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狮咆哮 第八百七十三章 克莱因的回归(2/3)

《机狮咆哮》第八百七十三章 克莱因的回归(2/3)

作者:五对轮 字数:2674 书籍:机狮咆哮

  温宝裕听得我如此说,抬起头来,先是愣了一愣,但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他也不由自主地苦笑了一下:“抽屉是空的。”

  我挥了挥手,也不知再说甚么是好,温宝裕又咕哝了一句:“要是没有人在不断收拾的话,真不能令人置信,我相信这屋中的一切秘密,陈长青一定是知道的。”

  我定了定神:“或许根本不是甚么秘密,譬如说,有一些人定期来收拾屋子,而你恰好没有遇到,这种琐碎的事陈长青自然也不会对我们说。”

  温宝裕作了一个鬼脸:“这里每一样东西,都是价值极高的古董,会随便交给人来打扫?”

  我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说法不是很能成立,所以没有再说甚么,退出了书房之后,来到了通向地窖的楼梯口,也有一道锁著的门。

  温宝裕在门前,用口咬着手电筒,在一大串钥匙中找著适合的钥匙,我背对着他,无目的地用手电筒扫来扫去。这一翼的底层和地窖,也都没有通电,可知是根本不准备使用的了。

  如果有人来打扫,那非在白天进行不可,若是点汽灯或用手电筒,那未免太麻烦了一些,弄坏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当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忽然又想到,现在已将近午夜了,我们到的时候,天色已黑,屋子中自然漆黑无光,但如果是在白天呢?这屋中只怕也光亮不到甚么地方去,因为光源并不是太足。而且,没有电也罢了,何以屋中到处都未见有灯?甚至连烛台也没有?

  一想到这里,我向前走出了一些,以便抬头看大厅顶上的情形,在左翼的大厅正中,是一盏很大的水晶灯吊著的,用的自然是电。

  那么,这里自然应该也有吊灯,就算是燃点蜡烛的,也应该有,住在这屋子里的人,总不能一到晚上就不用灯火的。

  但是,当我看到大厅的顶部之际,我不禁呆了一呆,天花板上一样有着水圈似的花纹,但是在正中部分,根本没有吊灯,别说大吊灯,连小吊灯也没有。而且在大厅的各个角落,甚么灯台都没有。

  我在那一霎之间,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感觉,正在这时,突然,温宝裕的一下惨叫声传了过来。

  我听到的不是“惊呼”声,而真正是“惨叫”声,而且,肯定是由温宝裕发出来的。我大吃一惊,疾转过身去,在那一霎间,思念电转:他刚才在开门,我走了开来,他一定是打开了通向地窖的门,走下了楼梯,而且在地窖中看到了甚么,所以才发出了这样的惨叫声来的。

  那不消说,他看到的情景一定是令他吃惊之极的了。要知道,他并不是没有甚么见识的人,他到过南极,在不知多少年前形成的冰洞之中,见到过许多可能是地球“上一代”留下来的怪物。

  我一面想着,一面已向前飞奔而出,就在这时,看到温宝裕也飞奔出来,恰好和我迎面而来,他竟连手电筒也丢掉了,我一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臂,发现他的身子在剧烈地发著抖,双眼睁得极大,口也张得极大,伸手指著通向地窖的楼梯,连呼吸也几乎闭住了。

  我用力摇了一下他的身子:“别大惊小怪。”

  温宝裕发出了一下十分怪异的声响,颤声道:“你……你……说……中……了……”

  那四个字的一句话,他分成了四截来说,我根本听不明白他在说甚么,在这样的情形下,多问也没有用,最好是自己去看看。

  我立时扬起手电筒向前走去,温宝裕紧拉着我的衣角,仍不免有点发抖,跟在我的后面,又说了一句:“你说中了。”

  这次他虽然一下就说了出来,可是我仍然不明白是甚么意思。

  到了楼梯口,发现下面有点光亮,那自然是温宝裕掉下的手电筒并未熄灭所发出来的。

  我急速向楼梯下走去,温宝裕仍然紧拉着我的衣角,他显然有点不想下去,所以拖慢了我下去的速度,但是我只下了十几级楼梯,转了两个弯,已经看清下面地窖中的情形,一看之下,我虽然不至于发出惨叫声,但也真正呆住了。

  也在那一霎间,我明白温宝裕那句“你说中了”是甚么意思了。

  手电筒光照射得到之处,在地窖之中,竟然是排列得相当整齐的一具一具的棺木。

  手电筒的光芒,由于电力消耗大多,本来已近于昏黄,地窖的空间又大,照上去只是昏蒙蒙一道弱光,那些棺木,看来大得出奇,棺木造成的阴影又摇幌不定,棺木上的油漆,泛起一种幽秘暧昧的光芒,那情景实在是阴森可怖之至。难怪温宝裕算是胆大了,在一见之下,也会发出修叫声,掉了手电筒逃走。

