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老志 第223章 仙凡

《月老志》第223章 仙凡

作者:风斯在下 字数:1928 书籍:月老志

  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后晌,众弟子都散归下院,小园中静阒无人,房门都悄然闭着。

  明钦见谭凝紫步履甚快,料想秦素晖或许不在园中,顾不得前去说明,便跟在她身后溜了出去。

  两人往时有些芥蒂,谭凝紫性情孤冷、少言寡语,明钦不愿蓄意讨好,因此话不甚多。这回她忽的通情达理起来,明钦心情好转之余,态度不觉太为改观。

  “听说南疆战事胶葛,道门灵器威力巨大,师姐虽是道法高强,也须小心在意。最好不要跟有鼻国的蛮兵短兵相接。”

  谭凝紫微微失笑,轻嗤道:“我这回南下本就是了为援助苍梧毅族的,不和有鼻国作战,难道还躲着看戏不成?”

  明钦摇头道:“管夷吾三战三走,知者不会以为他胆怯。倘若他不惜性命,又哪里有后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桓公霸业呢?”

  谭凝紫怔了一怔,那知己不消说是鲍叔牙,管鲍、俞钟都是千古称赏的知交美谈,他不勉励自己努力进取,反而劝她善自保全,既是冠着知己之名,倒也不是把她志气看小了。

  “管仲乃将相之才,我不过是个过河卒子,只有尽我所能罢了。”

  明钦笑道:“人说南疆瘴疠重重,且又毒虫猛兽很多,往往能杀人于无形,师姐可要善自爱惜呀。”

  谭凝紫黛眉微凝,修道之人浸淫于术法刀剑之中,大抵没有特别怯战的。但那毒虫猛兽之类让人望而生惧的着实不少,尤其仙道日益昌明,将四灵遗裔都赶到深山恶林之中,几乎不通闻问,应对能力不免差了许多。

  “你才来天界多久,几时又去过南疆了,乱道什么传闻,既然你对南疆这么熟悉,不如我向师尊请示一下,让你跟我一道南下。”

  明钦唬了一跳,更不敢说这些传闻都是从杜芳惜那里听来的,支吾道:“小弟术法低微,只恐拖累了师姐,师姐你英姿天挺,定可马到成功。”

  两人绕到后山沿着山路向峰顶走去,后山云遮雾罩的十分峻拔,相应的更少人迹,寻常弟子也都不会到这里来,行了数里山路,天色已经完全昏黑下来,一轮山月洒下淡淡的月光,山野间松风阵阵,大是清寂。

  “这里很少有人来,小心脚下。”谭凝紫拂开道边的枯枝,轻轻叹道:“我不到十岁就来峰上随师傅学道,在师门中也算是勤勉用心的了。可是跟云师叔一比,却又差得远了。她在接天崖参悟‘摩崖石刻’多年,甫一回山就搬到人迹罕至的峰顶居住,似这般遗世独立的心性才可望长生大道。相比之下我这些年难以寸进也就不足为奇了。”

  “云师叔的进境固然是高。平心而论,师姐的修为也是难能可贵了。”明钦感慨的道:“像你这般年纪,能迈入真人境界的应该是寥若辰星了吧。若是在凡间,即便有仙师传授也得一甲子以上的修行才能得此境界呢。”

  “我还不是真人境界呢。”谭凝紫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

  …………

  仙是一切功果的统称,所谓超凡脱俗,是三界生灵的高级形态。儒、释、道三教对其意蕴多有阐释。

  佛陀说,‘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神、人、鬼’。大约是因其地势不同而有所高下。鬼仙就是鬼灵,多出入幽冥,止于返生。人仙就是凡人中得传道法的,比如一些修行道派。神仙,从申从示,凡从示的都是和祭祀相关,享受香火贡俸的,申则是继长增高之意,因此神仙就是人仙中修成功果,得授仙箓的。

  至于天仙、地仙渊源就深长了,换言之,神仙是现今天庭的当权者,天仙、地仙的地位或者更高,尤其天仙将三清、五老之流都涵纳其中,在三界格局中无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仙和地仙起初并没有高下之分,易经上说天尊地卑,后世人受语境影响一望便以为天地有甚高下,其实也未必尽然。尊卑两字最初只是指高和低,仅是客观现实上的定义,心理上的褒贬必是历史变革中增附上去的。

  《西游记》中有个镇元大仙,号称是地仙之祖,蓬仙三仙自称是神仙之宗,‘宗’的概念源于封建宗法,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神仙之宗就是说他们是神仙中一个世系。地仙之祖顾名思义是说三界的地仙都是从镇元子那里传下来的。

  他何以有如此尊崇的地位,这中间大有缘故。要说盘古神王(即元始天王)和太元玉女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在昆仑山创立神庭。最显赫的要算四大天尊和八大主神,皇天鸿钧、后土姜嫄,以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等人,本来轮不到镇元子来做地仙之祖。

  到了四灵之世,争斗日繁,中间不乏有撼天毁地的,像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必定不是偶然事件,好不容易祖龙统一了四灵,他又穷兵黩武,兵锋直指神庭。

  因此帝俊迫于形势将神庭迁到天界,他是羽族主神,太阳之火,无疑天界是他的势力所在,且有银河天堑,易守难攻。而其中不愿迁徙的神仙也大有人在,帝俊便封镇元子为神都留守,镇守昆仑神庭。

  其中曲折也不必细说,到了祖龙驾崩,龙族实力大为收缩,帝俊重光三界,神庭却难以迁返下界了。论起资历,镇元子当然是地仙之祖了,且‘人参果’是三界灵根,帝俊狼狈出逃的时候未及移植天界,此后便成了镇元子私家之物,分量也是极为可观的。

  由此可见,五仙的划分并非纯以修为深浅来评判的,儒家有圣、贤,释家则有佛、菩萨等分法,都未经天庭颁定,难以得到普遍的适用。

  一般来讲,三界生灵首先有仙凡之别,凡就是凡人,广言之,则为五虫,即羽、毛、鳞、介、昆,虽然其中也不乏道德高深的,然而并没有用。仙则称为种民,广言之,则为五仙,天、地、神、人、鬼,比较起来应该是在三界占统治地位。

  人非生而知之者,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且能推及一切生灵的。同样的,将相本无种,神仙亦同然。天地开辟以来,经过数千万年的物种混融,神灵血脉已经是万中无一了,像轩辕黄帝那样‘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的人翻遍史册都很难找到了。所以一切神仙大抵从修行中来,修行之阶当然不得不妥为厘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