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通贸易路线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通贸易路线

作者:石公好喵 字数:2198 书籍: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平户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工匠及其家眷作为以后的技术人才被请上了船,安排好了食宿,他们会被送往各工业基地。

  驻守本地的士兵和武士作为俘虏被压上了另外的运输船,他们将会被送往刚刚攻占的茂山铁矿,去当旷工。

  而本地的农民也被全部带走,他们会被送去朝鲜南部刚刚打下来的地盘种地,充实人口。

  这些农民现在很是惊恐,可是等他们到了朝鲜就知道好处了,朝鲜经过最近半年的战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荒田,到时候只要分给他们田地,就能让他们稳定下来。

  这也是为了长久的统治朝鲜而做出的实验。

  陈信希望通过对两国的人员迁移,打乱占领区的人口比例,暂时让双方产生对立情绪,方便己方居中调解控制,达到辖区的长治久安。

  堪束带人砸坏了荷兰商馆的仓库门锁,高举着火把进入其中。

  这里的东西很多,最显眼的地方有大量的火绳枪,堪束猜测这些火绳枪都是卖不出去的旧货了。

  幕府统一了倭国之后,对外的通商口岸就全部被其把持,这平户虽然还是松浦家的封地,但是海贸已经被直属幕府的平户奉行控制,火绳枪这种杀器,绝对处于禁止售卖的清单上。

  仔细看去,发现这里的火绳枪有些地方都粘上了蜘蛛网了,恐怕运来的时间已经不短,不过堪束还是命令劳工们把这些火绳枪全部搬上船,虽然口径和枪托都和己方制式装备不同,而且海边保养不易,有些锈蚀了,但是好歹比朝鲜粗制滥造的鸟铳要好一些,用来训练民兵的基本装填动作还不错,有些精品挑出来甚至也能拿去顶一下武器短缺的空档。

  看着劳工们一一的把火绳枪搬走,堪束继续统计,剩下的也没什么让人新奇的,也就是一些倭刀、漆器、硫磺、扇子之类的,虽然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卖,但是缴获了那么多的大船,这些东西就当是填仓了。

  接下来,堪束继续搜寻清点,墙角堆放的几十个大木箱子,引起了堪束的注意,小心的撬开一口箱子,从铁栏杆封住的窗口缝隙里透进来的阳光反射在箱子里,金灿灿的一片差点晃瞎了堪束的眼睛。

  赶紧关上,堪束命令一群战兵亲自把十几口大箱子搬到陈信的座舰上去。

  接下来还有另外一个仓库需要查验,这回就没什么惊喜了,都是些药材、香料、,棉花、锡、铅、大明的丝绸、瓷器,还有几件样式古怪的盔甲。

  在完成了颗粒归仓的搬迁之后,陈信一方开着整整50艘海船扬帆出海,荷兰船只用的都是软帆,陈信一方没有人会操纵,只能从俘虏里面暂时挑出来几个红毛,让他们指导从其他船调过去的水手。

  软帆的可操纵性实在太差了,这20艘缴获的荷兰帆船把所有人弄得精疲力尽。

  幸亏是在对马岛建立了后勤基地,磕磕绊绊的总算是在几天后回到了这里。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船队分散,各归各位,有了这么多运输船,陈信一方的海运能力大大的增强了。

  这让陈信决定以后还是要多多清缴海上的各路海盗,因为这实在是太赚了。

  休息了几天,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通过鹰隼得知最近各基地运转正常,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再加上各重要岗位和基层指挥官位置上的虎贲,陈信也就放心下来。

  鹰隼能够通过体内的装置追踪到老白的位置,所以陈信下达了每月一封报告,紧急事情再单独联络的命令之后,准备出趟远门。

  在打通了倭国的交易通道之后,陈信还需要想办法打通和大明的交易通道。

  要知道倭国和朝鲜地小人多,国家的大部分土地都用来种植粮食了,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很小,特别是现在朝鲜动乱,日本也刚刚结束战国时代,想要发展工商业的话,这两个地方都无法提供足够的原材料。

  所以,接下来必须要想办法和大明搭上关系。

  “对倭国沿海地区的袭扰不能停,一面要掳掠工匠和青壮,一面锻炼海军队伍,还要在各地招募倭国的武士和亡命之徒,这些人是我们下一步扩张征伐的主力军。”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现在我任命你为倭国支队的负责人,并且留下50名虎贲协助你,对马岛的人要注意逐步的控制和更换,好好干吧。”

  在码头上,陈信和定下的倭国负责人一番交谈之后,留下这段时间攻略倭国攒下来的50名全副武装的虎贲,然后登船出发了。

  6月21这一天,陈信带着两艘配备了10门甲板炮的快蟹—5,装载着满满两船的白银,从对马岛金石城出发,向着大明方向驶去。

  “将军,接下来我们要怎么走?是去大明京城吗?”

  陈信摇头“我们不去那里,那是大明的要害,在海上有着成百上千搜的战船在护卫着渤海,我们没有通关文书,是不可能通过那里的。”

  “那么是要去哪里?还有哪里能够比京城更加适合我们打通贸易路线?”

  陈信只说了一个地方“南直隶。”

  只有两艘快蟹—5,航行速度就非常的快了,每艘船挂起硬帆,然后在底仓的人轮流去驱动螺旋桨,全船的虎贲轮流驱动,简直就像是在飞一般。

  再加上有着大量的鹰隼作为侦查单位,早就制定好的地图,和老白强大的方向辨识能力,陈信完全不需要沿着海岸线摸索,直接就照着一条直线,从对马岛向着长江入海口而去。

  在这个凶险异常,任何人都不敢随意调整航道的情况下,陈信凭借着黑科技,把别人需要走上1个多月的航程缩短到了3天,未来等到一些航海设备研发成功,那么陈信麾下船队将会是这个时代走弯路最少的队伍。

  越靠近大明,遇到的船只就越多,等到了离海岸线不到100公里的近海区域,到处都是在官府组织下,成群结队打渔的渔船。

  陈信的两艘形象怪异,速度极快的海船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不光渔民们不停的想要围观,更有大明的战船要求陈信停船接受检查。

  值班军官那里会停下来接受这些人的检查,在通向底仓的铜管口吹了一声哨子,底仓已经有些疲倦的虎贲停下,立刻换上了一批生力军,船速立刻飙升,远远的把官船甩在了后面。

  气的那些官船一个劲的放炮,可是海上颠簸,加上这个时代的火炮炮膛和弹药的巨大误差,超过100米,炮子已经不可能击中敌船了,更何况是经过改进的快蟹—5呢。

  就这样,日夜兼程的,两艘船就绕过无数条渔船,在第三天的傍晚,神不知鬼不觉的,在漆黑的夜色掩护下,顺着顺着长江口那一座建于永乐年间,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巨大灯塔,悄悄进入了长江航道。

  到了这里,陈信就命令减慢速度,开始伪装船只,尽量不要让自己等人显得太过异常。然后随便找了一处港口停靠,准备找个熟悉本地的人当向导,再继续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