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日月 第二百六十三章 联省自治

《大明日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联省自治

作者:伯伦散人 字数:3120 书籍:大明日月

  董非不说话了,没有人说话。

  许朗又环顾了一周会场:“我不好说这种圣君心理究竟是对还是错,我不做评价。但是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可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改变不了的。所以,与其我们每天都在盼着圣君的出现,每天都在期盼和失望中度过,那就不如我们自己弄一个偶像,谁愿意崇拜谁就去崇拜。但是在偶像的下面,需要的是一部宪法,一套制度。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种结合应该是最完美的。”

  “我赞同许朗的意见。”欧阳正平起来说道,“大家不要忘了,现在是十七世纪大明朝,就算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君主制还是最普遍的。如果我们现在贸然的提出要取消皇帝,那不但会遭到整个大明朝的反对,而且也不会有人理解的。所以,让明朝往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发展,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我们推翻大明朝不就行了吗。”林兆龙问道,“咱们干掉崇祯,重新建立一个国家不行吗?”

  “起码在目前不行。”许朗说道,“咱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明朝政府,或者说借助明朝政府来对抗满清,满清才是咱们的头号敌人。至于以后需不需要和明朝翻脸,那应该是消灭了满清以后的事情。但是我个人还是那个意见,我不造成暴力革命,更不赞成农民起义。让农民去砸烂一个旧世界,他们会干的比谁都棒,但是要他们建立一个新世界,我从没见过。”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夏天阳重新把话题拉了回来,“如果我们用温和的手段去改造大明朝的话,会成功吗?明朝300年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皇族和贵族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士绅阶层的势力根深蒂固。我们要是改造明朝就必须从土地入手,这也是历朝历代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可是我们需要怎么来解决土地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那么和明朝政府翻脸就是一定的。”

  “土改不就行了吗?”秦志刚吆喝道,“没收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400年后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这个办法不行。”陆天翔说道,“实行这个办法的基础必须是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而且还需要用强大的武装来作为后盾。起码现在我们是做不到的。”

  “那么移民怎么样?”曾广贤问道,“蒋北铭也已经给崇祯看过世界地图了,郑芝龙可以往台湾移民,咱们也可以往美洲或者澳大利亚,或者南洋移民。招募流民前去开荒种地,应该是可以的吧。”

  “这个办法恐怕也不行。”许朗笑着否决了,“移民的基础是钱,咱们没钱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规模小了又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中国农民的思想一直是安土重迁,愚公能去挖山也不愿意搬家,你现在组织移民海外的话,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样才行?”曾广贤没主意了。

  “诸位。”许朗说道,“我们的这个议案主要是想确立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具体怎么去操作还要慢慢的摸索,我个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我觉得在现在的这个情况下,周磊和王谦祥的屯田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中国的农民,只要有一口吃的,是不会起来造反的。我们最好现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来一点一点的改造,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样会撑死的。”

  “这个问题先搁置。”夏天阳拍了拍手,“至于咱们的目标是不是要往君主立宪的方面走,大明朝的土地问题应该如何去应对,大家还是回去好好想想,过几天咱们再进行表决。下面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实行联省自治,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社会模式,联省自治会不会造成国家的分裂。许朗,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夏委员长。”许朗笑了,“谁告诉你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在历史上,真正大一统的王朝不过是秦汉和隋唐,就算是现在的明朝,也没有完全的统一。”

  许朗说到这,摆了摆手:“诸位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在鼓吹国家分裂,能统一当然还是统一好。但是这种大一统的模式不太适合中国的现状。就算是400年以后,大家可以想想,世界上但凡地盘大、人口多的国家,采取的都是联邦制,比如美国、俄国、印度等等。只有咱们,地盘又大,人口又多,各地的差异又大,这种情况下还实行单一制,恐怕有些问题就不那么好处理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主要问题。”史显扬说道,“400年后不是也有民族区域自治吗?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将来明朝到底会走向一个什么方向,如果还是一个农耕社会的话,那么联省自治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实行。因为农耕社会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而单一制应该是最稳定的。”

  “我倒觉得联省自治不错。”韩万涛接着说道,“就比如咱们榆林湾,现在也算是一个自治区了,咱们有咱们自己的法律,军队,有咱们自己的发展模式。如果咱们一切都听明朝政府的,那么咱们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陆老。”夏天阳问道,“您是研究历史的,您对联省自治是什么意见?”

