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老志 第523章 至诚格天

《月老志》第523章 至诚格天

作者:风斯在下 字数:3527 书籍:月老志

  近月来,卫央日夜不停练那《紫霞神功》,每日第一缕阳光起,他便在院内吸收漫天紫霞之中最璀璨的一缕,不觉日月轮转倒,竟又过了半月时日。

  这天,卫央又以药汤练真气,旁人只当他关上门来洗浴,只是洗浴半日光景却令人奇怪了。

  卫央打扮一新,换上新衣服,稍吃些肉食,再提一口真气,只感觉中丹田内那一颗真气种子提供的真气,也比叶大娘传给他的精纯百倍。

  叶大娘那一缕真气虽然强大十倍有余,但精纯纯正却不及他。

  而若要比上丹田内那一颗真气种子,那就更不如了,只是论磅礴又比叶大娘传输的一缕微弱百倍。

  他又回想路上宋长老注入的真气,虽然转瞬即逝,但感觉是真的,那一缕真气,又比叶大娘的强大一些,但论精纯纯正,较督脉中自己那一缕纯阳真气却又差了百倍。

  “短短半月,这两股精纯纯正的真气已比初现之时多了数倍,下丹田与那督脉中的燥热之气强大了数十倍,如此来看,练气应该是诚然比常人至少要快三倍,但若提炼纯阳真气,或者提炼那股温润至极的纯正之气,只怕是与常人无二,最多不到两倍。”卫央暗暗想道,又想到半个月来马百户又登门两次,再看到院子里默然吃饭的刺客斥候,他心中隐隐有些着急。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下次忠顺王来此便是大事发生的日期。

  足以自保否?

  卫央心中全然不敢有傲意。

  “不能慌,万事要冷静,先心静下来,再寻找破解之法。”卫央又运一遍真气,心无旁骛防备燥气乱跑的小心,让他很快冷静了下来了。

  这一冷静,这些天稍显急躁而专心练武的心态便通明。

  一个想法冒上他的脑海:“这些刺客们都不是傻子,他们就那么没有意识到他们早已暴露了吗?”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上心头:“有人在屏蔽他们的耳目,或者给他们提供了胜率更高的保证!”

  谁?

  “忠顺王只怕也有从中混淆视听的做法吧?但如果敌人当中的指挥官没有利令智昏的话,这般明知九成九是找死的刺杀,应当就不会发生。一旦发生,只能说明两个点,一,敌人等不住了。第二,敌人的指挥官,就是要让这些人送死来。”卫央暗想道。

  正此时,马蹄声得得,卫央当即抱刀走出门去。

  门外,赵允伏跳下马背。

  卫央一瞧不由有些奇怪,这糟老头子怎么这次带了这么多扈从?

  “此人人老成精,又是统军之帅,意志恐怕不可轻易改变,应当是又有什么后招儿了。”卫央不放松戒备,迎前去拱手:“王爷又来了啊。”

  赵允伏一愣,好笑地骂道:“什么叫老夫又来了,你还敢不欢迎么?”

  “那自然不敢,请。”卫央让开路。

  他余光瞥见,又在他饭铺里磨蹭了半天的那帮人均转过身去,有人伸手往怀里摸去,有人向临街的窗外瞧过去。

  还有一部分低头吃着饭。

  “不合格的扈从。”卫央轻轻一笑,引着赵允伏上了木楼,只听赵允伏大声夸赞道,“卫央啊,咱们合作的那件大事,如今可有八九分眉目了。”

  什么?

  卫央自然知道他说的是挂面的事情。

  可这糟老头这时候提起这个……

  “哦,明白。”卫央感到十数双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心下也不惧,刹那懂赵允伏这话的心意了,他是在明摆着告诉敌人,卫央这小子帮了老夫一个大忙,或许是针对你们的哟。

  无妨。

  此时根本瞒不住敌人。

  “王爷何必呢,我又不会离开哈密卫城。”卫央旋再问,“吃什么?最近有新吃法。”

  “知道,臊子面。”赵允伏笑道,“不过,听说你那浆水面好吃的很哪,什么时候做大生意?老夫前几日巡察时,发现几个坊都有‘卫小郎招牌羊肉泡’,只是味道差了很多,你若再龟缩在此,好处只怕都要被旁人抢完了。”

  不怕。

  他们味道差就是盐巴太苦涩,这一关过不去怎会有合适的味道。

  忠顺王问道:“那洋芋,快结果了罢?”

  结……

  “王爷真是见多识广,竟知道洋芋是结果的。”卫央油然赞佩。

  “哈,老夫可不懂,你卫小郎知道,早晚老夫会知道,对了,”赵允伏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小袋子,递过来说道,“前十来年,老夫召集一帮南来北往的客商,问起天下各地的作物,有人送了老夫一把玉麦,如今在王府后院里栽种了不少。”

  玉麦?

