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巨擘大枭 第十五章 强者恒强

《巨擘大枭》第十五章 强者恒强

作者:梦里当年 字数:2554 书籍:巨擘大枭

  路云风自然不知道有人惦记上了他,随着众人收拾回屋整理行囊,老疤拍了拍他肩膀没说什么,只跟众人大概的讲了下与周进宝的结怨过程。

  事情很简单:

  元宝寨周家人丁兴旺,叔伯兄弟众多,其中有几个在山口上混出了不小的声名,这周进宝也跟着有些自命不凡,就把自己当成了人物。

  某次交易地,来自两个商埠的人马为宿处问题起了纠纷,双方争执起来各不相让,周进宝强自出头,言谈语间嚣张狂妄,愣是谁的面子也没给,相激之下都起了火气,大家干脆摆开场子拿拳头说话,带来的货品就当作彩头,输了的一方打道回府,这趟山口就算白来。

  这人虽然是有些技艺,可嘴上的功夫强过了手脚,老疤代表己方出场,两个回合不到就将他打翻在地,折了货物又损了面子,气量小的自然就有些怀恨在心,这次碰上了,想趁机讨回场子而已。

  众人各自忙着手上的事情,都是哈哈一笑而过。

  但凡是在山口上跑过几年的,对于类似的赌斗都是司空见惯,如果那次交易地不闹出些口舌争执,反而能变成一桩比较稀罕的事情,粗野汉子不会讲太多的废话,而且大多极为护短,三五成群的分清楚亲疏,只要遇到事情,那就肯定是帮亲不帮理,惹急了就拿拳头说话,打不赢有理也得憋着。

  所以说没人带的话,新出道的行商不太好混,原因就在这儿,新鲜面孔根本没人搭理,别的不说,进山的马客越来越多,碰上那时运不济的时候,夜里想找个地方睡觉都不算容易,露宿于野地的情况并不是没有。

  春夏之际倒还好说,似现在这种深秋时节就得受些夹磨,倘若天不作美再落下点雨,光想想就知道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因此在山口上混的马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行,苍横山一带有个民谣,“是汉不是汉,赶山两年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不管采买还是单帮,山口上来一趟,人人希望能把自己带来的货物全换出去,可是山民猎户就这么些个人,跑山口的马客一天比一天多,彼此代表的商行货栈之间,竞争的也是愈发激烈,自然没人愿意行方便于他人。

  所以老疤这一类的老货商,工钱高是有缘由的,一张老脸顶着,就能免去不少麻烦,地头熟门道精,跟人打个商量都能给上三分面子,这就是所谓老江湖的好处,初出茅庐之辈被叫成青瓜蛋子,没有老马客带队进山,免不了要受些欺侮排挤,不夹磨上几年混到个脸熟,那这碗饭吃的可称是艰辛无比。

  当然,想要行走于山野荒原的粗野汉子们认你的面子,几分压得住秤的斤两也是绝不能少。

  茅舍的墙壁上几处黄泥脱落,露出了数条两指宽的缝隙,嗖嗖的凉风往里面灌,行囊铺盖安顿下以后,行商们寻些木柴烧起火塘,开始轮流烘烤着干粮,岗宾便纠缠着路云风出去割些蒲草塞堵墙缝。

  实际从进了屋开始,他就一直趴在路云风耳朵边,喋喋不休的讨教拳脚。

  把那蒜头鼻子一膀子撞飞,别人可能没注意,但岗宾就站在眼前,过程虽然看得清清楚楚,可还是没弄明白那汉子怎么就飞出去了,路云风接战两人成果辉煌,但动作的幅度都不大,他本来就是个好武的性子,越琢磨刚才看到的越是心痒难搔,出了门走上山岭,更是连说带比划的请教精要。

  架不住他纠缠,路云风也不藏私,随口把动作和发力的诀窍告诉了他,割得几把草,岗宾终是按捺不住,扯着路云风摆好了姿势,非得照样试演一番。

  两人面对面站好,岗宾依样画葫芦的跨步近身猛发力,路云风肩头一错纹丝不动,口中笑道:“你这大力在肩而不在胯,练好了唤做“乍膀”,力道用的不对。”

  “哦?那再来。”

  岗宾依言收了架子,留着心把大半气力用在胯部猛贴了上去,路云风顺着来势一拧身,闪了他个趔趄,俯身抱起一捆割下来的蒲草,边走边笑.

