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战之第十班 第二百九十八章 赵依依被坑了

《抗战之第十班》第二百九十八章 赵依依被坑了

作者:拉风狂人扫天 字数:1800 书籍:抗战之第十班

  那知玄真竟然冷冷地哼了一声,说道:“老檀樾的剑已经启封了,还尚未见血,岂能就此罢休!”

  山坡下众人早已经看出,公孙令的剑术,远在玄真之上。

  只是,这位已退休多年的剑术名家,宅心仁厚,不欲仗技欺人,想让老道知难而退,不愧是仁者之风。

  偏偏玄真不领情,反而盛气凌人,实出众人意料之外。

  在这种情势之下,任何人都会勃然大怒的,给这个不知好歹的老道一顿教训,让他自取其辱。

  不料,公孙令竟然不以为忤,反而敞声哈哈大笑道:“要见血,这还不简单么?你看吧!”

  话声甫落,剑已向自己的左臂挥去。

  大家不禁怔住了!

  只见剑锋过处,带起了一道血箭,公孙令竟以自己的血祭剑。

  此举大出众人意料之外,无不对这位剑术名家肃然起敬。

  就在众人从内心发出欢呼,向公孙令表示敬意之际,冷不防玄真突然发起难来了,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只见他身形一晃,剑及履及,出其不意地挺剑向公孙令当胸猛刺。其势之疾,犹如迅雷闪电。

  众人惊呼声中,公孙令出手如电,挥剑斜扫。

  只听得一声凄厉惨叫,剑锋过处,洒起了一片血雨,玄真的右手连前臂,自臂肘处齐齐被斩断。

  就在同时,几条人影已直掠山坡,各亮兵刃,将惨遭断臂之痛的玄真,团团的围了起来。

  他们对这个老道毫不同情,只对他的偷袭感到不齿,因而引起了公愤众怒,个个目欲喷火的瞪视着他。

  玄真的剑随断臂落地,此刻,他左手急急按在右肱上止血,咬牙切齿,一脸痛楚惊怒之情。

  他把眼儿一扫围住的几个人,恨声道:“老檀樾你好狠,竟然对贫道下此狠毒的手段,你……”

  公孙令神情肃然道:“老朽一时失手……”

  话犹未了,牛彪已挺身上前,手指玄真怒道:“公孙先生对你已手下留情了,否则你这牛鼻子早已毙命剑下。”

  另一壮汉振声道:“这杂毛老道太卑鄙了,竟敢趁人不备而偷袭,公孙先生饶了他一命,咱们可不能放过他!”

  一呼百应,群情激愤,纷纷卷袖正待出手,却被公孙令喝阻道:“各位请稍息怒,放他走吧!”

  公孙令在六合德高望重,他既然出面阻止,众人只好住手。

  玄真自知理屈,众怒难犯。他心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当即怒哼一声,身形疾掠而去。

  众人又响起一阵欢呼,为公孙令的获胜而欢欣鼓舞。

  公孙令却淡淡地一笑,归剑入鞘,交给童子装入剑匣,始双手一拱道:“今日承各位赶来为老朽掠阵助威,感激之至。若肯赏光,可随老朽回寒舍喝杯水酒,聊表谢意。”

  众人无不喜出望外,欣然受邀。

  坡下的朝宗不禁暗喜,随着众人跟随着公孙先生,离开了马蹄坡,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远去了。

  第十五章

  公孙令的住处在城外,一处翠树垂荫的湖畔,以青竹搭建成一座水榭,座落湖中,由岸边的九曲竹桥可达。

  就凭这座水榭,即可看出公孙令的风雅脱俗,绝非沽名钓誉的世俗之人。

  公孙令在此隐居多年,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几乎与世隔绝,从不与人交往。但他当年仗着独创六合剑法成名,名气太大,虽已退休,慕名来访者大有人在。

  然而,他均以身体不适为由,闭门谢客,至今尚无人到过水榭做客。即使玄真亲自登门挑战,亦是由那捧剑童子传话,未蒙邀入。

  今日情况特殊,公孙令破例邀众人到水榭,他们怎么不感到受宠若惊呢!

  朝宗主仆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沾了他们的光。

  众人随着公孙令与剑童,刚刚走完九曲竹桥,已见两个白衣绝色少女在水榭前恭迎。

  她们年约十六七岁,形貌长得一模一样,简直无法分辨出谁是谁,而那份清秀脱俗之美,绝不似凡人,宛如天上仙女。

  朝宗此番赴南京应考,曾见过无数秦淮金粉,如李香君、郑妥娘、卞玉京等绝代佳丽,各俱特色,无不是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姿。

  但是,若跟眼前这两个少女相比,那就黯然失色,毫无光彩,好比萤火之光,无法与日月争辉了。

  不仅是朝宗,所有人的目光,均被这两个少女的绝世姿色吸引,惊为天人。

  两个少女对公孙令执礼甚恭,齐声道:“老爷回来啦!”