  “我家乡那边,麦子叫魅子,玉米叫玉魅,这玉麦,是不是玉米?”卫央心中怦然而动,当即接过来,打开一看,登时喜形于色道,“王爷,此物可真……漂亮!”

  赵允伏笑道:“老夫知道你小子见过,不必装。”

  卫央道:“我才多少岁,怎可能见过……”

  “此物老夫命人在春、秋两季种植,只是左右不得要领,”忠顺王不耐打哑谜,直接道,“产量倒颇丰,但占用良田太多,你小子必定认得,你来办。种得好,老夫推广到天下,说不得叫一个‘卫小郎玉麦’,把你的名字写进史册……”

  “王爷拿回去吧。”卫央当即将袋子推回去。

  此物他会种,甚至会改良,一是得益于出身农村自小跟这些农作物打交道,这二来,某点穿越客颇多,多有大略介绍这些经济作物的书,他虽不记得细节,可他正懂细节,似是而非的理论才是他获知的最佳知识了。

  但他可不会为官府无怨无悔地当冤大头,该要的好处绝不能少!

  忠顺王怒道:“这可是那些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就站在这,王爷看我像一个傻子?”卫央耻笑道,“王爷可命民间去耕种,大约百年后,定能有适宜种植的玉米种子。”

  “看,老夫就知道……”赵允伏大喜,但转眼又恼怒道,“好啊,你个卫小郎,你这是故意让老夫知道你知道此物罢?”

  身后李都司咕唧一声,他看到卫央虽然把袋子推回去了但手指缝里夹了至少有十多颗种子。

  这孩子好生聪明,他知道偷种必然被王爷发现所以才光明正大不惧察觉地偷玉米种子。

  赵允伏失笑,又将袋子退了回来,一笑道:“你要什么好处,那也是拿出成果之后的事情了。老夫知道你定会深藏着一手,无妨,到时候再谈。”而后疑惑道,“你怎知此物?”

  卫央拿早就编排好的话来回答,说道:“王爷既知我家叶大娘的根脚,自然应该打听到我的一些往事。”

  赵允伏微微点头:“老夫自然是打听清楚的。”

  卫央眼睛里透出一抹笑意,忠顺王以为,王府连叶大娘和宋长老都打听得清楚,那可是日月神教的长老!因此定以为他这个小孩的往事,那也是能打听清楚的,这大概就是古代朴素的心理学做战术。

  可他的往事这些人上哪打听去?

  卫央道:“我家邻居西门吹雪,还有个叶孤城,与一个常年和番邦打交道的傅红雪有交情,因此知道洋芋玉米的来头,不过,”他半真半假地道,“还有一种番薯,与洋芋同等大的模样,此物我却只见过,吃过一次,往后便再也见不到了。”

  忠顺王笑道:“果然是你的运气,老夫听客商说,这是他们在广西见到的,见这玉……米煞是可爱,又好储存,有时候饿极了水煮干玉米也可顶饱,因此多带了些。细问来处时,这帮江湖中人言语支吾,又极好卖弄,却左右说不出个道理,有人竟扯到极远的地方,说什么叫葛冷卜,从墨是可带来,经小西洋,从德里苏丹国传过来,近些年才在广西、四川这些地方少量种植,真是奇哉怪也。”

  哥伦布,墨西哥……

  卫央大略勾画出一个路线图来,但心里却惊讶之至。

  他大约还是记得一些高中历史学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应当是在明朝弘治年间前后的事情,美洲新农作物传入中国要比这晚半个世纪左右,而这个武侠时空,大明建国至今大约也就在原历史弘治年间初期,新大陆便发现了?

  卫央灵机一动,夸赞道:“这个葛冷卜倒是个人物。”

  “未必是真的,真就是事实,那也不是那些蛮子的事。”赵允伏耻笑道,“早在前汉末期,安汉公王莽便派遣人员四处搜罗过天下作物,可惜安汉公不得天佑,出海的连接失败,西征的熬不过塞外苦寒,百姓又不愿出去,因此据说流传出什么‘东海彼岸,世之良田,有我商人,建殷地安’之类的谶言,这些不要命的蛮子,大概是听说了这些事,信了话,便抛家弃子出去浪荡……”

  卫央心中只有一句话:“莽哥,您厉害。”

  这话要记录在史书里,往后讲起道理来可就有得扯了。

  他却不鄙夷很多网文里的穿越客们认为“中国古代就是少了开拓精神”的屁话,难不成咱家偌大的祖业是别人送的么?

  只不过,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信奉一个道理,吃进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

  这么大的国土,没有彻底消化到自己的肚子里,那早晚也是个祸端。

  生产力不足,你跟历史扯什么开拓?

  “正如这玉米,还未吃进我的肚子里,那怎么会是我的呢。”卫央这么想。

  说着话,几个人来到木楼上,卫央往对面的小饭馆里瞧了一眼,里头的食客不比他这里少。

  原因么,简单。

  那边最近也有似是而非的三件套了。

  是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