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宋武功 第九十六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上)

《天宋武功》第九十六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上)

作者:夏侯皓月 字数:4772 书籍:天宋武功

  开封之中,朝廷之上几个宰执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操劳着事情,而自从世宗皇帝下葬之后,他们身上的担子也不轻,他们几个不过是辅佐新帝的顾命大臣。

  而枢密院的军权,名义上归文臣管制,实则分布在各个节度使手上,禁军大权基本上握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可是谁能保证这个平衡不被打破。

  如今朝廷之上除了政事之外,其他藩镇之上还驻扎这手握雄兵的几个节度使,幼君即位,这让朝廷方面也颇为忌惮。除了这几位,尚有向拱、李重进、李筠、张永德等资历老的将军坐镇边境地带,守护西北大户。

  枢密院以及中书的宰执重臣一想到这些,心中便有些惶恐不安,时刻都在预防武将兵变的可能性。

  一阵微风吹起,在湖面上留下皱纹,开封京畿重地,也在时时刻刻有事情发生。

  中书省,一日,范质接到右拾遗郑起给他一封陈述政见的信。信中大抵这样写道:主弱臣强,纵观中原之地,改朝换代,无不即是今上年幼,资历不足,然藩镇一方的节度使,手握重兵,若是发生变故,怎好?余认为宜应削兵权、保江山。若非如此,则大周安宁乎?然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足智多谋、战功显著,威望甚高。此人须提防,不可统兵。

  范质看完书信,心中也是悸动,甚是烦忧,赵匡胤确实手握朝廷禁军重兵。对于赵匡胤,范质虽然与他意见不合,可是他年纪尚浅、资历不足,若是禁军之中还有太祖皇帝在时的几人,如向训、李重进、张永德等人,皆是一方节度使,手握重兵,年纪比赵匡胤大,资历也比赵匡胤老辣不少,而赵匡胤年纪轻轻,虽然手握禁军多数兵力,但是此人不足为虑。

  如今横在范质心头,乃西南路招讨使,检校太师的向拱。向拱此人,功勋卓著,曾任东京留守,支持京中事务,之后又坐镇淮南,论资历与经历都是顶尖的,如今官至太师,地位崇高,倒是要防备此人啊。

  在整个显德年间,向拱军功赫赫,在先帝南下征讨之时,亦曾主掌开封,资历老,不好对付。

  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平衡点即将失衡,此时赵德昭在意的则是宋州的方向,不知道那边发生甚么事情了。

  ……

  宋州位于开封南境,城中亦是每隔三百多步,就有一座军巡铺屋。每一座军巡铺屋,有铺兵五人,负责夜间巡警,收押犯人等事务。每一个铺兵都会自己的巡警范围,并守护一方治安。

  如今赵匡胤出任宋州,又被朝廷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每日任上,皆在处理着兵事。

  而赵匡义每日则在府上读书写字,又在夜晚军巡铺那人担任一个职官,闲暇时刻与掌军书记赵普谈论朝中情况。

  夜深了,城内铺兵已经在城中开始夜巡了,而在宋州府邸内,这一晚上,赵匡胤兄弟二人以及掌军书记赵普仨人一到在厅堂内小酌,而酒菜都是赵德昭从广味酒楼派出的厨师,酒也是高度酒醉太白。

  有酒的时候,赵匡胤便饮高了酒,忽的话题又一下子提到了先帝郭荣,赵匡胤的脸上一片哀伤悲戚之样子。

  赵光义与赵普二人见事情有异,却一直都在灌赵匡胤酒,此时此刻赵匡胤的脸上已经涨得通红,脸红脖子粗。

  往事也一下子浮现在赵匡胤的脑海中,自己与先帝南征北战,此时此刻先帝已经亡故,赵匡胤也不知自己的前程如何,忽的他又提起往事,吐了真言,将世宗皇帝郭荣在军帐之中见到一块牌子的话给吐了出来,而恰巧被赵匡义和赵普听到了,他们觉得非常吃惊,点检作天子,如今点检不是自己的大哥(上司)么。

  “三郎,这?”赵普也不知该如何,方才听见了不该听见的。

  “赵书记,此事事干重大,切记不要说出去。”赵匡义递过一个眼神,与赵普对视一笑。

  然后两人将喝醉酒的赵匡胤扶到屋内休息去了。

  如今夜色深重,天气倒是也有一些寒冷,二人退出房间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赵匡义的心情一直都是波澜起伏着,他心中一直都在想着点检做天子这件事情,而赵普也略显尴尬地看着赵匡义,却不知道现在该如何。

  赵匡义提议道:“赵书记,要不去后院商议着?”

