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就是虫群 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了个尾巴?

《我!就是虫群》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了个尾巴?

作者:金针春卷 字数:1828 书籍:我!就是虫群

  俺来,不是为师弟而来,而是为了江湖义气,如果自己人也闹意气,岂不是只招来外人冷笑。”

  钟海平忽抬起头,目视柳剑吟道:“柳兄,这不是意气之争,这……”柳剑吟未待他说完,已急地答道:“俺知道这是丁剑鸣糊涂,怪不得武林朋友猜疑。但像俺师弟一样的,在今日江湖之上,恐怕尚不止一人吧。如果一律视为敌人,岂不是分薄了咱们力量?”说到此处,钟海平忽又倏然起立,话锋咄咄逼道:“柳兄既谈到不要分薄咱们的力量,那么聚集了力量必当有所用处。柳兄,可有为恢复故国衣冠,为汉族扬眉吐气之想么?”

  话锋逼来,单刀直入,柳剑吟可迟疑了好一会子,不敢接过话碴。二十余年来,水泊隐居,他可只是想到,要保持武林侠义的气节,还未曾想过怎样才能推翻清廷。

  他兀立多时,半晌不语,好一会子,才缓缓地说道:“只凭我们这些江湖上的朋友,就济得了事么?胡虏入关二百余年,根深蒂固,近几十年来,还加上洋人的帮忙,我们能动得他么?”

  于是钟海平缓缓道出独孤一行之意:先将江湖上的秘密会社联结起来。这些会社,本来是明亡之后一直遗留下来的,他们的宗旨是“反清复明”,可是年深日久,又经清廷压制与笼络双管齐下的措施,不少会社中人已忘掉本来宗旨,或者是销声匿迹了。因此武林中有志之士,就想再使这些秘密会社,联结起来,振作起来,再谋扩大,如果能在农村立得住足,走李闯王洪秀全的路,未必倾覆不了清廷。

  柳剑吟细细咀嚼了这些说话,忽地双目凝视着钟海平道:“钟兄说到江湖上有志之士,有此雄图,敢问究是谁人?柳某不知能否相见?”

  钟海平哈哈大笑道:“柳老英雄,此人你不但已曾相见,而且已经交手,斗了半夜,难道你还不知是谁吗?”

  话已说开,柳剑吟自是恍然大悟。当下钟海平就将独孤一行其人其事,与柳剑吟细细谈说,柳剑吟急问独孤是否在此,可否即邀来同作长夜之谈。

  钟海平捻须微笑,双指频敲桌面,得得有声,边笑边说:“不打不成相识,也只有独孤一行才能接住老兄的招,也只有柳兄才能敌住此老的擒拿掌法,这真叫做惺惺相惜,怪不得老兄要急于求见了,但,他现在可不在这儿,他大约就要回辽东去了。”

  柳剑吟骇然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个说法。”于是钟海平便道出独孤一行的意思。原来钟家所在地的“三十六家子”虽然荒僻,但到底是离承德不远,而承德又是清廷设立行宫之处,胡虏耳目众多,如邀武林群雄相聚,实有不便。因此独弧一行的意思是他先回辽东伊兰三姓黄沙围的地方,请钟海平与柳剑吟谈得“入港’后,请柳剑吟、钟海平出面,代约关内各派中掌门人物与有志之士,到辽东一谈,而他也需先回辽东稍作布置。

  云开见月,事件大明,但这次是轮到柳剑吟作深深的考虑了。他不敢即答,也不能即答,这事情需要冒好些风浪,他也不是害怕。但他颇有所顾虑,他绝迹江湖已有二十多年了,各派中人,虽然以往彼此交情甚深,但二十多年不见,怎敢立谈大事?

  钟海平也料到他的意思。但他却认为如有柳剑吟出面,大家总不能不卖个面子,而且即有阻碍,事情也易办得多。他还特别要柳剑吟去见梅花拳的掌门人,柳剑吟又问这是什么缘故?

  钟海平道:“柳兄住在山东,难道连梅花拳近年发展的情形都不知道吗?梅花拳又有一名叫做义和拳,近年来组织了一个叫做义和团的,非但在山东很有势力,就是在北五省也很有势力呢!”

  柳剑吟道:“俺在水泊里,闭门封刀,二十几年来从不涉江湖,外面事情,也不大了解。不过有时旧时朋友来访,也常听得谈起义和团的事,说起来倒象很有办法的样子,听说只在平县八百六十余庄,拳厂就多至八百余处。又听说以前的梅花拳掌门人姜翼贤死后,他的儿子能为平平,不足以服众,倒是有一后起之秀叫做朱红灯的,被推做掌门,义和团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可是?”

  钟海平道:“可不正是?不过谈起朱红灯嘛,人物倒是一个人物,只是他做的事情却很不简单,我和独孤老兄谈起,也不知要怎样联络他才好呢?”

