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宋武功 第七十五章 大周南下的步伐

《天宋武功》第七十五章 大周南下的步伐

作者:夏侯皓月 字数:2486 书籍:天宋武功

  朝廷之上,文武大臣分坐两旁,天子郭荣正身坐于龙椅之上,面色掩饰不住喜悦之情,随即道:“此番西征,多亏众位将军的浴血奋战,才能收回秦凤阶成四州,诸位之功,朕定当铭记,为大周国祚作出贡献。”

  随即挥手,让内侍张德均缓缓念道:“陛下诏曰:天下纷乱,武人割据,中原动荡,秦凤成阶,先前被蜀国占领,今大周仁德,朕继承大统,欲西征秦地,收复故土。如今四州归国,今有将军王景向训等人,浴血奋战,更有禁军赵匡胤领军西征,战功赫赫,朕何吝赐爵拜官。”

  “特加封王景为景镇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兼任太子太保。都监向训加封太保,昝居润提升为秦州刺史其余凤翔军各有封赏。”

  王景、向训等几人谢恩领旨去了。

  张德均清清嗓子继续念道:“原禁军赵匡胤,领军西北,功勋卓著,特提升赵匡胤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授正三品下的怀化将军。”赵匡胤也领旨谢恩了。

  郭荣又授赵玭为郢州刺史,算是对他举城投降和劝降的奖励。而万松也升了一级,不过是在赵匡胤手下了。

  西北之战,有功劳的将士皆以封赏。

  ……

  如今西北战局基本已经平定,正如苗训等人所预料的一般,如今北方威胁基本解除,虽然汉辽占据山西、河北州县,但暂时不能南下,而周北伐的难度也比较大。

  所以一时之间,谁能奈何不了谁,赵德昭日后定会找这几个国家骚扰一番,然后再收入囊中的。

  如今西北战事平定,接下去郭荣又在朝廷之上开始计划下一轮的作战计划,今日朝会之上重臣商议了一番,又从地图上看了一下周边的形势。

  大军未战,粮草先行,若在作战过程中,粮草运输不及时,恐怕兵力再多也是枉然,反而实力消耗得越快,一塌糊涂。

  所以粮草是个大关口,而此番若是南下,战线过长,运输粮草不及时,反而会拖累行军打仗速度以及涣散军队的凝聚力。

  范质等人一直坐在朝堂之上凝神着,而郭荣却从这地图之上看出了端倪,若南下,这水路才是运输粮食最好的途径。因此当务之急是将漕运河流清淤一遍,然后再行拓宽之道。

  然汴水从唐朝末年溃堤决口以来,埇桥至泗州已壅塞,随即诏令下去,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征发民夫疏浚河道,打通东京至东南的水路,日后平唐之后,漕运之利。

  随即殿堂中大臣们共商国是,众大臣对唐国皇帝的印象为李璟不如他的父亲李昪,李璟生性和善柔弱,喜欢写文章,作词更是一绝,如果是个文人,更出色。他与文人饮酒作乐,爱好诗词之外,喜欢别人说奉承的话。

  于是乎五鬼当政,朝纲混乱,国势衰微。唐在灭掉了闽国和楚国,国土大增,实力也是大大的增加了。

  而自大的李璟甚至有了吞并天下的想法,当蜀请求他们援助攻打大周的时候,李璟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之前李璟派遣使者走海路绕过周国,前往辽和汉,相互之间协商出兵攻打周国。李守贞、慕容彦超叛乱的时候,南唐为他们声援。

  因周国自顾不暇,暂时不和南唐计较。

  朝臣们各抒己见,王溥忽然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双手手执笏,道:“陛下,以前一到冬天,淮河都会水位大减甚至断流,唐军在此地驻守,称之为“把浅”。然寿州监军吴廷绍认为我大周忙于北边和西北战事,认为“把浅”浪费军粮军费,停止“把浅”。清淮节度使刘仁赡上表反对,李璟却没回复。所以臣认为此战可行。”

  此刻范质也建议道:“淮南唐军阵线薄弱,而且民怨沸腾,可以一搏。”

  “淮南天灾之时,百姓涌入我国,然唐国未曾妥善处理百姓,可见唐国朝廷的腐败。”

