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力王朝 第991章 急的抓心挠肺的老美

《动力王朝》第991章 急的抓心挠肺的老美

作者:千年静守 字数:2958 书籍:动力王朝

  “这个这个……”张华大使也傻了:“陈董,您怎么就怎么笃定克林顿能上台?不管怎么说,布什总统也给美国带来了这么大的荣耀吧?”

  美国下一任的总统人选当然是共和国高层以及整个外交系统关注的重中之重,但中央以及外交系统此前的看法很一致:克林顿和布什两人胜出的比例也就五五开,甚至现任总统布什获得连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到了陈耕的嘴里,就变成了克林顿一定会胜出、布什一定会下台?

  陈耕心说我能告诉你我不但知道美国的下一任总统是谁,我还知道美国的下下任总统、下下下任总统以及下下下下任总统是谁吗?

  在现有的条件下分析出美国下一任的总统是谁,这个很难,但如果已经知道了答案,再根据答案反推、寻找答案,那就太简单了。陈耕不客气的冷笑道:“荣耀?张大使,您莫非忘记了美国是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美国是个什么性质的社会?当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呃……

  仿佛当头一棒!

  张华大使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想法的不妥之处:资本主义是什么?说白了,资本主义就是金钱当道,就是极端利己主义,我管你对外用兵给美国带了多大的荣耀,你对外佣兵是让我每个月的收入多了100美元呢,还是让我家的饭桌上每天多两道菜?

  如果能让我的收入增加、让我的生活条件变好,别说去打傻大木了,就算去打天顶星人都没问题,但你丫不但没让我的收入增加,反倒是减少了……你丫怎么不去死?!

  一句话,这届喜欢对外打仗的总统不行啊,既然对外打仗的总统不行,那就换个愿意发展国内经济的总统上来。

  好笑的是,在这之前,国内的那些专家、智囊们,没有一个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的,这些专家们对于这次的美国大选几乎众口一词,认为布什总统获得连任的可能性更大——超过六成!

  道理很简单,但想不通就是想不通!

  不过现在想通了,张华就有点难看了:此前制定的对美关系策略的时候,更多的是基于布什总统能够连任,但现在看来,布什总统获得连任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深吸了一口气,张华大使对陈耕道:“这样吧,陈董,这两天你们先不要轻举妄动,我先把你的这些分析向领导汇报……”

  “大使先生,我很理解你们的顾虑,但您搞错了一件事,”打断张华大使的话,陈耕道:“苏联没了,大家都冲到苏联的尸体上来分一杯羹,这样的机会百年难得一遇,对于咱们国家以及我们润华实业来说,趁着这个机会从苏联身上多咬两口肉可比与美国搞好关系重要的太多了。

  现在的乌克兰以及整个苏联的地面,都是一个弱肉强食但又充满了机会的原始森林,大家凭实力说话、凭实力吃饭,如果我们润华实业在美国人的压力下缩回去了,您想想其他国家的企业在遇到咱们国家的企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不会也照猫画虎的跟着美国人学?”

  张华大使悚然而惊!

  陈耕不说这个,他还没意识到,但现在有了陈耕的提醒,他才意识到一件事:相比于给美国人低头、寻求一个与华盛顿和解的通道,陈耕说的这种可能才是共和国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就像陈耕说的那样,苏联这么老大一个帝国的轰然垮塌,其意义比共和国与美国打好关系重要的多了——与美国搞好关系这件事可以慢慢来,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都没有问题,可苏联解体这件事那就是纯粹的手快有手慢无,过了这个村可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哪怕再等一百年也未必能等得到。

  “陈耕同志,谢谢。”第一次,张华大使对陈耕说了声谢谢。

  龚建军一脸佩服的看着陈耕:三哥不愧是三哥,就是厉害!现在咱不但不用向美国鬼子道歉了,看样子还能继续让美国鬼子吃个瘪,厉害了我的三哥。

  ——————————————

  约翰·科尔宁的心情不是很好。

  已经五天了,陈耕还没出现,不止陈耕没有路面,润华实业的人也没有出现过,更让约翰·科尔宁焦虑的是,这几天里根本就没有一个中国人来找过自己。

  约翰·科尔宁红着眼睛,瞪着自己的秘书珍妮·安妮斯顿,整个人看上去无比的焦躁:“珍妮,你告诉我,中国人为什么还没来?”

  “我……我怎么知道?”珍妮·安妮斯顿有些慌张:“或许……或许是他们还在讨论也说不定?要不我们再等等?”

  慌张是必然的,珍妮·安妮斯顿从约翰·科尔宁赚到了5000美元的中介费,按照珍妮·安妮斯顿的那位学长、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参赞爱德华·威廉姆斯所说的,两天、最多三天,中国人就会上门来道歉,可现在已经五天了,中国人竟然还没有出现,这意味着约翰·科尔宁花了钱却没有的道自己想要的结果——拿了钱不办事,这在哪个国家都说不过去。

  “再等等?”约翰·科尔宁皱着眉头:“威廉姆斯说最多之需要3天,可现在已经五天了……该死的,中国人是个什么意思?”

