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幕降临 第十四章 锦衣卫总部

《铁幕降临》第十四章 锦衣卫总部

作者:仲夏雷暴夜 字数:3116 书籍:铁幕降临

  北京东岳庙,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内长着一颗大槐树,高大的树木上插着一个奇怪的铁枝条,这是无线电收发用的天线。

  早晨八点半,院子里一间房屋内响起了一连串嘀嘀嗒嗒的声音。

  无线电波在空中飞速的传播,电波很快传到了一千多公里外的台湾基隆。

  台湾,基隆湾。

  旭岗山山顶最高处架设了几个高大的天线,山顶周边将近二十公顷的坡地被一堵高大的围墙围绕着。开在围墙上的大门正对着基隆湾。

  围墙里面葱郁的树木遮天蔽日,环境十分幽静。林荫下面,是十几幢坐落有致的大房子。围墙四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所有岗哨全是迷彩军服,绿底红边领章。

  绿底红边领章是锦衣卫最新的服饰标志,这里就是建成快有一年的大明锦衣卫总部机关。

  穿越团队原是一个精干的组织,王谢堂领导的锦衣卫的工作范围很大,就好似原时空老毛子的内政委员会,治安、政保、反特、审查、保密等等,几乎与安保相关的内容全归锦衣卫负责。

  控制台湾之后,穿越团队对锦衣卫的工作职能进行了减负。

  明确锦衣卫为执委会的直属机构,一是负责针对敌对势力的谍报活动;二是负责保卫穿越人员的安全。

  公共治安管理,包括预防制止和侦查犯罪、户籍管理和外国人出入境居留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等职能,全交由新组建的公~安部负责。

  原锦衣卫办公室主任,指挥佥事杨爱国,被任命为公~安部部长。

  杨爱国是初级指挥学院毕业,后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当过营一级教导员,后转业到某地刑侦大队任侦查员。他思维缜密,有一定策划能力,为人比较腹黑,处事相当冷静。

  执委会调来马嘉义作为王谢堂的副手,与陈御、傅白尘、文武贝等人一同组成锦衣卫的领导机关。

  马嘉义是在长江局开始情报工作,后又带队去欧洲干湿活,除掉了威廉四世。对自己成为锦衣卫二号人物,他表现得很平淡,内心却是一阵狂喜。

  他深知,锦衣卫这种缺少制约和监督,权力高度集中的特务机构,不可能长期掌握在一个执委会委员手中,否则会很容易让人恐惧“特务政治”。

  锦衣卫未来也许还会继续拆分,独立出国家安全局、军事情报局之类的机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机构组织中,绝少不了自己一个老大的位置。

  锦衣卫总部下属五个处。

  马嘉义兼任一处(情报处)处长,负责侦查谍报工作。

  陈御担任二处(政治保卫处)处长,负责穿越干部的安保工作。

  傅白尘为三处(行动处)处长,专门负责干湿活。

  文武贝为四处(技术处)处长,技术处负责分管、储存、维护各种技术装备以及进行技术侦查活动。

  文武贝是广东人,电子科技大学高材生,穿越前为IT公司工程师,也是一个伪军迷、伪机械师、伪推理专家。他是锦衣卫的老人,穿越后一直在总部从事技术工作。

  方耀为五处(总务处)处长。总务处其实就是锦衣卫的司令部、后勤部,总部的日常事务、人员训练、物资保障,都归总务处负责。

  方耀原是锦衣卫镇抚使,也是王谢堂的得力干将。

  锦衣卫总部机关去年连续办了三期政保学习班,培训锦衣卫急需的侦查、保卫、机要人员,这全是由总务处一手负责的。

  方耀为锦衣卫设定的门槛很高,选拔标准相当严格。

  一是年龄必须在16岁—20岁之间。太小过于幼稚,太大了思维已经定型。

  二是必须是粗通文墨。读书太多,中毒太深;不识字,需要从头培养,两者都不合适。

  三是必须是复兴青年团员,受到满清的欺压迫害,跟随穿越团队半年以上,属于苦大仇深的类型,对穿越团队怀有深厚的感情。

  最后,还得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记忆力出众,相貌平常,性格表现为内向、平和,没有不良习性的人员,才能进入到政保学习班,成为锦衣卫的后备力量。

  技术处电讯科是一个偏僻的小院落。

  楼内房间里是一排排的桌子,桌上整齐摆放着一部部的电台。

  收报员、发报员、传送电文的内勤……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人很多,却不乱,没有一丝喧闹,只有嘀嘀哒哒的电报声。

  年轻的程红玉轻松自如的坐在电台前面,脑袋上套着耳机,侧耳聆听着远方的无线电信号。

  程红玉是锦衣卫政保学习班的第一批学员,虽然才16岁,她在电讯科已经是老人。

  早上八点,程红玉刚刚接收了江南几个情报站发来的一串电文。这会儿,与北京的联系时间又到了。

  “嘀嘀嘀嘀哒哒哒哒哒哒嘀嘀嘀哒哒嘀嘀嘀嘀嘀……”

  程红玉认真聆听每一个信号,右手不住的在电报纸上写着一个个的数字。

  4035

  2594

  ……

  穿越团队的无线电电讯联系,仍然采用的是后世国际通用电讯语言——摩尔斯电码。

  锦衣卫各个情报站与总部之间的联系,先是把电文加密,然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出版的《标准电码本》,把加密电文中的每一个汉字,翻译成四位阿拉伯数字,然后通过摩尔斯电码发出去。

