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极神王 第五百二十五章 成为自己人!

《武极神王》第五百二十五章 成为自己人!

作者:属龙语 字数:1913 书籍:武极神王

  水镜高悬, 王莽的身影一步步走入长安,仿佛预示着他将成为这恢宏帝都的主人。

  画面中的视角不断拉高, 再拉高, 一直升到城池的上空,像是一只飞鸟一掠而过,又骤然俯低飞去, 再次停止时,出现在众人眼中的, 赫然便是汉高祖刘邦的太庙。

  在高帝刘邦的灵位前, 是一道熟悉的人影——天下称颂的再世周公,安汉公王莽。

  此时, 这位“周公”却是一副天子的打扮,他接过符诏,向历代汉帝宣告:“汉失天命,新朝当立, 即日起吾为新朝天子。”

  【元始五年, 年仅十四岁的汉平帝病逝。安汉公王莽在刘姓宗室中选择了仅仅只有两岁的孺子婴为太子, 王莽本人则在群臣拥戴下代天子摄政, 自称“假皇帝”,改元居摄元年。居摄三年, 王莽篡位称帝。】

  【这是华夏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次改朝换代。未动刀兵便轻而易举篡取皇位。】

  秦始皇嬴政顿时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后世改朝换代居然这么简单的吗?

  想到王莽被誉为儒学大家, 他忍不住看了看朝堂上为数不多的儒生,不知是否有了滤镜, 总觉得一个个心机深沉演技了得。

  ——儒家,好像比他原本以为的厉害啊!

  始皇帝心中不觉有点提防起来。

  再看看同样目瞪口呆中的扶苏……嗯, 秦始皇嬴政突然就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

  儒家哪有那本事, 分明是王莽过于突出。

  ——今天又是看不惯儿子的一天呢!

  殿中的儒家之人先是集体全身发寒, 总感觉有杀机从上方若隐若现传来,但这种感觉转瞬即逝,让他们忍不住怀疑是错觉。

  水镜中的画面传播到诸多平行时空。

  汉武帝刘彻只觉得荒谬无比,气得发出暴言:“大汉忠臣都死光了吗?”

  ——好家伙,你们就眼睁睁看着一个权臣一路往上爬,先是摄政,然后当假皇帝,最后直接当真皇帝,全程目送是吧?

  ——暴秦尚有忠义之士,大汉暴于秦乎?

  汉高祖刘邦的反应则与众不同:“要是乃公当年夺取天下也如此容易就好了。”

  “取天下易者,失天下必也易。”

  另一时空的汉文帝刘恒盯着水镜中的王莽看了一会儿,神色莫辨地吐出一句话。

  而西汉末年之前的平行时空中,却有不少野心家来了兴趣,一个个眼睛发亮。

  “厉害了。兵不血刃就能篡位,这样的手段须得认真学习,万一就能用上呢?”

  【从安汉公到新朝皇帝,这条路王莽一共走了八年,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平帝在位时,王莽便已实际掌握大汉政权,故曰:“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这时的王莽开始大肆排除异己,培植党羽。】

  【他按照等级封赏诸侯王的后代、高祖以来功臣的子孙、以及朝中的王公大臣;派人携带重礼拜访匈奴单于,令其上书表达对中国制度的仰慕尊崇。又使出种种手段令自己的女儿得以成为平帝的皇后。】

  【收买了王公贵族和四夷之心,王莽也不忘广泛施恩于士民鳏寡。他兴建学宫,宣扬礼乐教化,建了一万间学舍,网罗士人之心。每当发生灾害,王莽都只吃素不吃肉,他带头献出百万钱和三十顷田地救济平民百姓,追随他的王公大臣们亦纷纷慷慨解囊。】

  “记下来记下来。”

