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绝世弃主 第273章 女魔头

《绝世弃主》第273章 女魔头

作者:九天御风 字数:1779 书籍:绝世弃主

  四日时间转瞬即逝。

  冬猎结束当日,风停雪霁。晴空一碧如洗,天朗气清。

  氏族开拔,战车排成长龙。

  玄车居首,林珩按剑立于车上,头戴玉冠,身着黑袍。以金丝缠绕的玉带勒在腰间,带下垂挂玉饰,玉面浮现温润色泽,耀眼夺目。

  车两侧竖起玄鸟旗,执旗者皆为氏族郎君。身材昂藏,品貌出众策马时威风凛凛,各个器宇不凡。

  氏族战车一字排开,驾车的马奴挥动缰绳,骏马迈开四蹄,车轮滚滚压过大地。车辙并行延伸,在广阔的平原上铺展开来。

  呜——

  甲士吹响号角,声音随风传出,亘古苍凉。装载猎物的大车行在最后,拉车的不是牛马,而是穿着麻衣的奴隶。

  奴隶们排成一行,绳索勒在肩上,咬牙向前迈步。沉重的车身缓慢移动,宽大的车轮压入积雪,碾碎雪下冻结的土块,咯吱声不绝于耳。

  队伍行出猎场,迎风驰向肃州城。

  途中风力骤然增强,绘有图腾的旗帜在风中撕扯,猎猎作响。

  号角声持续不断,随风流入城内。

  城头甲士极目远眺,望见归来的队伍,迅速回身拿起鼓槌,敲响立在城头的皮鼓。鼓声隆隆,震颤大地。

  声音贯穿城内,路上行人纷纷驻足,望向城门方向,眸中闪动异彩。

  "冬猎过去五日,公子珩,是公子珩归来!"

  众人奔走相告,消息风传大街小巷。

  国人庶人一起涌向城门,守在林珩亲手铭刻的巨石旁,满怀热情翘首以待。号角声越来越近,加入激越的鼓声,融合为动人心魄的旋律。

  绘有玄鸟的旗帜迎风招展,其后是勋旧和新氏族的图腾旗,接连闯入众人眼帘。玄车出现的一刻,人群爆发热情的欢呼。

  “公子珩!”

  "公子狩猎归来!"

  声浪起伏,骤然间拔高,似惊涛拍岸。

  玄车两旁,掌旗的氏族郎君谨终慎始,策马隔开玄车和人群,目光四周逡巡,提防有刺客隐匿在暗处,

  行在玄车后的氏族家主心生慨叹。面对此情此景,对比晋侯每次冬猎,太过于迥异,不由得令人叹

  息。

  队伍进入城池,大车装载的猎物引发惊叹。

  "虎,熊。"

  "狼。"

  "鹿,甚壮!"

  车驾穿过长街,一路向晋侯宫行去。

  氏族们鱼贯行过宫门,各自留下一头猎物,完成冬猎最后的仪式,旋即驱车返回城东。留下的猎物作为飨礼,由侍人抬入官内。

  林珩在宫门前下车,风尘仆仆穿过宫道,先往林华殿更衣,再去南殿拜会国太夫人。好天气昙花一现。

  他迈步登上台阶时,寒风席卷宫道。天空中聚起乌云,黑压压笼罩在宫殿上方,预示一场大雪将要来临。

  风鼓起袖摆,玉带下的丝绦纠缠狂舞。玉饰碰撞金印,清脆作响。

  林珩在台阶上驻足,仰头望向天空,冠下垂缨拂过脸颊,末端的珍珠被他握在掌心,手指缓慢收拢,用力攥紧。

  见林珩止步不前,马塘和马桂心生诧异。

  "公子?"

