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瑾绣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程

《瑾绣》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程

作者:木葳 字数:1938 书籍:瑾绣

  如果不从单纯的理论角度出发,那么《黄庭经》堪称道家第一经书,因为《黄庭经》不仅讲了吐纳行气之法,还描述了如何孕养人体各大器官,存想诸多器官之神,用以调和五脏六腑的道理,同时还叙述了人体三大丹田以及如何存思黄庭、炼养丹田的方法。

  『如果按照中国历史来进行考证,那么《黄庭经》一书当成书于汉武时代,不过咱这是修仙小说,还是把《黄庭经》当作圣人所传吧。』

  林晓当然知道《黄庭经》的名字,而且还在众多的道观里读过很多有略微差异的版本,但那道清光刻印在脑海里的肯定是才是最初的原本,而不是后世诸多真人修改过的。

  要说林晓的资质的确是优秀,而且自身还有大气运跟随,读原版、正版《黄庭经》不过第二遍,就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暖洋洋的,打坐也不觉得腿酸脚麻了;第三遍时,林晓再度进入了入定的状态,虽然不再是《道德》、《黄庭》二经入体时的那种不知时间的大定,但也是很难得的小定状态。

  饶是藏书室的那缕灵识早已消失,如果还在的话,估计也会大呼“妖孽”不已——没有修行过的人,竟然能通过诵读《黄庭经》入定,那简直就是奇迹——至于为什不是睡着了,有一边诵读一边睡觉的吗?

  林晓这一入定,可就是七天——虽然林晓并不知道时间长短,藏书室内也是布置了辟尘法阵之类的阵法,但修行人只要醒了,就会自然地知道,尤其是林晓这次入定还唤醒了沉睡的肾神!即所谓“肾神玄冥字育婴”,唤醒肾神育婴,自然精满气足。

  所谓修行的十六个字,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和道”,所以林晓第一步唤醒了肾神,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唤醒了肾神也就代表着林晓正式踏入修行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筑基。

  《黄庭经》的修行和现在蜀山的修行还真不是一个思路,《黄庭经》属于古法修行,而蜀山里描写的则是另一个修行的系统,讲究修成金丹就是人仙,修成元婴赤子就是地仙,元婴赤子大成,能够分化元神,渡过天劫就算是天仙;不过认真说起来,蜀山里的修行更多的是要依靠法器法宝之类的东西。

  但是从《封神演义》的角度来看,那个时候讲的最多的还是魂魄真灵,可见蜀山时期的修行属于还来改进了方法,虽然多了一个金丹、元婴的阶段,但是也给修士们多了一个保命的选择,免去了一朝不慎,万载修行化为乌有的惨剧,不过有利有弊,多出来的不好的部分就是需要渡劫,而且是多次渡劫,同时更依赖法宝了。

  林晓修行的《黄庭经》是原始版本,也就是说林晓是属于古法修行的那一部分。其实修行《黄庭经》,每多唤醒一个五脏六腑的神灵,就等于是多出了一条命,修行到后来,还可以唤醒身体里的每一个穴道里的神灵,一个人就是一个周天!传说老子圣人所收的记名弟子有吕洞宾等八名上洞真仙,按《黄庭经》来说,那就是坐镇泥丸宫的上景八神!此外还有坐镇中下丹田的中景和下景八神,一共是三景二十四神。再加上五脏和五行,六腑为六合,周身108道大穴,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天庭啊!

  有终南山洞天福地的加成,林晓的修行可谓是进度极快,但是林晓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修行快了,但根基不牢,所以顺利唤醒五脏五行神灵,林晓就不再继续修行下一步了,转而熟悉五脏神灵的作用,熟悉五脏五行的生克轮转,最重要的是,这里可是藏书室,收藏了自文始真人以降数代楼观道真人们收集的各种和修行有关的典籍。

  不管是道家的仪轨,科仪,还是道家真言,都是一应俱全——不是所有的道家典籍都有资格以竹简、玉书的形制出现,大部分的经典都是以玉简的形式存在,所以也不会是想太上真传的《道德经》一样,除了是传承重器,还是一件后天的功德至宝!

  虽然林晓还不知道这十捆竹简到底是有什么功用的法宝,但仅仅能保存《道德经》并且以来就进入了识海泥丸宫,就知道这竹简的不凡。不过这竹简就算是法宝,林晓也是没有放在身上,练武术的从来都讲究功夫从身上来,而不是依靠外物,所以强大自身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自身强大,同样要有护道的法宝在身。就算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身上也有一件锦銮袈裟在吧?

