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324 第 324 章

  次日一大早, 宝玉去绮散斋的晨练的时候,贾环和贾苒围着宝玉确认消息:“二哥/二叔, 你真的要去关外了啊?”

  武安今日也来了, 眼巴巴地盯着宝二爷。

  宝玉点点头:“三月初一出发。”

  贾苒哀嚎一声:“这可没几天了, 二叔,你离京之后, 谁来指点我和三叔的功夫啊……要么,要么你将我也打包带走罢!”贾苒越说, 越觉得这是要一个好主意,遂喋喋不休地开始说服宝玉带他一起出去见见世面,美其名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宝玉笑了一声:“你不是说最怕读书,才去考武科的么?再说了,过了年你才十四,你爹娘也不放心让你出远门的。”

  贾苒犹不死心,一条一条地分析:“就是因为我是考武科才更要出去走走啊,都说关外民风彪悍, 擅于骑射, 我要是能跟二叔你出去一趟,定是比在京城要进益不少的;再说了, 十四怎么了, 我已经不小啦,只要二叔你答应, 我爹那边肯定没问题!”

  宝玉想了想, 按照大哥哥的性子, 苒哥儿说的真没错,大哥哥多半是放心的,只不过……大嫂嫂肯定不会答应的。

  “那你娘呢?”宝玉说了这一句,苒哥儿一下子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低头叹了一口气。

  不过很快,半大小子就打起精神来了:【距离三月初还有大半个月呢,我就不信我不能说服我的亲妈!大大大不了一哭二闹三绝食!】

  倒是贾环,在旁边一声不吭地听着二哥和苒哥儿说话,好一会儿没有吭声。

  宝玉见贾环心不在焉的样子,便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

  贾环犹豫着说:“那二哥哥,你看能、能带我出去见见世面不?”可不是,贾环过了年都二十虚岁了,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京郊的花田庄子……

  宝玉想了想,这倒是可以有,不过在此之前是不是得先把贾环的亲事给定下来?毕竟都这么大人了……宝玉觉得自己这个哥哥操得也有半个爹的心,再一转眼,看到一旁的武安,顿时计上心来。

  这事儿,应当是王氏的责任,宝玉不好直接同王氏说,便在回院洗漱的时候和黛玉说去同老祖宗提个醒儿。

  等到老祖宗听闻此事,不由得又拍着黛玉的手背对黛玉说:“玉儿,你看,宝玉从小就是这么良善的性子,连环哥儿都是真心照顾的。之后你同他去了关外,凡是也要有商有量的,不要什么都自己扛着,知道了么?”

  黛玉点头。

  这事儿回头就简单了,被提上日程之后,很快,(被强行分派差事替环哥儿相看媳妇儿)的李纨就圈了几个身份相当的姑娘家给太太说道。

  王氏听了一遍之后记下,然后又去老祖宗那边学舌一遍,权作是自己打听到的。

  贾母也不指望这个能将庶子拖到二十岁都不去上心娶妻事宜的二儿媳能说出一二三来,不过李纨收集的人里头,倒是有一家挺不错的——正是武三师傅的女儿,年方十七。

  王氏一听老祖宗说的这个姑娘不过是平民出身,亲爹还是军籍放良的,虽然有个探花哥哥,可是毕竟半点家族底蕴都没有,根本不能和黛玉、李纨比。顿时就觉得无所谓了,不过她觉着,要是能换成另薛家旁支的女儿就更好啦。

  对此,老祖宗横了王氏一眼,对王氏说:“那你尽管叫人写信去问问老二,看看他怎么说。”

  王氏悻悻死了心:【按老爷的性子,定然喜欢寒门出了读书人的武家胜过商户薛家的。】

  当然,老祖宗还是意思意思地叫人去信给贾政说了此事,果然知儿莫若母,后来贾政回信来最中意的人家果然也还是武家。

  虽然那个时候,贾环已经跟着宝玉出京了,但是古代么,婚姻这种事情,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也就到了最后一步才需要新郎本人出现(甚至某些特殊情况下,迎亲都不是新郎本人),所以贾环在不在京城并无干系,府里头的长辈做主替他定下了媳妇儿,商议着来年成亲等等,另有赵姨娘得知环哥儿的婚事就这么仓促草率地被定下之后,不是不想作妖的,但是老爷不在,儿子又出京了,赵姨娘半点依仗都没有,很是生了几场闷气才算完,此为后话。