  我刚才曾戏言陈长青的列祖列宗全在地窖下面,原是一句玩笑的话,想不到竟然说中了。

  棺木和死亡有直接的关系,每一个人自小就根深蒂固地在思想上有着棺木和死亡,鬼魂的联系,所以一排排静静放在那里的棺木,虽然没有任何怪异,总会给人极不舒服的感觉。

  我在呆了一呆之后,己完全定下神来,而且,在刹那之间,我已想到是怎么一回事了。

  一想到是怎么一回事,心情登时轻松起来,温宝裕还在我的身后拉住我的衣角,可是他又不是完全躲在我的身后,而是还在探头探脑向前看着,一副又紧张又好奇的神态。

  我伸手在他头上拍了一拍,道:“好啊,见了几十具棺木,就惨叫着弃甲曳兵而逃,你这算是甚么冒险家。”

  温宝裕苦笑:“这种情景,你见了能说不害怕?”

  我“哈哈”大笑了起来:“怪是怪了一点,也不必吓成那样,你知道这屋子分成两翼的原因了吗?左翼是住人的。右翼根本整个是一座陵墓。”

  温宝裕声音之中,充满了疑惑:“陵墓?哪有这样子的陵墓?”

  我笑了笑:“就是有,在菲律宾,富有的华侨就在祖先的陵墓之上,建造华丽的房子,虽然不供人住,但是甚至连现代化设备也应有尽有,目的自然不是表示他们对先人的尊敬,而是炫耀财富,不能说是一种正常的行为。有一次我曾去参观过一个那样的‘墓园’,就曾不客气地指出,在一个这样贫穷的国家作这种豪举,那无疑是在为他们自己建造陵墓。”

  温宝裕听了,才长长吁了一口气,点头:“我也在报章上看过有这么一回事……怪只怪你刚才说了那些话,所以才害怕的。”

  我笑着向下走去,他跟在后面,已不再牵我的衣角了,走到下面,把手电筒拣了起来,那手电筒掉在地上时,还是亮着的,可是跌下去的时候,不知踫坏了甚么地方,一拿起来,反倒熄了。温室裕摇晃拍打着,也没有再亮起来。

  只有我手中的一只手电筒,光线自然更加暗淡,我四面看看,粗略数了一下,竟有上百具棺木在,一色的黑漆,漆工极好,那是经年累月,一层又层加漆加上去的结果。棺木的形制是中国南方式的 南方式形制的棺木,甚至还讲究线条美,看起来有一种庄严感,一头比较高翘,有类似建筑物上的飞檐的装饰。

  我只看了一下,便觉得这许多棺木在一起的情形,固然不容易见到,可是这里却另有一种怪异之处,就是所有的棺木,都没有灵位,另外也没有甚么灵龛之类的物件在。

  那也就是说,这些棺木中如果有尸体的话,除非是极熟悉当时排列的人,不然,很难辨认出棺木中放的是甚么人。

  而且,为甚么棺木只是放在地窖中而不埋在地下呢?中国人似乎没有这种丧葬的习惯,只有西方人才有。欧洲几个大教堂中,石棺是放在地面上,再加上石像以供人凭祭的,中国人有这种情形的极少。

  我心中正疑惑时,温宝裕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笑了起来,用手拍着他身边的一具棺木:“我真是自己吓自己。这些棺木全是空的。”

  我向他望去,他已完全恢复了正常,指著棺木:“看,上面没有牌位,如果葬了人,一定有甚么某公某某之灵的字样,所以这些全是空的,我看这一边也不是陵墓,这里那么多棺木,都是搜集品。”

  我不禁笑了起来:“你胡说甚么,哪有人搜集棺木的?”

  温宝裕道:“难说得很。”

  他一面说,一面用力去抬他身边那具棺材的盖子,可是却抬不起来,他转过头。示意我去帮他一下,我摇著头:“小宝,你的观察力还不够详细,你仔细看,就可以发现棺盖是钉上的,虽然钉上之后又曾加过漆,但是还是有痕迹可以看得出来的。”

  我用手电筒照向棺盖的边缘,温宝裕低头去看,又用手摸著,笑了起来:“果然。”他迟疑了一下:“那么,怎么辨认在里面的是甚么人?”

  我摇头:“想来总有方法的。”

  温宝裕长长吸了一口气:“这些全是陈长青的祖上?”

  这是我刚才戏言时的假设,现在看来,也可以成立,所以我“嗯”了一声。

  温宝裕在一个一个棺材中走着、抚摸著、拍打着,口中喃喃自语:“他家里祖宗倒多,到了他这一代,怎么只有他一个人了?”

  然后,他忽然有所发现似的转过身来:“不对,我认为这些棺木之中并没有死人,只是放了不知甚么需要隐秘收藏的东西,那边屋子中有得是工具,我们弄开几具来看看?”

  我吃了一惊,这小子真有点无法无天了,忙道:“万万不可,惊动他人的先人骸骨,那是极大的一种侮辱。”

  温宝裕居然纠正我的话:“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