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438 第 438 章

  宝玉给黛玉看了他用了点小手段弄到的番邦人学习汉字的小册子, 这时候的航海家要么是极具冒险精神的贵族, 要么是没落了接了任务出来探索新大陆的贵族,剩下一部分则是海盗(不过这种身份的人也不敢大喇喇地登录大明海港),故而香江港口的番邦人文化水平都还是可以的, 学习能力也还不错, 小册子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各种大明日常用语。

  黛玉是多么聪慧的人啊, 虽然看不明白笔工笔正的楷体旁边那些个弯弯曲曲的是什么,但是扫了几行, 就发现了规律:“表哥, 这是番邦人写的汉字注音?”

  宝玉点点头:“没错, 前一阵有番邦人送年礼来, 我听他说咱们大明官话倒是很不错,便有些好奇,一番打听就知道了他们居然有这么个巧宗, 能够很快地和咱们做些简单交谈。依我看,这番邦人的取巧捷径也未必就不可走了。你看,这是‘汗’‘韩’‘汉’全部都标了一样的番人字,而番人的字,我问过了,统共就只有二十六个, 只要循其规律, 便可以摸索出拼读生僻字的读音了。”

  所以说, 黛玉也不是一般的女子, 她听到宝玉这么说, 非但没有觉得表哥不务正业、被番邦洋人所迷(想必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都还是鄙夷番邦人的一切的),反而觉得,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是了,小时候爹爹送给娘一面小梳妆镜,镜子背后也有这弯弯曲曲的字。只不过我当时年幼,只觉得是蚯蚓爬……”黛玉微微一笑,然后打起精神道:“表哥手里还有这小册子么,再多来几本,我想,花费一些时间,就能总结其中规律了。”

  发现有规律和总结出规律并不是一回事,前者只是灵光一闪,后者需要大量心血去钻研。

  别听黛玉说起来容易,但是实则却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后世种花家的周有光先生带领种花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汉语拼音的标准,那么多能干人,前后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哪怕宝玉能给黛玉开挂,让她在总结规律的时候不必走弯路,但是常用字按照后世的繁体算,也有最起码四千八百多,虽然简体字常用字少,才两千多,可是现在也不是拿出简体字的好时机。

  再加上,宝玉觉得,既然汉语拼音能弄出来,不妨再提点一下黛玉,虽然现在也有《尔雅》和《说文解字》但是论起好用,检索方便,和汉语拼音配套的当然是后世的新华字典啦!那就得再加上汉字部首归类……工程浩大,浩大,浩浩大!

  但是他们夫妻二人都不是会知难而退的,尤其是黛玉,本就是十分聪敏的性子,学什么都很快,现在虽然以这个年纪开始学番人的文字,但是进度也是十分神速,不过半天,就认全了这些字母。

  有宝玉从旁引导,虽然这时候的英语和后世还有所不同,但是黛玉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琢磨起演化一番的心思,让这些蚯蚓爬变得越来越接近后世的汉语拼音。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寿昌十四年也就是宝玉黛玉并双黄蛋姐妹花在南边生活的第一个年头马上就要过去了,将军府里头的下人们内院有钱嬷嬷领着,前院的有小单管事和二更协同办差,尽管南边过年的风俗和北边大不相同,但是这个年依旧是热热闹闹的——只除了一点,两位主子大部分时间都闭门不出,书本纸张要了一摞一摞地进去,什么琐事也不管,也不知道到底在忙些什么。

  不过将军府依旧很热闹就是了。

  虽然宝玉黛玉忙着正事,陪女儿们的时间少了,但是还有贾芃贾蓬和薛家三宝这五个童心未泯的少年郎呢,他们最是喜欢宝二叔的一双女儿了,因为这一对妹妹长得实在是可爱,带出去逛街倍儿有面子。

  至于这五位少年为什么没有回京城过年——早在十一月的时候,宝玉收到书信,是这五个少年的爹妈寄来的,两对爹妈有志一同地表示:【宝玉啊,孩子交给你和黛玉我们很放心啊,要是让他们回京,一路上来去就折腾了俩月,耽误学习,还是别叫他们回来了,反正现在京城一切都好,家中长辈身体健朗,叫他们过年的时候对着北边磕几个头就行啦。】

  所以这五个倒霉孩子就留在南边过年了,毕竟是年轻人,年少不知离愁,留在南边过年,虽然也想念家中父母兄弟(当然还有想念京城繁华热闹),但是想完之后,很快就开始觉得开心起来。前些年在黑省,他们吃住军营,过了好几年苦日子,不也是那么过来的?如今把看守橡胶林的差事做个了交接,每次轮换这去雷州府带着妹妹们逛街吃吃吃买买买,生活简直太美滋滋了。

  这五个人中,贾蓬是主动要求多多留守琼州岛的,无他,因为现在橡胶树开始割胶了,他对这事儿抱有十分的热情。

  尤其是秋天开始,橡胶林开始割胶了,可把这贾蓬给看呆了:这样子,这树都不会枯死么?