  野心家们开始埋头苦记,诸多西汉帝王也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同样令人记了下来。

  【元始二年,旱灾蝗灾并起,尤以青州灾情最为严重,大量百姓流亡。安汉公王莽带头,动员公卿吏民,共计二百三十人捐献出田宅,按照人口分配给生活困难的百姓。又派出使者捕蝗,百姓可以将捕杀的蝗虫送到官府换取钱财,家资不满二万的百姓和不满十万的受灾郡县,都被免除租税。病

  人被送入捐献的房屋中医治,死者获得朝廷赐予的安葬费。剩下的百姓也被安排迁徙,朝廷统一分配田宅用具,租借给他们农具、耕牛、种子和口粮。】

  播放到这里,即便是不爽的汉武帝刘彻,也忍不住感慨:“此人确乎有些能力。”

  无论是真是假,是为了收买民心还是真的心存百姓,其所作所为确实给百姓带来了好处,而且居然还有那么多王公大臣跟随,可见王莽的人格魅力确实非同一般。

  平行时空的霍光和汉宣帝对视一眼,这对关系正处在“蜜月期”的君臣,干脆就着王莽的种种举措当教学案例,一个教一个学起来:“王莽此人求名过甚,救济灾民自是应当,只为一点虚名,以重礼贿匈奴,又封赏诸侯百官,看似人人得利,但利从何处来?国家之财,取之于民而已。”

  ——尤其是王朝末期的财政,就算他们不知具体数目,也绝对不该如此挥霍吧?一旦挥霍过度,被压榨的还不是百姓?

  ——况且,那些得到好处的人不会想到出钱的是大汉国库,只会感念王莽而已。

  而接下来的一切果然不出他们所料——

  【如此种种。上到王侯公卿,下到士民百姓,无不为王莽大诵赞歌。有文化的士人更是提笔将他夸上了天:“揆公德行,为天下纪;观公功勋,为万世基。”】

  【——说他德行足以成为天下楷模,功勋足以奠定万世基业。周勃、霍光、卫青,公孙戎都无法和他相提并论。他应该像周公和大禹一样,受到世人最高的尊崇!】

  不同平行时空,突然被点名的几人:“……”

  ……夸王莽就夸王莽,为什么要拉踩?

  上一刻还在说王莽哪里哪里不对的霍光,下一刻就听到后人如此直白的拉踩,顿时生出一种微妙的输了的感觉。

  倒不是他认为自己不如王莽。

  此种微妙心理,类似低调的实力派演员看到顶流明星的夸夸团粉丝,于是忍不住会想:我怎么就没有这么能吹的粉丝呢?

  而平行时空的汉武帝刘彻更是不爽:“乱臣贼子,岂配与长平侯相提并论?”

  他大手一挥,招呼起自己的御用文人司马相如:“不就是以文墨鼓吹吗?你来,写一篇万字长赋,务必文辞斐然,好生夸耀朕的长平侯!”说到这,他看了看满脸羡慕的霍去病,秉着不能厚此薄彼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给冠军侯也来一篇。”

  无辜遭殃的司马相如:“……”

  ……他裂开了。

  倒霉的司马相如陷入文字地狱,而高悬的水镜之中,却出现一幕幕可怕的天灾。

  还有许许多多奇怪的人造异象。

  【当时的社会,谶纬之说盛行。随着西汉王朝步入末期,天灾频出、人祸不断、土地兼并、流民遍地……这种种问题,西汉王朝的统治者都无法解决。于是天下间渐渐有了“汉历中衰,当更受命”等符命,以为当有贤人如周代商一般取汉而代之。】

  【简单点说,刘家不行,换能行的上!】

  【至于人选,与大禹、周公一般,恩泽天下德被苍生的安汉公,自是当仁不让!】

  【于是,天下各地出现种种神奇的符命,最后都指向一个结论:“安汉公王莽当为天子”,一时间,王莽仿佛天命所归。】

  【后来,一个叫哀章的人献上金匮策书,其中大意为赤帝汉高祖所传,秉承天命选择王莽为天子,还附属了十一个追随天子的人名和官职。王莽欣然领受。随即,便遵从“符命”,即位天子,国号曰“新”。】

  汉高祖刘邦一蹦三尺高:“朕没有!”

