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幕降临 第九十一章 安抚(上)

《铁幕降临》第九十一章 安抚(上)

作者:仲夏雷暴夜 字数:2992 书籍:铁幕降临

  海警船兵临南门城下的时候,班学和吴石芒正带着一连的弟兄,收拢水师营的俘虏,还有大大小小的几十艘战船。

  水无痕带着其余两个连,已进入镇海,正在接管控制县衙、守备署、学宫等处。

  丁昌谷在西门被守城兵丁裹挟投降了明军。白宝湘一上岸,就在水师营中召见了他。

  营内营外全是身穿迷彩服装的官兵,唯独白宝湘头戴平翅乌纱帽,身穿云鹤绯罗袍,腰间还扎了一条玉带,一身大红的明朝一品公服,坐在那儿显得气度相当非凡。

  这可是真正的大明一品公服,不是那草台唱戏的戏服。

  丁昌谷饱读诗书,见识不差,他一眼就看出白宝湘身上的衣料不凡,与故纸堆中的记载并无二样,看来真是大明朝回来了。

  丁昌谷虽然身上还穿着满清的官袍,头上的顶戴早就不知扔到哪儿去了,头上的辫子也被明军减去。他神色有些苦涩,走上前去一揖到地,“降臣丁昌谷拜见监国大人。”

  白宝湘忙伸手扶起,笑道:“丁大人既已弃暗投明,那就是一家人了。”

  看丁昌谷一番唯唯诺诺的样子,白宝湘继续说道,“大明自海外归来,秉承天命,讨伐鞑虏,恢复中华。此次攻略镇海,于百姓多有冒犯,三把大火,难免伤及许多无辜。我这就委任大人暂时充当一段时间的镇海知县,安抚地方。”

  “敢不效命!”丁昌谷面色十分平静,他心说自己只是暂时维持,等局势平静下来,他这知县自然是做不长了。

  “我们是要退回定海的,可以说五年之内,浙东不是我们现在的目标。”白宝湘知道丁昌谷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于是就稍稍解释了一下,“夺取天下,必须高筑墙、广积粮。而浙东紧挨江宁、上海,势必成为满清、太平军、洋人三家逐力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让开这片是非之地,另辟他径。”

  听完白宝湘的解释,丁昌谷方才有些惊愕,明军竟然要后撤,而不是乘胜前进,那明军的他径是哪里。

  “来,认识一下,这是我们的浙东安抚使吴石芒,你受他节制。”

  看到丁昌谷有些发愣,白宝湘直接唤来一连指导员吴石芒,让丁知县配合吴石芒,把安抚浙东这一片地方。把招贤榜在城内城外贴起来,根据先前拟定的计划,把官仓内的物资该放给百姓的,发放给百姓,该搬运回定海的,搬运上船!

  “丁知县,请吧!”

  吴石芒还在那里琢磨,明军不要浙东,只想割据定海吗,还是想做流寇?定海格局太小,流寇没有前途,我该怎么办呢?

  吴石芒的呼唤,让丁昌谷惊了个神。

  罢了!自己是失地之人,既然已经从了贼,头上的辫子也被剪去,回到大清那儿就是死路一条。既然没法回头,那就只能是真心实意的为大明卖力啦!

  镇海县丞佛智是旗人宗室,明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自己的府内。

  一听说,守城兵丁全都投降,明军已经入城,佛智府内的奴仆、杂役全都慌了神,要知道自己侍候的这主可是正儿八经的满人。

  “快跑吧,明军要为崇祯爷报仇,满人府内鸡犬不留。”

  一说到跑,满府鸡鸭鹅全跑了个精光,只剩下佛智和他的妻妾。

  佛智从厨房找了把切菜刀,也准备学习崇祯先杀了自己的妻妾,再自行了断。

  但看到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抱在一起,哭得像个泪人似的。佛智心软了,实在是下不去手。转头想自寻短见,用刀轻轻的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很疼吧?!

  手一软,咣当一声,菜刀掉到了地上。

  就在他刚想把刀重新捡起,明军在带~路~党的带领下,冲进了他的府内。

  佛智和他的妻妾关在房子里,两个美娇~娘一边一个抓着他的胳膊就是流泪,让他心烦不已。

  “哭什么哭,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咱们死在一块,那也是好事!”

  看到佛智乱发脾气,两个女人缩到了墙角。

  这时候,“咣当”一声,门开了。

  两个战士从外面进来,“县丞大人,请吧!”

  听到一声请字,佛智嗷的一声,“我不去!”躲到墙角,与两个女人抱到了一起。

  “是好事,不是坏事!”

  战士好说歹说,硬是把佛智拉了出来,押往镇海南城方向。

  一路上,只见每个街角、桥头、十字路口都有两三个身穿花花绿绿衣服的兵丁,手里拿的全是火枪;镇海民众慌乱失措的情绪还没有消散,家家户户门窗还是紧闭着;县里面的衙役沿街敲击铜锣,宣读安民告示。

  佛智被押着经过,看到这些差役全然不理自己,有些愤愤。

  他脖子一梗,“张二狗!你过来。”

  “县丞老爷!”那被唤作张二狗的差役停止了宣讲,站在那里没动,脸色有些讪讪。

  “我呸!平常看到老爷,点头哈腰的,今天剪了辫子,就假装不认识老爷了?!”