  她们对于公孙令带回许多陌生人,似极感意外,却绝不敢冒然多问。

  公孙令微微笑道:“快去准备酒茶,招待客人。”

  两少女齐声恭应,先行转身入内。

  公孙令这才招呼众人,进入水榭。

  水榭建在湖中,倒颇具规模,除了一间宽敞的大厅外,尚有上房、书房,以及两间耳房等。

  厅内布置高雅,所有的陈设均为竹器,别具一番风味与情趣。

  公孙令招呼众人入座,迳自入内裹伤,竹椅不敷,有的只好站着。这点必须体谅,因为主人从不接待访客,更想不到今日会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朝宗占了个座位,兴儿则恭立一旁。

  公孙令虽很少与外界接触,更无交往,但在场的这些人,他都曾经见过。

  当他自房内走出时,眼光一扫,突然发现朝宗主仆二人,似觉陌生,不禁问道:“恕老朽眼拙,这两位好像从未见过是吗?”

  朝宗只好起身拱手道:“在下侯朝宗,途经此地,在茶楼中无意间听得今日之事,机会难逢,所以跟去马蹄坡一开眼界。”

  公孙令笑笑道:“侯老弟大概亦是习武的吧,否则不会对此事发生兴趣,不知师承何人,属何门派?”

  侯朝宗道:“在下只是个读书人,此番是赴南京应考,原欲等待发榜的,临时突接家书,才赶回归德。”

  公孙令不再追问,笑笑道:“难怪老弟文质彬彬,气度不凡,不像咱们这些个动刀舞剑的老粗啊!”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哄堂大笑。

  因为在场的人,除了朝宗主仆之外,几乎全是身怀武功的江湖人物。

  侯朝宗尴尬道:“在下来得实在冒昧……”

  公孙令道:“那里!那里!老弟既然来了,就是老朽的客人,不必见外,少时以粗茶淡酒相待,聊尽地主之谊。”

  朝宗告了一声扰,这才坐下,不再言语。一面听他们谈论马蹄坡的事,一面苦思如何伺机打听程海山的下落。

  这时,姓秦的老道忽道:“公孙先生断了那昆仑老道一臂,他怀恨带愤而去,必然不肯就此罢休。昆仑是九大门派之一,人多势众,不太好惹,万一……”

  公孙令胸有成竹道:“今日马蹄坡之事,各位均在场目睹经过,昆仑派乃是名门正派,不致是非不分,仗势欺人,若是为此纠众前来兴师问罪,必要时尚望各位做个见证,证明错不在老朽。”

  难怪他破例,邀这批人来水榭,原来有求于他们。可见一个人无论多孤傲,必要时还是会向现实屈服的。

  牛彪是大老粗,一拍胸膛道:“在下第一个为公孙先生做证!”

  众人齐声响应,表示义不容辞。

  姓秦的老者却耽心道:“胳臂总是朝里弯的,万一昆仑派方面,听信那老道片面之词,这事就麻烦了。”

  其中一个中年壮汉道:“秦老的话不错,咱们都是六合境内的人,昆仑派方面必然认为咱们向着公孙先生,做证不足以取信啊!”

  姓秦的老者道:“如果能由局外人……”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移向了侯朝宗主仆二人。他们是途经六合,与公孙令毫无交情,自是最客观公正,最理想的人证。

  尚未等公孙令开口,朝宗已自告奋勇道:“若有必要,在下愿为公孙先生做证!”

  这下可急坏了兴儿,忙一拉朝宗衣袖,轻声道:“公子……”

  朝宗一施眼色,阻止他说下去。

  公孙令已喜形于色道:“老弟能仗义为老朽挺身做证,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怕耽误老弟的行程……”

  侯朝宗笑道:“那倒无妨,倘若时日不多,在下可留此等候,如果为时太长,则在下必须先回归德一趟,然后再专程赶来。”

  公孙令眉头一皱,道:“昆仑远在藏域边陲……”

  姓秦的老者接道:“依老夫看,那老道来的可能不止他一人,今日自取其辱,断臂含恨而去,必然纠众前来报复。如此则一两日内,定然会到,这位公子既有意为公孙先生做证,何妨暂留数日,否则,他就是回昆仑去了。此去昆仑何止数千里,往返一趟,最快也得一两个月,公子就不必在此耽搁太久,可以先返归德,事毕尽速赶来即可。”

  公孙令颔首道:“如此甚好,但不知侯老弟意下如何?”

  侯朝宗正中下怀,毫不犹豫地道:“在下就暂留三五日吧!”

  兴儿情急道:“公子,咱们雇的马车……”

  朝宗已决心留下,吩咐道:“你立刻回城去,就说我临时有要事,需在此耽搁三五日,他愿意等,可以另加他几两银子,不愿就给二两银子打发他回去。对了,顺便找家客栈……”

  公孙令接道:“客栈不用了,侯老弟若是不嫌弃,就请在寒舍委屈数日吧!”

  朝宗心里暗喜,嘴上却道:“怎好打扰老人家……”

  公孙令起身上前道:“承侯老弟慨允留下,岂有不住寒舍之理。”

  随即,又吩咐童子道:“小顺子,你带着银子跟这位小哥儿去城里一趟,把马车打发了,将侯公子的行囊取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