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甲之金牌大师 017: 强大的精神力

《机甲之金牌大师》017: 强大的精神力

作者:灼颜 字数:3000 书籍:机甲之金牌大师

  在座的众人。

  你要说对于经济一点都不懂,那是不可能的。

  基本上,虽然不能说他们在任何方面都精通,但能这么说,在攀州涉及到的大方向上,这些人是全能的。

  秦聿铭了解基建,了解经济,了解就业,也了解攀州整体的运行情况。

  如果他们各为其政,攀州不会是今天这个模样。

  而对于秦巨政来说,他们基建部的行为往往受到工商部的直接影响。

  说好听一点,他们是跟基建工程打交道。

  说直白一点,他们就是在跟钱打交道,他们做的事情,不能没有钱。

  眼前的二十岁小姑娘,有着他们所没有的知识和新奇见闻。

  但是,秦聿铭等人所拥有的东西,课本上是学不到的。

  如果在课本上有,那也只是一个概念。

  一个概念和实际情况,那是天差地别。

  所以,当马景澄将简单的情况摆在众人眼前。

  两帮人就呈现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式。

  陶铃的想当然。

  秦聿铭的深思熟虑。

  一个理论家遇到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将军不可能会听一个理论家的三言两语。

  陶铃简短的话语,却让这位不喜笑颜的部长回想起了往事。

  很多年前,他从大学毕业,拿着自己从学校学来的理论,豪言壮语要大干一场。

  在家里和自己父亲辩论,说自己能够轻松就解决州里遇见的困难,结果被他那位身经百战的老爹,一烟杆下去,找不着北,才算清醒。

  从癸甲大学回来之后,没有受到想象中的欢迎,迎接他的是他大哥秦巨政的摇头,是他老爹的一烟杆。

  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做起,在这中间停留了好多年,直到遇见了铁人宋青州,才被提升到现在的位置。

  他曾经在工厂待过,了解过整个工厂运作的流程。

  提起笔,写在纸上,一看,很简单,我也行。

  可去做之后,他才发现,极其的磨人,没有耐心和手段,做不下来。

  眼前最好的例子就是西凝水泥。

  这家攀州最大的水泥厂,每个月发工资也超过十万。

  可要说真的赚钱,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开口:“继续!”

  马景澄对眼前的这些人,基本都做过调查。

  今天唯一的意外和不确定因素就是这个突然杀出来的小姑娘。

  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知识和见识,让她拥有天之骄子般的自信。

  可她不知道的是,知识能够让一个人变得自信,能够帮助她认识世界,却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即使在这个大学生拥有真材实料的年代,亦是如此。

  要不然就不会有‘理论结合实践’这样的言论了。

  尤其是需要到实践中检验的知识。

  比如计算机,机械,土木,其中就包括了这位天之骄子学习的-法律!

  她的法律,如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真的有用。

  但眼前不是纯粹的商业。

  当马景澄将自己的利益与攀州的利益挂钩的时候,这就不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前和她谈判的人,都是对手。

  而她没搞清楚,马景澄和在座的人不是对手。

  马景澄早就把他们变成了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

  他成功让自己得到了这些大佬的重视。

  当然,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准则: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两句话中,前面一句话用在这里不适合。

  而这句‘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却十分的适用。

  帮助眼前这些人解决困难,也就是‘予之’,但是‘予之’的最终目的是‘取之’。

  不过,他取的不是钱,而是命!

  他能够走到这一步,不是因为自己够聪明,而是足够的冷漠。

  对敌人,用尽一切手段,绝对手软,这也是他的原则。

  花镇的那群家伙,真的惹怒了他。

  这就是他的不惜一切代价。

  不过对于这样的心理,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过只言片语。

  现在,拿下这里的所有人,是他很关键的一步。

  所以马景澄绝对不会做出任何退步:

  “我刚才说过,攀州的市场会饱和,很快,陶彩制作出来的衣服就会卖不出去。”

  马景澄看向众人,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我说,只要陶彩一天不倒,我就负责为老弱病残提供食物一天,是这样说的吧?”

