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老志 第622章 人的修炼

《月老志》第622章 人的修炼

作者:风斯在下 字数:3558 书籍:月老志

  游昙花急道:“尹疏桐,你我同病相怜,说好共同进退,你得了自由,也该帮我想想办法。”

  尹疏桐微吃一惊,生怕晏轻舞改了主意。她和游昙花关在一起,免不得打听一下她的来历。游昙花是游魂宫的人,和天禽上人颇有仇隙,尹疏桐得知这些关节,自然不肯透露她是天禽上人的徒弟。

  “谷主要跟她共同进退?”

  晏轻舞斜乜了两人一眼,似笑非笑地道。

  尹疏桐硬着头皮道:“俗话说,‘冤家易结不易解’,恕我多嘴,两位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晏姑娘是不是可以考虑放她一条生路。”

  “此事我自有主张。咱们走吧。”

  晏轻舞不愿再谈论这个问题,游昙花和尹疏桐的情况可不一样,尹疏桐的天禽派还有师兄妹三人,还不相来往。游昙花的游魂宫可是妖族一大宗派,放了她无异于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九头壶唇吻一张,喷出一团云气。晏轻舞、明钦和尹疏桐飘然落地。

  晏轻舞将九龙壶收到灵气袋中,尹疏桐身上的龙筋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顿时消解于无形。

  尹疏桐活动了一下手臂,“两位后会有期,尹某告辞了。”

  她在九龙壶中吃了不少苦头,功力不足三成,尽管对两人十分怨恨,却知道现在不是报仇的时候,当即腾身而起,驾乘云雾而去。

  明钦道:“她这回逃出生天,只怕不会善罢干休,下回遇见可得小心一些。”

  晏轻舞微哂道:“诸葛孔明七擒七纵,才降伏了南蛮王,尹疏桐是个聪明人,没有十足把握她不会怎么样的。”

  昨晚一场大变,森江和御宗玄已经控制住王宫的局面,他们以抓捕刺客为名,关闭了城门,大索全城,王城上下戒备森严,兵马司的象兵狼奔豕突,一片风声鹤唳的景象。

  行商负贩都隐伏不出,大街上空荡无人,狼籍遍地,满目萧索。

  上回孟家将晏轻舞的居址泄露给兵马司,引得象兵上门捉拿杨再思,晏轻舞就换了住处。

  阴无涯在城中还有一处府宅,晏、杨两女和明钦分开后便上门拜访,但这些天阴无涯忙着布置千尺楼,根本就没有回来过。

  晏轻舞便在阴府附近找了一座旧宅,等候消息。后来得知景玉箫陷入金谷园,只好分散精力救她。

  两人赶到王宫外面,和芈溪联系了一下,聚到一起。

  芈溪是火雀之灵,神行术比晏轻舞还要强一些。她穿了一袭藕色丝裙,发如乌绸,亭亭玉立,很有些清水芙蓉的味道。

  “怎么样?有什么消息吗?”

  晏轻舞素来看重芈溪的能力,两人形影不离,有一种特殊的默契。

  芈溪微一点头,“我进宫查探了一下,千尺楼的战事已经平息了,现在两宫的人一部分逃到上邪教的教坛,另一部分则下落不明。王宫已经落入森江的掌握之中,我看你们就不必进去了。”

  “有没有什么人失手被擒?”

  这是明钦比较担忧的问题,虽说厉若莘、杜芳惜都是道行高手,狂狮、怒熊和金谷园的家将同样不弱,且有人多的优势。

  上邪教是修罗道圣教,受修罗霸国的保护,森江应该会有所顾忌,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躲进上邪教坛不失为明智的举动。

  明钦和江水湄调动御林军救驾的时候,让护卫护送江沛风回江水湄的宫院准备仙车,以防不测。江水湄是上邪教的信徒,躲入上邪教的很可能就是江家的人,另一部分大概是从千尺楼逃出来的。

  “好像还没有。”芈溪摇了摇头,接道:“不过森江已经将阴无涯父女定为乱党,一早便查封了阴府,许多有关联的朝臣都被抓了。”

