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刺客列传 第九卷 第八十五章 负刍的怨恨

《新刺客列传》第九卷 第八十五章 负刍的怨恨

作者:世尘风 字数:3631 书籍:新刺客列传

  目送华阳夫人和华嬴公主进入了寿春城,王翦、墨舞安、蒙武、西步、嬴成、李信等人,没有一个敢回去,全部站在阵前等待。

  每个人都很忐忑,万一华阳夫人死在了城里,那么必将与楚人结为死敌,甚至嬴政都会御驾亲征。华阳夫人是华阳宫的主人,更是芈嬴两族联系的纽带,如果她有什么不测,芈嬴两族必会大乱。

  秦国不怕外敌,就怕内乱。中原列国皇宫,秦宫发生宫变的次数最多,倘若再出现此类的事情,绝对会影响秦国统一中原的步伐。

  王翦打了个手势,秦军就地而坐,没有一个人离开,都在寿春城百丈之外等着自家太后回来。以这样的姿态,向城墙上的楚人表明一个态度,一旦华阳夫人真的死了,那么就不再是围城,而是秦国不计代价的全力攻城。

  城墙上的项超等楚国将领们看的很明白,倘若秦军真的全力攻城,城破之时,必会屠城泄愤。因为是楚王熊负刍亲自将华阳夫人迎接进去的,秦人们才不会管楚国内部的矛盾,人是你迎的,哪怕是楚国嬴冉太后要杀她,那也代表了楚人的意思。

  楚国将领们私下里小声地议论,城内的各家权贵都得知了这个消息,全部用自己的方式向负刍传达一个消息。无论你与嬴冉有什么矛盾,都必须保证华阳夫人的安全,否则结成死仇,那就不是楚国被吞并的事情,很可能上升到被灭族的情况。

  对于这些,负刍比任何人都清楚。在终南山与嬴政几天的交流,两人都有种惺惺相惜的知己感。只因一个是秦王,一个是楚王,代表了各自的利益,直到一方吞并另一方,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皇族做事,都有自己的底线。华阳夫人要回家,你可以将她阻挡在外,那么她的生死就与楚国无关。可入了寿春城,那么她的安危,就必须负刍来维护。

  在华嬴的搀扶下,登上了楚王的御驾,与负刍并肩而坐。华阳夫人言道:“负刍啊,不要怪奶奶用计入城,为了回家,我已经忍耐了几十年。其实此计,本该用在嬴冉身上,哀家要让她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可惜她没来,你却来了,所以许多计谋都不想对你使用,免得你的地位受损。”

  负刍苦笑道:“奶奶骗开了城门,目的已经达到了,难道还有更厉害的计谋对嬴冉太后使用吗?”

  华阳夫人正色道:“那个毒妇,心肠太多歹毒,如果来的是她,我会跳进护城河,死在两军阵前,你觉得政儿会怎么做?”

  听到这句话,负刍身子抖了抖,那个后果真不敢想。

  华嬴吃惊道:“我们出来的时候,大王可不是这么交代的。大王说了,能进城最好,不能进就在上将军大帐等待,可没有说让奶奶死啊。”

  华阳夫人笑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哀家不可能事事都会对政儿说。如果我说了,他根本不会让我过来,胡姬丫头必会出尽一切计谋,将我禁足在秦宫。”

  华嬴眉头紧皱,抬头对负刍言道:“负刍哥哥,你是楚王,从现在开始,我和奶奶都要跟你在一起。唯有如此,嬴冉太后才没有任何刺杀的机会,除非她敢当着你的面杀我们。我死也就罢了,奶奶万万不能出现任何茬子,不然的话,两国之争就会衍变为两族之争,这个后果我们都承担不起。”

  负刍认真地问道:“华阳奶奶,嬴冉太后真的会杀你吗?”

  华阳夫人点头道:“只要给她机会,她肯定会出手。为了自己的权势,她可以用计于李园,将春申君黄歇给杀了。迫走孟姜,暗杀了两代楚王,毒死了李嫣嫣,更策划了咸阳学宫的血案。在她眼里,身边容不下权势并肩之人,秦楚已经开战,她才不会有什么顾忌,她连皇族众多子嗣都敢杀,又怎么不敢杀我这个老太婆?”