  于是钟海平详细和他谈起义和团的事。其中有些是柳剑吟已经知道的,有些则是柳剑吟还不知道的。原来义和团是白莲教别派八卦教的一个小派,说起白莲教,可要直溯至元未之时,那时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奉“教主”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起义,林儿称“小明王”,朱元璋也是起义军首领之一,后来他赶走了蒙古人,所建立的朝代就叫做明朝。朱元璋虽然是白莲教起义军中的一个小首领,可是他做了皇帝后,也是极力压迫白莲教的。明末时白莲教又称白莲会,蔓延至山东、直隶、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省,教主王森死后,他的儿子王好贤和教徒徐鸿儒,曾经结集过二百万人,反抗明朝,虽然没有成功,可是势力已很深入民间了。

  到了明亡之后,满族入关,清廷对汉人专制暴虐,在满清嘉庆元年,白莲教首领刘之协就提出“反清复明”、“官逼民反”的口号,发动过大起义,旗帜衣服全用白色。嘉庆十六年,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天理会(即八卦教)起义,震卦教首李丈成、坎卦教首林清,曾联合攻袭北京皇宫,图谋夺取直隶(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允许成事后公众每人得分地一顷,事虽不成,已震撼了全国。

  这样一直到光绪年间,白莲教以及它的各支派都是在秘密活动中。朱红灯就是白莲教别派八卦派中的一个小首领,他从姜翼贤习技,到姜翼贤死后,做了梅花拳的掌门,就组织起义和团来,而梅花拳也就因此又称义和拳了。朱红灯是山东曹州人,他自称是明朝后裔,开头揭的也是“反清复明”的旗帜,并且倡言他们练的是“神拳”,练起来有神仙帮助,可以刀枪不入,枪炮难摧。这话自然骗不过识者,可是却也很有一班人相信呢。

  钟海平一路叙述义和团和朱红灯的历史,叙述至此,柳剑吟突地面现诧异之色,倏然起立,问钟海平道:“我正是要问你,既然朱红灯的义和团揭的是‘反清复明’的口号,怎的清廷又不禁止他们?而且反许他招收‘拳民’,只连平县就有八百多间拳厂呢?这倒是什么缘故?”

  钟海平又得的一声,指头猛击桌子道:“我说的不简单就正是在此了!老兄谅也知道近年来洋人闹得太不像样子了,义和团就渐渐从‘反清复明’变为‘扶清灭洋’了。”

  列位看官,说起义和团这一历史事件,内容非常复杂,在下只能简单地先在此交代几句。义和团的成立与其后的“暴动”,都与列强的侵入中国,不可分割。由“义和团暴动”引出的是“八国联军入北京”,当时联军的统帅是德人瓦德西氏,但当时德国有一张报纸就这样指出过:“义和团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所激起的必然的运动。”这话真是一语中的。

  原来在公元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闭关自守的门户,给列强坚船利炮打开,骑在中国人头上的除了一个满清政府外,又多了一批洋人。而给当时中国人最尖锐感觉的又是外来的教士和“吃教的”,本来基督教的教义是“待人如己,劝人行善”,这主张确是不错。可是在当时许多败类,混人教会“吃教”,那就引起民愤了。就是当时清廷的“总署遵议教案章程奏”里也说:“入教华民大率败类,一经入教,鱼肉乡民,教士每依为心腹,恃作爪牙,一遇斗殴,必相袒护,数十年来总理衙门所办教案,从未见教士责罪教民之事。”当时人李东玩的“传教论”就更说得具体了:“以教中为通逃教的莠民、罪犯、讼棍、地痞之流,得教士之包庇,更胆大妄为,作奸犯科,无所不至。或乡愚被其讹诈,或孤弱受其欺凌,或强占人妻,或横侵人产,……或因小故而殴毙平民,种种妄为,几难尽述。”

  就是在这样情形下,朱红灯的“义和拳”为了要在农村发展,就很自然的要保护平民,抵制官吏和当时那些教堂的横暴,这样平民也就纷纷参加,清廷一看不对,唯恐义和团扩大为反满清的叛乱,觉得不如利用他们来排外,以消灭其反政府的情绪,于是山东巡抚颜贤就取得西太后的同意,出告示承认义和团为民间团社。于是本来是清廷视为眼中钉的白莲教一个支派的“义和拳”,就暂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而朱红灯也就从此把“反清复明”的口号改为“扶清灭洋”。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扶清,却是主张要站在和清廷对等的地位去“挟”它,而不是给清廷做奴才。这样的策略,自然是一个错误,但就整个历史事件有来、他们的行动还是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的意志的。

  可是这件事情在当时江湖上以“反清复明”为志的“秘密会社”中,却引起了一些混乱,这是他们思想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义和团”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说它不对,它又确有值得拥护的地方;说它对吧,它却又是要“扶清”的。独孤一行也是因此大伤脑筋,但最后他还是决定去联络了。因此他请钟海平去问柳剑吟的意思。因为柳剑吟既在山东,而和梅花拳(亦即“义和拳”)的前辈又很熟。

  夜风呼呼,暗云低垂;柳剑吟听了钟海平的话,也不禁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