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幕降临 第三十二章 胡氏兄弟

《铁幕降临》第三十二章 胡氏兄弟

作者:仲夏雷暴夜 字数:2745 书籍:铁幕降临

  指挥部作战会议开了大约一个小时,会议结束之后,大家立即分头行动起来。

  快到傍晚的时候,身穿制式雨衣的两名战士押着胡大、胡二,沿着安澜北路走了过来。胡大、胡二双手全被紧紧的绑在身后,嘴里还塞着布条,他俩的头发已全被剪光,雨水不断的打在两个秃瓢上,顺着他俩惊惶之色的脸往下流,两人上上下下全都已经被淋湿。

  胡大、胡二是从旭丘山山脚下的检疫营押过来的。检疫营现在不但是检疫的地方,也是关押俘虏,审问犯人的地方。

  前段时间三邑大老黄龙安发出悬赏令,五十两银子一颗人头,高价收购明军的脑袋。胡大、胡二便借着夜色的掩护,从偏僻的山路窜到基隆湾,想来袭击明军。

  但是明军防卫森严,田寮河已经被挖土机挖宽挖深,山上全都架着铃铛铁丝网。基隆湾各村全都建立起以乡勇为主的联防队,负责夜晚村子的守卫,明军还为联防队设计了明暗两个哨位,防止有人偷袭哨所。儿童团负责白天在村口检查路条,现在,陌生人进村需要各村庄开出的路条证明。

  胡大、胡二在田寮港庄一个赌友的家中躲了两天,胡大、胡二留着长辫子,又没有路条,白天没法出去活动,夜晚也找不到机会下手。这两个家伙想来想去,打起了田寮港庄乡民的主意。昨天夜里,胡大、胡二企图袭击田寮港庄联防队设置在村口的哨位,幸亏暗哨及时敲锣示警,把他们两人吓跑了。

  铜锣一响,顿时惊动了田寮港全村的百姓,大家听说有人竟然想要袭击村口哨所,顿时轰了起来,全村一齐出动,举起松明火把就追了出来。

  田寮港村口在西,南面是大山,北面有田寮河和铁丝网,村民从村里追出来,两人慌乱之中,直接沿着大路往东跑,钻进了野地里。

  胡大胡二进不了村子,进山的道路又被村民们堵了起来。他两人在野地里淋了一宿,又冷又饿,天一亮,就被搜索部队给逮了起来。

  被关进检疫营之后,胡大胡二还想来个汉贼不两立,打死也不说,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两人的头发一被锦衣卫强制理光,还没经过什么水刑、电刑,全就成了软脚蟹,什么都抖搂了出来。

  安澜桥是由三个混凝土圆筒铺就的临便桥,桥上设立有一个哨位。桥下工地上三十多个身穿蓑衣的基隆民工正忙着用水泥砂浆刷抹沿河的石堤。

  前段时间指挥部决定改造安澜河,动用炸药、挖土机把弯曲的安澜河道取直拉平,六百名基隆乡民用石头垒砌起了河岸护堤。现在河道施工已基本完成,大批的民工转移到田寮河工地,这三十多个乡民只是做些扫尾的工作。

  看到安澜河工地上有许多民工,胡大胡二脚步慢了下来,眼睛不住的在人群中间扫描。安澜桥上的哨兵,鄙夷的看了一下胡大胡二,“这就是早上抓到的两个悍匪?!,看起来也不咋样啊。”

  押送的战士说道,“可不是咋的,还以为是什么悍匪,我本想让他们试试咱锦衣卫的十大酷刑,结果却是一堆烂泥巴。”

  胡大胡二在桥下干活的民工中找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两人脸上顿时露出喜色。嘴里呜呜呜呜的想要说什么。两个战士抬脚就踹,胡大胡二踉踉跄跄差点摔倒。

  “快走!”

  刘二就是田寮港庄容留胡大胡二的那位赌友,昨夜胡大胡二失手之后,没能跑回藏身之地,刘二一直忐忑不安。天刚刚擦亮,他就起床在村里转悠,听说昨晚没抓到什么人,这才稍稍安心。不久,村子里有人吆喝着一道去给大明上工,刘二想着到安澜城内探听一下情况,他也就插在了其中。

  看到胡大胡二被押解过来,刘二顿时有些慌了神,胡大胡二两人竟然全给大明活捉了!他赶紧闷头干活,想要躲开两人的视线,不想胡大胡二在安澜桥上停留了一下,居高临下看到了他。

  桥下的刘二偷偷抬头,正好与胡大胡二四目相对,看到胡大胡二在桥上呜呜呜呜的扭力,刘二一下子手脚冰凉,六神无主,小便也差点撒到了裤裆中。看到押解的战士踹了胡大胡二两下,把他俩给强行押走,刘二这才缓过神来。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刘二一个劲的念诵,幸好,胡大胡二被及时的带走,否则,否则也是在劫难逃啊。刘二手脚慢慢的停了下来,他感觉到这安澜城狠不安全,这胡氏兄弟一定会告发他的,他必须要跑走,不过这是明军的营盘,到处都是明军的岗哨,他该怎么跑啊?