  明钦沉吟道:“我知道阴无涯还有一座别院,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逃到那里去。”

  阴无涯的烟水别业还藏有不少高手,昨晚阴无涯一直没有露面,不知道是不是知机的逃出宫外。

  象主在金谷园虽然没有性命之忧,若想复位还得阴无涯这些人出力。

  “那我们过去看看。溪儿回去保护杨小姐,暂时不要轻举妄动,等风头平息了再想办法出城。”

  杨再思在东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是晏轻舞拉拢的对象,自然不能有事。眼下森江锐气正盛,象主复位的机会甚是渺茫,过段时间肯定要返回东原,那时还得杨再思出面主持大局。杨贯一、杨省三兄弟缺乏才略,应对不了这种局面。

  “好吧,那你们小心一些。可别光顾着郎情妾意,耽误了正事。”

  芈溪知道晏轻舞对明钦一往情深,关心备至。这分派虽说是为了保护杨再思,未始没有一点嫌她碍眼的意味,芈溪若有所觉,半真半假的打趣道。

  晏轻舞俏脸微红,装作不在乎地道:“溪儿,你若是这么想,那不如你跟钦之去吧。我倒是想回去歇息呢?”

  “罢了,他又不是我师弟。倘若真的留你在家,你还不得吃了我呀。这可怕人的紧。”

  芈溪咯咯一笑,摆了摆手,扭身化作一道轻烟。

  “臭丫头,回头再和你算账。”

  晏轻舞扣着折扇,恨得牙痒痒地,她和芈溪朝夕相处,几乎没有什么秘密。

  “师姐,咱们走吧。”

  明钦轻咳一声,晏轻舞发怒的样子还真有那点么吓人。

  晏轻舞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心虚什么,你们人类会吃蝼蚁吗?”

  吃人的话在人类是一句笑话,在妖族来讲,可是正常不过的事。

  三界生灵无非是五虫和草木,食物也是这两类。柔弱的食草,强健的食肉,还有两者都吃的,人类就是显著的例子。

  这是从能力方面来说的,有些灵智高的种类,未尝没有食肉的能力,却宁愿吃素。

  驺虞号称仁兽,就是因为它不践踏生草,不吃活着的动物,但它显然并非严格的食素。

  佛家力戒杀生,又讲众生平等,所以也不沾荤腥。孔子的马厩着火了,只问人受伤没有,不问马,这也是人道圣人一贯重视人的态度。所以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显然不会把人类和鸟兽放在同等地位。

  到了孟子时代又不太一样,齐宣王用牛衅钟,见那头牛吓得发抖,换了一只羊。有人说他吝啬,孟子说这是一点恻隐之心。

  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活着,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叫声,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要远离厨房这种杀生的地方。

  其实孔子也有‘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做法,儒家虽然不像庄子讲齐物、佛家讲平等,但这种不忍之心也是对一切生命而言的,只是不会和人类一视同仁罢了。

  佛家说众生平等,所谓众生充其量还是到动物而止,‘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如果将植物也列入平等的范畴,人类根本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了,这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

  齐物、平等的观念讲到极处,就失掉了人类的基本立场,是非善恶都不计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恐怕只能给心思险恶之徒创造逃脱律法制裁的机会。

  鲁智深杀了人就剃发出家,藏匿佛寺,这还是人品正直的,像飞天夜叉丘小乙和生铁佛崔道成之类的恶僧恶道横行不法,哪里有半点佛道弟子的模样。

  儒家多排摈佛教,其实和僧人交往,受佛法影响的也很不少,但佛教在民间造成很重的迷信空气,僧人不事生产、骗财骗色,除了欺罔愚民安分守己,于国计民生没有什么好处。

  四灵攻伐的时代,人类还是弱小的倮族,和如今昆族的地位差不多,在四灵强者眼中,比之蝼蚁也不过分,甚至连成为食物的资格都没有。

  但人族是仙家的选民,女娲厌恶四灵攻伐特地造就出来的,和神仙的形貌十分接近。后来人类号称人族,就是一种直立的形象。和五虫羽、毛、鳞、介、倮都从体肤情况划分已经截然不同。