  众人一脸不明所以。

  等到他们看向秦聿铭时,才发现,这份文件处于他们接触不到的级别。

  这时,很多人的内心,都有了小小的转变。

  对马景澄的重视,又加深了一点。

  “没错,是这样!”李宽点头。

  “那你们也应该清楚一点。”

  马景澄继续不急不缓地说道:

  “陶彩不止是在为…这位yao律师口中的千数人提供工作,而是为整条产业链的人提供工作。”

  马景澄将陶铃的话作为一个重点强调,算是小小的反驳:

  “攀州,除了鲜嫩美味的山羊,还有无数的绵羊,这些绵羊羊毛,除去供应给武企,剩下的都囤积在手里,或者低价卖出。

  陶彩给出了市场最高价。

  每一种材料,我们都是溢价收购,符合州里的政策,没有给武企造成任何压力。”

  陶铃有点听不明白了。

  但是,其余人却十分明白马景澄在说什么。

  陶彩背后不是一千人,也不是两千人,而是数万人。

  “我这儿有份资料,希望大家看一下。”

  马景澄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分文件,递给站在一旁的服务人员。

  在众人拿到之后,马景澄开口:

  “诸位请看,陶彩其实已经为攀州增加了数万的岗位。”

  别人看的同时,陶铃也拿过来,想要看看马景澄口中的数万岗位在哪里。

  “首先,我们拉长了整个服装制作的战线。”

  马景澄解释道:

  “在运输方面,陶彩涉及到火车,航运,陆运,三个方面。”

  “首先是航陆这边。”

  马景澄说的同时,大家都在翻页:

  “在攀州的各个码头,无数人的船只停泊,无货可拉,所以我们引进了姑州特有的丝织,并且让这些闲置的船动了起来。

  等货物拉到临江等码头,再花钱雇佣货车拉到陶铃街十三号。”

  “其次,是铁运,我们雇佣了大量的州内人员,前往物资过剩的地方收购允许放到市场的物资。”

  马景澄停顿了几秒,等众人都看向他,才继续道:

  “我实话告诉诸位,这样繁琐的流程,并不是一个企业该有的,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决策。”

  “那什么样的决策是一个好的决策呢?”

  陶铃开口提问。

  “将你们手中的所有流程全部砍掉。”

  马景澄做了一个手势,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采购,而是采用二八比例的采购方式,在州外采购八成,在州内采购两成,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让州内的人动起来,而不是闲置。

  当然,开支也是巨大的。”

  马景澄这次停了下来,抬头,扫描着在场的人。

  他的这招是自己在读本科的时候,从肯德基那里学来的。

  精髓只有两个字:细节!

  肯德基能够打败众多竞争对手,靠得就是细节。

  马景澄一直认为,光是凭西凝水泥、含光电杆、上善重工,还不足以让这群人妥协。

  所以他就在思考,怎样将手里的资源最大化,被忽略的陶彩这时出现在他脑海。

  所以,他不断的扩大陶彩的物流链条,增加人数。

  现在,除了那些缺乏劳动力的人,又增加了这样一个产业物流链。

  他感觉自己的底气都更加充足了。

  “你是想用,集资的方式来解决陶彩的问题?”

  秦巨政重重地呼了一口气,开口,“那,电站这些…”

  关于陶彩市场饱和的情况,那天马景澄去找他的时候可一点都没提到。

  就业问题要解决,社会人员要流动起来。

  但是,基建工程也不能不搞。

  无数的电厂还等着开工呢。

  只要将电力输送到每村每户,才能凭借电费回收一点资金。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文件。

