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步步生莲 四百八十七

《重生之步步生莲》四百八十七

作者:淡月黯然 字数:3922 书籍:重生之步步生莲

  似乎雷电在事四周闪烁,不远处的树林突然传出火光和惊天狂震。可能有大树被雷火击中了,五匹坐骑不安地乱跳乱蹦。

  “他娘的;真霉哪!”虬须大汉用手安抚坐骑不住怨天:“咱们没备有蓑衣,今晚赶不上宿头了。”;。“这场暴雨来得古怪。”另一位同伴情绪有点不安。“夏日暴雨不终朝;这场雨却在午间光临。你看,大雨倾盆、天上浓云闭合不开眼,没有停的意思,想抓住间歇赶两步也没有机会。,举目四望不见村影,今晚岂不要在这里蹲一夜?”

  “再怎么赶,也不可能赶到双桥集了。”巩须大汉又在骂天:“这该死的老天还真会整人,如果早上有雨意,咱们就不必赶道,在汉口镇多住一天岂不安逸”?

  至孝感县全程一百三四十里。步行是两日程。马程是一日左右。宿站预定在双桥集,已是孝感县境,次日半天便可抵达县城。

  接着陆续奔来七名旅客,七位落汤鸡也挤在亭中避雨,有人发出埋怨与抗议用,希望他们把坐骑挂在事外,亭快挤爆啦;坐骑不怕雨,但怕雷电。五大汉当然不愿意。有准备拔刀威吓的举动流露。

  官道通常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客歇脚,通常由附近的村落负责照料整修。长亭短亭在建筑规模上有别,长亭规模大些,没有供茶水的器具,甚至一旁还加建避风雨的简单棚屋。这座亭是长亭,但挤了十几个人五匹马,就显得太拥挤了,难怪旅客埋怨。

  一场豪雨下了一个半时辰,雨歇而云未散,天黑后可能仍有豪雨,旅客们抓住雨歇的机会赶程。”

  道路低洼处积水成池,有些路段成了溪流,在泥泞中行走十分不便,坐骑也不便骋驰。

  一阵急赶,很不妙,走不了五六里,大雨再次光临,人与马狼狈万分,不能再赶了。

  天色仍早,但云沉雨暴,像是夜幕将临,前不见村,后不见店,真的不妙。

  这一带已可看到小山,不再是一望无涯的水田池塘。

  “那座小山下一定有村落。”虬须大汉向路左一指,大声向同伴招呼:“不能再走了,再走就得在雨中睡觉啦;人需膳食马需草料,天一黑就糟糕。”

  那座小山距路约一里左右,有一条小径通向小山的树林,雨挡住了视线,看不清树林前是否有树落。

  一名同伴大慨被雨淋得受不了。首先策马驰入小径。一里地一冲便到,看不到村落,却透过林隙,可看到一角红墙。

  小径守林而人,原来是通向红墙的专用小径。

  “里面有寺庙,妙极了。”虬须大汉欢呼雀队“寺庙接纳十方施主,投宿有着落了。”

  红墙,应该是寺庙,难怪大汉欢呼,今晚不必在雨中受罪啦!

  可是,墙并非真的红,而是斑剥的暗红。寺庙的住持偷懒。那是破败的表征,是否是能力招待十方施主,大有疑问。

  穿林而入,驰抵山门外,五人怔住了,真不妙。这是久已荒废的破败寺院,连山门也半坍了,里面的几间殿堂门缺窗坍,院顶半塌,不用猜也知道不可能有和尚驻留,暗沉沉一无所有,要不了几年,可能连墙垣也不存在了。

  半塌的山门,半歪的匾额居然还没掉落,斑剥的四个漆金大字,依然可以分辨:金刚禅寺。

  “至少还可以躲雨。”虬须大汉扳鞍下马失望地说:“今晚没有食物充饥了,真霉气。”

  “咦!有人。”另一名大汉讶然惊呼。

  没有殿门的殿阶上,确是站着一位青衫中年人。五人先前牵着坐骑进入大院子,雨势过大没能看清景物,走近了才看清背手屹立,不言不动的青衫中年人形影。

  “你们不会把我看成鬼物吧?”青衫中年人大声说,声如洪钟态度友好:“后殿还可以聊避风雨,坐骑可以安顿在破败的禅房内。自己去找地方安顿,没有人接待,天晴后再赶夜路,十余里外可能有村镇。”

  “哦!可能?”虬须大汉惑然问。

  “对,可能。”中年人点头:“在下不曾走过这条路想当然而已。”

  “尊驾是……。”

  “到襄阳,在这里暂时躲雨,躲了老半天,幸好在下并不急于赶路。”

  中年人的青衫是干的,可知必定是在下雨之前,发觉不妙就前来避雨的,相当幸运。

  咱们到南阳。”虬须大汉领先牵了坐骑登阶:“浑身湿透了,真霉。”

  “后殿还有一些避雨的人,最好不要逞强争宿处。”中年人好意地叮咛:”诸位都携有刀剑,带有凶器的人,必定自认是强者火气大,一言不会很可能拔刀相向。出门人忍字为先,能忍才能走天下。”

  “承若了,咱们不是惹事生非的人。”