  “呵呵。”陆天翔笑道,“我赞同史显扬的意见。联不联省,自不自治其实没那么重要。而且现在探讨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放到将来咱们消灭了满清,改造了大明朝以后再说。”

  “那这个问题还是先搁置吧。”夏天阳刚说了一句就被会场的吵吵声打断了。

  “怎么又搁置,到底还讨论不讨论了?”

  “什么都搁置还开什么会,都回家抱孩子吧。”

  “诸位,诸位。”夏天阳解释道,“咱们这次穿越大会开了十几天了,大家也都很疲惫了。许朗的这个议案牵扯的问题太大,大家还是回去好好考虑一下,等咱们闭幕的时候再做表决。”

  夏天阳说完,也没管下面的吵闹声,又拿起了一份议案:“我们来讨论一下最后一个议案,这个议案是史显扬提交的,关于榆林湾机构改革的。”

  会场上安静下来了,大家基本都看过了史显扬的这份议案,史显扬提出的这个问题比君主立宪和联省自治要现实的多。

  穿越大会现在是榆林湾的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委员会和各个局,包括明朝人的联合总会都隶属于穿越大会领导。虽然穿越法庭独立于穿越大会之外,但穿越法庭还是没有权力来否决穿越大会的决定。

  随着外派人员越来越多,穿越大会的召开次数也越来越少,一般性的问题现在基本都由委员会和军委会来做决定。因此史显扬的意思是将委员会和各个局从穿越大会中独立出来,作为行政机构单独存在,并加强委员会的权力。穿越大会将只作为立法机构保存,只在重大问题上进行表决。同时,史显扬建议在穿越法庭之下设立榆林湾法庭处理一般的案件,实行二级终审机制。

  “显扬,你这个议案我认真的拜读过。”许朗又是第一个发言,“设立榆林湾法庭我觉得没什么,完全可以实行二级终审制度。但是如果委员会和各个局从穿越大会中独立出来,那会不会消弱了穿越大会的权力,将来的穿越大会会不会变成一个美丽的花瓶,中看不中用,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史显扬知道许朗想说什么:“许朗,你不用担心,穿越大会不会变成400以后的那个样子。毕竟咱们现在的会员只有300人,而且基本都住在榆林湾。根据咱们已经通过的《穿越大会法》,只要参加大会的会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二,随时可以召开穿越大会,大会的权力不会被削弱。”

  “我觉得史显扬的这个办法不错。”张国栋说道,“当然,穿越大会这种模式是咱们一登陆就确立下来的,这个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但是咱们现在是在和焘敏赛跑,咱们需要的是效率,是政策的执行度。穿越大会有着种种的好处,可它有一个最大的弱点,效率不高。”

  “张主席,效率高当然很好。”许朗说道,“但是高效率往往意味着决定的仓促性。我在军队的这些日子也深有体会,一支军队的行动是由这支军队的将领单独做出决策。如果这个将领的决策是错误的,那么很可能就会有重大的失败。当然,军队必须这么做,这也是战争的需要,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咱们在榆林湾内是不是也需要这么做,如果一味的去追求高效率,我担心会出现寡头政治。”

  “许朗,你说的很对,一个将领单独做出决策很可能会带来失误。”张国栋微笑的看着许朗,从身边的提包中取出了一份文件,转头对夏天阳说道,“这是我们在家的军委会委员这些天经过讨论拿出的一个议案,我现在提交到大会应该还不算晚吧?”

  “不晚,只要是大会没有闭幕都可以随时增加议案。”夏天阳伸手接过了张国栋递过来的文件夹,“张主席,你们这又是一份什么议案?”

  “军委会正式向穿越大会申请成立榆林军总参谋部。”张国栋答道,“并且提名许朗担任总参谋长一职。”

  “我?当总参谋长?”坐在下面的许朗愣住了,“张主席,你们这是什么时候决定的,我怎么一点不知道?”

  “刚刚决定的。”张国栋笑着解释道,“因为你不是军委会会员,所以我们在商量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你。但是你加入军队也已经两年了,这个总参谋长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怪不得你们要把我晋升成上校,可我在北京还有一摊子事呢。”许朗问道,“那是不是我就不回北京了?”

  “工作可以进行调整。”张国栋答道,“军委会的意思,北京方面的事情,蒋北铭和韩万涛完全可以应付得了。因为你提出了满清可能进军日本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我们的讨论,觉得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决定让你来担任总参谋长,找出办法来应对。”

  “那,这。”许朗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默默嘟囔道,“我怎么就这么倒霉,我提的问题就要我来解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