  四灵衰落之后,杂合成妖族,相对已经弱小许多。妖族的豺狼虎豹比人类体魄强健的很多,但却远不能和四灵时代相比,四灵种类体魄非常强大,上千斤是常有的事,现在陆地上只有少数种类能达到这种份量。而且寿命大多不如人类,不过单论体魄、速度仍然强大的多。

  人类的长处在于智能和器物,智能上有道法,器物方面有法宝,也是从仙家身上学来的。

  昆虫称作精灵,人类叫作灵长,由于体魄悬殊,四灵时代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关系远不如人*妖相争时那么恶劣。

  姜琳、晏轻舞这些四灵强者和明钦关系融洽,就跟志怪中书生剑客和花妖狐怪的观感差不多。

  花妖狐鬼本身不算强大,多属于食草动物,书生剑客思想又比较开通,如果换作豺狼虎豹可就不一样了,西天路上那些吃人的妖怪哪有心思和人类谈情说爱,看上唐僧的像老鼠精、蝎子精、玉兔精、杏仙都是一些本象弱小的妖怪或者花木成精,和人类关系比较亲密,吃他的多属于狼虫虎豹这些天生的食肉动物,本性凶残,食欲强盛。

  明钦脸色微变,晏轻舞这话虽然只是说明她和人类大小悬殊,从来是不吃人的。但把明钦和蝼蚁作比,听起来自然让人不舒服。

  晏轻舞话一出口,也觉出有些不合适,偷偷瞄了明钦一眼,期期艾艾地道:“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好了,溪儿只是跟你开个玩笑,别想那么多了。”

  明钦想到两人属于不同的种类,难免有些心理差异。世间种类多多少少都有些差异,往小的多,孪生兄弟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往大了说,三界种类都是盘古神王、太元圣母化生,虽有体貌大小、肤革鳞甲、智能高低的差别,在修行一道上,也只有功力深浅的区别,并无大的不同。

  三界万类凡是有志于修行的,都要学会直立、语言,也就是修炼成人形,再一进修证道果。相比之下,人类在修行上真是得天独厚,远非妖族可比。

  晏轻舞若有所悟,惭愧道:“看来溪儿的修为真是一日千里,胜过我许多。”

  芈溪拿这话开玩笑,显然早就认可自己人的身份,而晏轻舞却想岔了,其实是她比较敏感。

  四灵虽是前古的三界灵长,宇内名族。久经沧海桑田,早已经血脉混杂,难以区分了。时下的妖族虽是四灵后裔,但是年代遥远,血缘关系就很淡薄了。

  晏轻舞她们从地宫出来之后,发觉天翻地覆,昔时微不足道的倮族竟然成了三界主宰,妖族混迹人群,连完整的领地都没有。心理落差之大几乎难以想像。

  人的心理总是从属于多数,现在人类遍于三界,价值观念自然都浸透了人类的立场。尤其儒家的仁道,就将人禽之分,夷夏之防看得非常重要,具有鲜明的人族立场。

  事实上‘人’只是修行上的一个阶段,并非一个种类的名称。但是人类的智能非常强大,直立和语言这两种人的标志,往往在三五岁之前就完成了。而妖族则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现在人族都能直立语言,就予人一种错觉,似乎这是天生的特性。其实并非这样,将一个新生儿放到森林之中,让野兽抚养,结果就比野兽好不了多少。

  可见‘人’的智能完全是积累训练的结果。佛家将世间种类分作六道,有三善道、三恶道,因果轮回,都能修成证果,但灵智高低不同,投生恶道的种类灵智低、环境差,修炼非常困难。

  由于人类经营三界已经有数千年的时间,很多观念都包含着人类的思想,修习人类的道法,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

  儒家的史书这方面尤其突出,近世学者接触到泰西学问,喜欢说中夏历史记载不够客观,一切学问讲究客观鄙薄主观,却不知所谓主观、客观只是缘于立场的不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