  后院十分隐蔽,而且人也不多,在那人眼线也很少见到。

  二人来到亭子中的时候,月亮此刻还在中天,院子里的风也渐渐地吹了起来,薄薄地雾气也开始起来了。

  亭子中,二人窃窃私语了一番,待二人出来亭子,月亮已经落下西山头,周围的星星也变得稀稀落落的。

  赵匡义说完话,便去军铺巡城了。

  ……

  第二日,日落时分,开封的长春堂那边也收到了宋州的一些消息。

  最近一段日子,赵匡义与赵普之间来往的非常亲密,而且据说他们也已经知道了赵匡胤与周世宗的秘密,至于点检做天子这个预言,也在赵匡义与赵普心上扎下了很深的印记。

  不久之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将来临,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赵德昭不知道这一切究竟该如何进展,但是他知道在暗中,赵普他们也在推导着这一切发展着。

  一日又一日,晨起日落,赵德昭继续履行着他的职责,每日跟随在郭宗训身边,做好侍读之本份。

  夜晚,他终于抽出时间来整理身边的一切,长春堂也将情报汇往凉城客栈,而他时刻关注着,他手握长春堂的密探密线情报等,对大周国内的形势一片了然。

  而赵德昭在新帝登基之后,成为小皇帝郭宗训的经筵小郎官,虽然不用上朝,但是也要时刻陪伴在郭宗训的身边。

  赵德昭亦师从王朴,王朴如今乃是现任天子的帝师,而赵德昭的父亲乃是禁军殿前都检点,手握重兵,因此在朝臣看来自然是又红又白。

  ……

  转眼日子已经到了八月中旬,此时此刻开封之中。

  这一日一大早,苗训便登门拜访,而赵德昭这日也在休沐中,恰好在赵府内。

  赵府后院,苗训与赵德昭二人此时正在凉亭中,下人上过茶水之后,赵德昭便屏退下人,好奇地打量着苗训,不知道他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而苗训一脸沧桑的样子,他忽然间从石凳上起身,问道:“赵小哥儿决定了么?”

  赵德昭被苗训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怔住了,他疑惑地看着苗训,见苗训一脸平静之色,反而心中有些不好下定义,他道:“苗先生,你真的打算那样做么?”

  苗训随即起身,背对着赵德昭,望着赵府内的景色,他终于鼓起勇气道:“赵小哥儿,我自华山上下来,不就是为了辅佐明君圣主的么,而眼前就有一位,另一位如今在宋州,如今从天象上观之,则大事近矣,不如早作打算。”

  苗训的一番话,让赵德昭差点就吓了站起来,他苦笑着:“苗先生说笑了,圣主不圣主,关键在于天下苍生,不过如今形势好像要变了。只不过我现在只能够静待时机,可是推波助澜之事……德昭不方便。”赵德昭心中憋着一句话,而且他不是那种为了目的而不折手段之人。

  苗训忽然间笑将起来,他道:“赵小哥儿,这么说我便放心了,有时候仁慈反而对于目的自身并不重要,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或许是因你心怀天下,那道坎儿始终是迈步过去罢!”

