹,已经“飘”了出来。

  人到了轿后。

  轿后是廖六独撑。

  刘独峰足尖在廖六肩膊上轻轻一点,已拔出了他背负那柄湛蓝色的古剑。

  陶清迫到轿后的时候,他已“闪”到了轿前。

  陶清再挺着大铁锤赶到轿前的时候,在轿前发动攻击的十七名汉子,全被点倒,就倒在烂泥碎陶上,呻吟挣扎。

  要用剑伤人不难,但要用剑锋制人而不伤人,就极不易。

  何况是十七八人。

  而这十七、八人却是陶清一手调训的子弟!

  “三尸九命”马光明当日统领黑箭骑兵,名动朝野,现在他虽然变成了小镇长陶清,但他一直自信他这些弟子,足可以抵挡得住一支军队。

  然而这支“军队”在刘独峰手下,却不堪一击。

  这时,戚少商和息大娘已不见。

  早在攻击甫发动之际,他已留下两名亲信,带走戚少商和息大娘。

  刘独峰正站在蓝三和周四的肩膊上,横剑看着他,神态十分倨傲。

  他只说了一句:“我这次的任务,不是来抓拿你,你滚罢!”

  陶清大吼一声,挥锤猛砸!

  他已拼出了性子!

  高鸡血、韦鸭毛所托重任,他决不能负!

  就算不敌,也要一拼!

  他挥锤而上,蓝光一闪。

  他只觉手中一轻。

  铁锤只剩下了锤柄。

  锤头已被削去。

  陶清呆立当堂。

  他已明白,这不是敌与不敌的问题,而是自己在刘独峰面前,跟十三年前一样,不堪一击。

  刘独峰把剑一抛,直插回廖六背后的剑鞘里。

  刘独峰看着被砸碎了的轿子,拍拍张五和廖六,道:“只好……”

  廖六和张五会意。

  多少年来的服侍,已使他们完全明了主人的个性和意思。

  ――戚少商和息大娘是志在必得的!

  轿子既然烂碎了,地方又脏得不像话,要追那两个逃犯,便由他们背负着刘独峰去追。

  ――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追拿息大娘和戚少商!

  因为主人有洁癖,张五等人也养成好干净的习性,进入这污糟龌龊之地,他们内心也极不愿意,但主子尚且不避恶臭,旨在捉人,他们自然也没二话说。

  张五、廖六,各扛刘独峰一腿,发足便奔,蓝三也紧蹑而上。

  他们都矢志为云大报仇。

  猪栏旁,只剩下兀自呆立着的陶清,怔怔的望着手中半截铁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