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晋英豪 第三十章 置之死地

《大晋英豪》第三十章 置之死地

作者:天马惊空 字数:1738 书籍:大晋英豪

  贾谧借题发挥要杀了祖逖,乐广听了也不禁大吃一惊,正在不知如何作答时,刘琨上前一步道:“乐大人,祖捕头不但是司隶府的捕头,更是拜了将的军人,身担平定关中之责,就算是死罪,也要禀明朝廷,不能越权行事。”

  刘琨显然是暗讽贾谧越权。

  贾谧听了,也不敢再提个死字,毕竟刘琨说得是有道理的。

  贾谧道:“也罢,本公就在明天朝堂之上提出此事,请来圣旨杀了祖逖!”

  贾谧说着带着府兵出了大堂,乐广赶紧恭敬地送了出去。

  乐广这个人注重清谈,和王衍是好朋友,在太子和贾南风之间,没有明显的立场,虽然没有真正的为政能力,但他是司马颖岳丈,因此才在司马颖的保奏下青云直上。

  对于这样一件案子,他心知肚明是贾谧陷害祖逖,但他不想趟这趟混水,他明白如果贾谧请来圣旨,祖逖是任何人也保不下的,再说贾谧请道圣旨就跟随手写几个字一样容易,在他眼里,皇权就是他们贾家的。

  祖逖对刘琨道:“刘琨,大哥是冤枉的,是贾谧陷害我。”

  刘琨握住祖逖的手道:“我知道,我什么都明白,我一定会救你出来。”

  刘琨知道乐广明哲保身,说道:“乐大人,祖逖在这里还望您善待,我去找张司空和太子想办法。”

  来到司空府,张华听祖逖说了此事,于是决定在朝堂之上和裴頠保下祖逖。

  朝堂之上,贾谧奏道:“陛下,臣有事奏请。”

  “鲁国公什么事?”司马衷问道。

  “陛下,臣前日夜间捉到一个盗贼,这个贼人胆大包天,竟然夜间潜入臣家府中大肆偷窃,结果被臣下家将捉个正着,经过河南府尹审问才知,这人就是久未到案的大盗,以前做案无数,犯下了滔天罪行,所以臣请皇上下旨处死大盗。”

  “鲁国公,这种盗窃案似乎不用圣旨就能将其伏法吧。”司马衷倒是明白这一点。

  “陛下,处置一个大盗当然不用经过圣裁,只是这个大盗的身份特殊,必须要启奏陛下方能行事。”

  众大臣都议论纷纷,知道的都摇了摇了头,不知道的赶紧问旁边的人。

  司马衷问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皇上,这个人就是刚刚拜将的祖逖。”

  众臣听了嘘声一片。

  司马衷说道:“祖逖?刚拜将的?”他不知道祖逖是谁,也不知道如何做答。

  “众位爱卿有何可说的吗?”司马衷说起了套话。

  裴頠奏道:“陛下,祖逖忠君爱国,绝不会是鼠盗之辈,此事必有蹊跷,还望陛下详察。”

  张华又道:“陛下下,裴大人说得是,祖逖初为捕头,能够秉公执法,现在更是拜为了大将,怎么会是大盗呢,此事尚有疑点,不可乱杀忠良啊。”

  其余的王公大臣都不愿得罪贾谧,只是静静地看着不说话。

  贾谧回道:“两位大人所言有失公允,祖逖是藏得很深的大盗,由于他本身就是捕快,所以才没人发觉,象这种白天道貌岸然执法,夜间猖獗为盗的败类又怎么能姑息!如果不是正好撞在本公府里,真不知道他还要逍遥法外多久,陛下,对于这种人应当斩立决!”

  张华道:“试问鲁国公,您口口声声说祖逖是大盗,一个拜了将的人会为了钱财而自毁前途吗,这有点于理不通啊。”

  “哈哈哈哈,起初我也这么认为,可是后来我才想明白,原来祖逖拜将之后,朝廷一时筹不到粮饷,决定暂缓出征,可是祖逖贼性不改,想用他的老本行弄到钱粮,为自己建功,所以就再次疯狂作案,敛财无数。”

  他又朝后边的乐广说道:“乐大人,你来说说此事原委。”

  乐广已经被贾谧刻意交待,他照着贾谧的意思说道:“陛下,祖逖归案之后,就在第二天,有狱卒从他身上搜出三万两银票,应当就是他积攒的脏款。”

  一听银票,张华马上说道:“祖逖身上的银票我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是他托人从鸿升赌坊赢来的钱,可不是偷来的,那日他身上有四万两银子,可是付了订粮草军器的一万两之后,身上剩了三万两,还未到家的时候缉捕贼人到了贾府,被误为盗贼抓了起来。”

  贾谧给乐广使了个眼色,乐广再说道:“本官当时就到牢房里去质问他这些是不是脏款,可他狡辩说是托人从鸿升赌坊赌来的,所以本官派人前往赌坊询问,可赌坊的人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本官断定祖逖是信口开河欲盖弥彰,这种人应该严惩,幸赖皇上洪福,此人还没有出征,不然岂不是会坏了国家大事!”

  贾谧满意地点了点头,张华气得浑身哆嗦,一会工夫突然倒在了地上,太监叫来御医,在他人中处连扎几针,张华才醒了过来。

  司马衷马上派人把张华送回了府中,贾谧在心里晒笑不已。

  裴頠道:“陛下,祖逖一案疑点颇多,臣希望容后再审。”

  贾南风看到了该下结论的时候了,她对司马衷说了几句,司马衷照本宣科道:“各位爱卿,祖逖作奸犯科,证据确凿,革除一切职务,十日后处斩!”

  乐广道:“臣遵旨。”

  贾谧又对司马衷悄悄说了几句,司马衷道:“各位爱卿,祖逖已经被废除将军一职,关中前线吃紧,还望各位再荐一位贤能的人出来担此重任。”

  司马伦奏道:“陛下,臣保举一人,就是现在归义堂的堂主刘曜,此人是五部大都督刘渊的侄儿,在招贤大会上也是点尽风骚,只是当时侥幸被祖逖取胜,才没有被拜为大将。刘曜弓马娴熟,文韬武略,有不世之材,若拜他为将出兵关中,关中战事很快就能平息。”

  司马颖也奏道:“刘曜熟读兵书,武功高强,是个难得的将材,臣也保举刘曜为将,若能得到陛下应允,实为我大晋之福。”

  “不可!陛下,臣有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