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第二十一章 小西立佐(上)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第二十一章 小西立佐(上)

作者:独眼狐狸 字数:2995 书籍: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三月九日,焦虑得等待了半个多月的小西立佐终于从赤木高雄的口中得到了前往鹤首城觐见伊达政衡的命令,长吁了一口气,双手合十说了一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终于等来了与吉备太守一见的机会。”伊达政衡的官职还是弾正忠,吉备太守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正如敌人热衷称呼他为伊达小儿一般。

  虔诚的天主教徒小西隆佐现在还是一名信仰不是很坚定的佛教徒,还没有遇到那位为他洗礼的萨比耶鲁神父,现如今的倭国在南蛮人眼中还是一片未开化的世界,一批又一批虔诚的神父来到这片土地宣扬他们的宗教。

  堺港出身的小西立佐,过去是在做着药材转运的买卖。当时的普通百姓连吃饭都是问题,生病受伤的时候往往只会前往村中的长老那里求一副土药材做吃等死,而不会倾家荡产眼看着家人活活饿死前往药材商人手中购买一副药,药材的客户便是有财有势的武士,打通当地的战国大名,取得重臣家老的信任,便是堺港商人赢得财富的唯一途径。

  小西屋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这样干的,投资当地有实力的豪族国人也是他们的生存本能。

  小西立佐从堺港来到姬路,首先与当地的领主,赤松晴政的四天王之一的小寺政职交好,通过他,从赤松晴政手中获得了播磨国的通行证。小西立佐为了获得备前国的通行证,与宇喜多直家频繁接触,刚刚联络上浦上宗景。商海上奔波四五载,虽然无法与堺港的大佬们相提并论,可是在姬路港内也算是小有身家。

  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合战打断了小西立佐的商路,还将他所依存的关系网打得粉碎,赤松晴政为了应付兵势汹汹的敌人和镇压领地内的叛乱不得不饮鸩止渴,开始对领地内的富农和商人无休止的盘剥。

  小西立佐显然没有遗漏的可能,风声日紧,抽身离开才是他唯一的道路。返回堺港,就是向大家说明了他无能的表现,失去了竞争下一代小西屋大老板的资格,还要看旁人的脸色行事。

  赤松晴政的饮鸩止渴,使得他麾下的四大天王离心离德,姬路港所在的领主小寺政职早有自立之意,在小西立佐贱卖了数家产业后,通过姬路城代小寺职隆终于保住了大部分产业,可是同样伤筋动骨。

  失魂落魄的呆在姬路港内小西屋分店内,为了东山再起,只得四处打探消息的时候,幕府将军重立长门探题的消息甚嚣尘上,顺带着伊达家有意在冈山地区修筑新城的消息落入了他的耳中。

  一旦冈山立城,只要能够在这里站住脚,就能够分到足以发家致富的一块大饼。手中还有价值几千贯的铜钱,这是他变卖了一些产业以及原本要交给赤松晴政、浦上宗景的矢钱。

  小西立佐直接雇了一条海船,从姬路直走仓敷港,一下港,就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一个衣锦还乡的大好机会。小西立佐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纸盒,打开纸盒,里面是雪白一般的盐粒,他用手指点了一点含在唇边,脸上露出了笑容。

  按照现代人的食盐量计算,每天人均食盐量不超过6克,但是当时的倭国,由于贫困百姓普遍吃不上饭,腌制食物便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菜肴,盐的摄取量严重超标。《明代中后期的盐税》中记载15岁以上大口岁食盐12斤。但是根据宋应星在《野议》“盐政论”中记载:夫计口食盐,一人终岁必盐五十斤。足可以见到当时的人们的食盐量非现代人可比。

  有野史记载倭国应仁之乱时人口在七百万左右,到了十七世纪初的关原合战之后达到了一千二百万之众,不管是七百万还是一千二百万人。由于倭国是岛国,盐场众多,一般性而言,从备中国运送食盐的经营范围在西国、四国、畿内等地,由于当时的倭国人口大量聚集在畿内,按照折算,应该有三百万到四百万人在经营范围之内。

  以三百五十万人为例,人均摄取20斤食盐,在经营范围之内的总需求量当在七千万斤左右。倭国的食盐价格折算约为一斤盐50文,七千万斤就是三百五十万贯,就算只能够等到其中的十分之一,也有三十五万贯,这还是每年的收入,就算利润只有五分之一,也有近七万贯。

  如果将雪盐买到大明国去的话,50文的价格还要翻十倍以上,暴利啊。

  小西立佐看到雪白的食盐,一样的价格,一边是粗盐,一边是雪盐,就算是蠢蛋也会购买后者,只要得到了食盐的专卖权,他立时就会成为堺港最大的豪商,没有之一。

  小西立佐一到鹤首城便到处打听食盐的专卖权消息,打听到的消息让他长吁了一口气,显然还没有人看到其中的利害关系,连一向以伊达家第一商人自居的天王寺屋大老板津田宗达也没有意识到这块肥肉有多肥。