  “刘二,你是不是干累了!”带队的发现刘二的动静,“马上就散工了,再加把油!”

  是的,马上就要下工了,那胡氏兄弟没这么快告发他吧,这会儿应该算是安全的吧。刘二的心又稍稍得到安定,他琢磨这基隆应该是呆不下去了,要是去艋舺,手头得要有几个小钱钱才行啊。他看着安澜桥上的哨兵,心说要是我能带走几个这样的脑袋,那就发了!刘二心里想着,他开始探头探脑的四处张望。

  安澜河北岸,靠近旭岗的一大片缓坡有一排房子,还有一个二层楼的房子,这就是建成没多久的安澜门诊部所在地。

  在门诊部二层小楼的平台上,张万土、谢镐用望远镜看得是一清二楚。根据胡大胡二的供述,锦衣卫第一时间就查到他们躲藏了两天的房屋,这就是刘二的家。经过秘密调查,村中人说刘二是一个烂赌汉,爹娘全给气死了,他独自居住在村边,现每天给大明上工。

  “大人,就是这个刘二,抓吧!”

  “抓什么抓!刘二收留胡氏兄弟,罪不至死,最多也就是关押两天。”锦衣卫镇抚使方耀接过张万土手中的望远镜,看了一下刘二。

  方耀一边看一边笑了,“刚才你们是打草惊蛇,看这刘二干活的速度明显减慢了许多,估计他在想后路。不过看这小子一个劲的左顾右盼,估计他想要狗急跳墙,搞什么破坏。等刘二真要搞破坏的时候再抓住他,就可以下煤窑干一辈子苦力了。”

  “大人高见!”

  “你们这绝对是浪费资源!”一旁打着雨伞的朱紫羽立即提出抗议,“基隆是众多疫病的流行区域,我们卫生组急需一个当地的活体标本,进行流行疫病研究。”

  “别说得那么好听,你不就是想搞活体解剖嘛?!”方耀嘴巴一歪,“这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事情,否则会有好多圣人圣母喷的!”

  “有活体当然最好,新鲜的死体也成。只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促进医学水平的提高,反正道德和节操神马的早就被我给扔掉了。”朱紫羽淡淡的说道,“其实我在杜南岛的时候就这个问题写了份书面意见正式递交给了执委会,就看执委会怎么定论。”

  快到下午五点半,基隆湾上空的雨雾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晴朗起来。不一会,基隆广场上的高音喇叭准时响起。伴随着嘹亮的军歌声,整个基隆湾东部地区,一队队人群从各个厂房、工地纷纷向位于安澜河北岸的伙房涌去。

  “下工了,下工了!”

  码头上,贾英吆喝着让大家收工,看有些女学兵还想再多干一会,她瞪起了眼睛,“田中惠,赶紧收工休息!”

  “营长,这会儿雨停了,是不是让大家再多干一会儿!”

  田中惠所在的这个学兵连,卸完了一船建筑材料,开始卸“基隆号”上的铸铁管,她们刚把十几个铸铁管卸到码头堆栈区,收工哨就响了。

  “先回去休息一下,吃点饭,补充能量。”贾英皱着眉头,看了看“基隆号”、“高雄号”满船的铸铁管,“刚刚指挥部通知,要我们连夜干活。”

  贾英,女硕士,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今年四十岁。她是河北人,接替朱紫羽担任女学兵营的第二任营长。

  女学兵吹着哨子集合,然后一队一队的带走。

  “快,十九组的,我们出去了。”负责带队的李石头吆喝着,三十多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基隆乡民,拖着疲惫的身躯,自动排成松散队形走出码头区。

  李石头现在自认为是大明朝的人,也学着理了一头的平头短发。他每天带着基隆湾的乡民上工,忙得屁颠屁颠的。

  安澜桥边的基隆广场,三十多个基隆乡民陆陆续续从河堤的垒筑面爬了上来,向这里汇集。前段日子好几百人在这里日夜加班加点垒砌石头护堤,现在施工已基本完成,这三十多个乡民是在做些扫尾的工作。

  刘二心事重重的从河堤上来,安澜桥头的哨兵看到刘二有些过于靠近自己,他立即端枪转身,“退后,退后!这里是哨位,闲人不得靠近!”

  李石头带着第十九劳动组刚刚走出港区,迎面就看到这个情景,他劈头盖脸的数落了刘二,“你怎么回事?这里是大明中枢要地,不要停留。二十组的快点排好队伍,跟着十九组一起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