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幕降临 第二十一章 国子学(下)

《铁幕降临》第二十一章 国子学(下)

作者:仲夏雷暴夜 字数:2814 书籍:铁幕降临

  下课之后,校园内气氛相当热烈。对白宝湘亲自前来颁发毕业证书,国子学诸生并不觉得突兀。他们以为国子学的学生那就是大明的贡生,可谓天子门生,权执政亲临学校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二个月学完小学课程,诸生更是以为不在话下,很多人摩拳擦掌想要一个月就拿下小学课程,脱出大明蒙童的名号。

  这些学生全是成年人,又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数字的概念是有的,智商也不低。国子学在发给他们速成课本的同时,把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也全发给他们,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自学。每周再进行一次升级考试,根据成绩把他们区分成不同等级的学生。儒门学子都好面子,要想不落入人后,只能是忘我的苦读。

  校园高音喇叭开始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这是体育锻炼的信号,还有二十分钟吃晚饭,国子学插针安排跑步。

  就像士兵闻听到号声一般,身穿海洋迷彩服,佩戴军校生军衔的五十名海军士官生率先冲出教室,整队跑向操场。第一期的学生速度也很快,他们很快整好队伍,紧随在士官生队伍的后面跑向操场。其余班级的学生稍稍慢了一些,他们在各自班长催促下,陆陆续续的集合起来,也加入到绕着学校操场跑圈的行列。

  军政大学的办公楼是紧挨着教学楼的一栋二层小楼,白宝湘等人站在楼上,看着操场上的一切。

  “成就斐然!”

  “今天码头又来了三十四个学子,其中还有一个举人。二千五快要招满了。”看着白宝湘等人全在夸奖自己的成绩,琴付梓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他说,国子监现在每天要批改600本算术作业本,十多个人一起帮忙批阅,速度还是很快的。如果是物理、化学、函数或者几何,二千五本作业一起批改,那就头大了。累一点也无所谓,最主要就是学生一多,没法因人而异谆谆教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国子监初步测算,要想让这个时空的儒生补上数学、自然和理化知识,达到或接近初中毕业生的水平,起码需要半年时间的强化教育。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国子学现在是学生多,教师少,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些学生虽然小学课程进步较快,但他们全都是属于文史类,理工科基本不通。等到了初中阶段,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学辅导,他们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就会学得很慢,自学更是相当困难。

  “电化教学。”琴付梓瞄了一眼黄式三,“嗯哼,也就是“影声教学”。它用来进行政治教育,上语文、生物、地理、历史之类的课程还行,用来进行数学、物理、化学教学,那效果就差多了,缺乏面对面的沟通,没法解疑问惑。”

  “格物致知而成的影声授课,确是奇妙,有造化之功,但也白璧微瑕。”黄式三轻轻理理颌下的胡须,相当同意琴付梓的说法。他现在已经自学到初中课程,每晚都遇到很多疑问,需要请教老师。

  琴付梓看着白宝湘,“如果师资力量足够,一个班最好设置为二十个学生,但是我们现在总共只有十个老师。”

  “二十人一个班,这也太奢侈了!吏部找来找去,现在只找到十个教师。”吏部尚书云澜连连摇头。

  “十个绝对不够。”白宝湘的手指轻轻在桌上弹了一下,“台湾基隆已经拿下,全取台湾指日可待。下个月朝廷将迁往基隆,两个月后国子学也要迁移至基隆,到时候招收的学生将会更多,师资力量必须大力加强。”

  黄式三第一次听白宝湘说“全取台湾指日可待”,他轻轻抚掌,“太好了,当浮三大杯!”

  众人全都笑道,“好啊,黄大人半月不到,拿下小学证书,咱们就到国子学小餐厅,痛痛快快的喝一顿。”

  黄式三想想,又遗憾的摇摇头,“算了,今晚还有很多练习题要做,等拿到大明秀才文凭,一定痛饮一场。”

  大家都在闲谈,等待吃晚饭的时间。云澜站在一旁没有开口。教育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但云澜觉得穿越众人数虽多,但教师不也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像国子学现在的十个教师中,也只是琴付梓、丁淡、时恒、陈清泉、白芒桂、魏寮、叶年棣这七个人是有教师上岗证的,要真是找来100个教师,那绝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组织部门不可能凭空变出一批教师。

  琴付梓看着他辛辛苦苦建成的校园,很有些舍不得,“两个月后就要搬迁啊!那这里怎么安排?”