  赵德昭叹了口气,看着苗训,道:“先生既然知此,便暂时缓缓行之,昭儿现在还有些困惑,怕是对不起某些人了。”

  “赵小哥儿放心便是,山人自有妙计,所谓计将安出,天下事自然有天下人来考虑,赵小哥儿却的即是一位谋士,如今我便可以为赵小哥儿出谋划策,只需赵小哥儿配合我便是。”

  赵德昭忽然间道:“先生谋虑,德昭自然知晓,不过在行事前,先生且听我一言。”

  “但说无妨。”

  “先生知我性子,必然不会让百姓失望,有些事情不能违背常伦……”

  苗训笑道:“我岂非如此不知赵小哥儿的心思,赵小哥儿放心便是。”

  凉亭内,二人便有说有笑地说着,赵德昭不断地给苗训斟茶着……

  赵德昭知道,在郭荣去世后这半年的时间内,禁军之中,高级将领之调派,实则利于自己的父亲。

  按照苗训的计策,无庸子则留在京城,苗训南下去了宋州,拜见了赵匡胤。

  之后不久,赵匡胤上书朝廷任命了苗训为军事参军【参谋】一职。

  ……

  宋州,在节度使府邸前

  今日赵匡胤便去城中军巡铺那儿查看军力,一早就出了府邸,而苗训却并没随同赵匡胤一同出府,如今同在宋州的将吏中,宋州楚昭辅则是赵匡胤身边值得信任的将吏。

  楚昭辅与赵普一样,初隶刘词麾下,后属赵匡胤,如今正管辖宋州的军器库房一职。

  而楚昭辅办事认真,性格勤介,其他人无法从他这里谋求好处。苗训与赵德昭商议之后,乃至历史上楚昭辅的功绩,便认为此人办事不错,可以与之一谋。

  这日一早,苗训故以赵匡胤要见他的名义,让他来府邸面见。

  楚昭辅闻知赵匡胤要见他,便穿着官服,立即去了府邸。

  楚昭辅早早便来了府邸,却并未见到赵匡胤,而在此刻苗训忽然间现身了,他一下子怔住了,便疑惑道:“苗军师,为何不见赵点检?”

  苗训哈哈哈大笑起来,他道:“拱辰兄,赵点检如今不便出面,而他确实有要事相谈。”

  苗训故作样子,让楚昭辅这心中有些疑惑,楚昭辅问道:“不知赵点检有何要事?”

  苗训让楚昭辅坐下来商谈,他则一一言道:“拱辰兄,此言要从显德六年四月说起。当时先帝一度征伐辽国,而后抱病而归京城,经过一个高坡之地之时,此刻在军营之中发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个五个字,而这五个字成为赵点检大人头上的一块心病,而他现在确实是有难处的,而且若是被当今天子以及朝臣知道,恐将祸事于一身。”

  楚昭辅听了苗训的一番话,他疑惑道:“哦?事情竟然会如此严重,那到底是为何?”

  苗训摇摇头,说道:“此事说出去,恐怕没有谁会相信的!而且关于木牌一事,此事赵三将军以及赵书记二人也知晓的。”

  楚昭辅追问道:“那木牌行究竟写了些甚么?”

  苗训摇摇头,他看了看四周,又道:“这里不方便说话,我们还是到后院中一言。”

  楚昭辅依苗训言,便起身与之一道去了后院中。后院宽阔,并没有任何下人,而在二人到此之时,苗训已经事先支开了府上的下人,因此现如今整个后院中并没有人。

  及了后院,此时后院之中有些萧瑟,树叶也开始飘落下来。

  楚昭辅立即追问着,苗训为难地拉着楚昭辅的手,坐在亭子内,说道:“拱辰兄,那木牌之上写着:点检作天子,你说赵点检能不急嘛?”

  “这……苗军师所言太夸张了吧,不是说笑吧。这事传出去要抄家灭族的。若是如此,拱辰今日就当没听说过。”楚昭辅被吓得汗水都出来了,他对望着苗训一眼,左看右看地看着苗训很久,不可思议道。

  “拱辰认为此事是说笑么?”苗训脸色依旧是古井不波,他淡然地看着楚昭辅,问道。

  亭子外一直都在起风,树叶也飘落在地,楚昭辅便猛吸了一口,迎风而对,背后的冷汗方才有些退了下去,只不过他此刻仍旧是看着苗训许久,未曾见到苗训又任何说谎的样子。

  “苗军师,拱辰有事先走一步了。”楚昭辅神色不安,今日这算是他听过的最大逆不道之言了。

  “拱辰兄这是要走么,因为还是不相信么?”