  “那就好,大家平安。”中年人退在一旁,目送五人五骑进入破前殿。

  寺院有三进,格局虽小,依然有章有法,两侧有小型配殿,但大半倒塌难避风雨。大殿屋顶虽有数处崩坍,但仍可安顿,漏雨处不多,偏殿仍很干燥。

  后殿也可安顿,比前面的大殿完整些。

  大殿和后殿都可看到有人走动,各占干燥的角落安顿,连稻草也铺好了,显然打算在这里过夜。雨势愈来愈大,今天是走不成了。

  五人在大殿的一角安顿,坐骑挂在东配殿里。东配殿的伽蓝菩萨像已经碎了,一片狼藉不能住人。

  在雨下濯洗毕,换上干衣裤,天色不早,殿中幽暗,已有人点起松明或蜡烛。

  他们携有旅行用的折叠式照明灯笼,也备有松明。安置妥睡具,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光影摇摇,在破殿中倍增阴森感。

  他们开始打算找食物充饥,想向其他避雨的人打商量。

  在湖广的精华区旅行,根本用不着携带干粮。湖广精华区是鱼米之乡,村落邻比,任何地方皆可卖到食物,他们就没携有干粮。

  虬须客走向西配殿,在廊口就怔住了,乖乖一缩脖子向后转,打消了向人借粮的念头。

  他看到配殿门站着一个人,幽暗的光度下,他居然看得真切。没错,是五湖游龙欧阳天虹。

  他最不想见的人,就是这位大剑客。

  后殿也没有门,他看到隐隐灯光。

  正打算从东配殿的长廊绕至后殿,也许可以找到携有食物的人商量。

  “你再不走,我可要对你不客气了。”悦耳的女性嗓音,突然从后殿传出。

  有女人在后殿避雨,这女人可不好惹。性情大概不温柔,口气霸道。听嗓音十分悦耳,可能年龄并不大。女人对男人,不客气会是何种景况?叫救命?但听口气,决不会是向其他的避雨旅客求救大叫非礼。

  “后殿有是非了。”他自言自语。”

  五湖游龙正循声向后殿走,表示即将有是非。

  3

  五湖游龙并非听到女人的语音、而前往管闲事或充护花使者的。

  一个精明的闯道者或邀游者,在这种荒郊弃寺中歇息,有一些男女旅客连续到达,有了解情势,与及察看其他旅客动静的必要。要了解就必须走动,与其他的人接触。

  踏入尚称完整的小后殿,眼前一亮。残破的神案上搁了两根大烛,火光明亮。

  站在一旁穿了翠绿骑装的女郎,在烛火下更多亮丽,明眸浩齿眉目如画,双十年华发育停匀,隆胸细腰曲线玲线,双手叉腰不像一个淑女,但美得令人目眩,美之外所流露的英气,却令胆气不足的男人害怕。

  殿角的草堆中,盘膝坐着一位大汉;身材修长剑眉虎目,穿一条泛灰的旧青直裰,像个挑夫或者做工的粗汉,身材并不怎么雄壮,但面貌五官颇为出色。直裰是公认的贫民

  服,长及膝上,掩襟,用腰带捆住,怀中可盛藏不少物品。

  身旁,搁了一只还没解开的马包,一个大革囊,质料并不差,就不怎么像贫民了。

  年岁可能在廿二三之间,正是活力充沛的青年危险年龄,也就是所谓血气方刚,鲁莽冲动的年龄。

  大汉对发怒的美丽女郎毫不在乎,双手握住一个大光饼,吃得津津有味,仅用怪怪的目光,在女郎浑身上下瞟来瞟去,似在欣赏一幅美感十足的名画。

  女郎似乎怒火不断上升,对大汉那不理不睬的态度,与及邪味十足的目光,极度不满快要爆炸了。

  “你真不走啊?”女郎拾起脚旁一根断木框,向大汉一指:“我要打得你鼻青面肿,把你丢出去。”

  “小姐,讲讲理好不好?”大汉终于停止啃大饼发话了,但并没站起来:“我比你先到,雨没下我就在这里准备过夜了。这种鬼暴雨会下一两天,我不想冒雨赶路自讨苦吃,打算住一两天呢;你后到怎么赶我走?

  可能是看到五湖游龙出现,不得不先表示是有理的一方,所以口中在说话,目光却落在殿口的五湖游龙身上,对五湖游龙所佩的剑似乎怀有戒心。

  善良百姓对所有的杀人兵刃,都怀有恐惧的戒心。这位大汉穿章打扮像贫穷的百姓,对五湖游龙的剑应该心怀恐惧才正常。

  五湖游龙是在天下闯荡的名剑客,精明的老江湖;从双方的对话中,便已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喂;你这蠢材。”五湖游龙举步入殿,雨声掩不住他震耳的嗓音:“你是一个牛高马大的汉子大男人,总应该避嫌对

  不对?该把地方让出来,让这位姑娘歇息。”

  “我在这里也不妨碍她歇息呀;地方宽着呢?”大汉用抗议的口吻说:“你看她凶霸霸的气势,还怕有人欺负她?她在那旁角安顿,我根本就看不见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