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老志 第1105章 苦海

《月老志》第1105章 苦海

作者:风斯在下 字数:3584 书籍:月老志

  佛经上常说,佛菩萨开坛说法,天界八部应者云集,皆洗耳恭听,毕恭毕敬。这也只是西方教盛时的光景,不免有些夸大的成分。

  自从修罗教和夜叉教相继崛起,西方教在天界的地位已是江河日下,十二金人到地界传教,也无太大成绩。所以帝俊来到天界之后,双方才能一拍即和,西方教也是凭借帝俊的支持,重新压倒修罗和夜叉两教。

  帝俊虽是四象天尊之一,位居神王之位,至高无上。但神族只有道术,并没有什么宗教。阐截两教和太上老君的道教也是迫于西方教的威胁,张大旗帜,与之对抗。后世西学东渐,也有人提倡将儒学改造成儒教,对抗泰西文化。

  这就未免有些可笑。大抵宗教皆有所崇信,宗就是顶礼膜拜之义,教就是教义、教化,宗教信徒皆对自家崇信的神灵顶礼膜拜,遵其教义,服其教化。或者求取福佑,或者湔洗忏赎,总之,都是相信冥冥中有强大的神灵,可以救赎或指引自己。都是信从他人,将身心交托给神灵来安顿。

  儒学则不同,儒家圣贤虽然也死后尊为神灵,享受供俸。求子、求财、求福、求官的人想来都不会去拜求孔子,而是别有佛菩萨,或者道家的神祇。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以人为本位,更注重人的作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说‘多闻阙疑’,‘多见阙殆’,鬼神之所以在疑似之间,便是人的识力尚无法感知,至少不是人人都能感知。所以强辩鬼神的有无必然徒费唇舌,莫衷一是。

  况且鬼神是否存在对人类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不能否认,有些人追究鬼神的有无是出于求知欲,而更多人关心的则是鬼神给自身带来的利害,有的人作恶多端,害怕遭到惩罚,有的人生活困苦,希望求取福报。

  事实上,三界有比人类更为强大的族类,毫不奇怪。以体质而论,四灵中的凶禽猛兽就远非人类所能应付。人的优长在于群道和器物,所以终能战胜鸟兽。

  神族有炼气、炼体两大法门,不论肉身还是神魂都较人类更为强大,鬼神皆为一种灵体,肉眼难以分辨,古人认为神祇都是聪明正直,无所不知的。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谈到神祇的昏庸诬谬之处,往往要为其回护缘饰。纪昀便佞善柔,品格本不足道。天庭犹如人间朝廷,神祇如同朝廷官员,凡人对神灵的观感实际也是对官吏的观法。

  平民百姓总是希望官吏正直无私,为民作主。这不过是一种美好愿望罢了。

  有一位紫霞道人为《聊斋志异》作序,说江河日下,人鬼颇同。不应该幽冥之中,反是圣贤道场。

  不过鬼神的能力强于凡人,监察手段必也远较人类为优,俗话说,‘天道昭彰,报应不爽’,神灵确有这种能力。政治较凡间清明一些并非难事。

  幽冥之事终究不是凡夫所能改变,所以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鬼神的有无并不重要,即便有,也不是凡人能够左右的。当然更多人关心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能否兑现。俗话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若问何时才到,怕是遥遥无期了吧,不过人类总还可以保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或许有一天,你到了那个位置上,执掌生杀大权,便可以惩恶扬善,一展生平抱负。

  怕的是人的地位一高,爱惜羽毛,明哲保身,把那替天行道的志向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韩信贫窘之时,遇到过南昌亭长和漂母这样的善人,也受到过淮阴屠户的羞辱。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以千金回报漂母。却将羞辱他的淮阴屠户封为中尉。韩信说我当时本来可以杀了他,但是为这样的人偿命不值得。

  但当韩信有能力报仇,洗刷耻辱的时候,他反而选择了以德报怨。这无非是想沽名钓誉,可惜事与愿违,韩信怨怪南昌亭长为善不终,却又逼死至交好友钟离昧释刘邦之疑。结果刘邦也没有放过他。

  老子说报怨以德,禅宗说什么以身饲虎,唾面自干,此皆不情之事,出于宗教的博大悲悯则可,用于人事则不可。

  ‘杀人则死,伤人者刑’。世俗的法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官府必须惩恶扬善,主持公道,社会才能有良好的秩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恶人遁入佛门,妄想逃脱律法的制裁,这是俗世法则不能容许的。

  儒家并不否定鬼神,但不像世俗那样求取福报,或寻求寄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儒家的祭礼是一种追思,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并不在于鬼族的有无,而在于心灵的追忆、缅怀。所谓英灵不远,鬼神不在冢墓之间,不在天堂、地狱,而在自己的心中。

  假如有一天自己寿元耗尽,这种追忆也就自然会停止。至于亡灵是否存在,是否能享受祭品,这也都在假想之中。有的人因思成梦,梦见故去的人,在冥界生活的不好,烧些纸钱祝祷一番,也是为求心灵的安慰。

  当然,世人也会向自己的祖先求福报,这也是人之常情,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这是自然之理,本来无须求告。生活中遇有蹭蹬生意,想来也无人会怨怪自己的祖先。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死亡是人生的终结,是以无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一切福报也都是建立在身无灾疾的基础之上,否则再多的禄利也无福享受。孔孟对死亡的态度如此,认为仁义的重要更在生命之上,自然更不会为了现实的禄利求什么神灵。所以儒者自始自终都只相信心中的道义,外在的偶像如果他的道义有可取之处,也不妨吸取研究,对于诸子、佛法皆是如此。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屈原说,‘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用心如此,又安得不寂寞?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他倒没有李白那么悲观,他的弟子颜回,对于孔子的话没有不爱听的。七十子中也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子贡说,‘夫子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后辈弟子中终究没有超过他的,孔子说,‘勿友不如己者’,但他的门徒朋友没有哪个能超过他的,他还是要用满腔热忱教导学生,影响世人,苦心孤诣,至老不衰,圣贤终究还是寂寞的。