  轻轻地翻开那被他折叠的一页,上面他用笔画出来的段落,清晰地写着,如果筹集成功,马景澄在允许的条件下将负责让电站开工。

  这个条款不在其他人看到的文件里。

  而是马景澄那天对他做出的妥协,他支持这个筹集资金的项目,马景澄想办法让电站开工。

  秦巨政想过。

  如果条件达成。

  好处显而易见。

  基建部不用额外出资,电站由马景澄承建。

  那将省去一大笔钱,能够很快地将电费用在其他项目上。

  ……

  马景澄明白了秦巨政的担忧。

  刚才马景澄的描述,吓不到陶铃这种不了解情况的人,但是对于十分熟悉攀州情况的秦巨政等人,却是一个暴击。

  按照马景澄的描述,陶彩背后的开销简直大得惊人。

  就业问题是解决了一些,可治标不治本,如果陶彩停止运转,一切都得完蛋。

  但是,如果将集资用在陶彩上面,那基建有怎么办?

  基建背后的人可远超过陶彩这个厂子。

  马景澄了解秦巨政的心理。

  基建工程,虽然都是惠民工程,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站项目。

  只有发电项目能够收回一定的资金…

  不过,秦巨政这一问,倒是让马景澄难以回答。

  如果说不是,那么将减轻陶彩的这个砝码。

  如果回答是,那秦巨政这边的砝码就会减少。

  这算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状况。

  马景澄还没说话,秦聿铭就看向了自己大哥:“什么电厂项目?”

  秦巨政没有任何心虚,开口道:

  “如果要集资,除了电杆项目,你还得在承建一部分电站。”

  秦巨政这话,让秦聿铭感到意外,“如果是这样的,那筹集的资金够吗?”

  秦聿铭知道,如果什么能够持续获得资金,那只有电站。

  这也是为什么州里会加大投入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站也有点集资的意味。

  电站是能够合理将群众手里的钱收回的方式。

  一个念头闪过他的大脑:要不要将陶彩项目停掉?

  不过他没有说出口。

  而是转向了马景澄:“你怎么看?”

  马景澄端起桌上的水,缓缓地喝了一口。

  水已经凉了。

  “重新倒一杯!”秦聿铭吩咐在远处的人。

  马景澄将缸子递给那人。

  这绝对是个失误。

  看来长期的事物,让自己大脑没有放空,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用脚都能想到,这两者孰轻孰重。

  陶彩项目是能够解决一部分就业,但是并不能增加州里的收入。

  而电站项目就不一样了,这一旦重启,就业人数将是陶彩的数十倍,而且还能给州里带来永久的收入。

  但,陶彩项目绝对不能被砍掉。

  现场陷入了沉默。

  外面大雪纷飞。

  秦聿铭举手阻止要说话的人。

  所有人都在盯着马景澄,等待着他的回答。

  马景澄手指轻轻敲着纸张。

  当初为了说服秦巨政,才给了那份文件。

  秦巨政不是一般的难缠。

  三份合同摆在他桌子上,都没有让他点头。

  直到马景澄拿出第四份文件。

  秦巨政才点头。

  电站的项目不是不能做,而是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为了报仇,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时间不等马景澄。

  如果答应电站项目,时间是个大问题。

  而且,在马景澄的计划当中。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关联的,水泥厂,电杆厂,重工,陶彩都是有关联的。

  唯独这个电站,和自己要做的事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攀州五巨头是真的难缠。

  没想到这最后的筹码,竟然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没有意义的境界。

  “我上个厕所!”

  马景澄缓缓站起身。

  走出去。

  之所以没有将那份文件写入策划书,马景澄心存侥幸。

  看来以后得休息够才行,这样的失误,不能再出现。

  张莘月站在门口。

  马景澄走了出去。

  站在她身边。

  “不晓得,花镇下雪没得,奶奶她们冷不冷?”

  张莘月看着飘落轻松的雪花,淡淡地说道。

  “放心,忙完这段时间,我们就回去。”

  马景澄手搭在张莘月肩膀上。

  “能回得去吗?”张莘月有些伤感。新笔趣阁

  马景澄握紧她的肩膀,安慰着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

  “过年之前,我们一定可以回去的!”

  随后他毅然转身走进了办公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