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战之第十班 第八百九十一章 拼命搬

《抗战之第十班》第八百九十一章 拼命搬

作者:拉风狂人扫天 字数:1813 书籍:抗战之第十班

  “诸位,此事该如何处理?”

  柳惊龙将手中诗稿摊开,指了指上面的文气署名道。

  若是此诗没有李玄之名,那么他们自然有办法周旋,可以在秦王面前说是书院大儒所作。

  现在就不行了。

  就算重新将此诗写出来,因为不是初稿,其中蕴含的文气无法比拟,秦王亦是大学士文位,又有国运加持,不比大儒差,一眼便能看出端倪来。

  “此事怪我,若非我催促李玄署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方运面露惭愧。

  一时激动之下,他便忘了李玄的身份,没有想到贯日诗出世会引起的一系列关注。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屈灵均示意方运不必自责,沉声开口:“如今书院只有我等四人,依老夫看,我等随李玄一同进宫,有我四人出面,就算是陛下也无法借题发挥。”

  “只是老夫有些担心,一旦让朝堂知晓李玄能做出这等诗词来,某些人只怕会坐不住了。”

  李玄在一旁听着,此时也忍不住问道:“几位堂长,不过是区区一首贯日诗,不至于这么紧张吧。”

  听他们这意思,自己做出这首诗像是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一般。

  “寻常的贯日文章自然不会,但是言志诗不同。”

  方运低声给李玄解释。

  “你应该也知道,诗词文章有不同的分属,在这其中,言志、战争两类的贯日文章,一篇足以成为一国根基。”

  “言志诗可磨练文心,你这首对大儒都有作用,而战争类文章,倘若出现贯日级别的,在大儒手中,一篇可敌百万师!”

  “柳堂长成就大儒文位的也不过是长虹战诗,当初诗一出世,柳堂长以它斩尽十万妖蛮!”

  “你说你这首诗重不重要?”

  李玄咂舌,他还是低估了诗词文章在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既然如此,就这么定了吧,倘若陛下当真要对李玄不利,老夫就算拼着文心崩裂,也要将李玄平安带出来。”

  柳惊龙伸手一招,手中出现一柄宝剑。

  他先前得大日金芒照射,从心魔中醒来,李玄对他是有再造之恩的。

  几人商议完毕,让方运离开,便带着李玄前往皇宫。

  ……

  御花园内,秦王得到通报。

  “竟是四位大儒同来!”

  秦王脸上露出惊异。

  “速速将他们请来。”

  在刘询带领下,李玄一行人穿过层层宫殿,来到这御花园中。

  “四位大儒一同前来,寡人甚是欢喜啊。”

  秦王兴致勃勃问道:“不知这首言志诗是出自哪位大儒之手?”

  一旁的董仲生看见四位大儒,点头示意后,他对着屈灵均行了一礼。

  “老师。”

  只不过屈灵均视而不见,董仲生心中苦笑,默默站在一旁。

  他知道屈灵均心中对他抱有怨气,气他当年为何非要致李长风于死地。

  李、董二人曾一同在汨罗江畔拜师屈灵均,在他门下求学。

  就算李长风谋反,以他对大秦、对人族的功绩,董仲生完全是可以保下他性命的。

  故而天元之变后,屈灵均便对世宣布,他和董仲生师徒情谊已断,更是以文气断汨罗江,使涛涛江水三日无法连接,借此表明心志。

  不过董仲生却依旧以学生自居。

  “陛下,此诗并非我书院大儒所作。”

  柳惊龙上前说道,同时他手中的诗稿飞出,在秦王面前展开。

  “陛下请看。”

  “好诗!”

  秦王仔细读完,最后落在署名上。

  “李玄…”

  他表情一怔。

  旋即便明白过来,为什么四位大儒会一同进宫了。

  这是怕自己起了杀心,对李玄不利啊。

  秦王面色复杂的看向李玄。

  “你是李长风之子?”

  “草民李玄,见过陛下。”

  李玄不亢不卑的行了一礼道:“正是。”

  秦王脸上露出一缕回忆之色,缓缓道:“你小时候朕还抱过你,没想到一转眼你已经这么大了。”

  “说起来,倘若没有那场变故,你现在应该叫我一声舅舅。”

  李玄母亲是大秦长公主,秦王的亲姐姐。

  好家伙,你砍李长风的时候也没见想起来他是你姐夫的。

  李玄心里吐槽一句,表面依旧无悲无喜。

  在这个时代,天地君亲师,忠君一事,是凌驾于父母师长之上的。

  李长风造反被杀,于情于理,秦王都没做错什么。

  “朕既然已经下旨赦免李玄,定下三年科考之事,自然不会反悔,几位不必担心,这点气量朕若没有,何以成就大业。”