  看着眼珠子通红、仿佛一头困在笼子里的困兽一般的约翰·科尔宁,珍妮·安妮斯顿才发现这5000美元不是那么好拿的,她咬咬牙:“boss,您别着急,这样,我打个电话问问威廉姆斯参赞。”

  约翰·科尔宁不耐烦的摆摆手:“那就快一点!”

  珍妮·安妮斯顿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秘书出去了,约翰·科尔宁再也不用掩饰自己烦躁的心情,他一把用力扯开领带,拿起杯子大口大口的喝了两口水,忽然愤怒的将杯子重重的砸向墙面:“fuck!Fuck!该死的中国人!该死的……都他妈该死!”

  是的,约翰·科尔宁着急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着急。

  其实在两天前,约翰·科尔宁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当时刚刚恶补了一番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的他,悠然自得的在酒店里等着陈耕找上门来向自己道歉。

  约翰·科尔宁甚至已经琢磨好了,如果陈耕道歉的态度足够诚恳,自己就大方一点,马马虎虎的索要个20万美元的赔偿金就好了,但如果陈耕的态度不够诚恳,那就不好意思了,不让这个混蛋赔偿自己30万……不!50万美元,没有50万美元,就别想自己开口。

  但现在,这么长时间了,该死的中国人竟然还没有出现,就由不得约翰·科尔宁不多想了:难道爱德华·威廉姆斯说的错了,中国人不打算向自己低头?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顿时就如同野草一般在约翰·科尔宁的心头疯狂的生长,让他心里一片慌乱:为了向自己的秘书珍妮·安妮斯顿和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爱德华·威廉姆斯参赞支付总计25000美元的费用,约翰·科尔宁借了18000美元的贷款!

  作为一个年薪10万美元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约翰·科尔宁竟然只拿得出7000美元的现金,剩下的18000美元竟然全靠借?

  虽然有点丢人,这个真没办法,谁让美国人不但没有存款的习惯,还总喜欢寅支卯粮呢。

  当然,约翰·科尔宁手里只拿得出7000美元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25000美元已经花出去了,如果不能从中国人身上找补回来,这笔损失就要约翰·科尔宁他自己承担。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很高,根据申报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夫妻合报、夫妻各自申报、单身个别申报以及有家计负担而单独申报者(主要是指单亲家庭),约翰·科尔宁夫妻两人算是中产阶层当中的高收入群体,考虑到自己家的收入状况,他们夫妻采用的申报方式为夫妻合报,税率为28%,在完成了个税申报之后,夫妻两人的剩余年收入大约在12万左右。

  哪怕是在美国,夫妻两人的税收年收入达到这个水平,那也是是铁铁的高收入与群体了,算是中产阶层当中比较靠上的那一小部分,但无奈收入高,支出也高,约翰·科尔宁夫妻两人的房子、车子以及一部分家具和家电都是采用分期付款购买的,加上两人的生活开支以及孩子的学习费用、每年都要缴纳的不菲的房产税,小日子虽然不至于紧巴巴的,但在去掉所有开支之后的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其实并不多。

  说句实话,可以随时拿得出来7000美元的现今,约翰·科尔宁的财务状况已经超过了至少95%的美国家庭了。

  约翰·科尔宁原本是不着急,将苏联松紧了坟墓的美国人,现在信心高涨的厉害,为了这件事,连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参赞都出面了,中国人还不得赶紧巴巴的凑上来讨好?反正自己可以从中国人身上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赚回来,自然没有必要着急。

  但事实就是给了约翰·科尔宁这么响亮的一个耳光,五天了,距离爱德华·威廉姆斯说的三天已经过去了两天,中国人还没有出现,约翰·科尔宁也就真急了!

  这笔钱当然不会让约翰·科尔宁破产,但任谁丢了25000美元,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不是?更别说约翰·科尔宁此前是想着从陈耕身上弄出来10万、20万美元的,陈耕不出现,约翰·科尔宁想的可不是自己丢了25000美元,而是丢了几十万美元……

  就在约翰·科尔宁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珍妮·安妮斯顿推门进来了。

  “怎么样?”看到珍妮·安妮斯顿,约翰·科尔宁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威廉姆斯怎么说?”

  “威廉姆斯说……说……”珍妮·安妮斯顿的目光躲躲闪闪的低着头,有些不敢看约翰·科尔宁的眼睛:“他让您再等等……”

  ————————————————

  PS:兄弟们不好意思,上午出去办事了,一点多才回来,赶紧写一章给大家呈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