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素手劫 243

《素手劫》243

作者:卧龙生 字数:1650 书籍:素手劫

  日落风生,薄暮冥冥。

  肃州城头传出鼓声,一声接着一声,恰如闷雷炸响,震动广阔平原。

  "城门将闭!"

  城门下,守城的卒伍列队归营,脚步略显杂沓,矛戈顿地声不绝于耳。几名强壮的军仆排成一行,双足撑地发力,肩背和手臂的肌肉隆隆鼓起,合力转动绞盘。

  吱嘎声响起,门轴转动,锁链一圈圈缠绕,镶嵌铜钉的城门缓慢合拢。

  距离城门不远,一队商人拔足狂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惜还是慢了一步,抵达城下时,厚重的门扉已经关闭。

  众人无计可施,眼巴巴望着门上铜钉,一阵捶胸顿足。天色愈暗,城头立起火把。

  火光照亮城头林立的旗帜,旗上的图腾刹那鲜活,仿佛活过来一般。“今夜无法入城,全怪路上拖延!”

  一步之遥被拦在城外,商人们难免互相抱怨,后悔不该中途停留。事已至此,众人实在无法,只能转道去往附近乡邑,期望能在村人家中借宿一晚。

  “春日倒寒,露宿荒郊恐遭狼,速行。”

  他们全是小商,不比豪商财大气粗,没有强悍的护卫,只能结伴行走,依靠人数震慑宵小。

  队伍中以西地商人居多,少数来自南地和近海的诸侯国,陆续在中途加入进来,组成一支规模可观的队伍。

  商人们常年行走各地,掌握大量消息和秘闻。

  最近一段时期,晋国伐郑、楚国内乱以及越公子使晋最为人津津乐道。

  "郑国已灭,疆土纳入晋。楚国公子项杀兄囚弟,大权独揽。越公子使晋,听说两国要定盟。"一名年约不惑的商人赶着马车,和同行之人交谈。

  "这些都是旧事。我听人说齐国公子弦入晋,估计齐国也不太平。"一名穿着短袍的商人背负藤筐,手里牵着一头青驴。驴身后拉着一辆板车,车上堆满货物,准备到肃州城售卖。两名奴隶走在车后,熟练地推动车身。

  “齐国公子?”队伍众人心生好奇,纷纷看过来。"你从何得知?"一名吴地商人诧异道。

  瞥一眼问话之人,短袍商人嗤了一声:“哪来的愣头青,不知规矩。”吴商马上意识到不妥。

  商旅们

  常年行走各国,掌握不同的消息渠道,彼此讳莫如深,没人会大咧咧说出来。

  众人很快揭过此事,陆续擦亮火石点燃火把,寻找之前路过的乡邑。

  有几人慢下脚步,刻意落在队伍最后。火光照耀下,几人交换眼色,准备入城后避开人群,设法将消息传回国内。

  留意到队伍中的异样,短袍商人嘴角勾了勾,知晓事情已成。他怀中藏着一封短信,由苍金亲笔所写。

  为完成林珩的交代,苍金放飞信鸟,多方联络可信之人。不需要多久,公子弦入晋一事就会传遍诸国,楚国自然不会例外。

  城门外,商人们越行越远,队伍消失在夜色之中。

  肃州城内,一辆接一辆马车穿过城东,马奴不断挥动缰绳,驱车驰向晋侯官。齐国公子远道而来,依照惯例,今夜宫内设宴款待。越公子煜,蜀公子齐,蔡使欢以及宋国使臣都将出席。

  大小氏族在陪宴之列。各家车辆准时出发,陆续抵达晋侯宫,在宫门前相遇。费毅的马车先到一步,鹿敏的车辆紧随其后。

  两人奉林珩旨意拟定战功赏田一事,近日来频繁会面,关系却未见缓和,反而比之前更加糟糕,变得水火不容。

  在拟定章程上发生分歧,两人争执不下,一见面就吹胡子瞪眼,随时随地剑拔弩张。

  “费大夫。”

  "鹿大夫。"

  两人在宫门前下车,互相致以问候。行事一板一眼,礼仪无可挑剔,偏偏能清楚看出态度敷衍,嘴角的冷笑更是毫不掩饰。

  赖白和吕勇结伴而至,刚下马车就瞧见这一幕,不约而同慢下脚步。

  目送两位上卿进入宫门,两人才舒缓紧绷的神经,对视后干笑一声,遮掩尴尬和心虚。论理,他们身为新氏族,本该和鹿敏共进退。怎奈费毅实在不好惹。

  最重要的是,君上不喜氏族无故相争。

  今日官爵因何而来,两人心知肚明。事情该避则避,不会硬着头皮往前冲。“时移世易,如今不比先君在时。”吕勇叹息一声。“慎言。”赖白出声提醒,向旁侧努了努嘴。

  吕勇瞬时噤声,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就见绘有智氏图腾的马车出现在夜色下。驾车的马奴身强体健,一双手臂尤为粗壮,不亚于小氏族家中私兵。

