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镇妖博物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昆仑有恙(感谢青衫远洋万赏)

《镇妖博物馆》第二百五十三章 昆仑有恙(感谢青衫远洋万赏)

作者:阎ZK 字数:2307 书籍:镇妖博物馆

  夜色浓重,冷风骤起。

  风中传来狼嚎声,凄厉刺耳,在暗夜中响彻荒原。

  临桓城头竖起火把,隆隆鼓声震荡夜空。

  伴随着门轴的吱嘎声,厚重的城门缓慢开启,全副武装的甲士手持火把,排成长龙列队出城。脚步声杂沓,同鼓声相叠,分外震撼人心。

  从乡邑赶来的国人聚在城外,身上穿着短袍,腰间勒一条兽皮带。脚踏木底皮履,背负长弓,腰间或佩短刀或挂铜锤,还有的斜插利斧。

  火光中照耀下,众人敛容屏气,愈显杀气腾腾。马蹄声传来,一驾伞车行出城门。甲士向左右分开,为车驾让出通道。

  驾车的马奴袒露上身,肩背宽阔,手臂上的肌肉隆隆鼓起,恍如岩石一般。

  县大夫壬章立于车上,峨冠博带,腰间挂金印,手按玉首剑,目光炯炯,神情肃然。甲士竖起戈矛,火光点亮身上的甲胄,表面浮动暗光。国人纷纷高举火把,凝视车上的壬章,皆是下颌紧绷,大掌握紧兵刃。

  车辆行至队伍前,壬章叩响剑首。

  马奴猛收双臂,在缰绳的牵引下,骏马晃动脖颈,车行速度减慢,直至完全停住。壬章举目四望,漆黑的夜色中,火光绵延数里,铺开橘红的火网。

  他深吸一口气,缓慢抽出佩剑,剑身高举过头,寒光刺破暗色,清晰映入众人眼帘。"国有典章,史有先例,昏君无道,不恤国人,当逐!"壬章的声音并不高,甚至有些低哑。

  他连呼三声,狂风骤然席卷。

  火光在风中撕扯,甲士和国人一同振臂高呼,声音撼天动地。"昏君无道,逐!"

  吼声中,城头再起鼓声。

  壬章回身眺望,只见主簿田方束起衣袖,亲执鼓槌击出重音。他身材高大,昂藏立在城头,强壮的手臂交替挥动,颇有几分先祖之风。

  鼓声响了许久,天边出现亮星。

  壬章收回视线,剑锋前指,高喝道:"去肃州,逐昏君,除奸佞,正国法!"

  "逐昏君,除奸佞,正国法!"

  激昂的吼声中,火光聚集起来,汇成洪流直扑肃州方向。沿途不断有队伍加入,皆是从四面城邑赶来的国人。

  >众人沿着洛水行进,一路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气贯长虹。主簿站在城头,目送队伍行远。

  不知过去多久,月沉日升,金乌东悬,万丈霞光染红大地,光芒覆上巍峨雄城。风过城头,火把熄灭,旗帜猎猎作响。田方放下鼓槌,活动两下手臂,抛开多年来的束缚,顿觉心胸豁达。

  举目四顾,眺望苍茫大地,他爽朗一笑,对留下的守军说道:“我等肩负守城之责,务必严把门户,不予邻国可乘之机。"

  "诺!"

  甲士齐声高喝。人数不比往日,气势分毫不弱。

  数干人的队伍沿着洛水行进,在一处浅滩休整半日,照计划与边城车队汇合。

  壬章与陶荣会面,当即一见如故。彼此惺惺相惜,实是相见恨晚。若非时间紧凑,势必要把臂言欢大醉一场。

  两支队伍齐聚,大车陆续掀开蒙布。

  哗啦啦声响不断,堆满车厢的武器闯入人眼。

  "公子珩料到今日,命我驻留边城秘密铸造武器。如今正堪大用。"

  陶荣手按佩剑,与壬章并肩而立,意气风发。

  壮奴跳下大车,熟练地拆卸两面车板,解开捆扎的绳子,将武器分发给国人。

  "这是箭簇?"

  一名壮奴撬开木箱,霎时间引发惊呼。

  箱中满满都是箭簇,不同于晋人常用的样式,尖端锋利,两侧扁平开槽。在场国人大多经历过战场厮杀,一眼就能看出这种武器是何等骇人。

  "箭杆在这里。"

  一名壮奴在车上高呼,立即有数人跑上前,轻松扛下捆扎的麻袋,利落解开袋口。

  "桐油?"