  秦王看着柳惊龙等人说道:“先前不过是因为察觉到此诗隐隐对朕有排斥之意,故而探明。”

  原来如此。

  柳惊龙几人对视一眼,明白过来。

  秦王灭了李长风满门,只剩下李玄,他所作的诗自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既然朕心中疑惑已解,诸位可以请回了,不过赏赐之事便免了。”

  秦王摆了摆手。

  “陛下,老夫话要说。”

  屈灵均上前几步,道:“赏赐可免,但老夫请陛下恢复李玄身为秦朝子民该享有的一切权利。”

  凡九州人族,皆有读书识字的权利,非犯下叛族之罪,皆可修行。

  这是文庙建立之时定下的规矩,有圣人监督,人族各国一般都会遵守。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各国在这规定上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法律。

  李玄原本是无法进入秦朝任何一座书院读书修行的,皆因长公主自尽在金銮殿中,触动了秦王,才特赦给了他机会,只是贬为庶民。

  但其余方面,他和罪犯没什么区别,换句话说,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已经被剥夺了。

  屈灵均提出这个要求,对李玄来说比什么赏赐都重要。

  “董相,你如何看?”

  秦王看向董仲生。

  天元之变,一切事宜皆是董仲生负责。

  “陛下,恢复李玄身为大秦子民的权利,臣做不得主。”

  屈灵均在一旁瞪着董仲生,他心头无奈,但依然如此说道。

  “哼,奸险之徒。”

  果然。

  屈灵均听到这话,怒斥了一句。

  “哈哈哈。”

  秦王忽而大笑,坐在石凳上。

  “李玄,朕问你,你是否恨我?”

  李玄心中一突,暗道这话该怎么回。

  这简直是送命题了。

  天地君亲师,回答恨,那等同于谋逆,不忠。

  回答不恨,那便是不孝。

  自古忠孝两难全啊。

  “陛下,草民不知如何作答。”

  李玄只能实话实说。

  “你倒是圆滑,你恨我是应该的,毕竟是朕下的旨,灭了你李家满门。”

  秦王似乎是没听到李玄的话,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不过既然屈先生提出,那朕就应了他的要求。”

  “就算你恨我又如何,朕为大秦帝王,心中装的是大秦亿万子民,难道还容不下一个你?”

  “传朕旨意,即日起,恢复李玄在大秦的一切权利!”

  秦王一锤定音,国主之风尽显。

  “陛下圣明。”

  屈灵均等人大喜。

  “李玄,你要记住,你先是我大秦百姓,再是李长风之子。”

  “朕希望你这一身才学能为我大秦所用。”

  “去吧。”

  从御花园中出来。

  柳惊龙开怀大笑。

  “屈老匹夫,还是你想的周到。”

  “李玄呐,既然你已经恢复了所有权利,有没有考虑过转修兵家?”

  柳惊龙诱惑道:“只要你转修兵家,多做几首贯日级别的战诗来,日后等你进入朝堂,老夫保证你能入主兵部!”

  柳惊龙虽然不在朝堂,可他的弟子皆是兵部大员,可以说在大秦军方,柳惊龙的话比谁都好使。

  “老贼,李玄是我儒家传人,你敢在老夫面前抢人?”

  屈灵均大有一言不合出手的意思:“那首诗稿……坏了,诗稿还在陛下手中!”

  方才他们只顾着保全李玄,诗稿交给秦王之后,竟忘记要回了。

  现在再回头,只怕陛下会不认账了。

  “几位堂长,这次幸得诸位相助,日后学生若能侥幸在作出贯日诗篇,定会双手奉上诗稿。”

  李玄对他们先生表示感谢之后,而后迟疑的问道:“不过学生眼下有些疑惑,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才见过秦王,李玄心里有说不上的感觉。

  面对逆臣之子,秦王并没有表现出对李玄任何的敌意,甚至还有一丝欣慰的意思。

  “陛下十八岁登基大宝,励精图治三十余载,我朝国富民强,若非天元之变,陛下可称之为一代雄主。”

  屈灵均给出评价。

  其余三人也是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若非如此,凭他们大儒文位,岂会在秦王面前如此姿态。

  读书人,那可是相当有傲气的。

  ……

  “可惜啊,此子若是早生二十年,何至于生出天元之变。”

  众人走后,秦王和董仲生对视,君臣二人的心思都被各自理解。

  世人皆知天元之变,但其中的内情整个大秦唯有他二人心中最清楚。

  ……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这句不行。”

  “猪八戒戴眼镜——冒充大学士。”

  “哎哟!”