  “拳打不知,脚踢不防,这样练可没什么用,赶紧回去吧,我还饿着呢。”

  岗宾也随手抱起一捆草跟在了后面,“风伢子,你这拳脚跟谁学的?”

  “我爷爷。”

  “嗬,祖传的呀,有啥绝招没?教教我呗。”

  “当然有,怕你学不会。”

  岗宾提起精神紧追了两步,“说说,你怎么知道我学不会?”

  “听好了啊,久练为熟、久熟为巧、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我爷说了,这是练拳的不二法门,我都告诉你了。”

  岗宾猛地站定,认真的想了想,然后又追了上去。

  “嗨,你这说的跟没说一样,算啥绝招?那你爷爷教你练的什么内功?练拳不练功,到老稀吊松,你教我练内功呗,我拜你为师。”

  路云风连连摇头笑而不语,下了山坡走到茅屋外,用蒲草塞堵着墙壁树干间露出来的缝隙,抬头看看天岔开了话题。

  “这几天里要是再下场雨,咱们可有的些苦处受,赶明儿个去合点泥,把这儿补一下吧。”

  望了望远处的山峰,岗宾对此显得颇有经验,“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这三两天是没雨下,不是,咱先别说合泥的事,你收我这徒弟不?”

  路云风无奈的摊摊手,“我也不会啊,怎么教你?”

  “那你只练过拳脚?”

  “嗯。”

  看着他那半信半疑的神色,路云风做了个随你信不信的手势,转身进了茅屋。

  倒不是刻意藏秘而不宣,他所学的东西不合于众,老爷子有过严令,不得与他人谈起。

  拳术武功,清修养生,着重于由内而外培本固元,一口丹田气方为万法之本,修炼所谓内气的诸般法门,便统称为内功,有无数的惊天传说流传于世,皆言神功秘诀练到极深处,水火不侵刀斧不伤,举掌可碎岳,跺脚震山河,好似比那天神下凡还要威猛几分。

  可是路家的拳决里,这只叫做“中盘”,老爷子称为“生炁”或者气功,并不认为比拳脚功夫强的了多少。

  肩以上为上盘,凝之以“神”,肩至胯为中盘,聚之以“气”,胯之下为下盘,谓之曰“精”,是谓精气神也,精不足则伤神,神不足则损气,三盘不工,根基不固,日积一斗则夜泄十升,徒耗心力而终不得成。

  拳决里的这段话,路家爷孙两奉为真知灼见,示于人前或少不了受些耻笑。

  内功胜于外功,乃举世而知的煌煌真言,几路无名野拳却给出“终不得成”四字评语,即便说不上是盗世欺名,多半也会被批为舍本逐末哗众取宠,所以老爷子口授之日便有训诫:

  “三口不说,六耳不传,切不可忘!”

  拳决乃是家传,老爷子为他深解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本不应该只是拳决,通篇晓意的话,倒能算上是门功法,以锻身健体强壮血脉为手段,力求精气神三盘的通滑圆满,照着谱上的话说,倘若能修得金津玉液为食,日月之气保生,经年不动但血脉不断,鼻口闭气而生机不绝,这就称为入定,也叫做胎息,得到了这个境界,才能算是真正的练气。

  气息循环往复,血脉生生不息,岁八百而若少年,谓之为地行仙!

  拳决以此语而告终,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思,但是地行仙除了在传说故事里出现,从古至今有谁亲眼得见?

  人乃胎生,先天经络自脐带剪断那时起便告断绝,第一声啼哭传出,便由先天胎息之态转入到后天的五官六识,需呼吸需进食,需外物供养体内的生机,从此便成肉骨凡胎。

  欲以后天之功续接先天之机,便是世称的求仙证道,修练者众,圆满者无,如果古往今来世间真曾有过地行仙的话,那也一定是有过参天的造化,得了不世出的奇珍异宝,凭借外物之力搭起所谓的生死桥,未必跟功法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老爷子所作的评语是:

  称仙倒还可以,得道却是未必!

  因此武学之中的内功内气,不过是与虚无缥缈的求仙之道相混淆,从而延伸出来的说法,其本质不外乎是聚力而发的诸般法门,称为内力倒也合适,功深者或可碎碑裂石,要说能够填山造海,却是有些夸大其辞。

  所以外功内功,均为锻体防身之法,恃之与人争雄,外未必弱,内未必强,老爷子集半生所得给出八字定语:

  强者恒强,善变者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