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418 第 418 章

  王氏从荣庆堂出来的时候, 又是气鼓鼓的, 她觉得老祖宗这是故意当众不给她家老爷留面子呢。

  但是叫错过当时、后来从武氏嘴里得知情况的李纨觉得——老祖宗根本就没那意思吧?

  就连薛姨妈都心说:【当娘的说几句儿子从前的客观事实也不过分啊, 就像自己儿子,从前干的糊涂事儿还少了么?难道以后我老了老了糊涂了,多念叨几句蟠儿撵鸡打狗、吃喝嫖赌的‘光辉历史’,我那儿媳妇就要当众给我摔脸子了?叫我说,还就是这娘家亲妹妹日子过得太舒坦了,才敢和婆母这么对着干的。】

  其实王氏也挺冤——她从三四十年前刚入荣国府开始,就被贾母压制得死死的, 就这两年,偶尔能跳一下,还是因为发现老祖宗的眼神不如从前了,自己就算面色不太能遮掩过去也无妨——再说了, 这不是因为亲戚都在么, 要是让老祖宗这么倒老爷的面子, 老爷这个一等将军、工部右侍郎的面子往哪里放啊!

  王熙凤则是想着:【我的亲姑妈,你那还叫‘不太能遮掩’?打从我嫁给琏二之后,我就没见你遮掩成功过一回。您能在府中屹立不倒, 还真是亏得您肚子争气,一生一个叫人羡慕嫉妒恨。我现在就只希望那两个讨债的跟着宝玉去了关外, 能够有点儿长进,我也不指望他们像萌哥儿这么本事, 哪怕有萌哥儿的一半, 二十岁给老娘我考个文科生员或者武科生员也行啊!】

  …………………………

  王氏的小不高兴, 在荣国府里连一点涟漪都没起,当天她回了自己院子之后,不出三两下,就被妍春给套了话。

  她抱怨完之后,才惊觉自己对着女儿说这些,又是不妥当了——虽然王氏的智商仅限于应付后宅事宜,但是她也知道,在晚辈面前非议长辈是不对的(平时对着妍春抱怨李纨、宝玉、黛玉、贾环等等不算,因为王氏觉得这些人都是自己的晚辈;至于赵姨娘之流,王氏再看不惯也不会对妍春说她老子后花园里头这些解语花的事儿,毕竟一张嘴的龌龊不是黄花大闺女该听的),所以颇为尴尬地对妍春说:“方才太太说的事儿,你可全都忘了啊,一个字都不许往心里去。其实老祖宗对你们几个还是很好的!”

  妍春暗自摇摇头:【太太您这意思不就是说老祖宗对我们孙儿辈的好是真的,对你这个儿媳不好也是真的么。】

  “人都说英雄莫问出处,我亲爹虽然当初没拿下小三元(尬),但是他现在有小三元的孙子啦……想来老爷应该也觉得很宽慰的。太太不如想想,二嫂嫂那边还缺些什么,好置办起来一起送去。”

  王氏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就算她以前确实是不太喜欢黛玉的,但是抵不住远的香近的臭,有李纨常年拉着王氏的火力,现在小儿媳又有了身子,肚子里是宝贝二儿子的孩子,王氏还是很愿意走心、花钱、准备物资的:“是是是,黑省那地方,我听人说冷得很,你二嫂算着日子,怕是得腊月坐月子……你说说,叫她留在京城,难道是我要害她么?老祖宗和宝玉都不同意,看看哪家的媳妇是跟着爷们在外头常年呆着,也不做好孝敬公婆的分内职责的?”

  不拉不拉,不拉不拉。

  妍春没吱声,对着太太看了又看,王氏不自觉地就越说越小声了:“我差人去问问萌哥儿没有什么要给他老子娘带去的?”

  “嗯。”妍春面无表情。

  王氏在心中腹诽:【我这哪里生的是女儿哦,明明就是活祖宗!板着脸居然这么像我婆婆!重点是她板起脸来,我这个做娘的还怵她?让不让人活了!】

  妍春觉得,太太恐怕是得了二哥哥留在府里的那几本医书上所说的月事不调之症!

  …………………………

  当京城荣国府、林府的人动起来给黛玉准备药材、棉布、小衣裳等等的时候,宝玉已经稳稳地坐在冰城将军府吃粽子了:“萌哥儿这小子……”边说,边笑了起来。

  就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子女有本事有能耐考试优异,做爹妈的就只有开心的。

  “是啊,我也没想到,萌哥儿竟连中小三元。爹爹说他从前也没中过呢,不过萌哥儿在信上说了,他没打算参加秋闱……”京城来的萌哥儿的亲笔书信是送到冰城将军府的,宝玉只是托了好伙伴的福,从递送圣旨政令的一千二百里加急蹭了信息,知道了大儿子的成绩而已。

