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请把你的背后交给我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片混乱

《请把你的背后交给我》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片混乱

作者:多一难 字数:3603 书籍:请把你的背后交给我

  胡寡妇这才有时间询问城里的情况。

  “连接城里的大桥被水冲垮了,现在工程队正在抢修,大概要半个月才能修好。”对方回答道。

  “那城里怎么办?”

  “现在准备从良平那边走。”

  胡寡妇立马说道:“我以前逃难的时候走过那条路,我能去吗?”

  主任看向这个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寡妇,只觉得对方真的是……出乎意料地勇猛!

  “女同志啊,你真是我们的好同志!”香金镇来对接的人是个年轻姑娘,一听这话立马就握住了她的手:“我们现在熟悉路的人就是少。”

  胡寡妇被这样亮晶晶的充满希望的目光看着,整个人被烫到了一样,身体的血液都在沸腾,一瞬间,她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她也曾经想过要干点大事,后来,活着这一件事就耗光了所有的精力。.

  黄春花立马也举了手:“同志,我也去吧,我力气大。”

  “我们求之不得,现在国家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这一次,胡寡妇见到了更多的同志,有香金镇的同志,也有良平那个方向的同志。

  因为各种原因,这一次来运输粮食的有一大半女同志。

  大家并不熟悉对方,可是见面的时候,都觉得彼此非常亲切。

  因为这一次的运输任务路途远,山路险,运输负责人把大家分成了十人一组。

  “我们这一次的任务意义非常重大,平城的兄弟姐妹们正在等我们的粮食。”

  “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每一段辉煌都离不开我们农民的血泪,不管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农民一直被压在最底层,我们有地很苦,大半都要给地主,还要忍受地主的欺压,我们没有地的时候就更苦了,可我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我们哪一个不是天没亮就到了地里,天黑了才能回家,我们哪一个不是肩能扛手能提!那地里长出来的庄稼没有我们的汗水吗?没有人记得我们的功劳!”

  人群中,黄春花想起了自己在田里的日子,在地里的日子,被人瞧不起的日子。

  不需要交流,过去的日子如同阴云一般笼罩在每一个人身上,大家都想起来过去的那些日子,她们不是木头,她们也有自己的感情,可从小到大,她们的一切都被狠狠地践踏着。

  她们不是没有过痛苦,没有过不平,只是周围的一切把她们狠狠地压制住了,她们在痛苦中熬过了活着的每一天。

  “可现在不一样了,新中国成立了,跟历史上所有的国家都不一样,这个新国家是我们人民的国家,不再是皇帝的,不再是地主的,我们迎来了大解放,地主倒了,我们也有了田地,我们也能当家做主了!”

  胡寡妇想起了分田地的时候,她们知道女人也能分到地,所有人都在欢呼。

  “这一次的运输粮食不仅仅是为了平城的同胞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也要证明给自己看!我们不再是封建社会的奴隶,我们不再缩在角落里无人看见我们的功劳,我们也要走上历史的舞台,我们能够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跟上新中国的步伐,我们也是新中国的主人,我们能够在新中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奉献出我们的力量!”一个陌生的女人在进行运输前的动员。

  人群中,胡寡妇听着听着,什么东西在她的胸腔里沸腾,翻滚,下一秒就要破土而出。

  “我们也是新中国的主人!”

  胡寡妇情不自禁跟着一起喊了出来。

  这声音如此之大,她活了这么久,从来没有这么大声地表达过什么。

  她喊出来以后,又回过神来,看到大家看过来的目光,来不及看那里面有什么,她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然而下一秒——

  “我们也是新中国的主人!”

  这一次,所有人跟着一起喊了出来。

  这句话如此有力量,当它从嘴里冲出来那一瞬间,有某种东西,一直压在她们身上的某种东西,仿佛一下子破碎了,所有人莫名的轻快了起来。

  一种快活的氛围涌动在所有人之间。

  是啊!新中国成立了!鬼子倒了,地主也倒了!

  “我们也是新中国的主人!”

  这声音越来越大,在大雨中汇聚成了一股力量,涌动在所有人的心中。

  新中国。

  在她们看来,这是多么美的字眼!

  曾经,国家,主人等词那么大,和她们扯不上任何关系。

  而如今,黄春花站在人群中,她的周围几乎都是农民同志,和她差不多大的同志,一种强大的感情流转在她们中间,灵魂中有一些死去的东西,仿佛又活了过来,正在跳跃欢呼。

  “我们也是新中国的主人!城乡同胞团结起来共度难关!”

  这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仿佛要传到那遥远的县城里去,仿佛要让所有人明白,她们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胡寡妇莫名地热泪盈眶,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这是她的国家,而这个国家需要她!

  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间那么累还那么快乐。

  因为值得啊!和过去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以前的苦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意义的,而现在,她做的一切能够帮助这个国家有更好的未来,一切都是有意义有希望的。

  她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样一种存在,能够让你在累得手指都动不了的时候,心里依旧觉得快乐满足。

  “走!我们去运粮食!”黄春花喊道。

  “走走走!”

