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老志 第914章 赴会

《月老志》第914章 赴会

作者:风斯在下 字数:3565 书籍:月老志

  古说四民,士、农、工、商。士指的是读书人,广义的说,僧侣、道流、巫觋之类的修行者都可以归于士的范畴。古代通经致用叫作博士,泰西讲究专门名家,治学方法虽不相同,都可以叫作士。

  人类的职业大抵仍不出四民的范围。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般来说,农人、工人属于体力劳动,士人、商人属于智力劳动。前者是生产者,后者是分配者。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很难身兼数职,这样的社会分工本来有其合理性。

  但是士人、商人既是分配者,又是管理者,很容易出现损人肥己,分配不公的事,在社会上占据优势地位。此消彼长,农人、工人就成为被剥削、被侵害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都是这种情状。

  三代以前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贵族和巫觋,周公制礼作乐,才有儒士的兴起。春秋以下,王室衰落,学术流入民间,加之战国攻伐,社会动荡,民生凋敝,遂有诸子争鸣,都想要移风易俗,为天下开一新局。

  儒者称道尧舜,墨家推崇大禹,道家比附黄帝,农家托名神农,前三派都是要独占学术地位,只有农家提倡‘君民并耕’,农家托言神农,并不是空穴来风。蛮荒之世,人类茹毛饮血,生活十分困苦,神农尝百草,种五谷,首领和民人共同劳作,这也是实情。

  直到尧舜时代,还有许由一流人,不愿接受君王的地位。起初首领都是责任大于享乐,所以必须德才兼备才能胜任,后世官吏能否尽职尽责要看个人操守,情景已然迥乎不同。

  曹丕篡汉之后,声称尧舜之事我明白了。又有竹书纪年之类的史书,非毁古代的禅让,这都是以后世的情景比附,不明白当时的实际情况。

  农家和道家都是有感于战国争伐,诈伪丛生,想要回到三代朴野的社会,观察既嫌片面,事实上也是办不到的。

  可以说争竞驰逐是文明进步的必然现象,当然争逐到一定程度,兵连祸结,杀人流血,甚至会摧毁人类文明。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君民并耕’的时代就一去不返了。农家的学说似乎只被滕国接受过,恐怕是滕国地域狭小,君民的地位不太悬远的缘故。后世帝王有籍田礼,这只是礼仪性的活动,跟农家的理想已无甚关系了。

  秦汉以后中夏常由士人组成政府,分裂时期多是武人割据或异族入侵。士人和商人都依靠智力生存,域外有商人执政,中夏则常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那是因为中夏广土众民,商人控制商品的流通,谋取利益,本身不事生产,如若农人的劳作,就会出现饥荒,动摇国本。

  而域外的小国家则可以凭借便利的交通,依靠商业存活。

  古代中夏的粮食全靠自己生产,在太平日久,人口激增之后,没有荒地可以开垦,遇有水旱灾害,便会出现众多饥民,造成社会动荡,引发战争。

  仙界道术精微,舟车便利,四洲七海朝发夕至,日月所照,霜露所坠都有人类的足迹。工业和农业生产也更多的依赖机械操作。但是四民分工仍没有大的改变。

  儒士以外,僧、道也常为一特殊阶级,有些邦国和地区则由僧侣统治,此外,也有一些道者声称代表工人、农人,其实不管何种职业,一旦成为管理者,都免不了损人肥己。吕诚之先生说,‘只有觉醒的个人,没有觉醒的阶级’。确为洞见。

  人生一世,无非是在四种身份中找一个位置。

  修行者同样是一种士,只是所修道术不同,从事的职业也不一样。

  “那要看你喜欢做什么了?”

  以秦素徽的人脉不难给明钦找点事做。不过人各有志,有的人渴望出人头地,有人的却向往平平淡淡,有的人追求富贵利达,一呼百应,有的人安贫乐道,不以三公易其介。

  人向往的生活很多,实际能做的却很少。当初秦始皇出游,项羽望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

  不数年,群雄并起,诛灭暴秦。政由羽出,号为西楚霸王。刘邦又纠合诸侯,攻灭项羽。两人一前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项羽是亡楚之后,固然有复国之志。刘邦也无非是表露艳羡之情,未必有扭转乾坤的志向。曹孟德自明本志,也说当初起兵不过想做个将军。后来地位渐高,才野心高涨。

  这都是风云际会,千载一时的事,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若是及时调整策略,不一味酷法严刑,恐怕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了。

  姜太公八十得遇文王,郦食其、范增辅佐刘邦、项羽也都在六七十岁,行将就木。姜太公虽获成功,也可谓是绝无仅有,郦食其、范增则限于时代,不能洞彻天下大势,终归于失败。

  李白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孟子也说‘尧舜与人同尔’。

  太平时节论资排辈更难有表见的机会,怀才不遇可说是士人一个永恒的主题。既然不遇,那么才与不才也难有定论。但是才士总有那么一些落落寡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也在情理之中。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类的追求无非是功名利禄,一般来说,求名比求利好一些。因为求名通常是求好名,这就需要洁身自好。但名和利往往是伴生的,有钱可以邀买名爵,有名可以财源滚滚,乃至有的人只要出名,脏名、污名也甘之如饴,助成一种恬不知耻的风气。

  修行者通常都有些过人之处,争竞也更为激烈。诸天万国有很多神道会、天道会、仙道会,背后也都是名利的驱动。

  明钦是从下界来的,这几年一直在有鼻国和海外活动,没有参加过道术的测定。很难做一些高级的工作,修行者很讲究师承,行事有一定的准则,在外头胡乱闯荡早晚招来麻烦。

  天女门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门派,性质和僧寺、道观差不多,属于民间自力谋食的团体。

  “对了,咱们天女门怎么样了?”

