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五百五十一章 悠闲的冬日总结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五百五十一章 悠闲的冬日总结

作者:石公好喵 字数:1877 书籍: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高粱这种作物,一般都是种在新开发地区那些靠山的贫瘠土地上的。

  王国的行政部门也在鼓励民间有多余劳动力的乡镇,在靠山的地区开发土地搞耕作,并专门提供了耐寒耐旱的作物种子。

  现在王国劳力稍微充裕一点的乡镇就会种上一些高粱和玉米之类的作物用来增收。

  这两种作物,不但可以用来在灾年、和粮食缺口的时候食用,也能在粮食充足的时候,喂养牲畜家禽,给本地增加一些肉食产出。

  而且,高粱和玉米这两种作物,在酿酒方面也是有着不错的效果,是两种非常不错的酿酒原料。后世常见的二锅头,实际上就是一种高粱酒。

  因为陈信不喝酒的缘故,在政府部门内,也跟风了一批不抽烟、不喝酒的工作人员,甚至于,除了那二十个老兄弟之外,基本上再也没有人敢在陈信的面前喝酒。

  所以,政府部门在禁酒令上松开了一个缺口开始酿酒,当然不可能是专门生产出来用来喝着解馋的。

  实际上,高度数的烈酒,无论在任何时代的北方寒冷地区,都是一种十分紧俏的贸易商品。先不说历史中老毛子有关于烈酒的那些个传说和笑话,就是比毛子所住纬度稍低的地方,对于烈酒的需求也不差。

  特别是现在这个小冰河时期天气越发的寒冷,冬天稍不注意就要冻死人,在寒冷地区就更少不了烈酒这种可以驱寒的饮品了。

  就在王国更加北边一些的那些个蒙古部落里,很多牧民们如果酒瘾上来,几斤酒换一头羊都是愿意的,有时候遇到个败家子,就算是战马换酒也是能换的。而且这种交换比例还很不少见。

  王国以前也不敢开这个大规模用粮食酿酒的扣子,但商业部早几年就打了报告上来,说是希望有一些较高度数的酒,作为他们和北方蒙古部落打交道的敲门砖和硬通货。

  而且,放开了一定程度的粮食管制,用杂粮来酿酒的话,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酒精的产量。高浓度的酒精增产了,这对于随着逐步扩大的战争规模同时不断增加的军队伤员来说,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是可以大规模减少伤员感染率的大好事。

  不过,酿酒、蒸馏酒精这一系列的工艺可没有随便说说的那么简单,这关系到了几十项细致的步骤和大量的工具研发。改进。

  现在王国的大学堂里面就专门有一一部分人在搞这件事情,短时间内酒精的产量是不可能太高的,所以,对于伤员们来说,暂时还是需要用到蜂蜜来防止伤口感染。

  在这一次的复州战役当中能够,蜂蜜的消毒作用切实得到了实战的检验,军方立刻提交了报告,希望能够由政府部门出面,高价收购蜂蜜。

  如此以来,一时间原来有过养蜂经验的人,就在王国之内变的十分的吃香了,很多新移民都想着把养蜂作为家中的一项额外收入。

  因为大家都知道,蜜蜂的养殖可比鸡鸭牛羊的养殖要方便的多,也不需要太大的空间,随便在家里就能养殖。

  一般要是独立的院落的话,随意唉房檐下面找个遮雨的地方,做上几个蜂箱,等到别人那里有新锋王分桶的时候,过去收过来就好了。

  只要能够做好防护措施,哪怕在最危险的分桶的时候,也不必担心会被扎的全身发肿。

  到了后面那就更简单了,甚至都不着每天去喂养,十分的简单、省力。

  在家里不但不会占太大的地方,到了后面甚至是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可言,而且还不会像鸡鸭牛羊似的搞的满地粪便,十分合适让各地乡镇的百姓们,当做额外的收入来源,当然,只是必须要做好防护措施,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热恼了这些小祖宗就好。

  王国今年再次扩大了军队和工厂的规模,而且,随着大明流民人口持续的涌入进来,使得王国的物价也有上涨的趋势。

  一些基本消费品需求量很大,时不时的就会出现一些短缺,因为这关系到了王国的安定,所以,为了稳定住物价,一些涉及到民生的最基本物品,像是粮食、盐、布等等,是由政府开设的供销社在直接供给,并由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王国其他各行业也慢慢变的兴旺了起来,而且,随着流民第二年分田到户这一政策的实行,每一批进入王国的流民们,在第二年有了自己的收入后,就会让王国的消费规模迅速的扩大一大截子。

  还有,因为多年的争战,特别是后金执行的那种抓捕奴隶打前锋的战术之下,王国占据土地上的原住民几乎被消耗掉了多半,使得土地大量的闲置。

  流民被迁移过来之后,能够分到手的土地面积真的很大,几乎到了这个时代成年壮丁的最大耕种面积了。

  这就使得想要靠着出租土地或是雇佣佃户的中小地主的日子很是难过。

  因为佃户和家奴都想要分到自己的土地,而直接跑掉了,使得他们剩下的土地无人耕种。

  新来的移民那可是王国政府的基本盘,廉价劳动力,绝对不许地主们打主意,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走私一些流民来种地。

  可这种方法骗来的流民,或许能让对方在田里耕种一段时间,可各乡镇都有政策讲解人员,他们迟早都会知道分地的消息,然后立刻就会逃走。

  这就使得地主们只能以减租减息的手段来招收种地的佃户,可王国的政策下,又有谁会放着属于自己的地不去种,偏偏给别人种地去呢。

  于是,地主们就被迫的把资金投向了工商业。所有的脑子转不过弯来的地主,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现在的陈信心情很放松,今年各新建乡镇的基础投入都已经做完了,到了明年的时候,就可以收税反补下一批新移民了。

  人口越多,王国也就越兴盛,打败后金的日子也就越发的靠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