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日月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和占城

《大明日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多尔衮和占城

作者:伯伦散人 字数:3576 书籍:大明日月

  涛敏看出了弟弟的犹豫:“你别想太多,目前咱们只能这么办。你先安排吧,行不行的再说。”

  盛京的皇宫里,皇太极和诸多亲王、贝勒正在议事,这次议事要商量一个很大的问题,大清的土改。

  济尔哈朗和豪格这些去过朝鲜的人成为了这次议事的主角,纷纷讲述了涛敏在朝鲜的土改办法和带来的好处。

  但是其余的王公贝勒和各旗旗主以多尔衮为首都沉默不语,每个人都对这种土改办法多多少少有些不满。因为大清一旦实行了这种土改,那就意味着自己的财富和权势将要大打折扣。

  多尔衮的心里除了不满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当初进攻北京的时候,涛敏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六年后必有大变。多尔衮很想知道涛敏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但却没敢问。涛敏隐隐约约的表达过皇太极百年之后的事情,多尔衮的心里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如今皇太极的意思是要想在大清进行土改,那就势必会得罪一批王公贝勒,多尔衮的心思有些活泛起来。

  豪格说了一大顿,却发现并无一个人接话,自己说的口干舌燥,不觉往皇太极那里看了一眼。

  皇太极微微笑道:“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大清的功臣,大清不是朕一个人的,而是咱们大家的。今日朕的意思只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下涛敏郡王在朝鲜是怎么干的,并没有别的意思。”

  代善睁开了眼睛:“皇上,奴才听说涛敏在朝鲜征集了六万多军队去进攻东瀛国去了,不知此事可否当真。”

  “皇兄,此事当真。”皇太极说道,“涛敏进攻东瀛国是和朕说过的,朕也同意。咱们大清人丁不旺,如果涛敏真的能攻下东瀛,对咱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皇上。”阿济格站起身说道,“奴才听闻涛敏兄弟在朝鲜深得民心,朝鲜人现在只知王爷却不知皇上,皇上不可不防。”

  阿济格自从上次损兵折将之后被冷落了一阵子,现在皇太极正是用人之时,也就重新启用了阿济格。

  皇太极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是没什么脑子的,所以上次才给了他一个锦囊,即便如此,阿济格还是损失了八千精锐。但是皇太极这次对阿济格的话却是很满意的,他需要这么一个人出来打压一下涛敏。

  皇太极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诸位爱卿,涛敏郡王对咱们大清功勋卓著,你们不要胡乱猜测。”

  阿济格还想说什么,但是看了看皇太极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人的表现,把话咽回到了肚子里。

  范文程上前奏道:“启禀皇上,涛敏郡王此去东瀛自是为我大清着想。只是臣以为涛敏郡王带了六万朝鲜新军,朝鲜目前空虚。臣日前得到消息,登州一带的明军在蠢蠢欲动,他们极有可能会去攻取朝鲜。”

  皇太极装出了一副惊讶的样子:“范爱卿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范文程按照早已和皇太极商量好的说道:“皇上,此消息千真万确,臣也曾安排了一些人在明朝的北京。据送回来的消息,明军正在登州集结战船。”

  “如今朝鲜只有咱们三千八旗和两万朝鲜新军。”皇太极沉吟道,“不过诸位爱卿放心,朝鲜国王早已臣服我大清,他们是不会重新倒向明朝的。”

  “皇上。”范文程还想继续演下去,多尔衮却站起来说道,“皇上,朝鲜之事不可不防。奴才斗胆向皇上请命,奴才愿率一支劲旅前往朝鲜,一来防备明军,二来防备朝鲜。”

  皇太极没想到多尔衮能主动请缨,他原本打算是让阿济格或者济尔哈朗再去朝鲜,因为这两个人他还是绝对信任的。

  范文程也吃了一惊,他和皇太极商量的也是能派阿济格去朝鲜,因为范文程了解到多尔衮前阵子和涛敏来往密切。

  多尔衮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去朝鲜看看。一来看看朝鲜的土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到底是应该支持还是反对。二来他也想趁着去朝鲜的机会和涛敏多接触一下,最好能找机会仔细问一问去年他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五年后到底会有什么大变。

  皇太极冲着阿济格和济尔哈朗使了个眼色,可阿济格压根就没明白皇太极是什么意思,济尔哈朗低着头根本就没注意到皇太极的目光。

  皇太极的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多尔衮,你的一片忠心朕自然明了,只是你目前国事繁忙,不宜去朝鲜。”

  “皇上。”多尔衮上前一步双膝跪下,“奴才只愿为皇上分忧,奴才只需一万兵马即可稳固朝鲜。”

  皇太极想了想,挥了挥手:“此事再议吧。”

  朝会散了,皇太极把范文程单独留了下来:“范爱卿,多尔衮要请命去朝鲜。”

  范文程并没有马上回答,他也弄不明白多尔衮想去朝鲜的真正目的。

  皇太极等了一会,并不见范文程回答,又问道:“范爱卿,你觉得多尔衮去朝鲜如何?”

