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我是张三丰弟子 第十六章 穿越明朝遇洪武

《重生之我是张三丰弟子》第十六章 穿越明朝遇洪武

作者:觉怒萨 字数:3541 书籍:重生之我是张三丰弟子

  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明朝,扬州已经隶属京师(南京),虽然刚进三月,但这瘦西湖已经是花红叶绿,争相斗艳。

  梨花带雨争娇艳,

  芍药笼烟妩媚妆。

  曲曲远山飞青色,

  翩翩舞袖映霞裳。

  堤柳春分仙掌路,

  湖光闪耀翠裘清。

  预知巡幸詹天表,

  百国番邦拜圣明。

  此刻,在那五亭桥上,四名锦衣卫力士手持五伞盖,两名力士手持四团扇。只见一老人头戴十二瓣金翼龙善冠,身着玄色绛纱龙袍,那龙袍双肩秀日月,前盘一条圆龙,后背两条方龙,衣边九九八十一道龙纹,领子有五十九道龙纹。腰间九纹龙的玉带,脚下一双玄色薄皮靴。

  仔细数来,这一身龙袍上龙就有一百九十二条,可见当时的丝织工艺有多高超。此人长脸细眉,身材也不高大,他的五官相貌算不上好看,但是这眉目之间却隐隐含着龙威,这人就是千古一帝朱元璋。

  在他身后,跟着十数人,其中最显眼的当属两个少年,他俩也是身着龙袍,只不过前面此人年纪大些,有二十出头,虽然身材瘦小,却是龙颜凤目,走起路来气势不凡,正是那皇太孙朱允炆。

  而后面身材高大之人则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此人正是穿越而来的高峰,只见他:

  鬓如刀裁,眉如墨画。

  薄唇微扬,秀鼻似梁。

  虽怒时却似笑,极嗔时而有情。

  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点翠。

  当真好一个画中人物。他此刻把玩着手中的折扇,欣赏着这瘦西湖的美景。

  远处的岸上和湖里的几条船上均有不少穿红带绿,浓妆艳抹的年轻女子,拼命向高王这边张望并且挥手着。

  “啊,看呀,那就是高王,好英俊呀。”“就是,就是,真是貌比潘安呀。”

  “哎呀,要是我能做那一日王妃,就是让我立刻死了,也是值了。”

  “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的模样。”

  “你说谁呢,找打是吧?”。。。。。。。

  一众女子为了讨高王嘴舌上一些便宜,竟然有数人扭打了起来,确也是让人瑟瑟称奇。

  这几日,扬州城内青楼全部闭门,街上行人寥寥,只因那姑娘们都跑到瘦西湖来看这传说中的天之使者-高王来了。

  高王旁边一年轻貌美女子对他说道:“王叔,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这许多女子跟随于你,看来我和皇娘为你操心那婚姻之事真是不该呀。”

  说话这女子正是已崩(明朝皇室死了,称崩)太子朱标的大女儿建平公主,她此刻和长平驸马正站在他的身边。

  高王羞涩的笑道:“建平公主见笑了,这等女子就是十万,百万,也不及我那梦中人一根手指。”

  那长平驸马听了,从怀中掏出一张宣纸打开,只见上面画着三女一男四人。他看着画像说道:“高王这四个梦中人,这男子长得肥头大耳,咱们暂且不提。且看着甲女,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更难得是看似热情似火,而这眼神中却有三分冷意;而这乙女相貌一点不输于甲女,相貌狐媚冰冷,这眼神却又如烈焰一样,更难得的是这眉间一颗红豆痣,要让多少男人相思至死;而这丙女丰姿过人,有如杨贵妃在世,却又精纯怜人,好似月宫嫦娥一般。”

  那高王奇道:“此画是我让宫廷画师画了百张,分发全国,找寻这四人,你如何得来?”