  即便宋明以后道学家盛行,他们信奉是天理,而非偶像。八股取士,代圣贤立言,道义和偶像几乎难以分割,但孔子、孟子终属中夏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们的话总还不无可取之处。

  若说有区别,那也是因为信奉道义才去崇拜偶像。宗教则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崇拜偶像,便把偶像的言语奉为至言要道,将偶像美化成完人,流风所及,真是秽不可闻。

  阐截两教还只是道术和法门的分歧,甚至是人、妖两族的对抗。而非对偶像的崇仰。

  不过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位列三清,神通广大,他们的弟子弗如远甚,自然也是惟命是从。已经有一些宗教的气味。

  汉末张角、张鲁创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张角的黄巾军被朝廷扑灭。张鲁割据一方,以鬼道治人。他的祖父便是大名鼎鼎的张天师。

  道教的经籍仿造佛经的极多,也有一些是神仙家、阴阳家的东西。道教可以说是兼容并包,也是诸子百家惟一发展成宗教的。

  这已经是玉帝重开天庭之后的事了。太上老君是四象天尊之一,后日成为道祖,为三清之首,在天庭中的地位无人能及。玉帝也对他礼敬有加。

  但在昆仑神庭,太上老君的地位并不高。这大概也是他恬退处世的态度所致。

  由于神庭并没有宗教,帝俊来到天界后,很快就皈依了西方教。当然他也是听说了宇宙中有五方佛国,势力广大。西方教就是西方世界阿弥佛陀的信徒。

  天界族类众多,帝俊虽结连羽族,求娶凤凰公主,仍是惶惶不可终日。一直想向西方教借机助剿。

  欲界六天也不是后世道家的叫法,而是佛家的旧名。分别叫作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四天王天又叫三十三天,佛家将昆仑山叫作须弥山,四天王天距离昆仑山最近。镇守四天王天的便是西方教册封的四大天王。

  封神大战之后,魔家四将被封为四大天王,沿用了佛家的封号。不过四大天王和魔家也颇有关联。

  相传魔家四将便是魔道钜子子魔子的后裔。这四大天王皆是魔道人物,被西方教收服,封为四大天王,镇守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可说是天界门户,帝俊进入天界,必须进入四天王天。

  蜃楼城离四天王天还有一些距离,随着西方教势力的扩张,四大天王镇守的天域已经不只是四天王天,不过四天王天还是四大天王的封地。

  自从修罗教和夜叉教相继崛起,四大天王无力弹压,也只有四天王天尚是西方教的势力,其他天域已经被修罗、夜叉、罗刹瓜分殆尽。

  帝俊来到天界之后,西方教审时度势,允许神族进驻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是西方教最后的领土,神族受龙族威胁,向天界迁徙,如果不放他们进入,双方不可避免要经过一场大战,介时必是两败俱伤。

  帝俊是新败之后,狼狈不堪,西方教日受修罗教和夜叉教的厮扰,同样命运堪忧。双方一拍即和,帝俊皈依西方教,接引道人册封神族为天族,也就是后日的八部天龙之首。

  明钦听摩吟说起天界的形势,才发觉其复杂程度超乎想像。这个界域离后世太过遥远,后世只有神话传说,没有多少古书留下。

  很多说法都散乱破碎,后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譬如佛门说天界有二十八天,道家则说有三十六天,叫法也全不相同。

  若不知道天界本是由外来的西方教开始经营,西方教在宇宙中势力广大,佛法精深,很多说法都是西方教留下。道家则本以昆仑山为根基,直到祖龙攻伐神庭,神族大败,才被迫逃往天界。但是神族来到天界之后,联合西方教和羽族,逐渐站稳脚跟,压伏修罗、夜叉等族。

  不过神族刚到天界的时候,处境非常艰难。连神王帝俊都皈依西方教,希望得到西方教的援助。

  但是到了封神大战之时,西方教已经迁徙到西方,三十六天全部成为了天庭的疆土,这里面定有缘故。

  神族进入四天王天,这是天界的大事。西方教和神族联合已成定局。帝俊又得羽族保驾,新近迎娶了凤凰公主凰娥,羽族为四灵之一,帝俊是羽族的守护神,东王公、西王母和风神禺彊的水师皆向东海迁徙,独有帝俊率领少数皇亲贵戚逃往天界,自然有一番深思熟虑。

  帝俊迎娶羽族公主之后,凤凰一族水涨船高。原本神族神圣其血统,将四灵视作奴仆,哪怕是神兽,也难以获得神籍。

  帝俊要获得羽族支持,虽然未能废除此一法令,但羽族五凤都成为神庭新贵,同日封侯,号称五侯。

  五凤皆为凤凰之子,分别是赤凤、青鸾、鹓雏、鸑鷟和鸿鹄。另外,孔雀被如来佛祖封为佛母,其弟为金翅大鹏鸟,是如来的娘舅。凤育九雏中还有季鹰、扁鹊。扁鹊医术冠绝,季鹰则特立独行,甚为文人雅士激赏。

  神族、羽族和西方教的联合难免触动一些人的神经,尤其是修罗、夜叉、罗刹这些天界强族。修罗、夜叉原本都是受西方教教化才通习道术,成为天界强族的,就如四灵师法神族,成为地界强族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