  “我在上京时,也是这样的天气,被王子推入冰湖,险些丧命。”

  林珩语气平缓,听不出分毫怒意。

  他甚至轻笑一声,摩挲着圆润的珍珠,眸中烙印云层的形状,瞳孔中浮现灰蒙蒙的暗影。闻听这番话,马桂和马塘眉心深锁。马塘想要说话,马桂拉住他,对他摇了摇头。

  回忆异常短暂,林珩的好心情未曾受到影响。他很快收回目光,登上最后两级台阶,步履轻快穿过廊下。

  铜铃在廊檐下碰撞,摇曳出悦耳的叮咚声。

  瘦削的身影越过一根根立柱,漆黑的双眼氤氲暗色,唇角微勾,笑意始终不曾消散。

  "九年,我未死。有人该彻夜难眠。"

  险些害死晋国公子,被王女当场撞见。两名王子无从狡辩,被天子下旨驱逐,注定同大位无缘。

  他们身后的贵族不甘心,对林珩愤恨之极,竟然买通他身边的婢奴,掌握他的行踪,寻机暗下杀手。

  可惜未能得逞。

  践踏,仇恨,贪婪,背叛。

  行至寝殿前,林珩停下脚步,身上的冷意消融些许。紫苏和茯

  苓守在殿内,见到林珩的身影,一左一右迎上前,恭声道:"公子。"

  “起。”

  林珩解下佩剑,递给起身的紫苏。茯苓上前为他解开斗篷,熟练地取下发冠。

  “公子,百工坊主事禀奏,巨弩制成。边城铜锭晚了数日,坊内正抓紧赶制第二具。”紫苏跪地解开林珩腰间的玉带,趁隙道出城内之事。

  林珩扯开衣领,继而展开双臂。

  染有血腥味的外袍被捧走,肩头披上轻软的衣物,顿觉轻松许多。

  “壬大夫前日出城,临行前遣人送来两只木盒,言盒中之物极为重要。”紫苏弯腰为林珩系上绢带。带上镶嵌一枚玉扣,色泽莹润,隐泛天青色,在玉中颇为罕见。

  林珩本打算去见国太夫人,闻言临时改变主意。

  “取来。”

  他走到屏风前坐下,端起杯盏饮下一口,忽然发出几声咳嗽。咳嗽声不算剧烈,仍让紫苏和茯苓紧张不已。

  “无妨。”

  林珩摆摆手,接过紫苏捧来的木盒。盒身用铜锁封死,不留缝隙。询问后才知钥匙没有一并送入宫。

  "壬大夫言,为保万无一失,钥匙已熔。"

  “茯苓,撬开。”林珩凝视木盒,示意茯苓撬开盒盖。

  "诺。"

  铜锥滑入掌心,茯苓单手按住盒盖,铜锥尖端刺入盒身缝隙,不使用巧劲,直接用蛮力崩裂铜锁,打开了木盒。

  盒盖敞开,里面并排摆放三卷竹简。

  林珩掌起一卷,手中顿时一沉。竹简内另有乾坤,竟然藏着数张麻布,还有一张绢。

  麻布十分破旧,上面的字迹斑驳模糊,仅能隐约看出是一张契。林珩逐一展开麻布和绢,发现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赐给国人的土地。

  看过这些契,林珩再观竹简,隐田、藏奴等字样闯入眼帘。

  “难怪。”

  一目十行浏览过全部内容,他合拢竹简放回盒内,对壬章的能力颇为赞叹。"田制崩坏,仅有狐氏就有隐田千亩,私藏奴隶逾千人。"

  只需丈量时动一动手脚,隐田就能藏入族田之内。还有奴隶,焉知其作用为何。"

  ;有狐氏发迹尚短。不然地话,真被其得逞,中山国之祸不远。"殿外天色更暗,雪花零星飘落,风啸声愈发刺耳。

  茯苓点燃铜灯,移至屏风前。

  林珩单手横在案上,侧首凝视托起灯盘的铜人俑,目光明灭,心中暗潮涌动。无独有偶,有狐氏不会是个例。

  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伐郑之前宜先查逆臣,郊田登记造册,以便日后赏赐国人。余者无需着急,可以慢慢来。

  主意既定,林珩扣上盒盖,将木盒交给紫苏。

  "收好。"