  小西立佐一想到天王寺屋津田宗达,就再也忍不住了,现在没有意识到,不代表日后不会意识到,等到津田宗达意识到,就晚了。他立时将能够专卖掉的产业全部转卖掉,携带着全部家产重新来到了鹤首城,四处拉关系走后门,终于与赤木高雄家中的门房打通了关系,通过门房的关系与赤木高雄拉上了关系,这才引出了今日的会面。

  政衡一开始听说小西立佐的时候只是觉得有一些耳熟,倒也没有太过于在意,现如今的他,地位高了,眼界自然也水涨船高,对于商人也没有像以前那般热忱了,听到赤木高雄说起也没有多加在意。后来赤木高雄又提了食盐的事情后,政衡方才恍然大悟,他竟然没有看出食盐中可能得到的利润之厚,仓敷盐场出产的盐全部属于伊达家,也就是说属于他,现在食盐已经在吉备四国内刚刚铺开,利润并不显见。

  这个名唤小西立佐的商人能够从中看出巨大的利润,足以看出他的眼光毒辣。政衡便起了心思,后来事情繁杂,也就淡忘了,只是美作国一向一揆爆发,让他有了全部取缔民间武装,发布刀狩令,以及扩大常备军的想法。

  刀狩令以及兵农分离迫使政衡不得不考虑财政方面的压力,这才想起了盐业带来的可观利润。按照他的计算,刨去成本,再刨去小西立佐的利润和运费,起码可得十万贯以上。

  暴利啊!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政衡与诸位家臣商议的实行刀狩令的事情。

  原本应该会议过后便召见小西立佐的,不过政衡并没有立即召见,而是选择了晾一晾他的意思,毕竟这是一桩非常大的生意。到了三月九日的时候,小西立佐得到了觐见政衡的命令。

  小西立佐走进客厅,眉头微微皱了一皱,客厅内没有如传说中的那般豪奢,他并非乡下阿斗,经常出入各家大名的居城,这位坐拥四国五十多万石的战国大名,竟然连姬路的领主小寺政职都比不上。

  一声“国主到!”的清脆声音响起,政衡从正门走了进来,瞥了一眼躬身伏地的小西立佐,微笑着坐在了上首位置之上,侍从们端上了茶水。政衡似乎无意谈起盐业的事情,问道:“小西立佐,你是堺港人,从姬路来,不知道我在两地的风评如何?”

  战国时代的豪商寻找合适的战国大名投资成为了他们起家的根本,堺港的豪商几乎每一人身后都有一家到数家,堺港的豪商联合会曾经自傲的说过,天下人不过是他们手中的牵线布偶,他们可说是最有头脑的一批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批开阔眼界走出国门的人。

  小西立佐抬头看了一眼问话的男子,并不会如同传说中那般霸气凌人,独眼中透出一股睿智,衣着朴素,比起他见过的所有上位者都要朴素,同客厅一般无二,这恐怕是政衡留给小西立佐的第一印象。

  当然小西立佐不会看轻眼前这个从微末起家数年间坐拥四国之地的年轻人,他没有想到伊达政衡会有如此一问,却没有停顿,回道:“小人不清楚堺港的豪商们是如何评价吉备太守的,他们显然不会过多的在意一名新晋崛起的大名,只会关心今日是赚了还是赔了。堺港和堺港外面的世界好像是两个世界,近百年来,在战乱不断的天下,堺港没有屈服于任何人的武力,从南北朝到足利时代,一直和大明以及南蛮地区的船舶进行着自由贸易,造就了堺港对于武家势力的轻视。”

  显然小西立佐对于堺港没有好感,甚至于还有很大的恶感。政衡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示意小西立佐继续说下去,小西立佐继续说道:“堺港的商人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却不懂得如何应用这笔足以扭转天下的财富,财富在于拯救众人,济世救人,而非制造混乱。有些人认为唯有乱世才是商人们的乐土,他们投资战争的双方,制造人为的混乱,生灵涂炭,从中获取利益。”

  停顿了片刻,小西立佐说道:“播磨国内分裂为两种风评,上层势力充满了恐慌,仿佛末世降临一般,下层民众却是泯然于世,漠不关心上层的变化,他们在高压统治之下已经麻木不仁。姬路港内的商人们同样流传着各种风评,大多数商人和小人的想法一致,吉备四国在您的统治之下会焕发出新的春天。因为小人坚信,一个撤消关卡实行乐市的领主,实在是商人的福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