  那长平驸马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说道:“那日我在皇宫见得张画师夸此画中人物,就让他又画了一张与我,其实我是想着,要是我碰到相貌和画中相似的女子,也好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王叔的梦中人呀。”

  那建平公主一把拎住驸马的耳朵,小声狠很的说道:“你是不是看上王叔这画中人了?告诉你,你要是敢在外面胡作非为,小心我打断你的腿。”说着,一把将他手中宣纸躲过来,扔在地上。

  真是无巧不成书,后面跟随着朝鲜(此时高句丽已改朝鲜,李成桂被封王,成为大明附属国)的金大使,他看着地上画像不禁“咦”了一声,慌忙捡起来叠好,揣在怀里。

  走在前面的朱元璋站住身形,双手扶着雕虎画龙的护栏,回首看着对众女子频频点头微笑的高王。

  他问高王道:“高王,你说这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三下扬州,在此建立陪都,劳民伤财,丢了江山。而朕年年来此扬州,后人会不会拿朕与隋炀帝相比呢?”

  高王将目光从远方收回,躬身对朱元璋说道:“皇上,这隋史乃是唐朝修订,这隋炀帝正是亡国帝君,想来书中描写隋炀帝的内容还要仔细推敲。”

  朱元璋心中一震,说道:“哦,你继续说,朕要听。”

  高王将手中折扇合上,捋了捋思绪,说道:“想那隋炀帝还是晋王时,曾任江都(扬州古名)总管,他深知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方经济发达却和北方物资输送成本太高,且每年的赋税,粮食运送不便,故此才大兴国力修建了南北大运河。而他此时南修运河,北修长城,要说隋炀帝错就错在了急功近利,此大运河应徐而图之,不应操之过急。”

  朱元璋频频点头,说道:“那这隋炀帝品性问题呢?”

  高王说道:“这个,臣不敢说。”

  “说,朕赦你无罪。”(不知道明代有没有这词,书友有学问高的,指点一下。)

  高王微微抬眼看了看朱元璋,忙低下头说道:“自古至今,能成帝王者,无不是胸襟宽广,容纳百川之人。故此那唐朝所修的史书说隋炀帝弑父戏母,臣认为多半不可信。至于手足自残(隋炀帝杀兄)之事,想那李世民不也是玄武门兵变吗?不过那隋炀帝焦躁奢侈,好大喜功这倒是有的。所以,臣认为,凡是后朝所修之前史,均应认真推敲,切不可照本宣科。”

  朱元璋听了,不禁频频点头称赞。他暗道,不知道后人会怎么评价我这个造反的皇帝,看来我这史书一定要现在就修订。他看了看正充满自信微笑的高王,思绪回到了九年多前。

  话说那是洪武二十年夏初,南京玄武湖。那洪武皇帝朱元璋在此设宴犒赏百官,庆祝冯胜大将军出征海西大捷,此大捷占领了松花江两岸,收回高丽所居辽东领土,那女真部落正式纳入大明附属。而那女真部落悉境归附,设立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部,并设立建州卫和建州左卫,正式将东北领土纳入版图。

  酒宴进行一半,朱元璋与众臣正在推杯换盏,酒兴正高的时候,突然天色大变,天空炸雷频响,一个黑色的圆洞出现在朱元璋的上空不远处。

  此刻那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急忙大呼:“快护驾。”说着,几名锦衣卫就冲了过去,不过却被几道闪电击中,顿时成了焦炭一样的黑人。

  那毛骧见状不好,刚要冲上前去,只见那黑洞中落下一衣不遮体的六七岁男孩,他正落在朱元璋的桌上,只见击向朱元璋的十数道雷电均被此男孩挡了下来。

  此刻,大家都还惊魂未定之际,那黑洞就消失不见了,而天上也是瞬间万里晴空。众人惊奇之际,发现那桌上的男童虽然昏迷却还有气息。

  此刻,刚刚回过些神来的朱元璋龙颜大怒道:“朗朗乾坤,何出此妖孽,毛指挥,将此妖孽拉出去斩首示众。”

  那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听了,刚要遵旨领命。旁边一人站了出来,正是那太子朱标,他跪在地上高呼:“皇上不可,此孩童从天而降,应是天之使者,皇上问都不问就直接杀掉,恐怕天神动怒,降灾于我大明国。还请皇上三思呀。”