  "诺。"

  紫苏起身绕过屏风,茯苓取来熬煮的汤药,送至林珩面前。杯盏冒出热气,苦味浓烈。

  林珩试过温度,确认入口无碍,仰头一饮而尽。"公子,用些甜汤。""不必。"

  推开茯苓呈上的甜汤,林珩饮下半盏清水,冲淡嘴里的苦味。随即站起身,准备去南殿拜见国太夫人。

  "公子,风大雪冷,多加一件斗篷。"紫苏捧着斗篷走出,裹在林珩身上。

  林珩迈步走出殿门,遇风雪迎面袭来,禁不住打了个喷嚏。

  侍人在廊下等候,手中提着百工坊献上的避风灯。

  灯罩镂刻十分巧妙,能避风却不掩光亮。有提杆不会烫手,远比火把和宫灯更加实用。

  "公子小心脚下。"

  一名侍人走在前方,其余人行在两侧。

  提灯驱散昏暗,漫天飘雪之中,唯有数点橘光闪耀,照亮脚下宫道。

  南殿前,知晓林珩会来,缪良亲自在阶前等候。

  雪越下越大,廊下侍人都缩起脖子。缪良也冷得来回踱步。见到雪中行来的身影,所有人如蒙大赦。

  缪良拍拍冻僵的脸,笑着迎上前。

  "见过公子。"

  "缪内史。"

  林珩对缪良颔首,在殿前掸去身上的雪,方才迈步走入殿内。

  大殿内灯光辉煌。

  br />

  国太夫人坐在屏风前,长发没有梳髻,仅以一枚金簪挽在脑后。发间的银灰渐渐增多,逐日压过墨色。

  “大母。”林珩除去斗篷,叠手行礼。“阿珩,近前来。”国太夫人向林珩招手,示意他坐到身边。

  林珩登上台阶振袖落座,一张绢递至面前。上书寥寥数行字,道出上京变化,意外地,竟然还有楚国。

  “天子下旨册封,使臣各归国内。待雍檀归来,你掌国印名正言顺。楚国有异动,公子项受封世子,他的几个兄弟并不服气,动荡近在咫尺。"

  林珩一遍遍看着绢上的文字,令他吃惊的不是其上内容,而是国太夫人的情报渠道。

  “我父留下的耳目。”

  国太夫人的父亲是前代越侯的堂叔父,其大父也是嫡子,因年幼未能成为世子。父子两人文韬武略,一度执掌上军,为国立下汗马功劳。

  国太夫人入晋时,除了护卫安全的越甲,手中另有一份名单,多是安插在各国的探子。数十年过去,名单上的人有些身死,有些不知所踪,还有部分依旧能用。

  “这些人为我掌控,先君不知。我曾想留给你父,可惜他不堪大任。”国太夫人叹息一声,短暂

  现出无奈。很快又收敛心情,掩去所有脆弱,神态无懈可击。

  “我年事已高,人总要服老。”国太夫人一边说,一边从案下取出一只木盒,推到林珩面前,"给你,用不用,如何用,你自己拿主意。"

  林珩扫一眼木盒,没有马上接过,而是凝神看向国太夫人,认真道:“大母春秋鼎盛,何言老?天下芳华,大母独占五成。试问天下诸侯,美名盛传者,无人能出大母左右。"

  未料到林珩会口出此言,国太夫人不由得一愣。凝视俊逸的玄服公子,神情有片刻恍惚。

  一刹那,仿佛回到年轻时,她刚刚抵达晋国,初见晋侯时的怦然心动。

  性情冷峻,偏容姿雅致。

  她坐在伞车下,一身黑袍的男人径直走到车前,无视左右的惊呼声,一把横抱起她,将她抱回自己的车上。

  像是个蛮人!一声“无礼”哽在喉咙里,至今回想起,脸颊仍隐隐发热。

  见国太夫人望着自己出神,似在透过自己看向另一个人,林珩

  心中有所猜测,轻声道:"大母?"

