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四十八章 祸水东引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四十八章 祸水东引

作者:石公好喵 字数:1805 书籍: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陈信可不敢再卖关子,立刻开口解释道“也不会是东江镇,大明开国200多年,军器早有定制,各种火器口径大小是有定规的,差别是有,但绝对不可能这么大。”

  “你说不是朝鲜官军,又不是东江镇兵马,那还能有什么人,能够弄出这么多火器来?”

  “诸位别急,听我慢慢分说,我昨晚赶到的时候,敌人已经撤走,而且搬空了所有粮食。然后我立刻派人在周围搜索,在不远的山坡上捡到了几支敌人的火铳。”挥挥手,达春带人呈上几支炸了膛的火铳。

  陈信继续道“诸位且看,这火铳打造水平怎么样?”

  一个宜特墨手下军官拿起一支火铳端详了一阵,说道“低劣,不堪使用,完全是铁皮卷成的,而且内壁凹凸不平,谁会用这种东西,还不如自杀来的痛快。”

  突然,这人惊呼了一声“天啊,居然还有一根枪管都是歪的?哪怕再蠢的人也不敢用这种火铳吧?居然还拿来打仗?”

  陈信点了点头“没错,军队的人,没有傻子,只要稍微经过一些训练的人,都知道这种火铳是不能用的,那么什么人会即持有大量劣质材料打造的火铳,又傻大胆到敢用这种火铳打仗。”

  然后举着手中的弹丸“再加上口径大小差异明显,铅弹都凑不齐,还不够明显吗?”

  众人都被陈信的问题吸引住了,到底什么人会这么干呢?

  还是苏克萨哈最先反应过来,他毕竟是金国大汗的亲戚,从小见多识广,此时他率先开口道“难道是朝鲜的土匪,或者准备造反的叛贼?”

  陈信暗道“终于把你们带偏了,苏兄,干的漂亮。”

  “没错,肯定是一帮子叛贼,想要造朝鲜李氏的反,只是凑巧我们的大军打了过来。”

  “肯定是这样了。”

  “胆大包天,一帮叛贼竟敢来摸老虎的尾巴。”

  “是啊,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威胁到咱们的粮道。”

  顿时大家都被带偏了,所有军官群情激奋一阵议论,要把那波朝鲜人碎尸万段。

  这时陈信慢悠悠的开口道“大家都不要生气,也别着急,就这种火铳质量,他们都不敢远远的放铳,我观察过了,炸膛的火铳离着这些尸体只有二十几步远,对付无甲的士兵,都只能在这么近开火,这种敌人根本没有什么威胁,只是占了夜色的便宜而已。”

  看大家听得认真,继续说道“但是不管又不行,每天被他们东打一枪,西放一铳的,对粮道还是有威胁的。”

  “可是想要快速消灭这些朝鲜叛逆也不容易,他们都是本地的乡民,入则为民,出则为匪,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上哪里找去?”

  看大家都在点头,陈信抛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应该立刻从国内调集女真平民来此地屯田。”

  此话一出,顿时惊得大家目瞪口呆,都不可置信的看着陈信。

  陈信对着宜特墨问道“咱们大金的军队现在占领哪些地方了?”

  宜特墨犹豫了一下,但是又想到对方是苏克萨哈最得力的亲信,也就不再隐瞒“平安北道沿边的城池基本全部被打下来了。”

  陈信早就通过鹰隼侦查到了这种情况,而且还知道的更多,比如,金军大部队还是不改往日习气,在义州城进行了大屠杀。

  心中想着,面上却不动声色接着问道“这李氏朝鲜的边境城池好打吗?”

  宜特墨很是自豪“虽然没有你里海虎打的那么轻松,但是战兵死伤都不大,就是多损失了一些包衣和阿哈而已。”

  苏克萨哈着急的问道“这和派女真平民来屯田有什么关系啊?”他此时正是最热血,着急立功的时候,如果能够促成金国来此屯田,直接占领这个地方,那是凭空多出了天大的功勋啊,所以很想立刻知道陈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服上级。

  陈信轻声劝着“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继续道“大家想想当年,你们大家刚到辽东的时候,谁家没有几十上百的奴仆?可是如今大家家里还有多少阿哈?是不是很多战兵和小军官家里都得自己种地了?”

  所有军官都想到了努尔哈赤最近几年的大屠杀,虽然嘴上不敢说,但是心里全都有气,都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啊,大家当年为什么能过好日子?还不是大量的阿哈给大家做活?这朝鲜那么好打,大家为什么不来这里屯田呢?到了朝鲜,遍地是人啊。”

  苏克萨哈失望的说道“还以为你有什么好理由说服上面呢,上面早就定下了,要抓大量的人回去种田。”

  陈信微笑道“那上面算过一路上的损耗了吗?暂且不说人口的损失,国内粮食本来就不够,再弄这么多人过去,还要从朝鲜运粮回去,一路上又要多少损耗?。”

  看着苏克萨哈正在沉思,继续忽悠着“还有,现在国内好多的地都荒芜了,又得重新开垦,养上个几年都打不了多少粮食,大家还是得过紧巴巴的日子。”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农田说道“现在,眼前有这么多熟田,朝鲜国力弱小,人民怯懦,为什么不在此处跑马圈地呢?”

  看着大家一副心动的表情,陈信继续忽悠“从国内安排有功将士的家人来此屯田,还有一桩好处。”

  “是什么好处?”

  陈信把话题拉回了早先的问题上来“就是解决咱们的粮道安稳啊,那些朝鲜叛逆虽然此时威胁很小,但是咱么需要防着这些人坐大,我们攻略朝鲜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如果让他们在大家后面捅上一刀,可就不好了。”

  陈信用充满了诱惑性的语言缓缓说道“咱们是人生地不熟,也不能总是小心防备,所以干脆从国内迁人来屯田,各村子里哪怕余丁也能开弓,老人、女人、孩子都能放铳,几个余丁带着家里老人、女人和孩子就能稳稳守住一大片田地,即解决了后路的隐患,又解决了国内粮荒,还封赏了有功之人,再加上省去了大量损耗,一举四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