  “只是我没有想到,她居然不敢见我,难道在准备什么诡计吗?无论她要在楚宫对我准备了什么,我都要去看看的,反正我就没打算能活着回去。”

  负刍叹道:“现在奶奶与我绑在一条船上,是我将你从城外迎进来的,如果你有什么不测,我也无法安生。”

  三人在御驾上交流着,很快进入了楚宫,来到楚王寝殿。若大的楚宫,唯有在自己的寝宫,负刍才有信心保住两人的安全。其他地方,都在嬴冉的掌握中,负刍不敢让两人随便走。

  吩咐了下去,很快下人们来禀告,都说找不到嬴冉太后,这就令人奇怪了。

  华阳夫人疑惑道:“这不对,堂堂大楚太后,后宫之主,就算楚国被列国吞并,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不出面?我虽离开楚宫许多年,但是楚国内部之事知道的很多。在敌国兵临城下之时,太后都会出面,给楚国子民增强守城信心。”

  “我都进入楚宫了,就算要对我使用什么计谋,总该先见见我才对。不来见我,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她根本不在楚宫。”

  负刍听的头都大了,拼命地摇头道:“奶奶不用急,我马上传令给侍卫府,哪怕是把楚宫翻个底朝天,都要把嬴冉太后请出来。”

  华阳夫人笑道:“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我才不急,现在最急的应该是你啊。楚国权势最大的太后不在楚宫,让楚王独自面对,好像你还没有掌握财政大权吧。如果她离开了楚宫,你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劝降的话我也不会再提。”

  负刍言道:“我懂奶奶的意思。”

  立刻传令给楚宫各个机构,在宫里各处寻找嬴冉。负刍下了死令,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现在的负刍很害怕,如果真像华阳夫人猜测的那样,嬴冉太后不在楚宫,负刍就不能做事了。秦军兵临城下,四十多万守城兵力,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钱粮。而财政大权都掌握在嬴冉的手上,如果她消失了,负刍还能从哪里取得钱粮?

  华阳夫人言道:“这就是秦国与楚国的不同。”

  “秦国当年使用商鞅变法,其中给出明确的规定,财政大权只能由君王指派专门的官员掌握,后宫都不得干涉。哀家当年也觊觎过国库,不但吕不韦给我脸色看,连芈宸弟弟都不愿来华阳宫,弄的我里外不是人,只能收回成命,还要向各方保证,后宫不得干政之类的话。”

  “而楚王也使用了吴起变法,可惜变法并不彻底,许多重要机构都由后宫之人接任。楚考烈王在的时候,一直有孟姜掌握,然后是李嫣嫣,再到嬴冉。国库从来没有经过楚王之手,只能怪楚考烈王老年昏聩,留下这个烂摊子让你们接手,以你的权势,那几位不点头,你根本掌控不了。”

  “在这一点上,你就不如政儿。政儿是个多情之人,秦宫里的那些妃子,整个心都在政儿身上。她们一个比一个精明,秦宫发生那么多次宫变,都是她们搞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华阳宫的许多特权,全都交了出去。而我却怪不到政儿的头上,因为他都没有参与,只要大家不越过他的底线,全当没发生过,这就是帝王心术,平衡之道玩的比任何人都好。”

  负刍苦笑道:“嬴政的基础比我好,从小就有牧羊女亲自教导,后来又有几位秦王言传身教,传授君王之道,更有一位强势的赵姬太后。在起跑线上,我就输了一筹,只能后期奋发图强,拼命去追赶了。”

  “我能成为楚王,那也是形势所迫。楚宫里能继任大位的皇子,都被嬴冉害死了,其余的还太小,根本不够资格。如果我没有项氏一族支持,估计连楚王都坐不了,但就是这样,项氏也被我拖进了泥潭,在我和嬴冉之间处处受制。”

  华阳夫人言道:“她掌握着国库,如果给项氏小鞋穿,只需减少钱粮的开支,项家军就难受了。军方的人不怕打仗,就怕后勤补给不上,这一招掐的很准。”

  负刍问道:“这个问题,列国君主也会遇到,嬴政是怎么做的?”