  >护卫车辆的私兵皆佩半甲,没有骑马,跑步跟随车辆竟无一人掉队,抵达宫门前也未见气喘。吕勇看得眼热,赖白也极是羡慕。

  "不能比啊。"

  两人异口同声,艳羡的情绪如出一辙。智氏马车停在宫门前,车门推开,智渊和智弘先后步下车辕。

  同为勋旧的几家上前问候,大多意气风发。新氏族们各自收回眼神,行出数步仍能听到身后传来的谈笑声。

  氏族们结束寒暄,陆续走入宫门。

  智渊和陶裕走在一处,雍楹和田婴并排而行。

  陶廉把住智弘的手臂,探头看一眼他的身后,笑道:“未见你家麒麟子?”“另有要事,君上知晓。”智弘言简意赅,没有透露太多。

  陶廉耳聪目明,思及百工坊的变化,想到城内抓捕的奸细,心中一派了然。“君后继有人。”

  智氏郎君声名鹊起,尤其是在伐郑中立下大功的智陵,以及将掌一县的智泽,在年青一辈中赫赫有名。

  相比之下,自家儿郎名声不显,也无更多建树,陶廉很是心焦。

  遥想君上归国之前,陶氏和智氏并举,且智氏退居晋阳,陶氏稳在肃州,声势更胜一筹。怎料局势瞬息万变。

  智氏时来运转,族内人才辈出,家族有再兴之势。陶氏虽为上卿之家,却是后继乏力,逐渐被费氏、雍氏等追逐乃至赶超。

  回溯往日,陶廉锁定一切的源头。

  陶氏呈递的氏族名单。

  自那以后,君上显然对陶氏有所顾虑。

  时至今日,君上几次颁发新政令,陶氏未唱反调却也态度保守,反不如新氏族得重用。

  智氏改弦易调,成效显著。费氏、雍氏和田氏也不再因循守旧,朝堂根基日渐稳固。唯有陶氏仍在故步自封。长此以往,陶氏势必走向没落。

  行在宫道上,陶廉一心二用,一边同氏族寒暄,一边为家族前景担忧。

  见他神情不属,智弘目光微闪,主动岔开话题,提及战功赏田等事。

  “君上定三日之期,至今章程未完……”

  氏族们走向大殿,尚未登上丹陛,已能见到火光通明。乐声从高处传来,是众人熟悉的雄浑豪迈。

  在场氏族同时收敛情绪,

  自动分成左右来班,如同朝会的位次一样,提步登上台阶,走入辉煌的大殿。

  公子弦由侍人引路穿过宫道,恰好见到这一幕。

  看着盛服华冠的晋国氏族,仰望金碧辉煌的大殿,耳畔萦绕晋国的礼乐之声,他的心不断狂跳,继而开始下沉。

  “晋国,晋人。”他驻足原地,反复呢喃着四个字。一念闪过脑海,他的脸色陡然苍白。万乘之国,携灭郑之势,有霸道之威。他竟敢自命不凡,以为能诱之以利,行借刀杀人之策。

  莫言事情不成,即便是晋侯为贪婪入局,到头来也不过是引虎拒狼,图谋无果,终会落得一场空。

  突然间大彻大悟,公子弦非但没有感觉轻松,反而冒出一身冷汗。回忆晋侯数次警告,再观今日宫宴,他萌生退却之意。宴无好宴。

  对危险的直觉令他止步不前。

  此刻在他眼中,巍峨的宫殿似巨兽张开大口,正要将他吞噬入腹。

  见他停在原地迟迟不动,侍人不能催促,却也在心中嘀咕,这位齐国公子委实有些古怪。借助火光,侍人抬头看他一眼,顿时满脸惊愕。

  俊逸非凡的翩翩公子,此时竟脸色苍白,汗如雨下。看向正殿的目光晦暗不明,短暂闪过恐惧,竟像是面对洪水猛兽。

  看错了?

  侍人正疑惑不解时,两道身影出现在公子弦身后。楚煜和田齐联袂而至。

  越国公子面含浅笑,望见驻足不前的公子弦,借火光看清他的神色,眼底闪过了然。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迟了。

  公子弦回过神来,察觉侍人神情有异,尚未来得及询问,声音已从身后传来:“宴将开,君为何停留此处?"

