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宠妻当道:相爷,侍寝吧! 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稀为贵

《宠妻当道:相爷,侍寝吧!》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稀为贵

作者:顾安茶 字数:1896 书籍:宠妻当道:相爷,侍寝吧!

  周翎笑答:“天下闻名的璧月公子自是事务繁忙,昨日不过刚巧得空,才与我在同处叙旧罢了。今日,他便去忙他的事去了。”

  话音一落,陈子笙露出了惊讶万分的神情,跟着又有些懊悔,“什么?周兄是说,昨日与你一处的那位俊俏公子便是举世皆知的天下双公子之一的璧月公子?难怪难怪,我还想世间竟真有如此出尘绝艳之人,这么一提,璧月公子可不就是姓苏么!我也实在是太后知后觉了。”

  昨日初见时,周家掌柜只提及了苏叙言姓苏,并未提及名字和名号,当时心里又怀揣着合作一事,陈子笙没有多想,或者说根本想不到也属正常。只是经陈子笙这么一说,夕和的反应倒显得太过冷静平常了。

  周翎不禁好奇地问:“杏林公子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夕和原就知道那人是苏叙言,是苏家的璧月公子,当然没什么好惊讶的,而且她实在有些装不来惊讶这种浮夸的表情,生怕表情太过夸张了反而显得假,便干脆坦然处之。

  但未免引起对方的怀疑,一个合理的解释还是必要的,夕和便在脑子里迅速一过,回应道:“昨日周家掌柜介绍了苏公子姓苏,又是周公子的朋友,想来对方也只可能是同为四大家族之一苏家的人。而苏公子丰神毓秀、容姿出尘,想来也只有璧月公子四个字配得上他了。”

  周翎听了哈哈大笑,又是夸赞了夕和一番,直道她好眼光好推断。

  接着,话题便从苏叙言身上切入正题,开始讨论关于合作的具体细节。

  周翎率先开口表明了他的想法。他的意思是既然要做大,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就在最为繁华热闹的南大街上寻一处铺子租下来,然后依照着他的思路将杏林医馆搬迁过去,再以药为题,同步宣传修容膏和药膳,借着修容膏目前小小的名气带动起药膳的知名度。

  出于本金只有一千两的限制,铺子内暂时不需要装修,简单规划一下即可,待做大了之后再另行安排修缮。这样一来,既可以直接网罗最广最多的消费人群,又可以在一处扎根,固定发展。

  他的想法夕和完全能够理解,也同意这样规划所能带来的效益,但是,难度非常大。

  周翎见夕和并没有认同自己的想法,而是保持沉默,便征询她的意见:“杏林公子可是觉得哪里不妥?直言便是,无需顾忌什么。”

  既然如此,夕和也就直言了,“如果将铺子定址在南大街上,自是可以面向最多的百姓推出我们的药膳。但是,周公子别忘了,你可只有一千两银子,南大街上铺子的租金少说也要七八百两一年,多了一千两也是有可能的。若是把钱全部投在了租铺子上,那后面的事还要怎么做?”

  夕和说完,陈子笙在一旁补充了一句:“况且,南大街上的酒楼饭铺鳞次栉比,竞争极大,铺子若是只是简单修饰一下,很难吸引百姓进门不说,还容易反倒叫人看轻了咱们。”

  周翎听了,稍稍思索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话,便又问:“那二位可有什么想法?”

  陈子笙跟着回应:“不如先把地方就定在怀民巷上吧,离咱们的医馆近,租金也相对比较便宜,且离南大街也不远。”

  周翎听了,想着似乎也不错,便对身旁的随侍吩咐道:“你去打听一下,附近可有铺子出租,距离医馆越近越好。”

  “等一下。”那随侍领了命欲走,却又被夕和叫了声停,周翎和陈子笙皆又看向夕和,想她莫非有更好的办法。

  而夕和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后,心里确实有了个想法,便对他们说道:“若是要选在怀民巷,倒不如直接就在医馆里好了,既能满足医馆和药膳间的紧密联系,也能省掉一笔租金,尽可能的压缩成本。待一切稳定了,有了足够的进账,再搬迁至南大街岂不方便?”

  周翎听了,环顾了一圈医馆,道:“若是二位愿意,自然是最好。只是这里地方不算大,如何能周全前来看病的病患和光顾药膳的客人呢?”

  夕和浅笑回应:“关于这一点,我有个想法。想必周公子必然听过一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一件东西越是稀有就越显得珍贵,同样也越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趋之若鹜。若要打出药膳的名头,遵照一般酒家饭铺所行之法来推广恐怕既困难又收效甚微,不如就剑走偏锋,试试‘旁门左道’。”

  “杏林公子的意思是……?”周翎一时捉摸不透。陈子笙也不解地看着夕和。

  “二位试想,修容膏正当时,近日内进出医馆之人只会多不会少,若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对前来医馆求药的女子们同步推出有美容养颜之效的药膳来,还每日限额三十份,效果会如何?”

  这是夕和刚刚思考时无意一瞥,在一个碰巧从医馆门口跑过的两个孩子身上得来的灵感。跑在前面的那个抱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而后面那个追得紧紧的,似乎是想从前头把苹果抢过来。

  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夕和很无厘头地联想到了苹果手机,跟着便再次思维脱缰地想到了她曾经在杂志上看到的有关于苹果手机为何这么热销的理论分析的文章。

  她模模糊糊地记得,文章里提到在电子产品泛滥的市场里,苹果手机之所以会显得更为珍贵,更加让人趋之若鹜是运用了一种叫做饥饿营销的营销办法。

  夕和不太记得饥饿营销究竟是怎么个运用办法,但却记得文章里提到运用这个模式是为了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因为市场上最基本的原理便是物以稀为贵。一件东西对人们有益处,又数量稀少,自然价值更高,也更容易给人们留下印象。所以,她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周翎和陈子笙循着夕和的话在脑子里假想了一遍,而后两人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来。

  周翎更是叫了声‘妙’,道:“杏林公子心思灵动,一下就找到了关键。世间之物确为如此。这样一来,不仅打响了药膳的名声,还能抬高药膳的身价,果真是一举两得。”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