  “这……”

  苗训叹了口气,道:“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就连当今天子也知道,只是如今赵点检握有禁军大权,连朝堂的相公都要仔细掂量,不敢妄为。若是有朝一日,赵点检受了朝廷的猜忌,恐怕下属之人皆要牵连,你今日若是有难处,就当听个笑话,我苗训苗广义是何等人物,你也听闻过,尊师扶摇子曾经卜卦言之:日后做天子之人必是赵点检。”

  苗训说道这儿,有些精疲力竭的样子,“既然拱辰要走,我便多说无益,不好挽留。”

  楚昭辅站着不说话,他此刻正背对着苗训,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军师——”楚昭辅忽然间叫喊一声。

  苗训看楚昭辅的这副样子应该是不走了,他合计心思,便又道:“殿前司之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钊是赵点检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点检的“布衣故交”,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也一样,都是赵点检之人。纵观侍卫司,指挥使韩令坤与赵点检有“兄弟”之谊,副都指挥使韩通,虽不是赵点检之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其余之人道是不足为虑了。”

  楚昭辅点点头,承认苗训说的不错。

  他忽然间又支支吾吾道:“只是……天子并无失德,而且赵点检做了天子,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苗训擅长相面之术,他道:“拱辰兄是怕事情有纰漏吧,无妨若是换做我,也定当思量一番,只是我苗广义相面之术,观拱辰兄日后定当做大官,苗训万万不敢乱讲。”

  “苗先生的相面之术,拱辰早有耳闻。既然如此,拱辰这一颗心就全当报答了赵点检了。”楚昭辅拱手道。

  “拱辰兄大义,我替主公谢谢拱辰兄。”说完苗训恭敬地拜了一下楚昭辅。

  楚昭辅见到苗训亲自折身,他连忙扶起,道:“苗军师,万万不敢,我拱辰定当为赵点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便好。”苗训听此一言,面上一笑,赵匡胤不知道的是苗训此次坑了他一把。

  ……

  自江南战火之后,百业待兴,此时正好是进入之机,而当务之急,则是在江北之地,扬州之城,此开一分号,然扬州之城,虽故城被毁,但扬州的根基仍在,商业的种子萌芽快。

  赵德昭盯紧了这一块“飞地”,此地恰好与唐国对望,一江之隔,毗邻江南繁华之地,而江宁城亦在不远之处。

  白孤城一听,觉得不错,如今江南江北,开封、洛阳以及杭州,广味集团站住了脚跟,而下一步恰好是进军江南的大好机会。

  此事当然交给白孤城去做了,之后白孤城去了扬州。

  自从白孤城离开京城之后,赵德昭暗地之中,发展长春堂之势力,而他这段时间暂时不管教育这一块,主要管理的是暗线。

  …….

  九月,唐国太子李弘冀薨,谥号为文献,后废止永通钱(劣币)。

  十月,李璟下诏改封李从嘉(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居住东宫。

  十一月,大周国内,葬睿武孝文皇帝郭荣于庆陵,庙号世宗。

  十一月三十日,赵德昭收到白孤城从扬州的来信称,他已经在当地小建了一家广味楼,虽然不大,但是以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服务等等,在开业几日工夫,就赢得当地人的喜爱。

  赵德昭收到来信之后,面上无表情,自然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而之后蜀国一小乱、南汉官宦当政,唐迁都洪都等小事都传入赵德昭的耳朵之中,不过都是些小事情。

  其中辽和唐的绝交,赵德昭认为是好事情。唐国地处江淮之间,辽则远属塞北,两国中隔中原地区,王朝更迭频繁,但唐国与辽一直互通友好。

  唐国海运发达,其间通过海上之路,北上辽国,两国之间使节不断。

  十二月,辽遣使至唐国,唐国人夜宴辽使者,辽使酒酣,起更衣,被周国泰州团练使荆罕所募刺客所杀。

  不过赵德昭也打算今后发展海运,将大宋的船只遍布于整个世界大陆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