  不过藏书室里可没有什么法宝法器的存在,倒是有不少法术和炼器炼丹的经书,这下林晓的兴趣大增。林晓知道佛道两家都强调修行的四件事,那就是“法、财、侣、地”四大,而不管是炼丹还是炼器都是属于财之一项,而法术则是属于护身怯魔的必要手段,其他的“地”,终南福地就可以了,至于侣一项,还得未来林晓行走世间时看看自己的缘分了。

  林晓并不是那种纯粹的宅男,练武术的怎么可能会宅在家里呢。所以当停留在藏书室将五脏五行神完全熟悉之后,林晓就打算离开石室,至少自己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自己在哪里吧?

  通过阅读众多的玉简,林晓已经知道了离开藏书室和再次回来的条件和方式——那是一个固定的法诀,只要是在终南山的范围之内,林晓随时可以使用这个法诀回到藏书室,这就好像给林晓配备了一个在终南山范围内的回城符。

  林晓口诵真言法诀,只一晃,就出了石室,立足之处正式终南山的主峰,正是天高云淡的时分。林晓此时可是没敢穿自己进山探险时穿的野战服,而是换了一身的道袍。道袍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或者是不知名的时空,都是一件不会引人注意的装饰——诸天万界,有几个世界没有道门的踪迹呢。

  林晓知道楼观道就在终南山主峰不远的地方,那里就是所谓的龙脉结穴之地,虽然不适合一般富贵人家的阳宅,但是用来修建道门的殿宇确实是在合适不过,不仅不会享受不了龙脉的福利,还可镇压终南气运,道门本来就是上通天道,下结地理,中间布道红尘,镇压龙脉气运就是道门的的本份。

  站在终南山主峰,放眼四望,林晓登时大吃一惊!林晓知道终南山最高峰最高不过2604米,可是现在林晓看到的可是一片片白云绕山间,而且罡风猛烈,气温可是比两千多米的海拔要冷的多!很明显,现在的终南山不是林晓熟悉的那个终南山了!

  不过就算不是原来的终南山,林晓好歹也算是修炼有成了,区区罡风和寒冷倒是奈何不了,而且修道人餐霞饮露,乘风架云,终南再高,林晓下山也不过就是眨眼功夫。

  一身道袍,随便挽了个抓髻,找根草棍一别,施施然就下了终南山。

  终南山西边就是蓝田,而蓝田西北就是长安,林晓当然要去长安方向,那里是关中要冲,古之大城,而且必定能让林晓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哪个时间!其实林晓一出了藏书室,发现终南主峰和记忆中的不一样,就知道自己肯定不是还在21世纪的中国了!

  从主峰下来,林晓还真实验了一下藏书室里学到的一个道法,道经里所载来历当是老君所传之潜渊缩地之法,不过林晓还是第一次用,不敢潜渊,缩地法倒是可以一试。于是这一试,就来到了终南主峰山脚,而时间也不过一瞬!到了山脚下,林晓还是有点懵懵的——初学道法,又没有师傅跟着,演练道法能不把林晓自己吓傻了,就算林晓心志坚定了!

  山脚下,林晓并没有看到一丝人烟,遍地的都是合抱粗细的参天巨木,只有偶尔能在林荫间看到天空洒下点点的金光。按说红尘之间王朝繁盛的时候,终南山这种洞天福地,是绝对少不了有人的踪迹的,毕竟这里不是穷山恶水,不过看此时终南山下人迹罕至的情况,林晓可以肯定,现在这个时代必定是王朝更迭、战乱频繁的时候,所以才会有如此凄凉的景象。

  果不其然,只要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必然会虎狼成群,林晓刚下了山,没走几步,就听见一声虎啸,同时腥风大作,一只白身黄纹的老虎就从山林之间窜了出来。

  林晓见状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大喜——这是老天看自己走路太辛苦,给送脚力来了!当年看《封神演义》的时候,林晓就很佩服龙虎玄坛赵公明,自峨嵋下山,就收了一头一种的黑老虎,当了脚力。当时还是初中生的林晓就想自己将来要是也能有一头老虎当坐骑,那可是多么的威风啊!真是天从人愿啊!正好试一试七十二地煞法门里的定身法和聚兽法!

  老虎在山林中号称大王,自然奔跑的速度很快,而且天然带着百兽之王的煞气,一般人看到老虎腿就软了,最多也就是知道转身就跑,那里像林晓,站着一动不动,还在掐诀念咒呢。

  说时迟,那是快,就在老虎扑到林晓身前,准备跃起的时候,林晓用手一指老虎,嘴里喊了一声“定”,当真是声落法随,老虎还保持着一个跃起之前的发力状态,四脚聚到一起的姿势,生生就再也动换不了了。而且居然还没有倒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