  现在的情况是,荣国府和武家有了点默契,虽然没声张,但是武家人口简单,还是全家都知晓了荣国府有意替庶出少爷聘了猫儿;又因为贾环在武家人眼里,抛开身份不说,武师傅和武安对他都很熟悉,也对他的人品比较放心,倒是真比外头不知来路底细的小子要堪称良配中的良配了。

  当然,虽武家人对贾环以及其背后的荣国府都是满意的,不过武家男丁难免有一种‘养大的白菜要变成别人家’的憋屈感,遂二月底,武安那小子就约了贾环出去,然后两个人干了一架。

  然后,两人龇牙咧嘴地找了个跌打损伤馆叫了个师傅来推拿一番。

  武安纠结着说:“我原还想着也同宝二爷出去长长见识,现在你小子日后倒是……嘶,我再跟去,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贾环咬了咬牙:“哎哟……你这人怎么回事,就算之后,我俩成了……依旧也是好兄弟啊!”

  弄得给他俩按摩的师傅不动声色地相互看了一眼,还以为遇上了鸳鸳一对。

  幸好贾环接下来的话洗刷了他俩差点出现的绯闻:“再说,一码归一码,我二哥对你也有半师的情谊吧,你要是这么见外,倒是扭捏作态了。”

  “也是……”

  再不舍,时间也转眼到了二月底,今年不是闰月,二月只有二十八天,从二月二十六号傍晚起,宝玉就得了假,剩下两天时间,留着处理人情往来。

  喝酒是免不了的,男人么,酒桌上才能更好地增进感情,不然凭宝玉的相貌和本事,平时就像高岭之花一样,太不平易近人了——虽然他千杯不醉的酒量依旧是十万分地不近人情……

  一顿酒是禁卫军中将领请的,其中哭的最惨的当属孙云飞了,弄得葛参将——两天之后就是葛总兵了,小声地问侯俊即:“小孙和他姐夫的感情可真好啊!”

  侯俊即跐溜一口喝了酒之后笑着说:“哪能啊,您是不知道,小孙这是担心他老爷回来之后要揍他呢。”

  是了,辽东调回京城荣养的孙将军,正是孙云飞的亲爹。

  宝玉耳目聪明,听见葛、侯二人的谈话,对于他们俩含糊不清的称呼也不以为意,毕竟人走茶凉,葛参将即将成为总兵,侯俊即这个性子,也算是油滑了。

  第二顿是四万八公中泛泛之交的勋贵们,这里,倒是柳岩再次出席——谁叫人家既是禁卫军里头的,又是理国公儿子呢。

  第三顿酒是武平等人,虽然宝玉没考文科,但是江苏学子对宝玉的观感都挺好,尤其是周博为首的那一群狂生,嗷嗷叫着“铁马冰河入梦来”……然后都被宝玉干翻了。

  第四顿……

  第五顿……

  两天,三顿加点心宵夜地轮番喝,没人知道,贾瑛酒量的极限在哪里。

  二十八日晚,宝玉喝完最后一场,一更等人欲扶着他上马回府,宝玉笑着摆摆手:“走走,买点桥头卤味回去。”

  二更抬头看了看时辰:【这时候还买卤味回去,二爷没吃饱么?府里灶上应该有宵夜吧?】

  不过,二爷做什么,众人不需要问为什么,二更这疑问也就脑子中飘过而已。

  桥头卤味是老字号了,更因为后来添了十三香,更具风味,宝玉买了卤猪头肉、卤大肠、卤蹄筋和一些豆干、昆布丝之类的素菜。

  回府之后,他叫一二更等人自去休息,提着卤味到了绮散斋。

  暖盆点起,叫伺候的人去院子外头守着。

  不多时,敲门声起。

  “进。”

  推门进来的,不是十六又是哪个?

  “好兄弟,真懂我!”要说做皇帝有什么不好的,大约就是衣食住行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不好随意露了喜好吧,偏偏十六又喜欢吃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现在推门进来闻到桥头卤味的香味,原本开口的话顿时变了。

  不过“你怎么知道我会来”和这一句比起来,显然这一句更加亲昵。

  宝玉拿出酒,给十六斟了一碗,也给自己倒了一碗。

  十六吃了一块卤猪大肠之后,掀起袍子金刀大马地坐下,执起酒碗:“宝玉,此去关外,天高海阔,任你施展你的本事,我祝你前程似锦。”

  宝玉举起酒碗:“定不负君信任。”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