  范文程跪下奏道:“皇上,睿亲王可去朝鲜,但不可带正白旗前往。”

  皇太极明白范文程的意思,点了点头:“朕明白。”

  韩万涛、李福强和许朗站在占城王都的外面遥看着这座不大的城池。新一军两个师和八艘战舰将占城团团围住,高晨已经代表大明王朝去和占城方面谈判了,榆林湾的意思是能不打就不打。

  李福强看了看许朗:“许朗,高晨自己去谈判能行吗,你怎么没跟着去啊。”

  许朗笑道:“李福强,你是不是想把我累死啊。我两个老婆生孩子我只在家呆了半个月,马不停蹄的回到普利安哥,现在又马不停蹄的来了占城,还要让我去谈判啊。”

  许朗没去谈判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现在榆林湾的地盘越来越大,穿越者根本就不够用的。许朗的意思是将来要选拔一批明朝人或者是西洋人能独当一面,否则每地都要安插一个穿越者既不安全又没有人手。

  韩万涛说道:“占城好说,他们要是真的不愿臣服,打下来也比较容易,等等高晨的消息再说吧。”

  到了晚上,高晨带着人回来了,并且交给了韩万涛一份占城的答复。高晨这次去是打着明朝的旗号,并且用了明朝游击将军的身份,这个身份是许朗临时想出来的。榆林湾给占城提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两条,允许榆林湾驻兵占城,允许榆林湾在占城招募军队。作为交换条件,明朝保证占城的独立,目前占城内的一切均保持不变。而且明朝可以协助占城防备北越的进攻,榆林湾包销占城所有的特产。

  占城方面的答复也很简单,别的都可以答应,但是招募军队不行。因为占城本来人口就少,一旦明朝从占城招募军队,势必将会把占城的青壮悉数抽走。

  韩万涛看完了占城方面的答复,向高晨问道:“高少校,你没和他们说咱们可以保证占城的安全吗?”

  “回长官,属下说了。”高晨一个立正,“属下把咱们的条件都和他们说过了,而且说得很详细,只是他们那边说什么也不同意咱们在这里征兵。”

  “这很正常。”许朗笑道,“换成是我我也不同意,咱们的这个条约简直就是二十一条,差不多也亡了占城。”

  高晨奇怪的问道:“总参谋长,二十一条是什么?”

  李福强摆了摆手,打断了高晨的发问:“万涛、许朗,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占城的答复就是这样,咱们打还是不打?”

  许朗没回答李福强的问题,向韩万涛问道:“万涛,会安那边怎么样了,从富春出来的三万人现在安置下了没有?”

  “已经安置下了。”韩万涛说道,“王兆星正在找船把他们逐步送回榆林湾。”

  许朗在心里算了算:“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郑梉什么时候会和咱们翻脸。”

  大帐中的人都很奇怪许朗的这个问题,高晨问道:“长官,咱们已经把富春让给了郑梉,也帮他打下了越南,他为什么要和咱们翻脸。”

  “越南人的本性。”许朗没有解释太多,“如果郑梉稳定下南越,那他一定会翻脸,只是时间上不好拿捏。”

  韩万涛和李福强都明白许朗指的是后世的越南,20世纪70年代,北越统一南越以后立马和中国翻脸了。虽然这里面有柬埔寨的原因,但是越南人也一贯如此。只是郑梉什么时候能完全控制住南越,两个人的心里都没数。

  许朗看了一圈,见没人回答,自己又说道:“算了,先别去管郑梉的事了,咱们还是商议一下占城怎么办吧。”

  许朗觉得就算郑梉翻脸,也应该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郑梉要控制住整个越南,没有一年的时间是做不到的。而榆林湾应该能在一年之内解决掉日本和菲律宾的问题。

  大帐中的几个人都看向了高晨,高晨被看的有点发毛:“诸位长官,属下听长官的命令。”

  “高晨。”许朗笑道,“虽然你现在是步兵团的少校参谋长,但是你只是下来挂职,安南登陆结束以后你还要回到总参的。总参是为了整个榆林湾的发展来做计划的,所以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是,长官。”高晨听许朗这么说很是兴奋,“属下觉得应该和占城方面再谈一下,给他们最后通牒。如果他们还不答应咱们的条件,咱们就强行攻城,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高晨。”李福强问道,“如果强攻占城会不会对咱们的征兵有什么影响。你要考虑到占城人对咱们的态度,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回李长官。”高晨答道,“属下觉得不会。占城这边的人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如果咱们占了占城以后再出点安民措施,并且把咱们榆林军的待遇宣讲一下,属下估计从军的人会很多。”

  “万涛,你看这样行吗。”许朗说道,“家里的命令是必须在七月份以前结束这边的事,咱们没时间等了。就按照高晨说的办,我弄一份条约再和占城谈一次,如果他们还不同意就直接占领。我觉得高晨说得对,占城这边的人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的。”

  韩万涛和李福强商量了一下,同意了许朗的建议。

  许朗写了一份详细的谈判条约又让高晨去了一趟占城。在条约中,许朗明确代表大明王朝表达了态度,在占城驻军和征兵是必须的。如果占城国王同意这两个条件则一切都好说,大明王朝会保证由占城的王族永久统治,并且肯定北越不会来攻打占城。

  高晨这次领了一个骑兵营去了占城,同时两个师在据占城三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寨。一万多榆林军摆出了一副攻城的态势,韩万涛命令将两个炮团全部调到了城下,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门。

  高晨终于带来了好消息,占城国王同意了榆林湾的条件。面对大明王朝和城下的大炮,占城国王最终选择了屈服。

  许朗陪着韩万涛和李福强骑马进了占城,许朗的心里不免又想起了后世的一件事。二战的时候,希特勒在进攻挪威之前曾让人去见过挪威的国王,明确的告诉了他,如果挪威选择抵抗,那么挪威这一代的青年就会全部战死。到底是保全自己的王位还是保全国家的人民,这对于挪威国王也许是一个两难选择,但是对于卢森堡却只有一个答案。在希特勒的大兵压境的时候,卢森堡一枪不放选择了投降。

  投降还是抵抗,保全自己还是保全国家的民众,这也许是一个千古未解的难题。但是许朗隐隐觉得占城的选择是对的,一个小国是没有力量对抗榆林湾的,这个世界的规则可能真的是大鱼吃小鱼。但是榆林湾呢,如果将来榆林湾遇到这种情况又会如何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