  此时,那信国公汤和,征虏大将军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朝中重臣也纷纷下跪求情。

  这时候,下跪一人,正式那钦天监的监正贝林,只见他叩首说道:“皇上,今日乃是太岁值日六月二十四,昨夜我夜观天象,看帝星光芒微弱,似乎有不祥之兆,不过那东方连降五星,才保得帝星平稳。今日老臣见此子,应是那五星之一。”

  “哦,是哪五颗星降临凡尘?”那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这坠地之五星分别是那北斗文曲星,武曲星和贪狼星,破军星,还有一个是南斗天机星。”那贝林高声说道。

  朱元璋闻听,暗自揣测了一会,他拍案而起,怒斥贝林道:“既然你昨日就观测天象,为何今日早朝不曾奏报。你这可是欺君大罪。”

  那贝林听了身如筛糠,连忙叩首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您早些年就禁止钦天监参加早朝,臣有事都要先禀报礼部,然后才能呈禀到皇帝面前。”

  那朱元璋听了,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怒气也就消了一半,他拂袖说道:“从明日起,你钦天监也要一起早朝,不得有误。”

  “臣遵旨。”贝林听了是有喜有悲,喜的是皇帝不会杀自己了,悲的是以后再也睡不了懒觉了。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众臣,只好说到:“锦衣卫,将此人带回皇宫,让御医好生救治,务必要救得此人性命。”

  那日,一场本应该是盛大隆重的庆功宴就这样草草收场,众人都各怀心事,不欢而散。

  此事过了十多天后,这日,朱元璋正在和几位朝中重臣在谨身殿商议军机要事,这时候李公公进来禀报说那幼童已然醒来,正吵着要马上见皇上。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他看了看下面的几位重臣,然后对李公公说道:“传朕旨意,带这幼童来谨身殿。”

  不一会,那李公公领着一六七岁的孩童走进了大殿,朱元璋凤眼微眯,仔细打量着这幼童,只见此幼童已经换上一身小太监的衣服,他丰姿俊朗,面粉似玉琢,目明口阔,鼻通如悬梁。这娃娃走到殿下,并不跪拜,环顾了四周众人,然后抬头仰望朱元璋,微微笑着,似乎再等着朱元璋的疑问。

  一老一少就这样对视了良久,朱元璋心生惧意,这娃娃只有六七岁年纪,竟然敢和朕对视而心不生怯,除了二十年前所见之张三丰张仙人,我再未见过第二人,再说二十年前,我还未曾称帝呢。

  这时,那孩子跪下说道:“小人高峰,见过洪武大帝。”

  洪武大帝,这称呼好,朱元璋心情顺畅了些许,他说道:“高峰,起身回话。朕问你,你从何方来?到此做些什么?”

  高峰站起身,一句话吓呆了殿上众人,“我乃天之使者,来此是助洪武大帝成就千年伟业。”

  朱元璋心中暗惊,却面不改色。他手持龙胆一拍龙案,一句话吓得殿上重臣更是呆若木鸡,只听那朱元璋说:“既然你是天之使者,那你肯定通晓天意,你说我敢不敢杀你?”

  那高峰淡然一笑说道:“皇上,我若是答对了呢?”

  朱元璋双目暴睁,冷笑道:“你若是答对了,朕保证不杀你,而且还认你这天之使者,封你为王。不过你若答错了,我让你现在就人头落地。”朱元璋心道,你这娃娃,你回答杀,我就说不杀;你回答不杀,我就说杀。怎样你都是错,今日你定难逃一死。

  只见那娃娃说道:“君无戏言,还请皇上赐我纸笔。”

  朱元璋虽是奇怪,还是让太监拿来文房四宝,只见高峰拿起毛笔,饱吸墨汁,在那宣纸之上,写了几个字,让太监呈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看着宣纸,不禁暗挑大拇指,这娃娃如此年纪,就写的一手好字,即使不是天使,也绝对不是寻常孩子,他看着宣纸上的答案,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刚要开头说话,可是看这高峰自信满满的表情,心道:不对,然后仔细品味着宣纸上这几句话。

  而站在旁边的太子朱标看着桌上宣纸,思考一阵,已经晓得,但是又不敢言语叫好,只能暗自忍忍。

  那朱元璋抚弄着胡须,又看了看那高峰正微笑的面容,他暗皱眉头,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是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