  袋口敞开的刹那,一股独特的味道冲入鼻端。

  几名国人凑上前细看,发现箭杆全部用桐油浸过,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好大的手笔!"

  晋国不产桐油,所需要从别国购买。路途遥远价格极高,唯有大氏族能够负担。壬章也感到诧异,转头看向陶荣,问道:“桐油何来?”

  "公子珩归来前,有狐氏窃取边城铜矿,大肆

  铸造兵器。桐油是当时留下,正好掌来一用。"两人说话间,武器陆续分发下去。

  马塘跟在队伍中,几步走近陶荣,对他低语数声。

  "真要如此?"陶荣惊愕道。

  “自然。”马塘点头。

  "公子襟怀广阔。"

  陶荣赞叹一声,命护卫敲响盾牌,吸引众人注意。

  待嘈杂的场面稍有缓和,他扬声道:"公子珩旨意,兵器分与诸君,诸君刻印自留,不再收回。"

  “要付多少谷和绢?”一名国人握紧铜锤,着实爱不释手。他暗暗下定决心,纵然价高也要买下。

  “不用。”陶荣提高声音, "兵器分下便是诸君之物,无需谷绢。"

  国人们不敢相信,无不瞪大双眼。

  "公子珩言,诸君披肝沥胆为国征战,守卫晋国要地有大功。武器仅为一,日后将立法,以战功赏战马甲胄,加官进爵亦非虚言。"

  此言既出,营地骤然陷入寂静。

  洛水川流不息,水波清澈,倒映出河边人的面容。晋人勇猛好战,男女老少皆以战功为荣。兵器、甲胄、战马,无不是国人毕生所求。

  上等的兵器价格不菲,战马和甲胄能卖出天价。为置办整齐,不少国人都要倾家荡产。公子珩命人分发兵器,竟然分文不取。

  甚者,陶大夫刚刚说什么,官职和爵位?国人们目光相对,都能看出对方的兴奋和激动。"公子珩言出必行!"马塘袖手站在车前,扬声道。

  国人们攥紧拳头,亢奋的情绪激荡胸腔。

  自天子分封诸侯,氏族、国人和庶人泾渭分明,少见能跨越阶层。无论是否能突破藩篱,至少公子珩给了他们希望。

  他们抑制不住激动,恨不能马上奔向肃州冲进都城。"逐昏君,除奸佞,拥立公子珩!"

  不知由谁开始,众人振臂高呼,山呼海啸一般。"公子珩当为晋君!"

  亢奋的情绪无法抑制,壬章和陶荣对视一眼,干脆结束休整提前开拔,率众继续出发。队伍行进间,壬章看向马塘,试探道:“塘翁,公子许诺之事,诸国未有先

  例,亦无成法。”史无前例之事,如要贯彻实行,岂非是要变法?

  壬章能够想到,陶荣也不会忽略。两人凝神观察马塘,都想从他口中得到答案。

  马塘扣住车栏,眺望前方,没有直接回答壬章的问题,而是道:“公子博古通今,运筹帷幄。君投效公子,当知公子之智。"

  循旧也好,变法也罢,壬章和陶荣既然投效林珩,自该竭尽忠智殚诚毕虑,不该有半分动摇。深思马塘所言,壬章和陶荣脸颊发热。

  两人不由得一阵羞惭,压下骤起的忐忑,迅速摆正心态,指挥队伍继续前行,向肃州城加速奔去。

  数千人的队伍行军,中途不断有人加入,消息不可能瞒住。途经几座城池,接连有快马出城向肃州传讯。

  "国人暴动,欲逐国君!"

  送信的快马抵达城门,立刻被甲士拦截。

  赖氏和吕氏联手把控肃州城门,新氏族和勋旧各自忙着调兵,一时间竟未察觉。

  鹿敏和费毅窥出端倪,两人不约而同压下线索,甚至暗中相助,帮赖氏和吕氏扫清隐患。赖氏私兵拦截快马,赖白第一时间获得情报。听完来人口述,他当场目瞪口呆。

  一直以来想不通的问题迎刃而解,他不觉任何欣喜,反而打了个哆嗦,寒意蹿袭四肢百骸。斟酌片刻,他腾地站起身,连声命人备车,飞驰赶往宫中,片刻不敢耽误。

  马车穿过城内,车奴不断挥鞭,汗水顺着脖颈滑落,浸湿了衣领。

  车厢内,赖白也在流汗。

  冷汗沾染登角,他双手紧握,仍抑制不住心中恐慌。

  “幸好,万幸……”