  “我力气大的很,我能背80斤!”

  大家的声音里充满了欢喜,脸上都带着笑,一下子就像是回到了孩童时代,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周围站着的明明都是陌生人,此时却感觉如此的亲切。

  黄春花一下子想起了曾经在村子里的日子,想起了小时候,因为她们家没有儿子总是被其他人笑话,说是断了根本。

  她从来都觉得不对,可她说不出来到底哪儿不对,每一天的日子都觉得难受,她又说不清楚到底哪儿难受。

  如今,她站在这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女人站在一起,大家不需要说太多,过去的生活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那些年,她们被打断的脊背,跟着这个新世界一起长了出来。

  一种陌生的情绪在血液里流淌,隐隐发烫沸腾。

  胡寡妇侧过身,她从另外一个女人那里知道正在讲话的女人是香金镇妇女主任,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杀过日本鬼子,而这一次送粮是她号召了香金镇的妇女们。

  胡寡妇抬起头,看向女人,只觉得对方无比伟岸,她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这个人,心里涌上了一种渴望,她想要跟在她身后做事。

  平城里。

  李老板带着年英和平安到了县城人民文化馆。

  “文化馆也是刚建立起来,上面的意思是先把广播搞起来,咱们平城的宣传一定要抓紧,免得有一些人在里面浑水摸鱼,弄得大家心慌慌,无心生产。”

  年英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段时间混水摸鱼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道:“我们能帮忙的肯定会尽力帮。”

  “你们两个都是文化人,能够帮我们不少忙,我们找到了很多图纸,可是工人们看不懂,需要你们帮忙,现在的情况是只有一台五灯收音机,还有一架上海牌的扩音机,但是输出功率低,咱们整个城至少还需要200个喇叭,一方面这个输出功率带不起这么多喇叭,另一方面我们也找不到200个喇叭。”李老板叹了一口气。

  现有的喇叭是上海生产的舌簧喇叭,仅有十只,这还是从外地商人那里买来的,本地并没有生产,价格非常高。

  平安看了看她们的喇叭,道:“这个能给我研究一下吗?”

  年英有些惊讶,平安这个也懂吗?

  平安解释道:“不太懂,但是我们学校以前有关于无线广播设备的教科书,可以研究。”

  年英和平安这个时候才走进了他们现在的工作间。

  年英愣住了。

  原本的旧货店被清空了,里面堆放着的是各种仪器,后面搭了一个雨棚。

  年英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他们在用一个相机的裁纸刀切铝箔,另一边是两台……

  年英认真地看了好几遍,才发现,这是两台脚踏的冲床,应该是做铆接用的。

  年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破烂的冲床。

  这里便是他们的工作间了?

  李老板何尝不知道他们条件差,但现在的情况可没有给时间筹备。

  平城之所以人心惶惶,是因为敌人散播谣言,动摇人心。

  上面已经发现了问题,如果能够建立起广播站,必然能够把人民和新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李老板又问道:“其实喇叭和扩音机我能够想办法解决,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线路问题。”

  平安想了想,说道:“电话线路应该可以用,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给我们用。”

  “啊?”李老板不太懂这些。

  “现在的技术只能单向运输,如果借给我们用了,电话就打不出去了。”

  “我去找邮政局协商。”李老板说着就往外走:“你们俩帮我监督一下这边的生产情况。”

  年英看着他们这个设备条件,总觉得很难。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就只有一个扩音机,几个喇叭。

  没有线路,没有话筒,没有收音机,没有足够的喇叭。

  年英心里想着,几乎不可能完成。

  大雨中运粮食太难了,狗儿山前面的部分还能够勉强允许牛马板车通过,到了山脚下,后面就全部需要人工了。

  “咱们这一次的运输工作非常特殊,以前我们的粮食运输都是实行雨天灌包晴天发运原则,这一次情况非常紧急,”领头的人在吩咐大家:“十个人为一组 ,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

  “咱们此去的路非常的险要,一切以人为主,不要抢路,不要单独行动,听从组长的指挥,大家一定要做到前后照顾,同去同归!”

  因为胡寡妇本身就是粮食工作者,又对这边的路很熟悉,于是她便是她们这个小组的组长,她认真地听着所有的要求,生怕错过了一点。

  很快,众人便背着粮食上路了。

  起初是爬山,山里反而比外面的路好走一些,因为没有那么多泥土,也就不容易滑倒。

  黄春花还在说:“这点路也不算危险。”

  胡寡妇抬起头,道:“困难的是后面那段路。”

  那是狗儿山临近山顶的位置,听说是古时候的人逃避战争,一点一点的凿出了一条路。

  当年,她背着女儿从这里过的时候,差点就摔下去。

  曾经以为她永远不会再回来这里了。

  而现在,胡寡妇看到了前面的路。

  她愣了一下,曾经那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护栏的地方,现在居然有铁索了。

  “香金镇的铁匠们之前听说咱们要走这条路运输粮食,他们提前过来在这边打了铁索。”前面知道情况的人说道。

  胡寡妇看着那铁索,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