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475 第 475 章

  这年正月, 荣国府内乌泱泱的都是人, 小孩子跑来跑去, 身后还跟着一串伺候的下人, 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

  不过转眼出了正月,贾环带着老婆孩子又走啦, 盖是因为云南那边近年来边境有些骚动,朝中政策便是暂时不调动将领,□□为主, 一旦要是真有战事, 这一批将领在云南广西呆的时间久, 了解当地情况, 也不失了先机, 他们的经验到底不是别个刚刚调动过去的可比的。

  这其中关窍,不只是京中朝廷大员们清楚,在西南边老老实实呆了三年六年甚至九年十二年的文官武将更是心中有数,然则并不是每一位地方官员都不畏死的——宝玉这个兵部尚书还好, 毕竟绝大部分军官都是期盼有仗打, 然后可以博军功升官发财的,所以兵部人事命令下去之后一切如常;文官那边就略尴尬了, 本来去西南的文官就多被当地改土归流之后的土司部落等等给压制,传达政令很是束手束脚,现在么形势更是不乐观……反正, 吏部那边不少想要走关系调任的人都已经把脑筋动到了左右侍郎的头上, 至于为何不直接走吏部尚书的路子, 那是因为吏部尚书王策是个铁面无私不逊于御史台台正李晏(字文渊)的人。

  因此,王策直接把左右副手骂个狗血淋头。

  然则骂了有什么用呢,能把话传到吏部侍郎这里的,必然是家世背景雄厚(这个比较少)或者是下了大力气花了大代价的,这样的人即便不调任走,王策还担心回头真要是边境有摩擦,这些个没胆的头一个就收拾细软跑路了,反而更加坏事。

  他虽性子直但也不是不记仇的,既然这几个人想要调任,那就调吧,调去蒙省,地广人稀,冬日苦寒,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哼!

  十六最终批复的时候,看明白了王策的小心思,在心中给王尚书点了个赞。

  因为此事,其中收了不少好处的卫阁老还想要给王尚书使绊子,然后十六和另两位阁老都没有理会他,这老人家生了几天闷气就病倒了。

  卫阁老原想着养几天就好了,却不知人到了这个年纪,是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郁结于胸对于七十几的老人家来说也是大病了。

  卫阁老不情不愿地上了致仕折子,十六推让了一番之后很痛快地准了,更叫这位心胸本来就不宽广的老大人憋气的是,补了他的缺进内阁的,正是先前半点不给他面子的吏部尚书王策。

  ……

  这是贾环一家子返回西南的原因,至于贾珠,他却打算留任京中了。

  于此,他活动一番之后,补了光禄寺少卿的缺,虽依旧是从四品,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任的光禄寺卿已经六十多了,致仕也就是这一年半年的事儿,贾珠磨炼一下,便可顺理成章成为从三品的光禄寺卿。

  别看光禄寺在五寺之中不如大理寺和太常寺威风,但是它主管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讲真是个油水十分丰厚的部门,哪怕不贪污受贿呢,光是分例内的查验、试吃、试用等等就月月不停歇,尤其被京中大商户们巴结。

  基于此,贾政还在百忙之中抽空给嫡长子上了一回思想教育课,就怕贾珠晚节不保,末了尤其强调了一句:“贾琏和薛蟠那里,你是半点都不能徇私,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贾珠也不费口舌去分辩贾薛搞出来的葡萄酒如今可是京中佳品,不需要自己开后门,早十几年前开始就是光禄寺采购单子必备的。

  【反正老爷子高兴就好,身体好就好。】

  贾珠会这么想得开,亦是因为前些日子贾政和贾芽研究的‘火车’有了点儿眉目,然后这祖孙二人居然熬夜熬了好几回,那上了年纪的毕竟不比年轻人,二月初的时候贾政病倒一回,可把府里人吓得够呛。

  哪怕是王氏呢,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自己可千万别当了寡妇而不是说俩儿子没了爹得守孝三年——这也表明了贾政这些年做人还不算太失败,虽然老是和王氏吹胡子瞪眼的,但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一对年轻时候感情非常一般般的夫妇,到如今反而有特殊相处方式起来。当是时,贾政的两个姨娘老实的和鹌鹑一般跟着王氏给贾政侍疾,端水送药十分尽心——当然,她们已经当鹌鹑好多年了。