  白宝湘笑道,“等国子学将搬迁到台湾,这地方可以改成一个预备学校,选拔从大陆过来的文人精英。我建议,国子学的招生就到此为止,等最后这批学子检疫期满,第二期培训班就正式开课。从明天开始,凡是跨海过来的文人,一律出题考试,择优录取。”

  白宝湘想起他曾经参加过的工程硕士考试,“就采用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形式,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自然科学知识测试四大块一起考,全是多选题,两个时辰之内完成。”

  琴付梓皱着眉毛,“这些读经史的文人,他们会做这些题目吗?”

  白宝湘笑着说:“不会做,那就证明他们学问不行。到时候,再送他们一批书籍,让他们回去自学,半年之后再过来试试运气,今后我们国子学每年就春秋两季招生。”

  “应该是卖,‘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

  黄式三不知道什么是工程硕士,但逻辑推理他还是有点印象。他有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籍,里面就有逻辑推理的内容。黄式三曾经快速浏览了一下,虽然这套教科书已经是民国版的删减整理版,还是让他大开眼界,由衷赞叹不已。

  白宝湘点点头,“黄大人说的是!”

  在国子学教师餐厅,白宝湘、黄式三等人草草吃完晚饭。此时夕阳已经西下,黄式三和胡夤、黄以周坐着马车,乘着落日的余晖,径直回城去了。

  白宝湘和毛辟、云澜没有坐车,直接顺着中央大道走向位于盐仓基地中区的基地司令部。

  中央大道是一条横贯中区的主干道,从国子监朝西的正门一直延伸到检疫营东面的小河边。中区是盐仓基地最大的一块区域,陆军第一团、海警队、新兵训练营,还有基地司令部全在这里。

  现在正是晚饭时间,路上一个行人也没。道路两侧的种植的夹竹桃已经存活,晚风吹来,新长出来的嫩芽在风中翩翩起舞。

  “树人要是和树木一样简单,那就好了。”云澜想起亟待解决的师资力量,不由得感叹起来。

  白宝湘笑着一指身后的国子监,“这旧文人只是我们的利用对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会成为我们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小齿轮,对付他们不需要太过用心。最重要的是,国子监必须大力培养我们自己人。”

  白宝湘知道云澜的心思。他告诉云澜,明年国子学任务十分繁重,它不但要改造培养从满清时代过来的读书人,还负责全方位提高我们每一个大明干部的文化水平,国子学将成为国子大学,是我们回归之后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云澜有些头疼,“还要继续学习?有积极性的干部可能不会太多。穿越伊始咱们搞的军政训练,北美组和留在原时空的相当一部分干部都没参加。不少同志天天在我耳边叨咕这件事。”

  白宝湘笑了,“学习是早晚的事情,谁也跑不掉,除非他想打一辈子的酱油。我说学习,是因为我们大明必须培养一批理工科的举人进士,那些腐儒搞文科还行,理工科只能是咱们的干部来担当。”

  毛辟不完全同意白宝湘的说法,“文科,那些腐儒也不一定能行,他们只能搞经史之类的。”

  “是的,是的。”白宝湘立即从善如流,“未来的大明翰林院将由各科精英组成,这些精英必定只能是由我们干部来担当,所以大家必须抓紧时间充电,国子大学的师资力量必须尽快充实。”

  “教师呢?现在有教师上岗证书的只有七人。”

  “不能只看证书。”白宝湘手一摆,“我们的干部知识水平绝对丰富,即使没有从教经历,教教小学、初中应该不是问题;另外像台湾基隆的王启年、北美的陈宫等人全都上过师范,他们只是没有从教,更没去考什么证书;还有许多家属也有从教的经历。”

  王谢堂的锦衣卫也管干部审查,白宝湘从他那儿得到很多数据,手头的数据更是翔实。

  他瞅了一眼云澜,“你父亲就曾在军校担任鱼水雷专业课程的教员,粗略一算,我们团队可以担任教师工作的起码有十四人。”

  云澜摸摸后脑勺笑了,“是的,我父亲做物理老师应该没问题,我母亲是搞财会的,她可以做小学数学老师,照这样算,加上有一定经验的家属、各个岗位的酱油众,随便一搞就是五十个教师毛毛雨。”

  白宝湘一锤定音,“除了北美人士,干部及其家属只要曾经有过从教经历,不管他是身处哪个时空、哪个岗位,暂时一律调度到国子学从事教育事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