  明钦离开天河界已有数年,虽在造化门见过洛甄、凌波,却没有说上话。对于天女门其他人更是毫无联系。当初在悬空岛,荆眉妩拜在云轻素门下,师徒二人一同修炼天则道经,明钦和云轻素离开的时候,荆眉妩还昏睡不醒,一过数年,也不知下落如何。

  “天女门还在神光教的控制之中,不过庭芝颇得奉圣夫人的信任,门人的处境还算可以。”

  天女门掌门陈庭芝以下,许多长老、弟子都被劫往光明海,其中还有穆清绝的侄女穆穆。穆清绝伤好之后,也在想方设法打探天女门的消息,但天女门远在天河界,鞭长莫及,陈庭芝等人在神光教总坛光明海,连天庭大将苏湛威都遭了殃。若无万全计划,谁也不敢轻易涉险。

  好在万物生死后,神光教在成凌崖主持之下收敛了许多,陈庭芝、姬寒又得樊小鸾的信任,不是没有脱身的机会。

  “你有没有妩姐的消息?”

  荆眉妩藏身之处在迢递崖一处神秘峡谷中,若是无人指引,外人很难找到。

  现在已经过去数年,明钦疑心荆眉妩早就醒转,想到这么久没有回去看她,不由背脊发热,希望荆眉妩不会出什么事才好。

  “你放心。云师姐回过迢递崖,她说荆师侄很安全。”

  云轻素是荆眉妩的师傅,又是天女门第一高手,修为还在穆清绝、秦素徽之上。她隐在暗处,奔走于光明海和迢递崖之间,带出了许多消息。

  明钦对云轻素的能为自然放心,不过听说她陪同洛甄、凌波去了造化门。既然来了东华国,得抽空回迢递崖一趟,看看荆眉妩怎么样了。

  “其实我也没有特别想做的事,等过段时间安定下来再说吧。”

  明钦也不想事事依赖穆清绝和秦素徽。诸天万国皆以修行者为尊,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入一个较为前途的道派,将来这个道派一旦执掌政要,便可以跟着鸡犬升天。

  神秀宫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神秀宫由紫府国主暗中扶持,成为丹凤、青鸾两派之外最具实力的道派。前宫主秋焉如两次角逐宰相之位,尽管不敌落败,却也积攒了雄厚的人脉,菩无尘打算更进一步,扩充神秀宫的徒众,打破女子立派的规矩。

  紫府国独占长洲,长洲又叫青丘,和生洲合称长生二洲,在十洲三岛中可说是得天独厚,环境极为优美。不过紫府国是鹰扬国的藩属,风俗习惯保留着修罗人的特征,天人、夜叉、海族还是少数。

  明钦虽有太阴炼形术,变化一下容貌并不困难,但是想成为紫府国的宰辅显然还十分遥远,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努力。

  明钦是中土人,虽说东华国受修罗文化的影响,风貌大变,但是历史的血脉还在。纵然有妖子孽孙肆意扫除,终归有几千年的积淀。流风遗俗尚存,比起修罗、夜叉要亲近许多。

  长远来看,诸天的联系会日益紧密,将来究竟是如何一种局面还很难说。北俱芦洲瓜剖豆分数十国,历数千年难以混一,日后会不会抟成一庞大邦国,谁也不说准。一洲尚且如此,四洲七海混合为一似乎还遥遥无期。

  战国之世以武力争胜,那是不必说了。太平时节,文化实有转移风气,潜移默化的功效。非秦能扫灭六国,早在秦灭六国之前,天下已然造成了大一统的风气。而健全的武力必以博大的文化为支撑,秦国虽统一天下,但秦国文化在七雄中相对落后,在文化上反被同化。李斯在《谏逐客书》历数秦国受到东方六国金玉声乐的濡染,秦国固有的不过是击瓮扣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而已。

  为大一统作前驱的首先便是邦国意识,中夏在秦汉以后很少有邦国意识,甚至在异族入侵的时候,也很少誓不两立的对抗。中夏认准文化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武力上纵有不如,文化上常能对异族加以同化。在这种思想之下,邦国意识泯灭已久,只有屈原等少数人对自己的故国饱满深情,至死不渝。而秦国用来统一天下的客卿几乎都是六国的游说之士。

  顾名思义,汉奸是汉朝以后才有的说法。

  人类的迁徙确实会消减邦国的意识,但也有一些种族能保存自己的特征,即便国家灭亡,流离失所,这种特征并不褪变,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印记。

  明钦来到仙界时日尚短,虽然到过一些地方,其实对别的邦国了解不深,天人、修罗、夜叉可说是仙界三大种族,修罗和夜叉格格不入,天人包容性强一些。

  明钦受自身经历的影响,自然觉得天人一族比较亲近,可能呆得时间更久一些,会有些不同的想法。

  “好了,时间不早了。”

  秦素徽收拾了一下碗筷,招呼明钦出门。虽然没有得到明钦的答复,秦素徽也不觉得十分意外。年轻人难免心性浮躁,有许多不确定的想法,秦素徽倒觉得明钦有和年龄不甚相符的谨慎,至少比一些虚无飘渺的幻想强得多。

  秦素徽和穆清绝没有太多交流,还不知道她作何打算。以穆清绝的家世,明钦如若不做出一番成绩来,两人必定会十分坎坷,虽说穆清绝性格执拗,认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放手。

  但明钦年纪还轻,似乎没有太多的考虑两人的未来,这对于穆清绝来说显然不是很好的苗头。秦素徽要比穆清绝沉静一些,凡事深思熟虑,但也毕竟不是当事人,有些事情不能够越俎代庖,只能静观其便了。

  秦素徽领着明钦出了门,坐上她的雪兔车赶往仙宝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