  当然不会!

  因为孙管事已经就此展开过前期试验了,可行!

  蓬哥儿犹记得,孙管事带人开割橡胶的第一夜,子时刚过,便出发了,他们全部都穿着长衣长裤、脚穿草鞋、手握胶刀、腰间系上胶箩,首先用手指甲把凝固在胶树切割口上的胶线拔下,放入胶篓,然后手握胶刀快速地沿着割线行刀,切割口随着手指的指引在胶树上划动,粗粝的手指瞧着也有行云流水的美感,再接着,他们将胶舌插在合适的位置为胶水引流,最后把胶杯摆好,让洁白的胶乳慢慢滴入杯中。

  孙管事虽然话不多(其实是有点儿结巴),但是却是一群人之中割胶技术最好、速度最快的,平均割一棵树只需要五到六个呼吸。他时而弯腰、时而起身,在这一起一落间,胶刀割破橡胶树的黄皮层,为密集的乳管打开“闸门”,使胶乳顺利流出。

  因为孙管事也不是吃这口饭的,人家是技术指导类型的,所以后来也便不参与进去,只不时地游走在中间指点一番——奇了怪了,这时候的他倒是不结巴了呢。

  寅时将至的时候,孙管事便会通知大家伙儿收工,头一天之后,贾蓬便知,因为白日胶汁流出得少,容易干涸,所以这份差事一定得半夜来干。

  收集所流出的胶浆,经过去杂质、凝固、烟熏、干燥等加工程序,而形成的生胶料,也就是天然橡胶,这期间,因为工序问原因,乳白色的汁水最后会变成灰黄色的胶质,送去京城,托十六转交给萌哥儿他们的便是如是的天然橡胶鞋底。

  当然,贾芃贾蓬等人倒是比京城的萌哥儿他们更早地穿上胶鞋,尤其是琼州岛多雨水,现在有了胶鞋,再不怕弄湿鞋底了;并且这玩意儿十分耐磨,割胶的雇工之中,便有人犹犹豫豫地问,这种胶鞋底卖多少钱。

  宝玉听闻侄子们的传信,只能回信说明当下情况:橡胶汁用处很大,目前胶鞋底不过是为了试试炼制工艺而已,来年开春之后,便是咱们自己也不能在用橡胶汁‘奢侈’地做鞋底了。

  好在雇工们只是遗憾了一会儿,旋即被孙管事带人分发工钱的事引走了注意力。毕竟,鞋底再好,也只是鞋底而已!

  至于贾蘅等三人,他们的家人则更加希望他们别回去,毕竟族里头多少人想要求一个被宝二爷提携的机会而不得?这三人是宝二爷亲自点了带走的,说明自是要培养成左膀右臂的。

  【什么?回家过年?过什么过,这辈子过了二三十个年了还没过够呢?可别回来了!就在南边老老实实呆着,宝二爷不回来,你们就一直别(念第四声比较有气势)回来!】

  …………………………

  寿昌十五年的正月,橡胶林也没闲下来,因为云南那边越来越多的土著人知道这树能换好价钱,所以越来越多的橡胶树被运送过来,橡胶林的产量也逐渐增大,每天都有十好几大桶的乳白汁水,孙管事却并不开心,因为他知道,爷需要这东西!

  而这些东西目前的产出,还远远不够。

  【能怎么办呢?割胶这个活儿,是绝对不能杀鸡取卵的,不然一颗好好的橡胶树就这么弄死了……该怎么办呢?】

  从心里说,孙管事是不想什么事儿都拿去烦爷的,毕竟爷身居高位,每天那么多正事要忙,自己因为有点种田种地的本事被爷带来,却总是需要爷亲自指点,回头被家里的老爹知道以后,估计会被狠狠削一顿啊……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