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老志 第1209章 末路

《月老志》第1209章 末路

作者:风斯在下 字数:3510 书籍:月老志

  正在搬家,没有网,明天补上。有资格进入密室的都是金乌教的精锐之士。此番由新文礼亲自带队,打算从密道杀入皇宫,活捉罗刹皇帝。

  明钦初来乍到,对于金乌教的一众首领也不认识许多。洛咏言是金箭令使,又是卫振衣的夫人,地位颇高。

  新文礼唤了几个头领的名讳,分派停当,让他们各自准备。回头招呼洛咏言道:“咏言,你们赶路辛苦。此次行动就不必参与了。如果此战不胜,你就带领弟兄火速出城,让振衣接掌教主之位。”

  当初新文礼被罗刹皇帝流放,授命卫振衣代掌教主之位。这次行动可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新文礼亲自上阵,也做好了失手的准备。

  洛咏言急道:“振衣命我前来协助教主起事,弟子怎可畏葸不前,恳求教主以我前为前锋,弟子愿为我教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咏言忠勇可嘉,我心甚慰。”

  新文礼点头微笑,“不过此次行动我已部署停当,临阵换将太过儿戏,你还是留下来负责接应吧。”

  “教主,此战关系到我教的生死成败,前锋之任自当慎之又慎。弟子自问教中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还望教主三思。”

  洛咏言匆忙赶回,一是为了澄清海市城失守的原因,帮卫振衣推掉责任。二来就是想在大举中建立功勋,新文礼让她留守神庙,自然大违本,不知道你敢不敢做?”

  新文礼将洛咏言提拔到金箭令使的位置,又传授他幽沉掌,对于她的能力自然了若指掌。

  洛咏言怔了一怔,咬牙道:“教主所命,弟子誓死完成。”

  新文礼摆了摆手,正色道:“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更不可言死,你是本教的金箭令使,大业未成,岂能一死了之。”

  “是,弟子定然竭尽所能,不负使命。”

  洛咏言不是愚直之人,自然不会赔上自己性命,她不知新文礼要交托何事,新文礼不肯临阵换将,这已是她惟一的机会。

  “很好。”

  新文礼满意地点点头,“我们只知道三将军囚禁了罗刹皇帝,正与禁军对峙。但皇宫面积太大,罗刹皇帝一家到底被关在何处,还不得而知。你可以先行潜入皇宫,打探罗刹皇帝的位置,若有所获,立即报知于我。”

  “遵命。”

  洛咏言精神一振,这个任务虽然危险,却是此次大举的重中之重。若能找到罗刹皇帝一家,定然是首功一件。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一个时辰之后,不管你有没有找到罗刹皇帝,我教都会展开进攻,你去吧。”

  新文礼派洛咏言前去,也是有备无患。其实只要攻灭三将军和禁军,罗刹皇帝也不至于插翅而飞。

  “是。弟子告退。”

  洛咏言松了口气,唤上明钦一起退出密室。

  出了大殿,带他们进来的头领还等在外头。此人是新文礼的书佐黄尚,位次虽不高,身份却颇为特殊。

  洛咏言上前询问道:“黄书佐,密道在何处?”

  “两位请跟我来。”

  黄尚也不多问,引着洛、明二人来到一间干净的禅室。掀开禅床上的被褥,密道的出口便在床板下面。

  “多谢。”

  洛咏言动手揭开木板,现出黑洞洞的密道。明钦是洛咏言的副手,自然应该冲锋在前,不待洛咏言吩咐,知机的跳了下去。洛咏言本来就修为精强,再有明钦助力,不觉信心倍增。而且她觉得明钦简直就是他的福将,攻打梅园,夜袭藏兵谷,是明钦皆不可没。尤其在藏兵谷,要不是明钦沉着净静,她很可能葬身于彼。

  神庙是皇家修建,密道也是旧有之物。墙壁砌以砖石,颇为平整,甬道开阔,丝毫没有气闷之感。皇宫距离神庙虽然不是太远,能修建这样一条密道又要做到不为人知,显然并非易事。