  郭荣和大臣们这么一想,就觉得有出兵的理由了。

  随后朝廷之上又对唐国国内的形势作出了一番商议和预测。

  这时候比部郎中王朴从座位上起身,出列道:“陛下,唐国李璟即位后,说兄终弟及乃是李升的遗照,于是下诏封李景遂为皇太弟。当年立皇太弟,乃是为了自家的江山稳固,然纵观前代,皇太弟能继承皇位的少之又少,或者说没有,一开始被册立为皇太子的人,结局都不是很好。而后皇帝有子渐渐的长大,为了皇位就不折手段。况且李璟的儿子和李璟的弟弟根本就相差不了几岁,这样就让李璟的长子李弘冀很不服。李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却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军中的威望很高,昔年灭楚之战功不可没,被封为燕王。而李璟身边小人皆于李弘冀不和,为李景遂的心腹,所以臣下斗胆猜测,唐国内乱必定会因为李景遂和李弘冀皇位之争而起。”

  “文伯分析的有道理!”郭荣点了点头道。

  这时候郭荣已经打算将下一步的目标放在唐国的淮南地区,也就是江北地带。若江北下,则可与唐国划江而治,届时可以逼得唐国人心惶惶,不战自溃。

  天子命令一下,十一月,乙未朔(初一),郭荣遣宰相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率领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副,率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赵匡胤的好朋友)等十二员大将伐南唐。

  郭荣让人又大造舆论,向淮南发布招谕,声称南唐“僭称伪号”、“与我为仇,罪恶难名”。最聪明之处在于,命国小兵寡的吴越国北上出兵,共同讨伐唐。

  又诏令周军“秋毫无犯,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

  ……

  开封凉城客栈之中,当杨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非常高兴,若是周国南征能够灭了伪唐,那么他的国仇家恨就能得报了,而万松也为他感到高兴。

  杨濛双手握成拳头,手指关节处咔咔作响,面色狰狞,道:“真是天助我也,有了周国相助,伪唐这次看你能够翻出我的手掌心不成。”

  不过赵德昭也在一旁劝慰道:“义父,伪唐不是一时三刻能够灭亡的,若是我大周出尽全部兵力,也只能暂时划江而治。而那伪唐国土纵深太长,周军补给不足啊。”

  杨濛收了收心思,面色平静下来,道:“这次一定要救出杨氏族人。”

  赵德昭知道此次并不能灭了伪唐,周国征战唐国之后,三次征唐之后,只是让唐国投降,并没有灭了唐国,而是北上收复燕云之地了。

  唐国虽然现在灭不了,但是以后终将被大宋给灭了,赵德昭这么一想也就安慰了,不过当务之急,也就是协助义父救出杨氏族人。

  而后,杨濛又派下面之人,加紧联系长春堂在唐国江宁府的人马,在周国南下之后,刺杀李璟,并想方设法救出被李璟囚禁的杨氏族人。

  不过眼下赵德昭身边没有得力的心腹,都是义父手中的人马,而广味集团他是打算现下就开一家在江宁府,不过前方战事紧急,不知道唐国内听说周国开封的酒楼忽然就出现在他的脚下,不知道唐国认为是密探还是啥的。

  不过白孤城家是在吴越国的,这点赵德昭先前就和他商量过,所以打算在白孤城家乡开始广味集团,暗中将长春堂的势力发展过去。

  命令下去之后,杨濛的心才好受了许多,赵德昭、万松就安慰自己义父道:“义父放心,此次行动义父一定能够成功!孩儿祝愿义父早日报仇。”

  万松过段时间估计也要随军出征了,他上次出征西北之后,这几日才回的开封,然后这几日一直就呆在客栈陪杨濛了,既然如今已经在赵匡胤手下,不过老赵并不知道万松是赵德昭的义兄。

  赵德昭告别杨濛,次日又将此事说道给了白孤城。白孤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白家在当今的威势正强,进入市场快,也容易受到认可。这么一合计,两人当即就决定了。

  几日之后,大周朝李谷大军正式出兵南下。

  周军前锋,兵至寿州城外。

  寿州城,古称寿春,春秋蔡国、战国楚国、西汉淮南国均建都于此。历史上许多战争都在这里发生,而如今即将以来一场大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