  华阳夫人言道:“政儿做的很简单,后宫不得干政,只控制芈宸一人。朝上给予全力支持,私下里直接以岳父称呼,君臣感情比我还要亲。再加上润儿诞生下了皇子,赐那个孩子为芈姓,如果你是芈宸,岂会有二心?那还不是政儿想做什么,芈宸就做什么了。此事政儿当朝宣布,那个孩子未来会接芈宸的职位,继续掌管大秦国库。”

  负刍惊讶道:“芈嬴两族关系再亲,随意地改换姓氏,皇族的老人们没有反对吗?”

  华阳夫人叹道:“这就是政儿的高明之处,借着各种微妙的形势,逐一地让皇族不敢开口反对。”

  “比如说我,此事对芈氏益处这么大,我当然第一个会点头支持,芈氏族人全体拥护,什么人都可以反对,唯独我芈氏反对不得。然后就是嬴氏,顺利地劝晨曦入宫,夏姬姐姐当然要给他这个面子。然后就是商公,商公犯了那么多错,他也没有置换嬴氏新的族长,商公岂敢反对?”

  “最主要的,还是赵姬。赵姬坐镇甘泉宫,手中可是实打实的几十万戍卫军兵权,皇族还敢与她唱反调?再加上她在嬴氏内部影响力最深。只是给一个孩子赐姓,还是芈氏之姓,又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别人还敢为了此事,得罪这么多人。”

  “只要政儿同意,我们三位太后点头,下面的人就安心做好自己的臣子本份,执行就行了。”

  负刍深深地感叹道:“秦国虽然有三位太后牵制,但是嬴政的借势,玩的确实漂亮。可我没有他那样的能力,他能与你们三位太后保持长久的感情,而我却不行。嬴冉时时刻刻都想要罢免我的楚王之位,到了我这一步,不争就会死,没有任何转还的余地。”

  “如果秦楚之战没有爆发,很可能楚宫会发生一次宫变,从而确定我能不能坐稳这个位置。”

  华阳夫人嘲讽道:“你是她选的楚王,既然选你,却总想着罢免,那只能说她的大局观太过狭隘。我们秦国三位太后,私底下没少暗斗,但再怎么斗,都留有余地,那就是不能动摇政儿的君王之位。这是我们的底线,谁敢越过,那么必定联手,将另外一人打压下去方能罢休。”

  “因为君王不是那么好确立的。一旦确立,除非君王自己老死、病死,否则我们都不能提罢免之事,谁提就打压谁。就算到了今天,赵姬也不信我和夏姬,甘泉宫的兵权被她牢牢掌握在手中。哪怕是选择继承人,也只选宫外的零羽,而不敢用秦宫的人。”

  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这些君王心得,令负刍眼界大开,许多权谋完全可以在楚宫使用。嬴冉权势再大,她也只有一个人,而负刍不同,他不但有项氏一族支持,朝中许多权贵是芈氏人,这些都可以利用。

  只要处理得当,负刍也可以像嬴政那样,通过各种借势,逐步地蚕食嬴冉的权力。

  正当负刍信心大增之际,手下人传来一个消息,不知什么时候,嬴冉太后和昌平君出了楚宫,去向不明。

  听到这个消息,负刍猛地站了起来,怒声道:“果然被奶奶猜中了,嬴冉居然真敢私自出宫,连我这个楚王都不知道,真是该死。”

  华阳夫人突然急声道:“负刍,你不能急,更不能慌。现在你要做的,就是立刻封锁宫门,对所有人下噤口令,然后亲信去查验国库钱粮。此事万万不能传到军中,一旦走漏了消息,军方发现没有后勤补给,很可能引起哗变。”

  “军人在前方打仗,君王居然给不了粮食,士兵们会怎么想?就算他们再拥护你,但是连饭都吃不上,那还不得造反?”

  负刍怨恨地言道:“传本王口谕,封锁宫门,所有人下噤口令。”

  随后又嘱咐手下的心腹,立刻去国库清查钱粮。查的很快,只是半柱香的时间,就回来告诉负刍,国库钱粮不翼而飞,没有一点库存。

  听到这个消息,负刍瘫坐在座位上,心里对嬴冉的怨恨达到最大化,却憋在心中说不出口,就差没吐出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