  两人足落实地,发现甬道中遍置灯烛,十分亮堂。道边的灯檠皆是铜制,样式古旧,灯油则是金乌教新添的,为的是通过密道攻打皇宫。

  “皇宫和神庙之间竟然有这么一条密道,堪称鬼斧神工。也不知是何人修建,原由何在?只怕当时之人做梦都想不到这条密道会为本教派上用场。”

  洛咏言感慨不已,虽说没有这条密道金乌教也会自己发掘,肯定无此便利。密道如此开阔,能由数人并行,足可埋伏千人。

  两人熟悉了地形之后,行动颇快。新文礼和洛咏言约定一个时辰之后便会展开进攻,时间有限,自然马虎不得。密道已由金乌教派人清理过,里面又没有什么曲折,过不多久,便到了尽头。

  “不知密道出口开在什么地方?”

  密道离地数丈,出口已经被封死,金乌教为了保密起见,也不敢贸然开启。明钦幻化出凤凰金翅,腾身而起,潜运金刚法相,十指如钩,将封堵出口的铁板揭开一条缝隙。

  明钦不知出口开在何处,是否足够隐蔽。默运神识倾听了片刻,发觉没有什么异动,才将铁板缓缓揭开。

  出口同样在一张床榻下面,移开床榻,入目是一所宫殿,只是无人居住,显得甚是冷清。幽淡的月光从窗间流泻进来,室内的陈设依稀可见。

  “怎么样?”

  洛咏言随后从密道中跃出,展动身法落到明钦身边。

  “这个地方好像很长时间没人住了。”

  皇宫也是饕餮大帝修建,已有数百年光景。这一代的罗刹皇帝唤作景深,皇后是他的表妹,两人夫妻恩爱,育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

  景深帝并非昏庸无能之人,但是气运使然,到了王朝末季,就好像一个人上了年纪,百病丛生,虽然方方面面都不健康,还能够苟延残喘。如果动手医治,反而会要了性命。

  景深帝虽然禁止金乌教在国中蔓延,对于教主新文礼也算网开一面,只将他流放冰雪积川了事。出乎意外的是他的将领居然会铤而走险,借着入宫觐见的机会发动变乱。

  “出去看看。”

  洛咏言的任务是打探景深帝一家关在何处,皇宫面积虽大,楼宇虽多,只要细心查找,总会有所收获。

  两人刚要开门,外间忽然传来叱喝之声。一队人马冲进宫院,火把高张,气氛凝重。

  罗刹兵扩散开来,四处警戒,迅速将宫院占领。一辆飞电车飞驰而入,停到门前的空地上。

  一个罗刹兵上前拉开车门,里面走下一个戎装将领,他身形高大,须髯满面,腰悬长剑,气度威严。在车门立定,大剌剌道:“陛下,可以下车了。”

  这时,另一辆飞电车驶进宫院,车子停定,里面走下一个气度雍容的妇人,她搂着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儿,身后则是几个花枝招展的妙龄少女。

  这是景深帝的皇后和他的几个儿女。三将军对景深帝一家倒还客气,不过皇后和太子、公主陡然从万人之上的地位沦落为阶下囚,自然落差很大,如同惊弓之鸟。

  景深帝害怕皇后和儿女受到伤害,叹了口气,从车中钻了出来。他身量不高,脸上带着一丝倦容。

  “请——”

  戎装将领是三将军之一的孟奇。三将军地位相当,这次兵变也是三人共同计议的结果。

  这座宫殿久已无人居住,孟奇将景深帝一家送到这里关押,也是为了万全起见。

  孟奇监视着景深帝一家进入正殿,宫院废弃多年,自然也无人清扫,罗刹国本就气候寒冷,又值深冬,皇后和太子、公主都是金枝玉枝,如何碍得了这种境遇。

  景深帝和声道:“孟将军,天气寒冷,能不能为皇后和太子他们添几床铺盖。”