  楚煜行到赵弦身侧,语带询问,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遇火光摇曳,半面映在光中,半面隐于黑暗,明明态度温和,却令赵弦神经紧绷,危机感陡生。

  “君便是公子弦?”一道陌生的声音传来,打破凝滞的气氛。

  田齐上下打量着公子弦,想到此人流亡在外竟还想谋算林珩,顿时目光不善。

  “我乃蜀国田齐,蒙晋侯收留,厚待于我,心中感恩不尽。”无视公子弦的表情,田齐单手按住佩剑,故作傲慢地抬起下巴,作势睥睨对方, "齐侯卧病,公子弼掌权,

  君离国名为出使,不过狼狈出逃,处境未必如我。入晋专为寻求庇护,实乃有求于人。"

  身为大国公子,自有一股傲气。

  在公子弦眼中,蜀不过撮尔小邦。田齐当面出言不逊,他岂能容忍。"田齐,你敢辱我?!"

  “连三岁小儿都知道,求人者理应低头。我不过是实话实说,怎会是羞辱?”田齐故作惊讶,皱眉道, “尝闻齐为礼仪之邦,齐室乃众之楷模。今观君气窄量狭,不听忠言,足见传言有误,不可尽信。"

  田齐语速飞快,不带一个脏字,将公子弦骂得狗血淋头。楚煜很是惊讶,诧异地看他一眼。赵弦惊怒交加,被气得面红耳赤,当即就要拔剑。

  "贼徒狂言!"

  他固然恼怒,却不乏做戏的成分。

  直觉宫宴恐为陷阱,他有意闹事扰乱宴会,借机离开宫中,明日便奔出肃州城。长剑出鞘半寸,冷光刺入人眼。

  楚煜眸光微沉,看出公子弦的打算,召来侍人吩咐道:“速去禀君侯。”“诺。”知晓情况不对,侍人转身一路小跑,身影消失在宫道尽头。

  公子弦不及阻拦,唯有怒视田齐,决意拔剑相击。

  "贼徒,受死!"

  齐人好技击,佩剑在诸国中最长。

  公子弦的佩剑价值百金,不仅像一件艺术品,更是杀人利器。剑身半出鞘,凶狠的杀意不似作伪。

  田齐没有丝毫胆怯,手一挥,率先拔出自己的佩剑,只有齐剑的一半长,剑身却宽出一倍,不是

  常见的亮色,而是通体乌黑。

  三人拦在宫道上,距离丹陛不远。动静传入大殿,迅速引发议论声。

  "在宫内搏剑?"

  "公子弦和公子齐?"

  晋人好战,得知两国公子要搏剑,氏族们第一反应不是消弭争端,而是纷纷起身前去围观。蔡欢和卢成都在席间。

  两人对视一眼,因前事心有余悸,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决意留在大殿。宋国使臣的席位上,吕坚看向吕奔,低声道:"父亲,您看?"

  吕奔迅速衡量利益,很快打定主意,当场拍案而

  起:“公子齐有宋室血,宋虽小,不能坐视有人欺之,随我来!”

  "诺。"

  父子俩昂首挺胸冲出大殿,态度鲜明捍卫田齐,同初至肃州城时有天渊之别。

  目送两人背影,卢成转头看向蔡欢:“夫人以为如何?”

  “吕氏有了主意,宋国将易主。”蔡欢端起酒盏,凝视盏中倒影,旋即将酒盏递至唇边,仰头一饮而尽。

  “夫人不日归蔡,需早作打算。”卢成提醒道。

  “我知。”蔡欢嫌婢女动作慢,索性接过酒壶自斟自饮, "之前无心,才会助长贼徒气焰。此番有君侯相助,我定要涤荡宫廷肃清朝堂。权柄、军政必要牢牢把持我手。"

  "血亲生死,夫人能下狠心?"卢成追问道。

  "我陷入死局,侥幸得以活命。害我者何人?血亲从不曾顾我。现如今,无人能阻我,兄长也是一样。”蔡欢攥紧手指,染着蔻丹的指甲没入掌心,烙印月牙状的红痕。

  两人说话间,吕奔父子已踏上宫道,望见对峙的两人。田齐持剑在手,目光锐利,气势半点不弱。赵弦手握剑柄,长剑半出鞘,却被楚煜按住剑首,硬生生将剑身按入剑鞘。

  "你?!"

  “君侯驾前,不可造次。”无视公子弦的怒意,楚煜施施然收回手,转身面对出现在人群后的林珩,含笑见礼。

  随着他的动作,众人发现林珩到来,迅速叠手躬身。

  "参见君上。"

  氏族们恭敬让开道路,玄服玉冠的晋君穿过人群,行至两人面前。

  田齐收起佩剑,抢先道:“君侯,赵氏弦无礼!”

  公子弦本要故作愤色,此刻见他颠倒黑白抢先告状,不需要作戏,已然是面色铁青,被气得七窍生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