  “嗯,年少盛名有了,现在要沉一沉也不是什么坏事,这小子像我,怕是知道秋闱名字定然是在后头的,干脆便不去了。”宝玉啊呜一口咬掉半个粽子。

  “反正争强好胜不是像我的……哎,表哥你慢点吃,糯米食不好克化,别叫芽哥儿学了你三口两口吃一个的架势,不然回头他非得肚子疼。”黛玉歪在榻上,远远地嘱咐了一句。

  非是她矫情,实则是这一胎也不知怎么地,和前两次好吃好喝好睡的孕相完全不同,变得挑嘴起来,最近是不喜吃咸的,闻着粽子咸香的酱味儿和肉香就觉得恶心,所以她才避得远远的看着这爷儿。

  宝玉一气儿吃了五个粽子,才觉得抚慰了赶路而空空的肚子,至于芽哥儿,他一脸崇拜地看着亲爹,但是人小胃口小,只吃了一个半。

  【不不不,别用只是……】黛玉觉得二儿子才六岁就能吃一个半粽子已经比一般孩子能吃多了!

  吃饱之后,宝玉去换洗了一番,确保身上没有肉味儿了,然后来给黛玉把脉。

  屋子里伺候的人都见怪不怪了:【咱们爷厉害着呢,就没有爷不会的事儿,区区把脉算什么。】

  宝玉按住黛玉的手腕,找到了脉搏处,细细诊脉。因花的时间比较长,让黛玉和一旁的钱嬷嬷、五月等人都有些焦急。

  “表哥?”黛玉不解,不就是诊脉么,怎么神色这么奇怪了呢。

  “玉儿,辛苦你了。”宝玉突然改诊脉为双手交握,捧着黛玉的双手郑重地说。

  “嗯?”

  “我看,这一胎怕是个双黄蛋。”

  “呀!”这可真叫人吃惊的!虽然周遭人也不是没有生多胎的——譬如薛家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孟氏连着怀两次,每次三个,一共六个,堪比人家怀六次;还有黑省这边韩副将的妻子管氏,整个黑省的官场女眷都羡慕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两全其美的两个好字。

  等轮到自己的时候,黛玉先是懵的,然后便开始笑:“什么双黄蛋,表哥你这是什么意思!”笑着笑着就想叉腰啐他一句,半点不怀疑表哥说的话。

  宝玉干咳一下:“说正经的,玉儿,这回咱们真是要一次性添两个娃了。”

  就是因为身边许多生双胎甚至三胎的女眷,所以黛玉觉得怀多胎也没什么难的,大约就是口味奇怪了点吧:“表哥,你说是不是我和薛家嫂子、管夫人处得久了,也学到了生多胎的本事?”

  当然,这是玩笑话,生男、生女、生几个、又不是大姨妈的磁场,说传就传的。譬如薛家那是因为薛蟠吃过固阳丹,韩家则是据说管夫人和娘家姐妹就是孪生姐妹——至于自己这里,宝玉也不知道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因素了,但是一胎来俩,总归对孕妇的身子负担更大。

  准*傻*爸爸宝玉大约是忘记了黛玉不只吃过荣国府女眷‘标配’的固阴丹,还是吃过大保丹的人。虽然瞧着纤弱,但是……这么多年,就连头疼脑热都没有过。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宝玉关心则乱了。

  黛玉还是很享受表哥这样不沉稳的表现的,但是当听闻宝玉说今年会尽量多抽时间呆在黑省的时候,黛玉还是忍着本心劝说道:“表哥也不必如此,人说一回生二回熟,我都第三回生孩子了,又有嬷嬷照顾着,很不必担心的。”

  宝玉拍了拍黛玉的手,此时芽哥儿吃饱已经开始犯困了,然后他乖巧地、迷瞪瞪地自己跑去旁边厢房换衣裳午睡,屋子里伺候的丫鬟们则是在钱嬷嬷的示意下退了出去,给将军府的男女主人留下说私房话的空间。

  “蒙省那边,我看交给老裴也挺好,总归我猜测着,这一届任完,我就得回京去了。现在让他们慢慢上手,比到时候我走了,他们几个两眼一抹黑的强。再说,黑省事儿也不少呢,抽走这么多黑省军,该是要好好训练新兵了。”宝玉细细给黛玉解释了,“而且,前几年,我是真的真的太忙了,不论是对玉儿你、芽哥儿,还是对远在京城的萌哥儿都不够关心,时间过的这么快,一眨眼,我怕错过太多了啊。”

  黛玉捏了捏宝玉的手,她就是这样的性子叫宝玉觉得欢喜,她不是那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夫婿的人,但是也不是一味听从夫婿安排的人,有人陪的时候是娇娇怯怯的小公举,但是自己常年忙于军务的时候,整个将军府却一直是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宝玉说到做到,寿昌年,他上半年加强了对蒙省的布防安排,然后授权裴副将主理蒙省军务,如有不决断之处可再来向他请示,如此军令,叫其余三位副将知道:老裴这是早晚要升啦!

  其余三位副将有羡慕却也没有嫉妒,毕竟裴副将的功劳是实打实的,他们三人现在就憋着劲儿地练兵,好叫将军大人看看,自己手下的人也是不孬的!