  “篡了我大汉的皇位,还假装乃公这位开国皇帝把金匮策书交给你,好不要脸!”

  旁边的吕稚幽幽冒出一句:“彼此彼此。你当初斩了一条普通的白蛇,还说杀的是天上的白帝子,把自己说成赤帝子呢。”

  刘邦:“……

  ”

  ……老婆太知根知底就是不好。吹过的牛随时有人提醒是假的,可太郁闷了。

  水镜中画面一转,现出熟悉的大汉皇宫。

  一个懵懵懂懂的稚童不知所措地站在朝堂中央。他呆呆仰头,听着上方的王莽当众宣读着他听不懂的策书,封他为定安公。稚童眨巴着眼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清楚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便看见那个刚刚宣读完长长策书的男人突然来到自己面前,俯身握住了他的小手。

  眼泪落到了稚童的小手上,王莽哽咽着开口:“唉,当初周公辅政,还政于成王,如今上天令我做天子,我只能听从天命,不能按自己的心意继续做周公了……”

  握在手上的力道紧紧的,挣扎不得的孩子茫然地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哭。

  周围那些高高大大的陌生人此时却纷纷动容,一个个感动万分似的:“汉历中衰,当更受命。陛下顺天受命,何愧之有!”

  群臣的山呼中,画面逐渐淡去。

  一行行漆黑的文字在水镜中央浮现出来,熟悉的女声亦从水镜中传出——

  【取代刘汉的真命天子终于出现了,那么当前社会的种种问题总该能解决了吧?天下士民都将期盼的目光投向王莽,期待着这位大圣贤从此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从小熟读诗书、堪为一代儒学大家的王莽,给出了他安定天下的方案——建明堂,立辟雍,恢复周礼,追三代之治!】

  【毫无疑问,这就是儒家的最高追求。】

  【始建国元年起,终于掌握了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王莽,开始勾勒他心中的理想蓝图。他根据周礼颁布了数项改制政策。】

  【一、推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为公有,重新分配给天下人。男丁不超过八口之家,占地不能超过一井,即九百亩。无田者得田,多占田者必须交出去分配。】

  【二、改奴隶为私属,禁止进行买卖。】

  【三、设立五均官,收取工商税,收贱卖贵,向老百姓提供3%的低息贷款。】

  【四、设立六项财政经济管理制度。卖酒,食盐,铁器,铸钱,都由官府管控。开采名山大泽中的资源,都要交税。】

  【五、改革俸禄制度。从皇帝到诸侯、公卿、百官,如果天下丰收,所得俸禄都根据礼制足额发放;如果发生灾害,就根据不同地区灾害情况减少一定百分比。也就是说,将俸禄与百姓的生活水平挂钩。】

  看到画面之中列出来的一条条政策,无数人为之失声:“王莽这是疯了吗?”

  他们怔怔地望着画面中的那个男人,一时间竟然看不清这究竟是个什么人。

  若说是篡国奸贼,但他推出的政策似乎是一心为百姓考虑,并无贪图享乐的成分。若说是圣贤在世,他的手段又并不清白。

  野心家们已经纷纷傻眼。

  ……学不来,这个真的学不来!

  秦始皇嬴政则大摇其头,对王莽的欣赏转为深深的失望:“书生之见,想当然耳!”

  ……所谓的周礼,在他们大秦都已经过时了。居然还有人想在几百年后使用???