  接收方再把电码翻译成汉字,然后送到技术处保密室登记,交由内勤转至情报处。

  情报处保密室登记接受之后,再翻译成可阅读的情报,一份登记存档,一份转送情报分析室。

  情报分析室内,韩雨墨脆生生的念着刚刚送来的情报,“太平军吴如孝率两万兵马出镇江,溯江而下,连克江阴、沙洲,与昨日(二月一日)兵临常熟城下,江宁将军福兴、游击张玉良率一万兵勇闭城死守……”

  韩雨墨现在是马嘉义的秘书,他走到哪里,韩雨墨就要跟到哪里。

  几个情报分析员簇拥着马嘉义,围拢在一张办公桌子边上。

  桌子上铺着一张江南地图,马嘉义不停的用红蓝铅笔,修改备注江南的军情变化。

  他手里不停,嘴里也不停,“哈,福兴、张玉良好像逃不过去了!”

  “两江总督怡良已于二月一日带着数百侍卫撤至上海,吴健彰按照预先计划拒绝开城,并弹劾怡良‘弃城丧师’,怡良无奈,只得缴械进入上海租界……”

  “哈哈哈哈…”马嘉义得意的笑了起来,“等苏州一失手,怡良就彻底的完了!”

  “什么完了?”

  门前警卫一把拉开情报分析室的门,王谢堂信步走了进来,警卫随手又很小心的把门紧紧关上。

  几个情报分析员慌忙闪开,让开一个位置。

  “督公,怡良快完了!”马嘉义笑着向王谢堂介绍江苏的军情变化。

  王谢堂满意的点点头,“只要吴健彰打退太平军对上海的进攻,守住松江一线,怡良就一准完蛋。”

  吴健彰一直在上海负责筹集粮饷、募集兵勇。现在是江苏布政使,刚刚被清廷任命署理江苏巡抚,只要能打退太平军的进攻,守住松江一线,吴健彰自然就是满清的大功臣。到时候,大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一举收复江南。

  马嘉义自信的说道,“守住上海应该不是难事,徐星河是上海城守营参将,手头掌握着四千洋枪兵。”

  徐星河也是穿越众,他原是上海城守营的千总。林深河去浙江的时候,把徐星河留给了吴健彰。

  “小心无大错!”王谢堂摇摇头,“太平军是得胜之师,人多势众,又有宗教洗脑,切莫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放心吧,督公!”马嘉义笑着说道,“等到了联络时间,我让他们发电,叮嘱吴健彰、徐星河他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小心应付太平军的进攻。”

  韩墨雨继续念着手中的情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攻占湖州之后,兵分两路,李秀成率一万兵马已于一月二十九日占领桐乡、嘉兴,陈玉成部一万五千人连克武康、德清,于一月三十日攻占余杭,直逼杭州城……”

  “林深河已在杭州城收拢整编一万兵勇,杭州城内粮饷充足,坚守半年绝无问题……”

  …………

  马嘉义标好地图,直起身来,仔细的审视了一下图上的军情变化,“看这发展趋势,到了二月底三月初,太平军就要一举拿下整个苏南和浙北。”

  “除了上海和杭州。”王谢堂轻轻点了一下上海和杭州这两个地方。

  这边正说着话,内勤又送来了一份刚译好的电文,“这是北京站的来电。”

  北京站的来电主要是两个内容,一是报告清廷对于江南军情的安排,二是报告东岳庙又收容了五千多难民,第二批自然宗道学院即将开课。

  “林深河、吴健彰是我们的人,张国梁困守在苏州城,陕西、山西、福建、广东调兵,远水解不了近渴。”王谢堂轻蔑的笑了笑,顺手把电文递给马嘉义,“满清的江南防线完蛋了。”

  马嘉义看完电文,向王谢堂提出建议,“林深河、徐星河是助力,我们在浙东的力量也很强大。大明应该可以利用这个时机,直接干翻太平军,一举收复江南,拿下南京城。”

  “确是一个好时机,这需要通盘考虑。”王谢堂轻轻敲了一下桌子,“这些情报抓紧时间整理一下,尽快抄送给执委会、军委,还有政研室。”

  “督公,放心吧!我这就去整理。”韩雨墨乖巧的把所有电文收拢起来,转身带进里间办公室。

  看着韩雨墨在里间写写画画,马嘉义挥挥手让几个情报分析员退了出去,他小声的对王谢堂说道,“我总觉得北京站搞的太闹腾了!”

  “你是说,北京站收容难民动静太大?”

  “督公,你是知道的。”马嘉义说道,“大量收容难民,这在古代很有造反的嫌疑。干秘密工作,最好不要过于引人注目。”

  “其实北京情报站没那么重要!”王谢堂想了一下,立即吩咐马嘉义,“你安排一下,让朱阳霓,也就是杨智逆立即回台湾。”

  “明白!”

  马嘉义暗暗叹息,说起来朱阳霓还是过于年轻气盛,总想多干些成绩。就没想到干地下工作,必须静观全局,把握动态,低调处事,平实为人。

  真正说起来,收容难民转送海外,宣传自然道,这些都不是北京情报站正儿八经的工作,北京站的中心任务就是打探清廷的动态。

  即使探听不到任何信息,也无所谓,团队强大的力量,足以碾压一切反动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