  想到聚集的国人,回忆百年前的诸侯国乱,他抖得更加厉害。不由得庆幸自己还有用,庆幸公子珩愿意用赖氏。如若不然,以赖氏之躯定难抵挡席卷而来的惊涛骇浪。

  “私兵,扈从,奴隶,飞灰齑粉罢了。”

  赖白越想越是害怕。

  距离晋侯宫越近,心中的恐惧不减反增。

  马车在宫门前停住,赖白走出车厢,下车时双腿发软,差点被绊倒在地。

  无视甲士的眼神,他扶着车轮站稳,沉声道:"中大夫赖白,有要事求见君上。"为掩

  人耳目,赖白直言求见晋侯,而非公子珩。

  甲士向内通报,不多时有侍人走出宫门,引领他前往正殿。

  赖白正绞尽脑汁如何去见林珩,侍人忽在丹陛下停住。台阶上走下一人,正是头戴布冠的马桂。"赖大夫,请入殿。"

  见到马桂,赖白心中一定。他迅速整理衣冠,迈步登上台阶,跨入敞开的殿门。大殿内光线昏暗,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几乎令人透不过气来。

  晋侯躺在榻上,林珩守在榻边,正看着医给晋侯喂药。

  晋侯被头疾困扰,面色青白脸颊凹陷,满心怒火却四肢无力。黑袍公子歪了下头,竟然笑出声音。

  "父君想要费氏良药,珩为父君送来,父君为何不悦?"林珩浅笑轻言,声音温和悦耳,却莫名透出一股冷意。殿内侍婢噤若寒蝉,胆战心惊地低下头,全都汗不敢出。医丝毫不受影响,谨慎打开药瓶,倒出粘稠的汁液,以银匙舀动,银白的色泽染上黑斑。

  "逆子,你敢下毒!"

  晋侯头痛欲裂,怒不可遏。他无法拔剑,欲唤殿前守卫。哪想守卫早被药倒替换,如今巡逻殿外的全是许放以虎符调入宫内的甲兵。

  "父君,珩一片孝心……"

  话未来得及说完,破风声骤然袭来。林珩退后半步,避开晋侯丢来的玉饰。

  一声脆响,玉饰落地摔成两半。

  "逆子,大逆不道,悖逆不孝,我要杀了你!"

  面对发狂的晋侯,林珩神情不变,侧头对医道:“看着父君服药,每日不能断。”"诺。"

  医俯身领命,姿态无比恭敬,同侍奉晋侯时一般无二。

  目睹此情此景,赖白寒毛倒竖。

  他心中后悔不迭,正想退出殿门,林珩恰好看过来,带着笑意道:“赖大夫。”

  赖白身体一僵,不敢再有任何动作,甚至不敢抹去额角的冷汗,匆忙叠手行礼:"拜见公子。"

  "此时入宫有何要事?"林珩迈步走上前,衣袂轻摆,刺绣的花纹流淌金光。

  "禀公子,确有要事。"

  >赖白恭敬奉上竹简,过程中未看晋侯一眼。

  林珩一目十行,迅速浏览过竹简上的内容。神态没有丝毫变化,似早有所料。"今明两日拦下,自后日起不必。"

  他将竹简递回马桂,走近赖白一步。

  赖白神经紧绷,下意识后退。被公子珩盯着,恍如被猛兽逼近,生命遭遇威胁。"赖大夫,言而有信,尽忠职守,则赖氏可保,家族血脉安全无虞。"

  听到这番话,赖白的恐慌忽然消退,他镇定心神,叠手再拜:"公子放心,仆定会信守承诺。"话落,他告辞离开正殿。

  身后又传来嘶吼声,林珩不必回头就知晋侯濒临疯狂。

  他轻笑一声,侧首道:"父君病重不宜见外人。桂翁,你暂留正殿,凡宫外来人尽数拦下。如遇人打探,告知我因赖氏发怒,故下达严令。"

  "诺。"马桂躬身领命。

  林珩走出殿门,恰遇阳光落入回廊。

  他上前半步沐浴在光中,手腕探出袖摆,翻过掌心,白皙的手指缓慢合拢,似攥住温暖的阳光。快了,就快了。

  洪流席卷而来,烈焰将起,势必火光滔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