  那几天的贾政看着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老妻,喘了口气道:“行啦行啦,我还没死呢。”

  “呸呸呸,说什么胡话,我看以后再不许你去弄什么火车水车的了,一把年纪,还当自己是年轻人?前院伺候的下人也都该打杀,您要熬夜他们也就由着您胡闹?还有芽哥儿……”王氏叨叨叨个没完,一副要追究责任到底的样子。

  火都烧到芽哥儿身上了,一旁听着的黛玉还没来得及给自家小儿子请罪,半躺着的贾政先不依了:“瞎说什么?我要熬夜,你看是下人敢拦还是芽哥儿敢说我?”

  王氏一甩帕子嚎起来:“可听听,这威风的样子,竟然还把好心当驴肝肺了!”

  贾政面色一下子就红润起来了:“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可理喻……”等等等,大约是因为王氏在小辈面前这么怼他,叫他觉得没面子了。

  因为贾政不想最喜欢的乖孙被责罚,所以前院伺候他的下人们也逃过一劫,虽然活罪难逃,依旧被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都训斥了一遍并罚了银子和罚跪,但是好歹差事还是保住了,没有被发卖出去,此后这群人眼珠儿不敢错地盯着老太爷,就怕他老人家再任性起来,错过饭点和觉点,伤了身子。

  然贾政的身子底子终究还挺不错,此番折腾之后,又因为家中人倍加小心,所以整个寿昌二十四年,后头大半年,咱们这位荣国公连咳嗽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

  生老病死,却总是难免,年初的时候贾政差点没倒下,到了年尾的时候,缠绵病榻快一年的卫阁老终于还是病逝了。说起来原本三位阁老之中,蔡阁老最年长,卫阁老次之,林如海稍小几岁,如今却是中间的这位最先走。

  蔡阁老同卫阁老大半辈子的同僚了,平时对这个老伙计有再多看不习惯的地方,也都人死灯灭不再计较了,反而因为同样有些感怀人至暮年,日薄西山,有心无力的悲怆之情,在腊月的时候也递了致仕的折子。

  像是约好了一般,不出几日,林如海也有了致仕的意思。

  按蔡阁老和林阁老的年纪,陛下同他们也就是走一走三请三让的流程,年后再补充阁臣进去,可就是全部年富力强的新一代了。

  所以,说起来,十六是再厚道不过的帝王了,即便卫阁老后来倚老卖老十分之惹人厌,十六也看在他于政务方面确实有圆融可取的地方而容忍了他,并且让他有个善终。

  远在蒙省的卫若愚因此而更加感恩陛下仁德,他是卫府中脑子最清楚的那一个,也是最有能力的那一个,他打算在守孝期间好好地约束府中子弟,使其上进,想来日后卫家也未必不能像今日的荣国府一般,再复辉煌。

  主意是再好不过的,然而他的兄长卫若慜是心胸狭隘之人,身为卫府嫡长子,他觉得亲弟弟这样的提议和举措是想要挑战身为当家人的他的权威。

  一时间,守孝的卫府也不那么清净,卫若愚就算一开始有心忍让兄长,也不能忍太多回对方的昏招和不上台面的伎俩,终于开始反击。

  ……

  “卫若愚是个不错的,可惜他兄长脑子不清楚,平白叫外人看了笑话去。”林如海执黑子,一面慢悠悠地布阵,一面对女婿如是说。

  宝玉已经很久没有时间下棋了,不过棋艺并未生疏,落子依旧十分利落凌厉:“卫家乱不了多久。”

  “哦?”

  “卫若慜的心疾最忌情绪大起大落,他这些年要不是因为已故的卫老大人豁出面子求陛下让沈千针给之治疗,恐怕还活不到如今的寿数。”宝玉粗通医理,想到上门吊唁卫老大人时候看到他长子的脸色,就知道那是个短命的——哦,对,自己确实有灵药,可是为什么要拿出去给不相干的人用?

  林如海顿了顿,又道:“强枝而弱干,终非善事。”

  宝玉毫不在意地说:“那就一分为二,扦插枝条,令其再生。”言罢啪地一声再落一子。

  “你……心头有成算就好。”林如海晃了晃神,觉得自己真是年纪大了,连这一点都没看透,再一低头,“哎,我怎么就没子了?”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