  宿舍里,李玄身上不时有清光升腾,也会突然有文气乱窜。

  他这是在不断的测试。

  “看来类似歇后语之类的句子在这个世界大多数不能引起天地共鸣,有些甚至会对自身造成些许伤害。”

  “现在看,最适合辅助我修行的,是名言警句。”

  李玄有了判断。

  诗词文章一旦出世,引动的文气过于强烈,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只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毕竟他现在诗才虽然传开,但作诗岂是儿戏,李玄要是真的敢每天来一首贯日诗,绝对不出三天就会死于各种意外。

  而警句能引动的文气适量,最适合他现在的状态。

  《答董山》让他迈入儒生,经过消化,李玄已经彻底稳住文位。

  儒生文位,也让他获得了新的能力。

  一目十行。

  每晋升一文位,读书人就能得到新的能力。

  儒生是一目十行。

  才子即可才思敏捷。

  至于文人文位,才是读书人真正实力的体现。

  一旦晋升文人,就可以真正借诗词文章施展各种手段,出口成章,即便无四宝相助也能发挥出极强的杀伐力量。

  “儒生之上,便是才子文位,不过想要突破的话,就不像先前那么简单了。”

  屈灵均之所以要求秦王恢复李玄的一切权利,是因为他知道,想要迈入才子文位,读书人就必须做出一些事情来得到认可。

  也就是养望,积累名声。

  读书人修行,可分为两大方向。

  一是养望于野。

  教书育人、著书立言等,此为虚名,走的是文道路子。

  二是参政于朝。

  科考入仕、治国安邦等,此为功名,走的是政道路子。

  二者不分高下,也并不冲突。

  很多大儒养望数十载,最后出山入仕,也有人官场沉浮数十载,然后转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不管怎么说,名对读书人有大用。

  “出名要趁早啊。”

  李玄思索着办法,当然口中也没停下。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每念一句,便有文气在体内滋生。

  ……

  “李玄,李玄快开门啊,我知道你在里面!”

  宿舍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呼喊敲门声。

  “方先生,这么着急找我,是要给我介绍媳妇吗?”

  听到声音,李玄打开门,笑着打趣道,外面站的自然是方运。

  “嗯?”

  方运来寻李玄,自然是有事情。

  《答董山》一诗让他文心坚固,文位借此更进一步,又因为自己催促李玄署名,给他来了麻烦,这几日方运其实一直都心有不安。

  读书人大都比较实在的。

  故而方运一直都想自己得为李玄做点什么。

  他们自皇宫回来之后,方运从屈灵均那里知道李玄已经恢复所有权利,就给李玄找了一份工作。

  不过被李玄这么一打岔,他倒是若有所思。

  “说到此事……李玄,吾有一表妹,和你年纪相仿,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也识得礼数,更兼相貌端庄,不如我……”

  “方先生,玩笑之言,你怎么还当真了。”

  看方运越说越上头,眼看着都要给八字没一撇的大侄子想好叫啥名了,李玄赶紧扯开话题:“您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吧?”

  “你看看,一激动给忘了。”

  方运拍了拍脑袋,这才说道:“我替你在书院谋了份斋长的工作,你要觉得可以,从明天开始就可以上任。”

  斋长,是负责协助书院先生教学工作的,一般都是从学生挑选出优异者担任。

  更关键的是,在求学时候担任斋长,既能养望,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这对李玄来说都是迫切需要的。

  像前身,因为无法从事任何工作,一直都是靠书院发放的贴补存活,一日三餐都见不到油水。

  李玄这几日还在想用什么方式赚钱。

  毕竟除了吃饭外,读书人参加文会、购买笔墨纸砚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

  这也是为何书院中庶民子弟极少的缘故。

  不是他们读不好书,而是读不起。

  “经义此类有我讲解,你就负责在课后给学生们讲诗,有贯日诗在前,就算他人想说什么也找不到借口。”

  方运替李玄考虑的很周全。

  若是让李玄讲别的,少不得有学生会不服,甚至有人要拿他罪臣之后来说事,但是讲诗就不同了。

  《答董山》一诗已经被请入大秦文庙,谁敢不服?

  不服的你也做个贯日诗出来。

  “如此就多谢方先生了。”

  李玄没有拒绝。

  虽然他没当过老师,但是只是教人作诗的话还是可以尝试一番的。

  毕竟自己只需要在脑海中想到一首诗篇来,下面的各种译文解析的也都随之出现,照本宣科就行。

  见李玄无异议,方运便准备离开。

  “哦,对了。”

  方运折身回头道:“我刚才说的事,你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我那表妹的确不错。”

  ……

  李玄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