  下属之间良性竞争一直是宝玉所希望看到的,他提点三位副将要注意高丽等小国和女真各部的探子,务必保证棉花栽种法、套种增产法和烧制防冻水泥法的保密性。倒是叫原先一门心思保障参鲍养殖区安全的韩副将醍醐灌顶:是了,参鲍再值钱,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黑省之重,还是农业!周边觊觎,依旧是我大明之农业与军工!

  找对了思路,三位副将更有奔头了,黑省蓬勃发展的同时,某些心怀叵测在田间地头、水泥作坊附近探头探脑的人都纷纷落网。

  另外,宝玉把薛家三胞胎、贾琏的两个儿子都丢到了新兵营里头去,先磨一磨娇气。他们的小旗不是别人,正是大发。

  贾琏的两个儿子还好说,都遗传了爹妈的智商和情商,是聪明懂审时度势的,但是薛家这三胞胎,虽然有孟氏悉心教导,抵不住敌军太强大,薛姨妈和薛蟠就是天生宠溺孩子的主儿,三胞胎就算出门前被嘱咐了几百次要听话——他们绝对不会听一个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小毛头的话!

  【呸!什幺小旗,不就是军户吗?】

  宝玉可没空给三个小子上思想教育课,发现薛家三小子态度不端正、琏二哥两个儿子也是消极怠工的时候,宝玉直接丢给贾苒。

  贾苒捏了捏手指关节,啪啪啪作响,好好地与堂弟表弟们‘谈了谈心’,然后这个五个瓜娃子就发现:【大发其实是好人啊,真是好人啊,会教我们在跑步的时候什么吐气、教我们负重的时候怎么使力、教我们……大发真的是好人!!!嗯嗯嗯!】

  完成了二叔交代的任务,贾苒屁颠颠地去讨赏去了:“二叔,你答应亲自和我练练的!”

  好么,既然侄子诚心诚意地要求了这么多次,宝玉也不能总是不回应的。

  再然后,苒哥儿就躺平一整天没能下地,可把五个瓜娃子给吓坏了:宝二叔原来这么可怕!呜呜呜!

  从此以后这五人更加乖觉,就怕宝二叔点了自己去‘练练’。

  对此,贾苒很想呸一声:就凭你们的水平?值得二叔动手?

  …………………………

  秋天的时候,本届乡试开始了,但是叫众人大吃一惊的是,上半年夺得小三元的贾萌并没有参加。因为他都没有参加,所以贾茗也没报名,贾茗道:“萌哥儿都觉得自己需要努力,那么我更是如此。”倒是叫贾政难得和颜悦色地夸了这个孙子一回。对此,最感到遗憾的自然是李纨,她觉得不论茗哥儿和萌哥儿不同,萌哥儿还小可以先不下场,但是茗哥儿放弃这一场,又得等三年——说不定这一场运气好,就过了呢?

  但是因为贾政和贾珠都很赞同贾茗的做法,李纨在焦心也是无用。

  同乡试前后脚举行的,乃是武科的会试。八月初的时候,贾苒和贾环抵达京城,顺路带来宝玉黛玉给老祖宗准备的寿礼,因为妍春的生日也在八月呢,所以今年十岁的她也得了一份不薄的礼物。

  之后,贾环与贾苒调整作息,准备武会试,他俩都是冲击武进士的有力人选,同样的,还有贾环的小舅子武安。

  毫无疑问,这三人都通过了武会试,其中,以贾苒排名最为靠前,等到武殿试之时,众人一眼就看出,哟,这小子眼熟啊,和贾瑛长得有五六分像的呢!本事也不错!

  最后,贾苒乃是本届武科的探花,贾环乃是二甲中不溜的名次,武安再稍微逊色一点,不过也没落到三甲去。三人皆是武进士!

  虽然贾政觉得孙子和庶子得了个武进士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才怪),但是老祖宗一意要发赏钱,那就发了热闹一下呗。

  贾苒的武探花之位成功让前一阵子因为三儿子不肯参加文科秋闱的李纨从颓丧的心情中走出来——二儿子都二十了,年纪有了,身份有了,该成家了!

  贾苒:……二叔救我!

  …………………………

  宝玉可没有顺风耳听见千里之遥的苒哥儿的心声,他啊,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抱着一队姐妹花,笑哈哈呢!

  却正是腊月初八的时候,黛玉清晨发动,到中午便生下一对姑娘,一个左耳一颗小红痣,一个右耳一颗小红痣,倒是很好辨认。

  这一回,宝玉早早就写了信回去,在黛玉生产之前,就给两个女儿(诊脉诊出的性别,就是这么神奇)取好了名字:贾怡铃、贾悦铃。

  贾政对此表示很遗憾:【儿子你太健忘了,芽哥儿出生那年我不是取了一个孙女名儿么,贾雅铃也很好听啊!不过也罢,既然宝玉这么喜欢他两个姑娘,非要亲自取名,自己这个当爹的就让让他吧!该去信提醒他芽哥儿明年入学的事儿了。恩!】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