  声音惊散了回忆。

  斑斓的画面支离破碎,最终化为大团漆黑,再不能捕捉。

  国太夫人攥紧手指,压下早该湮灭的情绪,单手推过木盒,认真道:"收下吧,你既有霸道之心,这些人必对你有用。"

  “多谢大母。”林珩没有再推辞。

  "如今宫苑已空,宫内无百花之色。”国太夫人话锋一转,令林珩措手不及, "你该考虑婚事。越侯无嫡女,唯有一名庶女,尚且年幼。两个同母兄弟也无嫡女,宗室女无出彩之人,难以为妻。"

  "大母,此事不急。"林珩将木盒放到一旁,为转移国太夫人的注意力,提出猎场中的刺客,明言将要伐郑。

  "真是郑国?"

  “定然是。”林珩言之凿凿, "郑国困父君,郑侯欺我年少,此番又派人行刺,非战不能正我国威。"

  明知事情存在蹊跷,国太夫人却无意多问。

  如林珩所言,郑国困晋侯,又欺林珩,且对边境两城虎视眈眈,此战势在必行。“春耕不能耽误,在夏秋出兵,能取郑国粟麦。”国太夫人提出先君的策略。"不必等明年,我意今冬出兵,以智氏和费氏为先锋,明日宣于朝会。"林珩抛出计划,国太夫人吃惊不小。

  "冬日出兵?"

  “正是。”林珩身体微微前倾,沉声道,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舍弃战车调用骑兵,就食当地。"

  听到他的计划,国太夫人初觉惊讶,很快陷入思索。对比先君时的兵势,回忆执政时同郑的两次交锋,眸光越来越亮。

  "骑兵,奇兵,大有可为。"

  祖孙两人在殿内畅谈。

  国太夫人经验丰富,提出数条良策,助林珩完善计划。

  同一时间,郑侯率众前往猎场,并邀晋侯一同狩猎。

  郑侯年约不惑,身高九尺,苍髯如戟。肩宽背厚,手臂肌肉虬结有力,能扛起祭祀用的铜鼎。他驾车驰向猎场,手指左右战车以及全副武装的甲士,笑问晋侯:"君观如何?"晋

  侯站在车上,面容枯槁,没有任何表情。面对郑侯的炫耀,他冷漠道:"不如晋。"

  “丧家之犬,嘴倒是硬。”郑国氏族大声嘲笑,对晋侯极尽蔑视。

  郑侯不闻不问,放纵氏族讥讽晋侯,更要火上添油:“晋军虽强,君能调动一兵一卒?受国人驱逐,流离失所,据闻公子珩乃幕后之人。不孝悖逆,不堪一国之君,晋土当归郑!"

  听到这番话,晋侯脸上终于有了表情。他看向郑侯,缓慢开口,道出惊人之语:“我无能,然我子能承国祚,晋必蒸蒸日上。君有为,然诸子无才,郑必衰微。"

  晋侯面色蜡黄,充满久病之人的疲态。但在此时此刻,他环顾四周,目光灼灼,郑国君臣竟被震慑。

  见状,晋侯哈哈大笑,声音沙哑,却重现年轻时的豪迈。

  "天地鬼神为证,两国兵起之日,即为郑灭之时!"郑侯怒不可遏,手指晋侯就要怒斥:"你……"

  一个字刚刚出口,晋侯忽然喷出一口鲜血,踉跄半步,面如金纸仰天栽倒。砰地一声,晋侯倒在车上,人事不省。

  众人鸦雀无声。

  郑侯最先反应过来,忙不迭传医:"医,速召医!"

  为将晋侯困在郑国,他事先摆足姿态,不惜设飨宴。哪怕晋国追究,他有千百种借口能够推脱,甚至反咬对方一口。

  可若是晋侯死了,还是死在猎场之上,事情定然无法善了。郑的敌人并不少,被人抓住把柄,必定遭受千夫所指!

  思及此,郑侯冒出一身冷汗,对今日之事后悔不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