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六百零九章 两种不同选择的决定权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六百零九章 两种不同选择的决定权

作者:石公好喵 字数:1879 书籍: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陈信想了一下后,最终决定道:“这件事情就由你来负责,你自己做出评估,做出最后的选择。

  只是,有一条,如果让他留下了,那也不能让他接触到我军的机密,人员可以暂时放在军事情报局里面效力。

  在旅顺期间,这个人绝对不能进到旅顺南城里面,就在城外放着,凡是要出屋活动的时候,一律都要蒙上双眼。

  还有,最好是多从他身上问出些东西来,这个家伙曾经是镶白旗的巴牙喇额真。应该是知道不少白甲兵的具体情况,审问出来了之后,一律及时上交到兵部。”

  “属下明白了,一定遵照君上的指示行事,绝不会让蒙克塔有机可乘!”

  陈信顺着南城的城壕往侧翼方向看了过去,一个个突出来的马面,让他觉得这个地方更加的坚固了。

  这种马面,在历史当中多次证明了能够大大增加侧面的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减小。

  这种马面形的改进,就是依托于旅顺南城的旧城墙轻微动工改造而成的,总体上任然是凸面的旧式防御设施。从防御力上来说,它是比不过棱堡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比较兴盛的棱堡是凹面外形,几乎没有死角,让守方取得很大优势。明朝后期的时候,这种修筑方法也传到了中国。

  徐光启曾建议在京师和蓟镇修建三角三层的空心敌台,第一次有了锐角防线的概念。

  后来孙元化学习到的更详细,他写的《铳台图说》中,明确提出修建锐角防线,他所形容的“形如长爪。以自相救”,就是多个锐角形成的棱堡外墙形状。

  可惜的是,虽然他被派到宁远协助袁崇焕修建城防,但以辽东军镇的腐朽风气,让孙元化的这些个改进根本就无法真正实现。

  孙元化的铳台也不是自行研究得来,都是来自欧洲传教士,而澳门雇佣军比传教士更加专业,他们在澳门修建的葡人炮台,是远东的第一批西法炮台,其中很多方法也传到中国。

  这些雇佣军在登州当教官的时候,并没有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为登州没有被攻城的急迫性,但登州之乱后,华夏军乘机到山东地区接手了这一批的雇佣军。

  华夏兵部的人请他们到讲武堂里面,系统的教授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多名弗朗机军官被派遣到了华夏在各地的防御工事,协助修建防线。

  现在华夏军在旅顺建立起来的土墙体系里面,也有他们不少的功劳。

  不过,华夏军在旅顺城可没有使用棱堡。

  虽然马面这种防御设施,比不上棱堡那种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强大,可是,马面也有着棱堡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棱堡所无法具备的城市功能。

  棱堡除了战斗之外,其内部可没有办法容纳平民生活居住,棱堡完完全全就是一座军事堡垒。

  而马面这种防御设施,是依托着有城市功能的四方形城墙修建起来的,除了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以外,对于城市内部居民的生活,完全没有什么影响。

  旅顺不但是一处防御要塞,同时,也是华夏军在辽东地区的一块跳板,是最大的物资中转基地,如果只保留军事堡垒功能的话,想要攻略辽东就非常困难了。

  只有让旅顺不断的扩张、繁华下去,才有可能支撑的住未来可能的远征。

  在走过了南城之后,就是第二道土墙所在的防线区域了,土墙和城墙之间有大约100米的平地,以及6米宽的护城壕。

  土墙后面,现在坐着的是第11步兵旅一个营的步兵,他们一直在这个地方待命,而他们身旁那些个预留的炮位缺口,后面都是空着的。

  如果华夏陆军弃守了第一道土墙的话,前面那些火炮就会被快速的转移到这里,用来继续防守后金军的进攻。

  这一道土墙上,每隔上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锐角样式的凸起面,在那前面有一条宽6米的深壕,在这种防御体系之下来说,任何的攻击手段,最终都要面临这条壕沟的阻挡。

  而第二道土墙可完全不同于第一道土墙,在壕沟的后面已经没有那种低低的胸墙了,敌人一旦过了壕沟,就将会直接面临一面3米多高的夯土墙。

  从壕沟上提前架设好的厚实木板上面走过的时候,还刻意的往两边的壕沟里面张望了一眼,能清晰的看到,里面布满了各种尖木桩。

  按照之前制定好的预案,在敌军攻过来的时候,守军还会临时洒下成片成片的铁蒺藜,甚至是火油,总之,这道壕沟,就是一处绝地。

  走过了这道深深的壕沟之后,前面出现在陈信面前的,就是第一道土墙了。

  硝烟味儿充斥在周边的空气里面,如同是雷鸣一般的炮声,就像是在各人的身边炸响似的。

  四处不断的响起了一声又一声有力的口令声,而在土墙上步兵炮的炮声,简直就如同是炒豆子一般不断的爆响着。

  在华夏军的严格训练体系之下,这种口径不是太大的滑膛式步兵炮,威力也是极其巨大的,现在,被布置在旅顺的步兵炮数量多达上百门,绝对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

  两道土墙之间有100多米的平地,华夏陆军的预备队和火炮,都能够在土墙的后面迅速调动起来,无论是支援、还是撤退,都非常的容易。

  而在土墙的内侧,则是一个比较平缓角度的斜坡,战士们可以很轻松的从任何一个地方登上墙头作战。

  此时,在墙头上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枪兵,那些个被分配了先进武器的精锐部队,则全部都坐在土墙墙根前面的空地上,安静的等待命令到来。

  还有最容易安定军心的医护兵们,也是同样的做派,完全没有丝毫害怕危险而躲到城内去的意思。

  战场上华夏军的一切,都表现的井井有条,没有一处不显示着华夏陆军那种不同于封建时代的职业军队风采。

  陈信看着这一切,他的心中,只有一片自豪。为他自己能打下这么一份基业而自豪,也为了这一支革命的军队而自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