  此时,水镜中亦传出不赞同的声音——

  【这些政策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大多都是好的,但在当时未免过于不合时宜。】

  【譬如改革俸禄,统计收入本就麻烦,还要计算百分比,操作起来就更麻烦。而官吏领不到足额的俸禄,又会想方设法压榨百姓;对名山大泽中的资源开采进行收税,又让荆、扬之地的捕鱼、樵采者无以为继,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沦为盗贼。】

  【王莽宛如一个策略游戏玩家,自以为天下之人都是遵从命令的NPC工具人,只要他颁布了命令,就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殊不知,利益受损的地主官僚已经与他离心离德,所有的执行者都是王莽政策的反对者,这样的改革怎么可能成功?】

  【王莽又进行了很多毫无意义,甚至影响极坏的改制。】

  【譬如,将官制和地名改为周代名称;多次改革币制,废五铢钱,后来又用金、银、龟、贝、钱、布六种宝货来代替钱币,导致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又禁止私自铸钱,一家铸钱,直接连坐五家邻居,都要被没入官府为奴……】

  【因为周朝时只有一个周王,诸侯不能称王,所以王莽将四夷之君由“王”降为“公”、“侯”;他甚至还给匈奴单于瞎改名,激起四夷作乱,祸害边地百姓……】

  【在王莽的一通乱来之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被统治阶级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愈发穷困潦倒,民不聊生。】

  看到出现在水镜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货币,经济专家桑弘羊一个战术后仰。

  ——这都是些什么鬼啊?

  ——这么搞不把国家经济玩坏才怪了。

  之前还因为王莽要给天下人分田而高兴的百姓也一个个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水镜中出现的那些画面太可怕了。

  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币,百姓可不管这符不符合什么周礼,他们只是下意识捂紧了自己的荷包,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攒的钱突然就变成了一堆不值钱的“宝货”。

  【《汉书》记载:“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他的权谋水平有多么杰出,实际治理能力就有多么拉垮,种种决策完全没有考虑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一通瞎搞。在王莽的一系列操作下,朝臣不满,百姓不满,四夷不满……不知不觉间,他已是众叛亲离。】

  【王莽的风评急转直下。】

  【曾经的圣贤,变成了残民之贼。】

  【而饱受经义熏陶、坚定认为恢复周礼就能安定天下的王莽,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变得越发多疑、残酷、偏执。最后,就连一直以来追随他的知己刘歆也背叛了他,这给王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作为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不择手段地谋取权势,当上皇帝,从始至终的目的都是实现心中那个理想社会。然而,空有理想却没考虑实际情况,逆社会潮流而行的他,最终走到了全天下的对立面。】

  【这时的他,不得不收回自己之前颁布的许多政策,江山崩塌却已是不可挽回。】

  【当天下动乱,流民四起,浩浩荡荡的起义军攻破帝都,他依旧高昂着头,无畏无惧:“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这句话化用自孔子的典故,意为“仁者无敌”,可见王莽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孔子那样为天下民众疾苦而奔波的仁者。】

  【但他的下场却是被一介商贾随意杀死,死后被汉兵分裂肢体,切割成无数块,头颅被悬挂在街头,愤怒的百姓纷纷以石掷击,舌头都给切下来吃了。而他的头颅最后辗转落入东汉统治者手中,随着朝代更迭被历朝皇室收藏数百年。】

  熊熊的火光从水镜之中燃烧起来,乱兵践踏的长安街头,一颗熟悉的头颅在万众的唾骂声中迎风而悬,此情此景,与当初王莽登基即位之时,长安街头无数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相比,显得如此讽刺。

  看到此处,从昏迷中醒转过来的王莽僵立当场。他不能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天下人好,为何却落得被天下背弃的下场?

  这位儒家理想的忠实践行者不由仰天长叹:“周礼难复,我道不行。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当刀兵临身,最后一千名死忠死伤殆尽,不知这位失败的理想主义者心中是否有过迷茫质问:说好的天命在我呢?】

  【所谓天命,自在人心,非符命之物所能授予。或许,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他,从一开始就不是能安定天下的救世主,只是做了一场空想的美梦罢了。】

  【他所造就的乱世,反而成了真正的天命之子出场的舞台。】

  “哞

  ~”

  一声牛哞从水镜中传出,远远的,似乎有一道骑在牛背上的人影向着众人行来。

  他的身后,是烽火中飘摇的万里河山。

  【——兴复汉室的光武帝刘秀。】

  【——时代选择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