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清巨鳄 第一八五章 监督豫堃

《大清巨鳄》第一八五章 监督豫堃

作者:塞外流云 字数:1813 书籍:大清巨鳄

  广州,惠爱街,巡抚部院。

  签押房里,巡抚怡良心情忐忑的打开密折匣子,这是他半个多月前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的,没想到这么快,道光就将密折还了回来,速度如此快,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龙颜大怒,一是急务,而他这道密折似乎跟急务沾不上边。

  取出密折,他径直翻看后面的朱批,朱批只字未提在藩属国种植鸦。片之事,只说修建铁路事关重大,着广东官员酌情放开对洋人的管制,适当鼓励学习西洋之技,但要严防洋人传教,研习中国文化,绘制不相关地图。

  不见怒斥,他心里先是一松,随即又觉不解,翻来覆去的又仔细看了一遍,确确实实只字未提在藩属国种植鸦。片之事,转念一想,他就兴奋起来,眼下全国一片严禁鸦。片的呼声,他在这风口浪尖建言在藩属国种植鸦。片,道光没训斥,就足以说明道光的态度,这是为日后留下余地,若是禁烟效果不佳,就有推行的可能。

  想到这里,他朗声对外吩咐道:“来人,速速去将元奇易知足请来。”

  易知足来的很快,听闻巡抚怡良相召,他就猜到是道光有回复了,眼下大批洋人即将抵达广州,他也十分忧心,琢磨不透道光会否放宽对洋人的限制,毕竟朝廷素来对洋人管束甚严,这其实是一种严加防范的方式。

  他还清楚的记得,“阿美士德号”从广州北上,在东海和黄海滞留,为此,道光迁怒十三行,时任十三行总商的伍元华因此被投入大狱。

  这事才过去五六年时间,他心里七上八下的,着实没底,进的签押房,易知足飞快的瞥了一眼怡良的脸色。见他一脸笑容,心里顿时一松,看来是好消息,不待他见礼。怡良就笑着招呼道:“别闹那些个虚礼,来,看看皇上的御笔朱批,一般官员可没这福分。”

  听的一般官员都没这福分,易知足迟疑了下。道:“这是否妥当..?”

  “有什么不妥的。”怡良毫不在意的道:“这三条建言都是知足写的,这朱批实则就是批给知足的,有什么不妥的?”

  易知足也不矫情,当即凑到书桌旁,观看道光的朱批,朱批是红字,他有种看老师写评语的感觉,道光的字写的很好,一点不潦草,细细看完。他心头不由的大喜,酌情放开对洋人的管制,一个酌情,可以做的文章可就多了,更别说还有鼓励学习西洋之技之语,看来义学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扩招了!

  见他看完,怡良含笑将密折仔细的收好,这才道:“前后不过半月,密折便发还回来,足见皇上对修建佛广铁路十分重视。不过,对于洋人的监管,知足不可轻忽懈怠,一旦闹出事端。便是陷十三行于险境,铁路修建亦有可能中止,朝中反对修建铁路的大臣不在少数,知足须的如履薄冰,时时警惕于心。”

  易知足连忙欠身道:“大人金玉良言,在下必然铭记于心。”

  话才落音。一个长随在门门躬身道:“禀老爷,粤海关监督豫堃前来拜访。”

  一听豫堃前来拜访,怡良不敢怠慢,连忙起身道:“有请。”见易知足跟着起身,他摆了摆手,道:“知足无须回避,在偏厅稍后,借此机会,我为你引见引见。”说着就快步迎了出去。

  粤海关监督一般挂上驷院卿衔,秩正三品,低于巡抚,但粤海关监督系皇帝简派,有直接上奏权,带有钦差色彩,而且,历任粤海关监督都可说是手眼通天之辈,否则也捞不着这等肥缺,身为满人的怡良深知这其中的深浅,是以也不敢摆巡抚的架子,亲自出迎。

  易知足老神在在的坐在偏厅喝茶等候,粤海关监督是十三行的顶头上司,怡良借这机会帮他引见,他自然乐意,虽说距离鸦。片战争爆发,十三行解体只有两年时间,而且道光也支持修建佛广铁路,鼓励学习西洋之技,但他清楚,县官不如现管。

  粤海关监督的任期历来不长,等闲也就两三年时间,但也有在任四五年的,不论是上任还是卸任,十三行行商都得凑份子迎来送往,前几日送文详,“别敬”他就送了三千两,这次迎豫堃,不知道又要出多少,想来是只多不少,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暗自腹诽。

  行商一年到头给官员送礼不知凡几,什么年礼节礼冰敬炭敬水敬瓜敬别敬.。。名目繁多,既费钱耗神,又浪费时间,对于官场这些个陋规,他虽说是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他若敢标新立异,必然为广州官场所不容,在广州必然是寸步难行。

  抽出一支雪茄,缓缓点了,他心思也是一转,这一年多来,广州将军、广东巡抚、粤海关监督、广东按察使,这些个广东军政大员接连调换,很显然,道光是在为严禁鸦。片预做部署,不消说,这位新上任的粤海关监督,应是极力赞成严禁鸦。片的,也应该是道光颇为信任的奴才。

  一支雪茄才抽了几口,一个长随就进来躬身道:“中丞大人请易大人过去。”

  易知足赶紧摁了雪茄,快步走进签押房,才进房间,怡良就含笑道:“知足,这位是新上任的粤海关监督,快上前见礼。”说着又对豫堃笑道:“易知足既是十三行行商,又是元奇银行大掌柜,精通西学,擅长经济,是不可多得的年轻俊杰..。”

  易知足瞥了豫堃一眼,见他约莫四十左右,身形高大肥胖,连忙紧趋几步,到的跟前一撩前袍就要行跪拜大礼,豫堃老于官场,见怡良对易知足极为亲近,哪会让他大礼参拜,连忙起身上前一托,笑道:“无须多礼。”

  易知足本就不喜跪拜,顺势起身,但头一次相见,他也不肯失了礼数,躬身长揖道:“孚泰行行商易知足见过大人。”

  豫堃打量了他两眼,用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说道:“《铁路兴国十八条》和《国债论》在京师传的沸沸扬扬,原本以为知足是一介中年儒商,不意居然如此年轻.。。广州真可谓是人杰地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