  孟奇微哂道:“陛下,您连年动兵,国力空虚,谁的日子都不好过。末将在边关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被子冷的跟冰块一样,不也碍过来了。”

  景深帝面孔涨红,忿然道:“孟奇,寡人待你不薄,皇宫中有现成的铺盖,你只需派人取来便是。她们妇人孺子又不曾得罪你。”

  孟奇笑道:“陛下有命,末将岂敢不听。只是忍不住抱怨几句罢了。搁在往日,末将哪敢把这些话说与陛下。陛下的家人可不是平常的妇人孺子,陛下如今落难,主辱臣死,她们跟着吃点苦可不也是理所应当。”

  孟奇知道景深帝对妻子儿女颇为疼爱,如果真的冻坏了她们,景深帝必不会跟他好好合作。当即命令手下兵士去取些御寒之物。

  景深帝松了口气,缓和了语气道:“孟将军,寡人实在想不通,你和辛、白两位将军都是寡人的股肱之臣。而今金乌教造反,正是建功立业,扶保社稷之时,你们怎可反噬君上,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景深帝若不是对孟、辛、白三位将军毫无防备之心,也不至于被生擒活捉,落到这步田地。

  “陛下真的不明白?你的江山社稷已是千疮百孔,末将微弱之力,岂能保得你磐石之安。你屡次敦促我们征剿叛乱。我等自知出兵是死,不出兵也是死,惟有铤而走险,搏一条生路了。”

  孟奇三将统兵在外,对于罗刹兵的战力知之甚深。兵力之精良与否是国力的体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国力强弱,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景深帝继位以来,积极对外扩张,却又屡战不胜,已经是民穷财尽。

  战争无非是攻或守。攻以掠夺为目的,获胜则可得到给养,守以自卫为目的,保障生命财产,乃是不得已而战。古往今来,不乏以掠夺盛强的族类,一旦失去掠夺对象,也就是兵力衰退的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六国积蓄辇送秦国,因此越战越强。之后征逐匈奴,设立三郡,却为亡国埋下祸根。因为后者只是消耗,功不补患。汉武帝也是一样,抗击匈奴,可以说是自卫,经营西域,通西南夷,靡费无算,实是得不偿失。开疆拓土虽然不是坏事,得利往往在数十上百年以后。至于宣威异域,更是统治者虚荣心作祟。隋炀帝开凿运河,对后世未始没有好处,然后他那种虏使其民的做法注定不得人心。

  孟子说王道仁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暴君虐政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一己的私欲奴役天下百姓。对人民犯下严重罪行,所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自从诸侯衰落,四灵争雄。给道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说是神道和仙道的一次消长。道术昌明,智能之士辈出,游士朝秦暮楚,择木而栖,便给神道带来一些制约。

  仙道的锐进也波及到天界,天界有三大教派,西方教,修罗教,夜叉教皆有很大影响。神道氛围比地界更为浓厚。天界诸族,天族、修罗、夜叉、地行龙、金翅鸟之流比起地界四灵也不遑多让。其中又以修罗族最为强大,建立起庞大仙国,推翻了本国的神道统治。

  天界仙道之风越刮越盛,对罗刹国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一是金乌教发展极快,使得罗刹国成为金乌教势力最强的国度。二来朝臣宿将如孟奇、辛同、白波之流,也想仿效修罗人建立仙国。

  景深帝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寡人也知道仙道立国是大势所趋,寡人已经答应了朝臣,以三年为限,发展仙道,介时自会退位为民与万民更始。将军莫非不相信寡人?”

  孟奇微微哂笑,天界仙道空气浓厚,各国皇族都有自危之心,但是民心不可违,一些皇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打击本国的仙道势力,弄巧成拙的不在少数。

  景深帝要算乖觉一些的,但要说他会主动退位,也只能欺瞒无知小民罢了。孟奇是罗刹国大将,久经战阵,对于朝廷中事颇为熟悉,岂会不知景深帝的腹心。如果景深帝真能信守然诺,三将军何至于冒着生命危险发动变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