  “给我老实点!”押送的两个战士有些好笑,在佛智脑袋上啪的就是一下,就把佛智拉走。

  佛智被带进了位于镇海南城的武庙,这里已经被明军占用。

  武庙大殿平台前面的空地上,摆了好多椅子板凳,上面几乎已经坐满了人。

  镇海城内等凡是入了学,有点文名;开了店铺,有点财气,一个个全被招到了武庙,乡绅大户、童生秀才举人一个不落,其中许多人是被身着迷彩的战士给强行请来的。

  这好几百人坐在椅子板凳上,个个都缩着脑袋,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道吉凶祸福,整个空地充满了茫然、虚脱和彷徨的情绪。

  丁昌谷站立在平台上面,他看到佛智被带进来,就笑呵呵的招手,指着最前面的一个椅子,“佛智老弟,这里还有一个空位。”

  佛智走到前面,声音发涩,“原来县尊大人已经从了~~~”

  说了一半,佛智说不下去了,他看到自己旁边坐着的典史唐以德、教谕周宝琛、训导赵祖基,以及巡检汤廷桂、庄镐、魏景珩等人头上的辫子也都剪去,声音顿时低沉了下去,闷没在嗓子里。

  看到人员全部到齐,丁昌谷隆重请出吴石芒。

  吴石芒还是一身迷彩服装,他对着台下众人拱拱手,“诸位地方贤达,本人不才,忝为大明浙东安抚使。我大明今日初到镇海,行军打仗,难免骚扰地方,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众人皆说不敢。

  吴石芒继续说道:“满清鞑虏原本塞外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我皇明运衰,暴力劫夺,伪定一时。鞑虏外不能御侮,内不能安民,华夏大地饱受苦难。今我大明王师,自海外归来,吊民伐罪,立誓要诛灭鞑虏,恢复中华~”

  吴石芒咬文嚼字刚说到这里,下面就有人叫了起来,“屁话不要说了!”

  城外山上熊熊的大火映红了佛智的脸庞,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是满人,你们是明朝鲁王余孽,咱们势不两立。快给爷来个干脆吧,爷要是哼一声,就不算好汉。”

  佛智听得吴石芒不停的数落满清鞑虏,旗人二杆子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反正自己是要被拿来斩首立威的,横竖是个死,与其担惊受怕,还不如早点一了百了。

  马上就有两个战士把佛智摁了起来,嘴巴也给堵上。

  场地顿时有些乱,丁昌谷连忙喊道:“肃静!肃静!”

  吴石芒指着佛智说道:“想死是吧,先看看布兴有的下场。”

  一副担架从会场外被抬了进来,担架上还盖着一块白布。

  会场里面立即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的眼睛全凝聚在担架上。

  担架被抬到前面,放在佛智脚下,白布一掀开,一个烧焦的人形映入佛智的眼帘。

  周围人一阵惊叫,“布兴有!”

  “是布兴有!”

  “布兴有终于死了!”

  “布兴有你也有今天吗!”

  布兴有带领广东海盗在浙东沿海劫掠商船、勒索商铺、掳掠人口、私刑勒赎,干尽了数不清的罪恶,满清水师黯弱,官府也只能予以招安,好言安抚。地方百姓对此无不咬牙切齿,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看到布兴有落得如此下场,会场内众人无不欢欣喜悦,对明军的强悍也深有感悟。

  没错就是布兴有,看到这张没完全烧毁的脸部,佛智还依稀可以分辨出,这就是布兴有。看到曾经和自己把酒言欢的布兴有,现在成了一堆焦炭,佛智一吓,刚才的豪情早就到了九霄云外,两条腿直打哆嗦。

  “大明不会行妇人之仁,城外三把大火可以作证我们反清复明的决心。”吴石芒手一挥,让把担架抬走。

  招宝山上的大火还在熊熊燃烧,坐在这会场上,众人都能感受到火舌卷动草木发出的噼里啪啦声响。

  看到会场安静下来,吴石芒继续说道:“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定海万人同归一域,这些都是我们汉人的血泪。但我们不是草寇反贼,我们是大明王朝,讲究‘仁义礼智信’,不会胡乱杀人。

  我们是反清复明,并不是一定要诛灭所有满人。汉人中有洪承畴、孔有德、吴三桂这样的败类,满人中也有对华夏有贡献的英雄豪杰。十多年前抵御英咭唎夷人入侵,督战镇海、殚竭血诚、以身殉国的两江总督裕谦,英勇抗英、为国捐躯的镇江副都统海龄,这些都是满人中的英雄,我大明朝对这些英雄也甚为赞赏。

  孔子有云,入夷则为夷,入夏则为夏。大明并不仇视满人,只要他们愿意归附华夏正溯,朝廷就视如子民。”

  听到这话,刚刚有些平静的会场顿时叽叽喳喳起来。

  吴石芒提高了声调,“不过你当众咆哮,扰乱会场,其罪难饶。本大人就剪去你的辫子,以示惩戒。”

  战士剪去佛智的辫子,手一松,佛智立马瘫坐在椅子上。

  吴石芒也不理下面人的交流,“你现在给我好好的坐在下面,实在想去死,有两个方法,一是继续骚扰会场,本大人就成全你;二是等回去之后,再自己抹脖子。”

  看到佛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会上不少人发出了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